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30 05:10:28 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jù)已知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掌握解題方法。

        2、通過復習,提高學生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復習,對已知信息能夠進行正確處理,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在復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會根據(jù)具體的問題提出相應得解決辦法。

        2、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情境創(chuàng)設

        激趣談話: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科技館?門票是多少錢呢?

        春游的時候我們打算去參觀科技館。我想請你們算算有關門票的問題,行不行?

        二、鞏固探究

        1、第6題:誰來把題目讀一讀?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2、剛才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了買門票的問題,還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個買書的問題。讀題,解決。

        3、同學們,在前段時間,我校組織了一次“愛心助學”活動,為貧困山區(qū)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現(xiàn)在老師這有一道關于三年級學生捐款的`信息。

        出示第10題,自己讀一讀題,看一看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訂正,說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下面,我們一起到商店去購物好不好?

        引導學生看圖第15頁,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jù)題中所提的“能買幾個杯子”這個問題,你能根據(jù)圖中的信息,編一道應用題嗎?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如果商店里的這些商品讓你自己選擇,100元錢想買什么東西?能買什么?

        交流,糾正。

        5、剛才我們解決的實際問題都是和“錢”有關的,同學們解答的都比較好。下面我們來解決關于交通工具的實際問題,能做得更好嗎?

        交流,解答,糾正。

        6、解決完了汽車的問題,我們來看火車的問題。

        出示第8題,這道題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條件?所求問題時什么?

        要求火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三、拓展實踐

        總結: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要注意什么問題?

        四、作業(yè):

        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教學反思: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2

        一、說教材分析

        學生在本冊已經學會了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物體位置,今天對于位置與方向的復習,進一步回顧了方向與位置。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們具有很好的記憶力和較強的總結能力,并熱衷于參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戰(zhàn)性的活動;趯滩囊约皩W情的分析,制訂出以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解決問題,回顧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位置的方法。并總結根據(jù)描述在平面圖上找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回顧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jù)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

        五、說教法與學法

       。ㄒ唬┙谭ǚ治

        根據(jù)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1)回顧情境教學法。通過一系列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設計,既體現(xiàn)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也更好地服務了我們的教學活動。(2)逐層練習、及時反饋法。通過學與練的緊密結合,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也幫助學生鞏固了舊知。

       。ǘ⿲W法分析

        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的學習方法。在比較中,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獲得思維的進步與發(fā)展。

        六、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ㄒ唬┰O置情景

        1、投影出示臺風照片。

        ⑴同學們對這個例題有什么印象?

       、撇シ庞嘘P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fā)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tài)。

       。▎l(fā)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

        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抛寣W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平處熃Y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

        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切〗Y確定位置的方法。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ㄈ┲R反饋,鞏固延伸

        1、警察局收到臥底送來的示意圖。(圖略)

       。ㄒ跃炀譃橛^測點,找出三個犯罪分子的位置)

        2、連連看

        3、填空(找出物體的位置及方向和距離)

        4、完成書上練習。

        (四)課堂小結七、板書設計:

        確定物體的位置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25-126頁四則運算運算定律。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深人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的運算。正確熟練地進行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jù)運算定律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檢驗意識和習慣,認真地審題,正確地進行口算、筆算,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養(yǎng)成認真做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深入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熟練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的運算和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jù)運算定律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培養(yǎng)學生良好計算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難點:

        會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方法:

        教法:質疑引導,組織練習;學法:小組合作,獨立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同學們,我們要想熟練地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且能夠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就必須要牢固掌握哪些知?(必須掌握好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運算的方法和運算定律)。

        今天我們就來復習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

        教師板書課題: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的知識點。

        請積極舉手說一說想起了哪些知識點?看誰想得多?

        教師表揚發(fā)言積極的同學,然后指出上述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

        能否用一個知識結構圖描述上述各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呢?

        (設計意圖:用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思維,用表揚鼓勵的語言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很快進入復習狀態(tài)。)

        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嘗試建立知識結構網絡。

        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情況。

        請各小組成員介紹本組的討論情況。

        師生共同分析,評價各小組建構的知識網絡圖。

        3、師生共同分析建構出一個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保羅更多相關知識的知識結構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對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識網絡,讓每一個小組成員介紹討論構建情況。然后,師生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圖。這樣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認知結構。)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ㄒ唬、復習小數(shù)四則運算。

        1.出示問題:小數(shù)加減法和整數(shù)加減法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

        2.學生同桌進行討論。并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3.集體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結:小數(shù)的加減法和整數(shù)的加減法遵循相同的運算規(guī)律,即都滿足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小數(shù)的加減法需要特別注意小數(shù)點的位置,必須將兩個數(shù)的`小數(shù)點的位置對齊,才能相加減。

        4.同學們,要想保證計算的正確率就必須做到什么?

