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國學經(jīng)典名言

      時間:2022-11-07 14:04:30 國學 我要投稿

      國學經(jīng)典名言匯編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jīng)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對生活、對世界的綜合濃縮,簡短的一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還苦于找不到優(yōu)秀的名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jīng)典名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學經(jīng)典名言匯編15篇

      國學經(jīng)典名言1

        言忠信,行篤敬。

        選自:《論語》

        意思:說話忠誠老實,行為厚道嚴肅。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選自《禮記》

        意思:有時緊張,有時松弛,這是周文王、周武王處理政事的辦法,F(xiàn)在多指工作、學習和生活要勞逸結(jié)合。

        一樹百獲者,人也。

        選自《管子權(quán)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獲的,是培養(yǎng)人才。培育人才雖然費時、費力,但是收獲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為首。

        選自《三國志》

        意思:志士有百種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來用來說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選自《左傳》

        意思:擊第一遍鼓,士氣振奮;擊第二遍鼓,士氣開始低落;擊第三遍鼓,士氣就完全消失了。這句話鼓勵大家趁情緒高漲時一口氣將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選自韓愈《師說》

        意思:人不是生來就什么都知道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說明向他人求學的重要性。

        萬物之中,以人為貴。

        出處:范曄《后漢書?周舉傳》

        意思:在天下的萬物之中,人是最寶貴的。

        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

        出處:《老子》

        意思:天下的難事,一定是從容易的事發(fā)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從細小的事發(fā)展起來的'。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出處:《禮記》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見,聽什么也聽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專注。

        不以窮變節(jié),不以賤易志。

        出處:桓寬《鹽鐵論》

        意思:不因為不得志而改變氣節(jié),不因為地位卑下而改變志向。

        不遷怒,不貳過。

        出處:《論語》

        意思:不拿別人發(fā)泄怒氣,不重犯同樣的錯誤。

        不學而求知,猶愿魚而無網(wǎng)。

        出處:葛洪《抱樸子》

        意思:不學習而想得到知識,就像想得到魚而沒有網(wǎng)一樣。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出處:《舊唐書》

        意思:(一個人)不敬重別人,實際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出處:《論語》

        意思:時間在不斷過去,我們要珍惜時間。

        內(nèi)不自誣,外不誣人。

        出處:《韓詩外傳》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出處:學好像登山一樣艱難,學壞如山崩一樣容易。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處:《晏子春秋》

        意思:堅持不懈做事的人,總會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總會到達目的地。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意思: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經(jīng)過實踐的。

      國學經(jīng)典名言2

        1.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2.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4.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逾矩。

        6.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8.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9.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10.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1.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1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1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14.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15.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國學經(jīng)典名言3

        1、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0、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4、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15、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6、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南朝蕭鐸)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18、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唐韓愈進學解)

        19、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

        20、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

        2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22、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宋朱熹讀書之要)

        2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2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宋蘇軾)

      國學經(jīng)典名言4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禮記》

        不失色于人,指重視修身養(yǎng)性,經(jīng)常保持氣定神閑得姿態(tài),無論儀容、應(yīng)對都是莊重大方,有規(guī)律,不輕率;不失口于人,指說話謹慎,不尋人之短,不傷人之痛,也不諷刺挖苦.

        2、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人有禮貌,待人做事講究禮節(jié),說話恭敬文明,則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會與人相處和睦,不會傷害到別人,也不會被別人傷害;否則,待人粗暴,說話粗魯,無大無小,無長無少,難免與人發(fā)生矛盾,產(chǎn)生口角之爭,甚至拳腳之斗.

        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恒”是“永久、持久”的意思.愛護別人的人,也會一直得到別人的愛護;尊重別人的人,也會一直得到別人的尊重.這就是俗話所說的`“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4、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而不寧.《荀子》

        人沒有禮節(jié),無法在社會上生存立足;做事不講究禮節(jié),就不能把事情辦成功;國家沒有禮法,就會動蕩不安.

        5、好言相待,舒心暖懷;惡語傷人,結(jié)怨招災(zāi).(俗語)

        說話態(tài)度和氣,語言禮貌文明,會讓人心情舒暢,倍感溫暖;說話態(tài)度粗暴,出言不遜,會讓人心生怨恨,招來災(zāi)禍.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俗語)

        一句感人的話讓人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也會讓人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動;一句傷人的話,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會讓人覺得心里冰冷.

