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化學《酸的通性pH值》的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知識:從電離觀點使學生了解酸的通性;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學習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一些金屬能否與酸發(fā)生置換反應;學習中和反應,了解它在生產(chǎn)及科研中的應用。
能力: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操作技能及觀察、分析、歸納和概括問題的能力。
思想教育:通過本節(jié)教學向學生進行由個別到一般的科學的認識事物的方法的教育。
重點難點
酸的通性;常見金屬的化學活動性順序的識記和應用。
教學方法
復習、歸納和實驗相結合。
教學用具
儀器:試管、滴管、鑷子、培養(yǎng)皿、投影儀。
藥品: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酚酞試液、石蕊試液、鎂條、鋅粒、銅片。
其它:火柴、鐵釘、銹鐵釘。
教學過程
附1:課堂練習一
1.判斷下列化學方程式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
(1)Zn+2HNO3=Zn(NO3)2+H2↑
(2)Cu+2HCl=CuCl2+H2↑
。3)Mg+HCl=MgCl+H2↑
。4)2Fe+6HCl=2FeCl3+3H2↑
附2:課堂練習二
2.現(xiàn)有鹽酸、二氧化碳、硫酸鐵、氫氧化鈉、氧化鐵五種物質,按要求在空格內填寫化學式:
酸____,鹽____,堿性氧化物____,堿____。
3.向放有銹鐵釘?shù)脑嚬苤屑尤脒^量鹽酸,充分反應后,鐵銹消失,并有氣泡放出,寫出有關反應的比學方程式:__,__。
4.人體胃液中含有少量鹽酸,胃液過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有氫氧化鋁的藥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該反應類型屬于__反應,又是__反應。
5.下列溶液中,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 ]
A.NaOH
B.NaCl
C.Na2SO4
D.HCl
6.下列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排列的是
[ ]
A.Zn
Fe
Mg
Cu
B.Mg
Zn
Fe
Cu
C.Mg
Fe
Zn
Cu
D.Cu
Fe
Zn
Mg
7.下列物質中,能由金屬與稀硫酸反應制得的是
[
]
A.CuSO4
B.Fe2(SO4)3
C.ZnSO4
D.HgSO4
8.下列物質的溶液與硫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
A.NaCl
B.Ba(NO3)2
C.Na2CO3
D.CuSO4
【九年級化學《酸的通性pH值》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考化學知識點:酸與堿的通性09-04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04-20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02-26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優(yōu)秀08-11
化學教學設計12-13
化學的教學設計04-11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15篇)06-23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15篇04-03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15篇05-03
關于化學教學設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