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自主能力培養(yǎng)培訓有感
國家十二五課題關于學生自主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中期成果展示在黃河飯店舉行,通過三天的學習,我重新認識了如何對學生自主能力培養(yǎng),受益匪淺。 “為了使學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長,就必須使他有對知識的渴求和有掌握知識的愿望。”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使小學生愿意學習”一文中如是說;叵胛易约旱恼n堂可能也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現(xiàn)象:自己講得累,學生聽著煩。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或是力求使所有學生都“吃飽”,我在不斷重復著各種語言知識點,費盡心思講解著各種題型與例題。而學生作出的反饋有時會差強人意。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對教師我復述的知識早已爛熟于心,不再有學習的興趣,只當做是聽報告;學習能力一般、或是一些學習態(tài)度有待端正的學生要么坐視不理,要么坐享其成,被動地接受經(jīng)過我的語言消化的知識,并未進行自主學習與思考。如若長此以往,部分學生就會成為記憶、臨摹的工具,不愿自主思考,學會的是等待“餡餅”的降臨。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象,重點其實在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是讓學生從內心愿意學習。
“要培養(yǎng)兒童的學習愿望,正是需要讓兒童在小學里掌握的知識不致成為死的堆積物,不要把它們堆放在兒童的頭腦里,僅僅為了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從這個‘堆!锶〕鰜頇z查一下。所謂發(fā)展智力,這就是使知識處于運動之中,處于運用之中。充滿樂觀情緒的自我認識是兒童渴求知識的前提條件!笔紫纫獜奈易约鹤銎,在我的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工作的有效性,為讓學生深入了解課文而創(chuàng)設的問題面向性要寬,盡量避免提那種明知故問的問題。其次,我要從內心承認學習的雙向性,偏于教師的教或只依賴學生的學都不是好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要善于發(fā)掘學生所感興趣的事物,創(chuàng)設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或提案,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熱情。準確衡量學生的能力,學會放手。不能總是把知識的成果拱手奉送,學生在努力、奮斗后品嘗到的成果才更值得回味。例如進行單詞教學,在低年級我們會通過實物呈現(xiàn)、觸摸感知等較直接簡單的方式將單詞與實物聯(lián)系。在高年級,就可進行語言方面的練習,教師用語言描述,讓學生猜,或直接說出該實物,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激發(fā)他們興趣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要注意個體差異性。
其實很多教育的理念、或者說是方法我也能說出一二,而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自己是否都運用到了呢?我自己也不敢肯定得說yes.教學相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也學習著,更深層次地去了解與掌握運用各種教學理念,今天,我的感悟更深了,而不解也隨之增長,這就激勵我自己要多讀書,多學習,充實自己。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為一條潺潺不息的小溪,這是我奮斗的目標。
【學生自主能力培養(yǎng)培訓有感】相關文章: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07-04
為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搭建舞臺論文06-23
在班級管理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論文07-04
淺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07-04
淺談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