      國學經(jīng)典名言5

        1、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2、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稇(zhàn)國策》

        3、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4、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缎⒔(jīng)。天子章》

        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7、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

        8、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短歌行》)

        9、安不忘危,盛必慮衰。(《漢書》)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

        12、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杜甫)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17、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9、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0、百年光陰,如駒過隙。(選自《增廣賢文》)

        2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墩撜Z》

        23、多行不義必自斃。

        24、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髠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撜Z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27、時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2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9、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30、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31、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独献印

        33、把握機遇,心想事成。

        3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3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鬃

        3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37、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

        3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39、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4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1、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讓命運所壓倒.

        42、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4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44、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豆苡凇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8、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陡裱赃B璧》

        49、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50、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蛾套哟呵铩

      國學經(jīng)典名言6

        1、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釋義:倒不是百花中特別偏愛菊花,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花朵可賞了。句中隱含著對菊花獨傲寒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2、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釋義:一生沉浸在繪畫藝術(shù)中而不覺得將近年老,富貴對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詩句贊揚了名畫家曹霸潛心藝術(shù),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釋義:不為富貴所迷惑而安于貧賤,男子漢能達到這一境界才稱得上英雄豪杰。今賦予其新的含義,形容志士仁人不謀名利的高尚品質(zhì)。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釋義:桃樹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實,卻吸引人們紛紛前去欣賞采摘,以至在樹下自然踩出一條條小路來。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會贏得人們的敬仰。

        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釋義:沒有恬淡寡欲的修養(yǎng),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沒有寧靜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擾,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諸葛亮認為,修身治學應(yīng)該首先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釋義:如果孤獨地學習,沒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會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8、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wù)f有沉淪。

        釋義:但卻是在水流平緩沒有暗礁的地方,經(jīng)常聽到有船沉沒。告誡人們,一帆風順時,不要自滿疏忽,而要小心謹慎。

        9、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釋義:壞事即使很小也絕不要干,好事即使細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釋義:有錯則進行改正,沒有錯則自我勉勵。對別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也應(yīng)采取這種態(tài)度。

      國學經(jīng)典名言7

        1、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父母,唯其疾之憂。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6、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7、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

        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

        11、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2、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13、言必信,行必果。

        14、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15、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16、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17、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18、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0、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國學經(jīng)典名言8

        1.志士惜年,賢人惜日,圣人惜時。

        【出處】清·魏源《默觚·學篇三》

        【譯文】有志之人珍惜每一年的時間,賢能之人珍惜每一日的時間,圣德之人珍惜每一小時的時間。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出處】《論語·學而》

        【譯文】不貪圖生活上的安逸,工作勤勉盡職,謹言慎行,向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虛心討教,及時改正自身缺點錯誤,這才是正確的治學之道。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出處】《論語·為政》

        【譯文】溫習學過的知識,并從中悟出新的見解,領(lǐng)會出新的道理,這樣就能夠做老師了。

        4.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持,則百姓親睦。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出入相互敬愛,守望相互幫助,疾病相互扶持,如此,百姓間就會和睦相處。

        5.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出處】《荀子·勸學》

        【譯文】積善成德,就可以達到“通于神明,參與天地”的`道德境界。

        6.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出處】漢·王充《論衡》

        【譯文】品德不高尚,難以做到胸襟開闊;知識淺薄,難有遠見卓識。

        7.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出處】晉·傅玄《正心篇》

        【譯文】成就道德,其根本在于保持善良之心;心正,然后人品行為才能端正。

        8.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記一》

        【譯文】才是德的基礎(chǔ),德是才的靈魂。

        9.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出處】《論語·為政》

        【譯文】人與人之間莊重誠懇,則會互敬互愛;上慈下孝,則會忠誠以待;舉賢任能,教誨不能,就會相互勸勉,以善為尚,蔚然成風。

        10.摩頂放踵利于天下,為之。

        【出處】《孟子·盡心上》

        【譯文】哪怕是從頭到腳都磨傷,只要有利于天下,就一定去做!

