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教師讀書活動檢測試題
注意事項:
1.命題范圍:趙國忠主編的《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第一章~第二章。
2.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分值:100分。
一、填充題:在下列空格處,填上恰當?shù)膬热。每?分,計20分。
1.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界興“加時之風”,靠“補課之功”,搞“題海戰(zhàn)術”,行“死記之道”。根本癥結在于_____________。
2.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習的組織者、______、開發(fā)者和______轉變。
3.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回答有創(chuàng)新時,教師要毫不吝嗇地加以_________;當學生回答還不夠完整時,教師要____________________;當學生學習有困難時,教師更應冷靜分析問題的關鍵,找出________的問題和____________的原因,找出補救的措施。
4.教學內容是通過教學行為反映出的_________和________。從作用上看,它不僅是一種知識體系,還包括科學精神、思維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從功能上講,它不僅是一種闡發(fā)性的課程資源,更是一種引發(fā)性的課程資源。
5.在有效教學呼聲日益強烈的今天,我們應該在熱衷于教學方法、教學藝術的浮華中冷靜下來,首先把注意力放在______________的確定上。
6.課堂作為教學的基本場所,它不僅是教師和學生聚合的一個__________,而且是獨特的____________,其中蘊藏著復雜多變的結構、情感與互動,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系統(tǒng)工程,具有鮮活的生命取向。要實現(xiàn)有效課堂教學就需要有效的_____________。
7.教師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忙于學生作業(yè)的批改和訂正,但結果常常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教師對__________“惹的禍”。
8.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把目標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共同構建的______________,這種評價既肯定目標價值,又肯定過程價值。
9.有效教學反思,并不單純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jiān)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
10.創(chuàng)新型備課要求教師把教學目標定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11._從孔子的“私學”和柏拉圖的“學園”一直延續(xù)至今,__________是教師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種教學行為,即使在新課程理念中也并不排斥。
二、單選題:下列各題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計28分。
12.當前,我國課堂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一切為了學生____B.有效教學____C.高效課堂____D.為了學生的一切
13.所謂“學情”,就是
A.學生一切因素的總和___________B.學校一切因素的總和
C.學生自身一切因素的總和_______D.教師選擇和優(yōu)化教學手段的依據(jù)
14.教學過程要立足于學生的學情,必須在下列幾方面下功夫
、俾鋵崒W生主體學習地位上___②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探究學習上___③充分調動個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___④防止學生的學習活動流于形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益上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在課堂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導致教師課堂教學效益不高的關鍵原因是
A.學生的思維缺席 B.教師備課不充分
C.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D.教師講解不到位
16._______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A.備好課 B.說好課 C.侯好課 D.磨好課
17.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
A.主體和主導的關系 B.主導和主體的關系
C.主體和客體的關系 D.主動和被動的關系
18.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則無以學!边@說明
A.了解學情是一個完整教學過程的起始環(huán)節(jié)
B.教學內容的選擇在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C.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關鍵變量
D.教學藝術是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點睛”之處
19.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討論來獲取新知識的方法叫問題討論法。用好問題討論法的關鍵在于
A.課堂教學中設計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
B.課堂教學中需要討論的問題必須是學生提出來的
C.課堂教學中需要討論的問題必須是老師提出來的
D.課堂教學中預設和生成的問題具有可討論性
20.對于學生新授后的典型作業(yè)或單元過關試卷,教師宜采用
A.師批生改式 B.全收細批式 C.自批自改式 D.開放批改式
21.我國教育的宗旨是
①以人為本 ②為了一切學生 ③為了學生的一切 ④為提高學校的升學率服務
A.①③④ B._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在有效教學的推進過程中,教學反思日益成為教師的共同話題。教學反思的重點是
、俜此汲晒Φ靡庵 ②反思失誤之處 ③反思學生見解 ④反思學生的問題和建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边@說明課堂導入應遵循
A.趣味性原則 B.啟發(fā)性原則 C.針對性原則 D.創(chuàng)新性原則
24.曾經(jīng)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不掌握發(fā)問的藝術,他(她)的教學是不容易成功的!边@說明有效教學最需要關注的細節(jié)是
A.提問 B.舉例 C.講授 D.評價
