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知識總結

      時間:2022-06-29 17:04:20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知識總結

        一.半導體的基礎知識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知識總結

        1.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質(zhì)(如硅Si、鍺Ge)。 2.特性---光敏、熱敏和摻雜特性。

        3.本征半導體----純凈的具有單晶體結構的半導體。

        4. 兩種載流子 ----帶有正、負電荷的可移動的空穴和電子統(tǒng)稱為載流子。 5.雜質(zhì)半導體----在本征半導體中摻入微量雜質(zhì)形成的半導體。體現(xiàn)的是半導體的摻雜特性。

        *P型半導體:在本征半導體中摻入微量的三價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電子)。

        *N型半導體:在本征半導體中摻入微量的五價元素(多子是電子,少子是空穴)。

        6. 雜質(zhì)半導體的特性

        *載流子的濃度---多子濃度決定于雜質(zhì)濃度,少子濃度與溫度有關。*體電阻---通常把雜質(zhì)半導體自身的電阻稱為體電阻。 7. PN結

        * PN結的單向?qū)щ娦?--正偏導通,反偏截止。

        * PN結的導通電壓---硅材料約為0.6~0.8V,鍺材料約為0.2~0.3V。 8. PN結的伏安特性

        二. 半導體二極管

        *單向?qū)щ娦?-----正向?qū),反向截止?*二極管伏安特性----同PN結。

        *正向?qū)▔航?-----硅管0.6~0.7V,鍺管0.2~0.3V。 *死區(qū)電壓------硅管0.5V,鍺管0.1V。

        3.分析方法------將二極管斷開,分析二極管兩端電位的高低:若 V陽 >V陰( 正偏 ),二極管導通(短路); 若 V陽

        該式與伏安特性曲線

        的交點叫靜態(tài)工作點Q。

        2) 等效電路法

        直流等效電路法

        *總的解題手段----將二極管斷開,分析二極管兩端電位的高低: 若 V陽 >V陰( 正偏 ),二極管導通(短路); 若 V陽

        微變等效電路法

        三. 穩(wěn)壓二極管及其穩(wěn)壓電路

        *穩(wěn)壓二極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時處在PN結的反向擊穿區(qū),所以穩(wěn)壓二極管在電路中要反向連接。

        三極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

        一. 三極管的結構、類型及特點 1.類型---分為NPN和PNP兩種。

        2.特點---基區(qū)很薄,且摻雜濃度最低;發(fā)射區(qū)摻雜濃度很高,與基區(qū)接觸面積較小;集電區(qū)摻雜濃度較高,與基區(qū)接觸面積較大。 二. 三極管的工作原理 1. 三極管的三種基本組態(tài)

        2. 三極管內(nèi)各極電流的分配

        * 共發(fā)射極電流放大系數(shù) (表明三極管是電流控制器件

        式子

        稱為穿透電流。

        3. 共射電路的特性曲線

        *輸入特性曲線---同二極管。

        * 輸出特性曲線

        (飽和管壓降,用UCES表示

        放大區(qū)---發(fā)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 截止區(qū)---發(fā)射結反偏,集電結反偏。 飽和區(qū)---發(fā)射結和集電結均正偏。 4. 溫度影響

        溫度升高,輸入特性曲線向左移動。

        溫度升高ICBO、 ICEO 、 IC以及β均增加。 三. 低頻小信號等效模型(簡化) rbe---輸出端交流短路時的輸入電阻,

        β---輸出端交流短路時的正向電流傳輸比, 常用β表示;

        四. 基本放大電路組成及其原則

        1. VT、 VCC、 Rb、 Rc 、C1、C2的作用。 2.組成原則----能放大、不失真、能傳輸。 五. 放大電路的圖解分析法 1. 直流通路與靜態(tài)分析

        *概念---直流電流通的回路。 *畫法---電容視為開路。 *作用---確定靜態(tài)工作點

        *直流負載線---由VCC=ICRC+UCE 確定的直線。

        *電路參數(shù)對靜態(tài)工作點的影響

        1)改變Rb :Q點將沿直流負載線上下移動。

        2)改變Rc :Q點在IBQ所在的那條輸出特性曲線上移動。 3)改變VCC:直流負載線平移,Q點發(fā)生移動。 2. 交流通路與動態(tài)分析

        *概念---交流電流流通的回路

        *畫法---電容視為短路,理想直流電壓源視為短路。 *作用---分析信號被放大的過程。

        *交流負載線--- 連接Q點和V CC點 V CC= UCEQ+ICQR L的 直線。

        3. 靜態(tài)工作點與非線性失真

        (1)截止失真

        *產(chǎn)生原因---Q點設置過低

        *失真現(xiàn)象---NPN管削頂,PNP管削底。 *消除方法---減小Rb,提高Q。 (2) 飽和失真

        *產(chǎn)生原因---Q點設置過高

        *失真現(xiàn)象---NPN管削底,PNP管削頂。 *消除方法---增大Rb、減小Rc、增大VCC 。

        4. 放大器的動態(tài)范圍

        (1) Uopp---是指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輸出電壓的峰峰值。 (2)范圍