        教師講明:首先要認真細心地進行審題,然后再計算,計算后要進行檢驗。

        5.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對小數(shù)的加減法進行檢驗呢?

        師(出示教科書第125頁第4題):請同學們看這一題,你能用什么方法進行檢驗呢?

        指名學生回答后,讓學生進行檢驗。

        這一題正確嗎?你是用什么方法檢驗的?

        師生交流。

        6、出示練習題

        計算并且驗算。

        7.83+1.6780×6.4

        6.12—3.581435÷35

        學生獨立進行計算并檢驗。

        集體訂正。

        7.出示:4000÷25一13×12

        64一(7.2+5.9)

        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的題,屬于什么運算?指名學生回答。

        那么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同桌進行交流。

        師小結: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如果有括號就先算括號內的運算,再算括號外的運算。

        學生獨立計算上面兩題。

        8、完成練習二十一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ㄔO計意圖:由于小數(shù)加減法和整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相同,在計算方法上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因此讓學生比較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旨在使學生鞏固小數(shù)

        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運算。此外,還注意了復習驗算方法,鼓勵學生用多樣化的策略進行驗算,進一步培養(yǎng)檢驗的習慣。)

       。ǘ土曔\算定律。

        1、復習運算定律。

        我們學過那些運算定律?

        指名學生回答。

        怎樣用字母表示出這些運算定律?

        指名學生回答。

        利用運算定律有什么好處?

        (使運算簡便)。

        2、出示練習二十一第7題。

        請同學們根據(jù)正確的運算定律進行填空。

        你是怎樣填的?是根據(jù)什么運算定律填的?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3、用簡便方法計算。

        312×4十188×4101×87

        135×50×225×33×4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讓學生說出根據(jù)什么運算定律進行的簡便運算。

        4、完成練習二十一第5題。

        題目中的圖給我們繪出了太陽系的幾大行星,請同學們說一說有哪幾大行星?

        學生觀察回答。

        看了這個圖,你想到了什么問題?

        教科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數(shù)據(jù)表,表中的數(shù)據(jù)是各個行星和太陽的距離。根據(jù)這個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請同學們想辦法計算出你的問題的答案。

        5、完成練習二十一第8題。

        學生獨立審題,說明題意,獨立完成。

       。ㄔO計意圖:結合具體的練習題復習學過的幾種常用的簡便運算的方法,并讓學生說明進行簡便運算時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這樣更加鞏固了運算定律的運用。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教師下發(fā)作業(yè)紙,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題目如下:

        1、運算下列各題,怎樣計算簡便就怎樣計算。

        36+95+74+105188×35-188×34

        67÷2.5÷0.04

        0.32×12.5×250

        5+13.7+45+6.3+50

        2、填空。

        6020千克=()噸()千克

        5千米9米=()米

        350分=()時()分

        560000平方米=()公頃

        3、水果店運來一批水果,蘋果23筐,梨27筐,每筐水果重37千克,一共重多少千克?

        學生完成后,進行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jù)學生檢測的情況進行總結。

       。ㄔO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獨立完成三個題目,自我評價,自我鑒定,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教師根據(jù)檢測情況進行總結,使學生知道哪些知識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還有待加強。進一步激勵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上進行自我完善。)

        板書設計:

        四則運算運算定律

        熟記順序

        四則混合運算認真審題保證正確率

        進行檢驗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運算定律乘法交換律使運算簡便

        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教學反思:

        通過復習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深人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的運算。正確熟練地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jù)運算定律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4

        一、設計思想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與數(shù)有關的一些基本知識(如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比較大小等)已經比較熟悉。本學期所學的計算主要有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中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論是數(shù)范圍,還是計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jù)已學知識,迅速、準確地判斷出怎樣計算,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本節(jié)課的目的是:精心設計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較好地體現(xiàn)數(shù)學學習是"經驗"、"活動"、"思考"、"再創(chuàng)造"的特點。

        二、教材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與數(shù)有關的一些基本知識(如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比較大小等)已經比較熟悉。因此,這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20以內數(shù)的順序,數(shù)的序數(shù)的含義和20以內數(shù)的組成。"20以內數(shù)的順序"主要使學生熟悉0~20各數(shù)排列順序,以及各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系。"數(shù)的序數(shù)含義"主要使學生進一步鞏固11~20各數(shù)序數(shù)含義。"20以內數(shù)的組成"重點是使學生熟練掌握11~20各數(shù)是由1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本學期所學的計算主要有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中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論是數(shù)范圍,還是計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這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jù)已學知識,迅速、準確地判斷出怎樣計算,并很快說出得數(shù)。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學情分析

