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簡單嬰幼兒心理學(xué)

      時間:2022-06-09 09:55:06 心理學(xué) 我要投稿

      簡單實用的嬰幼兒心理學(xué)

        1、父母的身教

      簡單實用的嬰幼兒心理學(xué)

        周三在社區(qū)醫(yī)院做志愿者的時候,有個媽媽正和我交流孩子練習(xí)走路的一些技巧,爸爸抱著1周歲的寶寶過來隨口問:

        “你這早教指導(dǎo)師是指導(dǎo)什么的?”

        “我研究0-3歲嬰幼兒心理,指導(dǎo)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

        “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心理活動?”

        我當(dāng)時沒顧上和爸爸說,只是拿起了桌上的水杯(這個造型獨特的粉色水杯可是逗娃神器,一般的寶寶都能被“拿下”)去逗孩子。小寶寶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水杯,猶豫半天不敢拿。爸爸媽媽鼓勵她:“要嗎?阿姨給你摸摸!焙⒆尤耘f只是盯著水杯,不敢伸手。

        “媽媽,你摸一下水杯,給她示范一下!

        媽媽伸手摸了一下,手還沒縮回,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孩子馬上伸出手一把抓住水杯!

        “這就是孩子的心理!

        “和孩子說再多,比不上你們做個示范摸一下,馬上她就知道這個東西是安全的,可以摸的。”

        這讓我想起了一些抱怨自己孩子膽小的家長,說鼓勵了半天自己的孩子也不敢去和別人玩。我想請這些家長回憶一下,每當(dāng)我們覺得孩子膽小的時候,你自己是站在孩子前面還是躲在孩子身后只顧把他往前推?也許大部分家長都是站在孩子身后,這時候您也許有千萬條理由:和別人玩是他的事情,我干嘛要走在前面;我一大人怎么可以和像個小屁孩一樣;都這么大了,還要家長陪,怎么這么膽小,將來怎么去面對社會,不行,就得讓他自己來……

        但我要替孩子表達一下他的心理:爸爸媽媽你都不敢去做的事情,為什么要讓我去做?但是如果你走在前面替我做個示范(比如和小朋友打個招呼),我也許就會生出無比的勇氣!

        2、情緒流淌

        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的“自然后果法”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它的內(nèi)容是:如果孩子犯了錯,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讓他自作自受,親身體驗并承擔(dān)自已所犯錯誤造成的不良后果,從中接受教訓(xùn)。

        在養(yǎng)育孩子中很多時候效果很明顯,我的朋友就把這個方法用在了不好好吃飯的21個月的孩子身上:

        “今天中午因為妞妞不好好吃飯,我們餓了她一頓。下午睡醒問她餓不餓,肚肚癟不癟,她說餓,肚肚癟,(因為)不好好吃飯。”

        “剛一聽阿姨叫我們吃完飯,她就第一個喊“妞妞吃飯!””

        “吃美了嗎?”

        “還行,雖然還是邊吃邊玩,但起碼不敢任性地不吃了!”

        “別著急,再配合其他策略比如讓她自己拿勺吃,也許能增加吃飯的興趣,慢慢養(yǎng)成吃飯的好習(xí)慣!

        這個方法有些家長說自己也在用,但效果并不明顯,為什么?

        首先,我們家長內(nèi)心并不真正希望后果(不好的結(jié)果)的產(chǎn)生。比如追著孩子喂飯的時候我們嘴里說:“我看你也不吃,我拿走了啊~”但孩子一停下來,或者稍微轉(zhuǎn)過頭來看一眼,家長就馬上又把勺子遞到了孩子嘴邊;或者孩子在玩開門關(guān)門時,家長威脅道:“小心,這容易夾手,疼!”但孩子還繼續(xù)玩,家長等了一會了等不下去了,一把抱起孩子“你這孩子怎么那么不聽話呢!”

        其次,但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后果產(chǎn)生之后,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脫口而出說出一句“都告訴過你會夾手,怪誰!”

        受傷的孩子經(jīng)歷過疼,下次再玩的時候會非常注意,但家長的一句“怪誰!”馬上會讓孩子覺得家長不理解他,如果是叛逆期的孩子,更會梗著脖子耍脾氣:我都已經(jīng)很難受了,你還這么說,你討厭!下次我還偏偏就要夾手!氣死你!

        但如果家長抱著孩子,同理孩子的痛,安撫孩子受傷的情緒,“媽媽看看,夾手了,媽媽吹口仙氣吧(感謝皮皮媽媽貢獻這么個好詞)。”孩子愿意哭,摟著他讓他哭,幫助他把受傷的不良情緒發(fā)泄完。

        當(dāng)孩子情緒穩(wěn)定之后,幫助他分析原因“媽媽提醒過你玩開關(guān)門可能會夾手,現(xiàn)在真的夾手了,而且很疼,能告訴媽媽下次你該怎么做嗎?”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抽抽搭搭、略帶委屈地說:“不玩門了”。

        電視里夫妻吵架的橋段,本來很明顯的道理,但是在情緒暴躁的氣頭上,誰能聽進去?“媽噠,老子不蒸包子爭口氣,就算你有理老子也不服!怎么滴!”

        孩子也一樣,就這個道理!

      【簡單嬰幼兒心理學(xué)】相關(guān)文章:

      簡單實用的嬰幼兒心理學(xué)04-01

      嬰幼兒用品銷售語12-30

      嬰幼兒食品品牌廣告標(biāo)語12-28

      嬰幼兒用品銷售語(優(yōu))07-16

      【精華】嬰幼兒用品銷售語07-16

      嬰幼兒用品銷售語2篇02-07

      經(jīng)典心理學(xué)的03-20

      經(jīng)典心理學(xué)03-03

      心理學(xué)的心得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