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脫穎而出的歷史典故

      時間:2022-06-26 22:31:47 歷史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脫穎而出的歷史典故

        什么是“脫穎而出”?脫穎而出一詞與毛遂自薦的典故相關(guān),下面是脫穎而出的歷史典故,歡迎閱讀了解。

      脫穎而出的歷史典故

        【解釋】

        穎;尖子,脫穎而出指錐尖透過布袋顯露出來,比喻本領(lǐng)全部露出。

        【典故】

        公元前260年,秦國大將武安君白起在長平大敗趙軍,主帥趙括戰(zhàn)死,趙四十萬大軍被白起一夜坑殺。正當(dāng)白起欲乘勝消滅趙國時,秦王聽從了范雎之計(jì)接受趙國之降,隨后命白起班師?蛇^了幾個月,因趙并未履行投降約定,秦軍再次命大將王陵率軍十萬大舉伐趙,但大軍久攻邯鄲不下。秦王欲令白起再次掛帥出征,但白起抗命不從,秦王大怒,賜白起自盡,令鄭安平帶兵五萬前往邯鄲助戰(zhàn)。此時趙都邯鄲岌岌可危,為了求援,趙國平原君趙勝決定親赴楚國,說服楚王“合縱”抗秦。

        平原君趙勝乃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因封于平原縣,故稱平原君,也是著名的戰(zhàn)國四君之一,家有食客三千余人。這次平原君自薦到楚國游說楚王,便想在其門下食客中選得文武兼?zhèn)湔叨送?伤麑⑷чT客逐個過了一遍,要么文者不能武,要么武者不能文,選來選去,符合平原君要求的只有十九人。他嘆息道:“枉我趙勝養(yǎng)士數(shù)十年,號稱門下能人三千,難道就再沒有一個能跟我使楚之人?”聽到平原君如此嘆息,在下坐中有位食客站了起來說道:“臣毛遂到您門下已三年了。既然您選了半天也沒選到最后一位合適的人選,不如讓我去給您湊個數(shù)如何?”

        平原君仔細(xì)地端詳了毛遂很長時間才說:“先生說到我趙勝門下已三年多了,可我卻還不太熟悉先生。一般來說,在這個世界上賢能的士人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穎立即就要顯現(xiàn)出來,F(xiàn)在,先生在我趙勝門下這么長時間了,左右人等沒有一個人說過稱道先生的話,我自然也從未聽到過有誰贊許過先生,我想這是不是因?yàn)橄壬拇_沒有什么過人的才能呢?”

        聽了平原君的話,毛遂大聲說:“君之話差矣,雖然平時我的確不顯山露水,那是我不在囊中,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早就會象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豈只露穎而已?如今我自請?zhí)幱谀抑,就一定會脫穎而出!”盡管平原君仍然不相信毛遂之語,但看其勇氣可嘉,便決定帶著毛遂一起出使楚國。

        平原君見到楚王后便說起“合縱”抗秦的諸多好處?沙鯎(dān)心秦遷怒于楚,故盡管平原君費(fèi)盡口舌,楚王還是因懼怕秦國而遲疑不決。這時,毛遂上前對楚王侃侃而談:“楚國方圓五千余里,一度雄霸天下,被各國尊為盟主。可自從秦國崛起后,幾度大敗楚兵,連大王先人楚懷王都被秦國囚禁致死!秦國武安君白起那小子,屢次率兵攻打楚國,先取鄢城再奪郢都,逼得大王數(shù)次遷都。這等奇恥大辱,就算三歲的小孩子都羞于啟齒,難道大王能不以為然?今日我家主人提出‘合縱’之議,表面上看好象是為了救趙而來,實(shí)際是在為楚國報仇雪恨,大王連這點(diǎn)都看不出來嗎?”楚王聽罷立即起立向毛遂深施一禮:“若不是先生教誨,寡人幾忘國恥!”毛遂趕緊問楚王:“大王之意已決?”楚王點(diǎn)了點(diǎn)頭:“我意已決!”于是與平原君歃血為盟,訂立從約,隨即命春申君率八萬大軍救趙。

        平原君看了看同往的十九位所謂文武雙全的門客,感慨道:“諸君初時都笑毛遂無用,現(xiàn)在看來,先生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楚王發(fā)兵, 非但不似諸君所言無用之人,在我看來先生之舌甚至強(qiáng)于百萬之師!我自以為閱人無數(shù),今天卻把毛遂先生看走了眼,從今以后我再也不敢對天下士人品頭論足了!”毛遂從此成為了平原君的上客。

      【脫穎而出的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精選08-26

      歷史典故04-12

      歷史的典故04-12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4-28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07-16

      (精選)經(jīng)典歷史典故07-24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2-19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04-20

      歷史的典故05-21

      歷史典故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