        20以內數(shù)的復習,可以著重復習20以內數(shù)的順序、組成和序數(shù)。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掌握得比較好,因此,在復習可以多讓學生說一說,甚至讓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概括"本學期都學習了哪些數(shù)"、"這些數(shù)的順序是什么"、"它們是怎么組成的"等等,如果出現(xiàn)疏漏,再讓其他學生補充。開始復習加法時,可以先通過直觀復習一下加法的含義,使學生更加明確:把兩個數(shù)合并在一起用加法。然后可以通過直觀復習一下相加的兩個數(shù)調換位置得數(shù)一樣,遇到小數(shù)加大數(shù)計算有困難時,可以想大數(shù)加小數(shù),從而較快地算出得數(shù)。進行上述復習時都不要求學生說概括性的條文。要把一位數(shù)加法的所有情況都復習到,不要只是把課本中題算一算。發(fā)現(xiàn)有不熟練的或容易出錯誤的式題,還要反復練習。練習形式注意多樣化,除教材中練習形式,教師還可以補充其他的學生比較有興趣的練習方式。對于計算方法,不作統(tǒng)一要求,只要學生能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四、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掌握20以內數(shù)的順序,序數(shù)含義及數(shù)的組成。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2、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養(yǎng)成自覺整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難點

        1、20以內數(shù)的順序,數(shù)的序數(shù)的含義和20以內數(shù)的組成。

        2、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采取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而且每一個游戲都用大象博士的話來連接,讓學生在課中,猶如置身與童話王國之中。激起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七、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相應的音樂。

        學具準備:算式卡片、彩色筆、人手一枚的小胸針。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出要求。

        師:今天,大象博士要在我們班請助手。(播放大象的圖像和大象的錄音。)"小朋友們,大家好,由于現(xiàn)在大家重視環(huán)境的保護,我們森林王國中,動物的數(shù)量猛增,我大象博士的工作大增。今天,我想在班里請一些小助手,幫我分擔一些工作。當上助手以后,第一,可以掛上這枚美麗的胸針,第二,可以到美麗的大森林里游玩。但是,大象伯伯的助手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當?shù)?必須通過一系列的考驗才能夠爭取到這一個名額。"

        【設計意圖:游戲是一年級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活動。教師抓住學生年齡特征,拿學生感興趣的事作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參與活動的急迫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情境!

        (二)第一關:填數(shù)

        (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第一關,填數(shù)。小朋友睜大你的火眼金睛,看仔細了。"

        1、集體填卡片。

        教師出示填數(shù)卡

        8111519

        師:該怎樣來填出這一張卡片呢?(請學生說說怎么來填數(shù)。然后集體來填出這張卡片。)

        【在做題之前,先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可以讓學生在練習中更加地得心應手,而且也不會讓復習顯得很生硬!

        2、獨立完成填數(shù)卡。

        教師相繼出示填數(shù)卡:

        15715

        2620

        201814

        8

        學生獨立完成以上填數(shù)卡,然后讓學生進行交流,說自己是怎么填出來的。

        【設計意圖:在這個游戲中,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可供創(chuàng)作的學習材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的時間。并且安排學生進行交流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提高。】

        (三)第二關:看圖,填空

        (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恭喜小朋友,第一關順利通過,第二關是看圖,填空。

        課件出示:☆☆☆☆☆☆☆☆☆☆☆☆☆

        1、一共有( )個五角星。

        2、從左數(shù)起,紅星星在第( )個,紅星星的右邊有( )個星星。

        3、把左邊7個星星圈起來。

        4、把右數(shù)第6個星星涂成綠色。

        【設計意圖:利用看圖填空游戲 ,復習20以內的數(shù)序和序數(shù),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把鞏固知識的練習巧妙地溶入游戲中,使學生在游戲中練習、思辨,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不僅有利于學生進一步20數(shù)的順序,加深對20以內數(shù)的理解,還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當中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四)第三關:檢車票,上大巴。

        1、(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小朋友們真是能干,連著兩關都沒有難住你們,好接下來,要開始上我們森林王國的大巴了,大家快拿起老師給你們放在抽屜里的車票吧。不過光有車票還不行,你必須先把車票上的算式算出來,并且在寫上得數(shù)。記住上車一定要遵守紀律,不遵守紀律的小朋友,我們有權禁止你上車。(小朋友們拿起老師事先準備的一面寫有算式的卡片"車票",寫好得數(shù),準備上車。)