        *當(UCEQ-UCES)>(VCC’ - UCEQ )時,受截止失真限制,UOPP=2UOMAX=2ICQRL’。

        *當(UCEQ-UCES)<(VCC’ - UCEQ )時,受飽和失真限制,UOPP=2UOMAX=2 (UCEQ-UCES)。

        *當(UCEQ-UCES)=(VCC’ - UCEQ ),放大器將有最大的不失真輸出電壓。 六. 放大電路的等效電路法 1. 靜態(tài)分析

        (1)靜態(tài)工作點的近似估算

        (2)Q點在放大區(qū)的條件

        欲使Q點不進入飽和區(qū),應滿足RB>βRc 。 2. 放大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

        * 放大倍數(shù)

        * 輸入電阻

        * 輸出電阻

        集成運放:將管線結合在一起制成的具有處理模擬信號的電路稱為運算放大電路。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中的元器件的參數(shù)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二:集成運算

        放大電路的組成:

        1. 輸入級(差模信號,Up-Un),抑制溫漂。

        2. 中間級(復合管放大電路)。

        3. 輸出級(互補輸出電路)。

        4. 偏置電路(電流源電路為其提供合適的靜態(tài)工作點)。 三:抑制溫漂(零點漂移)的辦法:

        1. 直流負反饋

        2. 溫度補償(利用熱敏元件來抵消管子的變化)

        3. 構成差分放大電路

        四:失真:

        1. 線性失真(我們所要的,構成電路的放大)

        2. 非線性失真:a:飽和失真b:截止失真。

        3. 交越失真。(直接耦合互補輸出級)。

        五: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

        1. 直接耦合:低頻特性好,便與集成化;存在溫漂問題。

        2. 阻容耦合:便于計算靜態(tài)工作點,低頻特性差。

        3. 變壓器耦合:低頻特性差,實現(xiàn)阻抗變換;常用于調(diào)諧放大電路,

        功率放大電路。

        4. 光電耦合:

        六:3種最基本的單級放大電路。

        1. 共發(fā)射極電路具有集電極電阻Rc將三極管集電極電流的變化轉化成集電極電壓的變化。

        2. 共集電極單級放大器無集電極負載電阻,輸出信號取自發(fā)射級(發(fā)射級電壓跟隨器)。 原因:三級管進入放大工作狀態(tài)后,基極與發(fā)射級之間的PN結已處于導通狀態(tài),這一PN結導通后壓降大小基本不變,硅管0.7v。

        3. 共基極放大器。

        七: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

        1. 放大電路

        2. 選頻網(wǎng)絡

        3. 正反饋網(wǎng)絡

        4. 穩(wěn)幅環(huán)節(jié)。

        八:負反饋對放大電路特性的影響:

        1. 穩(wěn)定放大倍數(shù)

        2. 改變輸入輸出電阻:

        串聯(lián)負反饋增大輸入電阻

        并聯(lián)負反饋減小輸入電阻

        電壓負反饋減小輸出電阻

        電流負反饋增大輸出電阻

        九:引入負反饋的原則:

        1. 為了穩(wěn)定靜態(tài)工作點應引入直流負反饋,為了改善電路的動態(tài)性能則應引入交流負反饋。

        2. 為了穩(wěn)定輸出電壓(即減小輸出電阻,增強帶負載能力),應引入電壓負反饋

        3. 為了穩(wěn)定輸出電流(即增大輸出電阻)應引入電流負反饋

        4. 為了提高輸出電阻(即減小放大電路下信號源所取的電流)應引入串聯(lián)負反饋

        5. 為了減小輸入電阻應引入并聯(lián)負反饋

        十:交流負反饋的四種組態(tài):

        1. 電壓串聯(lián)

        2. 電流串聯(lián)

        3. 電壓并聯(lián)

        4. 電流并聯(lián)

        十一:負反饋的四大好處:

        1. 穩(wěn)定放大倍數(shù)

        2. 改變電路的輸入輸出電阻

        3. 展寬頻帶

        4. 減小非線性失真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知識總結】相關文章: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知識01-29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知識考點12-30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總結07-02

      數(shù)字電子技術基礎知識總結09-06

      《模擬電子技術》模擬試題四07-03

      模擬電子技術的基礎07-01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知識02-23

      模擬電子技術與數(shù)字電子技術對比論文07-03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考試07-01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目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