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后感范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這本書,是我的一位教師前輩向我推薦的。5月份第一次讀,讀著張文質(zhì)的文字,滿滿的都是真實。他一直在講教育的真相,一直在強調(diào)生命化的教育,讀得我心里很痛的那種感覺!
和另一位教師前輩交流,讀《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怎么會有心痛的感覺?她說,痛苦,就不要讀了!于是,就把它擱置那里了。為了完成此文,又拿起了這本書。一年多的沉淀,心境完全不一樣了,沒有了曾經(jīng)的痛徹心扉。
當教師失去了她該有的陽光下最光輝的師道尊嚴的時候,我們只能向自己尋找答案,一切從自己的內(nèi)心去探求。也許,就是那種笑著哭的感覺吧。就是那種流著淚去追尋夢想——砥礪前行、靜待花開、用生命去綻放教育的絢爛焰火!
在《直面教育與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讀到“德國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兩件有深刻影響的事,一個就是極大地提高教師的工資,結(jié)果使得優(yōu)秀的人才大量涌向?qū)W校;一個是實行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德國,哪怕經(jīng)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國家之一。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開啟的制度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心里是振奮的!真的羨慕德國的教師從業(yè)者,不是艷羨他們高額的工資,而是眼氣高額工資所帶來的當教師的師道尊嚴!
我們當教師的有尊嚴嗎?
有些家長一提起老師,就咋咋咋地評論。就是社會上,也總是貶低教師。我真不知道教師都犯了怎樣的道德失誤?世人為什么要用超于常人的道德標準綁架教師?
教師,是神?還是個人?
當孩子在學校擦傷,家長跑到學校嗷嗷叫:孩子交給你,就給我看成這!當老師和他講道理時候,他說:滾一邊兒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師大打出手!
當教師的是否要問,教師的師道尊嚴,哪里去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泥濘中,用那遙不可及的夢想支持著我們前行!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書筆記01-08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書筆記9篇12-04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教師感悟12-30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后感11-18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后感12-14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后感12-16
《教育是慢藝術(shù)》讀后感12-12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后感12-14
慢是教育的藝術(shù)讀后感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