        2、小朋友們以小組為單位排好隊準備上車。每一位小朋友高舉起自己的車票,讓老師檢票。(檢完車票后,小朋友交換小組坐,算是上車了。隨即郊游的音樂響起,小朋友隨音樂拍手或舞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融知識的掌握和課中間的休息為一體,并且在大象的連接語中還強調了紀律的重要性,學生興趣應該會很高漲。]

        (五)第四關:說組成,得胸牌。

        1.(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小朋友們經過這么多考驗,終于順利來到森林王國了。等不及想當我的小助手了吧?還有最后一關大家就可以別上老師手中這一枚美麗的胸針了。別急,別急!你只要說出自己手上車票得數(shù)的組成就可以得到了。先分小組練一練,說一說吧。

        2、先分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有秩序地練說一遍,教師巡回指導。

        3、一小組為單位,上來說組成,其余小組的人員當小老師,如果同意他們的說法,而自己的車票剛好也是這個得數(shù),可以上來和該小組的人員站在一起。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可以節(jié)省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重復,避免課堂上出現(xiàn)學生沒興趣的場面!

        在好朋友的相互幫助下,佩上胸卡,在音樂聲中,回座位。

        (六)課堂小結

        (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闖過了許多的關口,最后終于當上了我的助手,真不容易。你們知道嗎,其實我們在每一個游戲當中都運用了一個知識點,誰來說一說,都運用了什么知識呢?

        生1:我知道了填數(shù)卡復習的1到20的順序。

        生2:我明白了檢車票上大巴是檢驗我們做20以內加減法的速度。

        生3:......

        (學生反饋,教師隨即完成板書。)

        [設計意圖:在這一塊內容中,我設計讓學生將游戲與運用的內容一一對應,旨在讓學生從游戲中跳出來,能夠從知識的高度去審視這節(jié)課,反思這節(jié)課,如果學生能夠將游戲與知識點一一對應了,那本節(jié)課的目標就實現(xiàn)了。]

        九、板書設計

        總復習(一)

        第一關:填數(shù) 第二關:看圖,填空

        1--20數(shù)的順序 1--20的序數(shù)

        第三關:檢車票,上大巴 第四關:說組成,得胸牌

        1--20的加減法 11--20各數(shù)的組成

        十、作業(yè)設計

        1、7+8=( )+3=7+( )=( )-3=( )

        2、16可以分成( )個十和( )個一。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復習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及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

        2、進一步掌握一位數(shù)乘兩、三位數(shù),一位數(shù)除兩、三位數(shù)的筆算乘除法。

        3、鞏固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4、鞏固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相互之間的進率關系,進一步建立噸、千克、克的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回顧和整理;能夠采用比較法、排除法等方法結合實際,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3、通過復習,激發(fā)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興趣,加深對數(shù)學的喜愛,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shù)學。

        教學設計:

        1、談話激趣:

        同學們,到今天為止,我們三年級上學期的新課程全部結束了。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到了現(xiàn)在,我們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能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復習鞏固?凑l最認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顧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利用開火車形式快速計算。

       。2)強化口算方法:指名說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計時訓練:我們開始一個小競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總復習的第1題,準備好,“開始!”交流,訂正。

        3、回顧整理筆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學們做得又對又快,筆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書上的第5題的算式。

       。2)交流,評價。

        4、整理回顧兩步計算式題。

        (1)在以前我們學生的兩步計算試題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試著做一做第9題。

       。3)全班訂正。

       。4)出示改錯題:判斷下列各題計算是否正確,為什么?

        5、復習常用的計量單位。

        (1)剛才,同學們計算題掌握的都非常好!這學期我們不僅學會了口算、筆算、兩步計算式題的一些計算方法,而且我們還學會了好多的計量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都學過哪些計量單位?

       。2)指名回答,師板書:

        時間單位:年、月、日

        質量單位:克、千克、噸

       。3)請同學們自己完成第2題。填完后再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訂正。

       。5)做第3題。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復習的相應的單元內容看一看,有沒有疑難問題,可以詢問老師或其他同學。

        板書:常用計量單位:1年=12個月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學反思: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92~93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梳理,讓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知識,形成知識框架,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整體性與結構性,初步感受復習方法。

        2.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shù)的意義,熟練地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與100以內加法與減法的相關知識。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shù)的讀、寫及大小比較;100以內加減法的含義及相關計算。

        教學難點:數(shù)位及數(shù)位上數(shù)的意義;良好的計算習慣與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顧梳理:

        師:同學們,我們這學期的新知識已經學完了,本學期我們學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啊?