      國學經(jīng)典名言9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

        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宋真宗《勵學篇》);

        4.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明·顧憲成);

        5.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清·楊繼盛);

        6.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清·鄭板橋·對聯(lián));

        7.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清·曹雪芹·紅樓夢);

        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清·曹雪芹·紅樓夢);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清·趙翼·論詩);

        10.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1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1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梁惠王下);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1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史記·留侯世家)。

      國學經(jīng)典名言10

        1.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4.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5.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餞別校書叔云)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7.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 (唐李白江上吟)

        8.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沉舟側(cè)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10.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唐劉禹錫浪淘沙)

        11.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

        13.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1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國)

        1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16.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唐李商隱)

        17.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唐李商隱錦瑟)

        18.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戀花)

        19.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20.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國學經(jīng)典名言11

        1. 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

        2. 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4.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5.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逾矩。(論語·為政)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9.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

        1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1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ㄕ撜Z·季 氏)

        12.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13.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14.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禮記·學記)

        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16.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禮記·禮運)

        17.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學)

        18. 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19.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20.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21.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 子·離婁下)

        22.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23.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24.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2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梁惠王下)

        26.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2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yǎng)生主)

        2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30.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國學經(jīng)典名言12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6.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7.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8.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9.明心見性,可以見如來。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12.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5.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16.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17.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18.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9.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20.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國學經(jīng)典名言13

        1.如果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失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贊自己就歡喜,那么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退卻了。

        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薄墩撜Z》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薄墩撜Z》

        4.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稇(zhàn)國策》

        5.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zhàn)國策》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7.滿招損,謙受益!渡袝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

        9.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10.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睹献印

        1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睹献印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

        1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睹献印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

      國學經(jīng)典名言14

        1、一聲爆響、萬里春回

        2、從善如流,真言如金。

        3、春回大地,國振雄風

        4、沒有鐵的紀律,戰(zhàn)車就開的不遠。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芤

        6、我們不能不僅靠人類內(nèi)心愛自由來維護自由。

        7、過則相規(guī),久而能敬。

        8、春風及第、瑞靄盈門

        9、人急投親,鳥急投林。

        1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檻棾

        1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嵃鍢?qū)β?lián)

        12、九州國泰,六合春新

        13、春為歲首,梅占花魁

        14、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獣x書

        15、群芳斗艷,百業(yè)爭榮

        16、他是有理想,沒道德,有文化,沒紀律的.復合型人才。

        17、梅香鵲韻,柳綠春風

        18、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魅崭

        19、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20、龍飛鳳舞、月滿春盈

        21、椒花獻頌,柏酒迎春

        22、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撜Z

        23、紀律就是紀律,老天爺總是會懲罰那些不守規(guī)矩的人。

        2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龂

        25、說通盛世,人逢華年

        26、民生有幸、國運無疆

        27、風光勝舊、歲月更新

        28、同奔四化,共賞百花

        2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30、古今賢文,誨汝淳淳。

        31、“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薄茏右(guī)

        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撜Z

        33、“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薄撜Z

        34、贊揚戒律是一回事,遵守它則是另一外一回事。

        35、千金買宅,八百買鄰。

        36、雞鳴曉旦,燕舞陽春

        37、百家有福,六合同春

        38、人臻五福,花滿三春

        39、節(jié)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于快樂與欲望的控制。

        40、以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

        41、不受舵盤支配的船,注定會受礁石的支配。

      國學經(jīng)典名言15

        禮者,敬人也。——孔子

        不學禮,無以立!鬃

        禮者,人道之極也!髯

        禮貴從宜,事難泥古。 ——王安石

        非禮不動,非禮不言! 曹雪芹

        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孝經(jīng)》

        禮,天之經(jīng)也,民之行也!髠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禮記》

        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荀況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鬃

        禮,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笄鹈 《左傳》

        夫禮,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蹲髠鳌ふ压迥辍

        禮致敬,不見好,跡不招尤,所謂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學家 陳道

        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 荀子

      【國學經(jīng)典名言】相關(guān)文章:

      國學經(jīng)典名言11-05

      國學的名言09-30

      國學的名言08-18

      【精】國學經(jīng)典名言12-28

      國學經(jīng)典名言【推薦】12-28

      國學經(jīng)典名言【熱】12-28

      國學的名言集合01-06

      【熱門】國學經(jīng)典名言01-10

      國學經(jīng)典名言集合01-14

      【熱】國學經(jīng)典名言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