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賣水的小農夫故事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發(fā)現(xiàn)金礦的消息。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fā)財機會,于是奔往加州。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他同大家一樣,歷經(jīng)千辛萬苦,來到了加州。
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一時間加州遍布淘金者,而金子自然也越來越難淘。不但金子難淘,而且淘金人的生活也越來越艱苦。當?shù)貧夂蚋稍,水資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圓致富夢,反而葬身此地。
小亞默爾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不但沒有發(fā)現(xiàn)黃金,反而被饑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著水袋中僅剩的丁點兒舍不得喝的水,聽著周圍人對缺水的抱怨,亞默爾忽發(fā)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
于是亞默爾毅然放棄挖掘金礦,將手中挖金礦的工具變成了挖水渠的工具,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用細紗過濾,變?yōu)榍鍥隹煽诘娘嬘盟H缓髮⑺b進桶里,挑到山谷一壺一壺地出售給找金礦的人。
當時有人嘲笑亞默爾,說他胸無大志:“歷盡艱辛地到加州來,不挖金子,卻干起這種沒什么利潤的小買賣,這種生意在哪兒不能干,何必跑到這兒來?”
亞默爾不為所動,繼續(xù)賣他的水。心想:哪里有這樣好的買賣,把幾乎無成本的水賣出去!
結果,淘金者都兩手空空回家,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里靠賣水賺到了幾千美元,在當時這算得上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財富了。
當所有的人都認為某一件事能夠致富時,通常這件事情已然競爭過度了,此時如果能夠另辟蹊徑很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避開過度競爭的熱門產業(yè)轉而開辟熱門產業(yè)的輔助性產業(yè)就是另一條致富的道路。
【賣水的小農夫故事】相關文章:
一個農夫進城賣驢和山羊的哲理小故事07-03
農夫與哲學家的小故事07-03
農夫的故事作文07-02
麻雀和農夫的故事07-03
農夫和豺的故事07-02
農夫與金子哲理故事07-03
農夫與小偷哲理故事07-03
農夫的財寶兒童故事07-01
農夫和死神故事08-04
老虎和農夫的妻子故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