        1.學生自主梳理,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整理;課件分步呈現(xiàn)P92頁的4幅圖。

        3.教師板書整理: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認識圖形——分類與整理——認識人民幣——找規(guī)律——解決問題

       。ǘ┙涣鞲惺埽

        1.你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讓你的印象最深刻?

        2.學生自主發(fā)言。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等。

        3.師質疑:這學期我們學的知識真多啊!你對這些知識都已經完成掌握了嗎?我們有必要來將這些知識復習復習嗎?

        4.點明課題:本學期學的`知識這么多,我們今天就來復習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和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吧!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的共同梳理,讓學生簡單回顧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形成基本的知識框架;并通過讓學生談學習體會,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復習應用

        (一)復習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比一比,看這節(jié)課哪位小朋友的表現(xiàn)最棒!

        1.復習數(shù)位:出示計數(shù)器

        (1)誰來說一說:計數(shù)器從右邊起,每個數(shù)位分別是什么位呢?

       。2)這些數(shù)位上的一個珠子分別表示多少?為什么同樣都是一個珠子,所表示的數(shù)卻不相同呢?

       。3)十位的一個珠子相當于個位的幾個珠子?百位的一個珠子又相當于十位的幾個珠子呢?那我們就可以說: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又是多少?

        2.復習數(shù)的組成:

        (1)教師在計數(shù)器上拔出57,問:誰來說一說這個數(shù)的組成?它個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

       。2)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2題。

        3.復習數(shù)數(shù)、數(shù)的順序和大。

       。1)你會數(shù)數(shù)嗎?我們在數(shù)數(shù)時可以怎么數(shù)?引導學生說出:可以1個1個地數(shù),可以2個2個、5個5個、10個10個……地數(shù)。

        (2)你能用計數(shù)器拔出57前面的一個數(shù)嗎?那57后面一個數(shù)是多少?這三個如果從大到小排,應該怎么排?

       。3)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1、3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shù)的應用意義,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

       。ǘ⿵土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

        1.奪紅旗比賽: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4題。

       。2)學生匯報結果,學生互相檢驗是否正確。

       。3)討論:

       、龠@8道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有進位加法與不進位加法。

       、诿恳活惙謩e有什么好的計算方法?

       、壅f一說每一類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在練習之后,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自主梳理各種計算方法,溝通各種計算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的意識,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練習二十一第5、6題。

        【設計意圖:這兩題也是“數(shù)的運算”的不同形式的練習,教師要注意:在做這兩題前要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如第4題可以用“孫悟空巧變>、<、=”,第5題可以用“豬八戒吃西瓜”,以激發(fā)學生練習的興趣!

        (三)綜合應用,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xiàn):“新百數(shù)表”:

        1.建構“新百數(shù)表”

       。1)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這張百數(shù)表里的數(shù)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

       。2)完成表格。

        2.觀察比較

       。1)再次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贆M著看,每一行里的數(shù)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

       、谪Q著看:每一列里的數(shù)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

       。2)新舊百數(shù)表進行比較:課件呈現(xiàn)新舊兩個百數(shù)表,讓學生說一說有什么不同?只要學生說出的發(fā)現(xiàn)是對的,都應給予肯定與鼓勵。

        3.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1)解決第(3)題。這題解決后,可再讓學生仿照這個問題再提出幾個問題,繼續(xù)練習。

       。2)解決第(4)題。

       。3)解決第(5)(6)題:

        ①學生完成后,要引導學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選的是第1行的第幾個數(shù)和第8行的第幾個數(shù),它們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诓⑻釂枺和ㄟ^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學生完成后,可模仿這兩個問題繼續(xù)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復習數(shù)的認識,并綜合了找規(guī)律的內容,讓學生在經歷新百數(shù)表的建構、新舊百數(shù)表的對比與探究及應用新百數(shù)表中規(guī)律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全課小結,質疑反思

       。ㄒ唬┤n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ǘ┵|疑反思

        1.對于本節(jié)課復習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認為自己在哪些地方還有不足,或者你覺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錯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當然,你也可以將自己成功的經驗拿來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與質疑反思,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初步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設計01-30

      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設計15篇01-30

      復習教學設計04-24

      復習教學設計04-28

      初中數(shù)學總復習圓知識點總結11-18

      《復習1》教學設計07-03

      圓的復習教學設計05-02

      《復習4》教學設計04-04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04-30

      漢語拼音復習教學設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