25.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說過:“課堂上應有一張‘知識地圖’,有了這張地圖,目標才能明確,才能少走冤枉路”。這里的“知識地圖”指的是
A.紙質地圖 B.電腦屏幕 C.板書 D.課堂小結
三、簡答題:共5題,計30分。
26.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只有基于學情研究的教學才是真正把新課程理念體現(xiàn)在課教學行動中。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才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要上好一節(jié)課,應該如何去研究學情?(5分)
27.真正的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就是師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率。課堂教學要做到“有效、高效”必須堅持“三講”、“三不講”。
請你說出“三講”、“三不講”基本內涵。(6分)
28.落實課堂教學的精細化將會使教學的有效性最大化。
實現(xiàn)精細化的課堂有哪些具體要求?(6分)
29._作業(yè)是學生消化、鞏固所學知識,并使知識轉化為技巧技能的學習活動。科學設計和選擇學生的作業(yè)時提高學生作業(yè)效率和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途徑。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如何有效設計與布置學生的作業(yè)?(6分)
30.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備課不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詮釋、教學過程的個性安排、教學方法的“套裝”展示,而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備課方式,它的性質、功能、方法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備課備課如何才能備出新意?(7分)
四、分析說明題:共2題,計22分。
31._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最有效方法。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有效提問應注意哪些問題?(10分)
32._課堂教學諸因素有效整合得越好,課堂效率就越高;反之,效率就越低。
課堂管理中的“三重境界”指的是什么?課堂管理者怎樣才能達到“無招勝有招,平淡見真奇”的第三重境界?(12分)
檢測試題一參考答案
一、填充題:在下列空格處,填上恰當?shù)膬热。每?分,計20分。
1.教學效益低下____2.合作者__引導者____3.肯定、表揚___熱心指點、積極鼓勵___教師教__學生失敗____4.教育內容__課程內容___5._有效教學內容____6.物理空間__社會組織__課堂教學管理____7.作業(yè)的評價____8.多元價值判斷____9.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___10.知識與能力__過程與方法__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_____11.課堂講授
二、單選題:下列各題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計28分。
12B_13C_14D__15A_16A_17B_18C_19D_20B_21C_22D_23B_24A_25C
三、簡答題:共5題,計30分。
26.(5分)
。1)細查學生的“已知”;(2)詳備學生的“差異”;(3)著重研究學生的“思維”;(4)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5)放大有價值的生成點。
27.(6分)
。1)“三講”:①講重點;②講難點;③講易錯、易混、易漏知識點。
(2)“三不講”:①_不講學生已經(jīng)會的;②不講學生通過自己探究也能會的;③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
28.(6分)
。1)課前做到對教材文本知識的消化、展化(或深化)、內化;
(2)課中實現(xiàn)對教材文本知識的轉化、教化、同化、異化;
(3)最終達到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理性升華。
29.(6分)
。1)作業(yè)的設計和選擇的基本依據(jù):選擇有意義的學習任務、注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多樣化的作業(yè)形式、針對學生能力差異確定任務、合適的作業(yè)量;(2)作業(yè)布置的策略:及時練習、循序漸進、分解與組合、常規(guī)與例外;(3)作業(yè)布置的時機:合適的時間、合適的空間環(huán)境。
30.(7分)
(1)教育觀念要創(chuàng)新;(2)目標設計要創(chuàng)新;(3)重視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新;(4)重視課后反思;(5)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6)要注重知識更新;(7)教學環(huán)節(jié)要不斷創(chuàng)新。
四、分析說明題:共2題,計22分。
31.(10分)
。1)提問遵守的原則:①提問要注意啟發(fā)性;②提問要激發(fā)興趣;③提問要促發(fā)想象力。
。2)問題內容的設計:①提問要注意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層次性;②提問要注意難易程度。(3)問題導答方法設計:①分解法;②搭橋法;③曲問法;④錯問法;⑤假設法;⑥遷移法。
32.(12分)
。1)“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預設):在教師的調控下,課堂按教師的意圖進行著,教師控制著整個課堂的進程;第二重境界(預設和生成):教師發(fā)揮合適的作用,教師對課堂進行預設,但又注重課堂生成;第三重境界(生成):教師沒有預設,而是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及生成情況教學有效管理。(6分)
。2)要達到第三重境界:①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管理是基礎。它包括具體學習內容、應達成目標、達成過程及達成方法四個方面。②課堂學習行為的有效管理是保障。課堂學習行為包括教師教的行為和學生學的行為。③課堂學習狀態(tài)的有效管理是關鍵。教師要做到精心設計導入方法、精心設計學習情景、用積極的心態(tài)影響學生。(6分)
【中學教師讀書活動檢測試題】相關文章:
中學教師讀書活動總結05-23
[試題]人教新課標必修5unit1--2單元檢測試題07-10
中學教師讀書隨筆03-20
國學知識進社區(qū)專題活動試題12-14
筆試題面試題07-13
中學教師個人讀書計劃07-09
中學教師讀書隨筆范文10-22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11-04
中學教師讀書筆記03-05
五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質量檢測試題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