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電解池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11 05:06:13 設計 我要投稿

      電解池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解池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解池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

      電解池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1

        “20xx年濟寧市化學教學能手評比”

        參評教案

        課題

       。旱谒恼碌谌(jié)《電解池》

        第一課時電解原理

        參賽單位:濟寧市第二中學參賽教師:胡政敏20xx-12-22 1 《電解池》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濟寧市第二中學胡政敏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人教版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三節(jié),教材主要介紹了電解原理以及電解原理的應用。電解屬于電化學知識范疇,是中學化學理論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電解質(zhì)電離、氧化還原反應、原電池等知識的綜合運用。本節(jié)教材可分為兩個部分:電解原理、電解原理的應用。

        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知識基礎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學情。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氧化還原理論、原電池的相關知識,所以學生學習電解原理在分析問題時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是對于電解池工作原理的.微觀想象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過程與方法:利用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銅的實驗,探究電解原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化學家探究過程的艱辛,提升對科學家的敬仰,樹立榜樣的力量;通過動手實驗,理論分析,揭開偽科學的面紗,體會電解原理的應用價值。

        五、教學方法:

        2 3 4

        七、板書設計

        第四章第三節(jié)電解池

        一、電解原理

        1、電解原理

        陰極:cu2++2e-=cu (還原反應)陽極:2cl--2e-=cl2↑(氧化反應) cucl2 cu+cl2↑

        使電流通過電解質(zhì)溶液而在陰、陽兩極上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叫做電解。

        (2)兩個電極(常用惰性電極:pt、au或碳棒) (3)電解質(zhì)溶液或熔融態(tài)電解質(zhì)(4)閉合回路3、電解池的兩極

        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 4、分析電解反應的一般思路

        根據(jù)陽極氧化,陰極還原分析得出產(chǎn)物

        八、課后反思5 篇3:電解池教學設計龍源期刊網(wǎng) .cn電解池教學設計

        作者:姬世熙

        來源:《學周刊·a》20xx年第10期

        一、教材地位

        本節(jié)課內(nèi)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中第四章電化學第三節(jié)電解池的第1課時內(nèi)容。本節(jié)著重研究化學反應與電能的關系。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利用視屏播放電解水實驗,建立電解池的裝置模型; 2.學會分析電解池的工作原理;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三、教學重點

        四、教學難點

      電解池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電解池工作原理,能寫出電極反應式以及總反應方程式,了解溶液中陰陽離子的放電順序。

        2.能力目標:利用三個探究實驗,層層遞進來探究電解原理以及放電順序。通過觀察、實驗獲取信息,運用科學方法對信息進行分析和推理,提高科學探究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3.情感目標:

        (1)學會在思考分析過程中相互討論,相互啟發(fā),體會到小組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通過電解裝置的改進以及對裝置的評價深刻體會綠色化學的思想。

        (3)通過實驗探究,體會由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由個別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烹娊獬氐墓ぷ髟

        ⑵離子放電順序、非惰性電極作陽極時產(chǎn)物的判斷

        三、教學策略

        本教學設計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實驗探究法和啟發(fā)式教學法,設置了三個微型探究實驗,首尾呼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有利于學生理解電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離子放電順序、非惰性電極作陽極時產(chǎn)物的判斷。

        四、教學過程

        【引課】大家在物理中學過電能生磁,磁能生電,化學中也同樣存在這種相互轉(zhuǎn)換!這是手機和筆記本中的電池,這種電池既能充電又能放電,放電時是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是原電池裝置,而電能也能向化學能轉(zhuǎn)化,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電解池!

        【板書】電解池

        【回顧】回憶初中電解水的實驗裝置,今天我們把水換成氯化銅溶液來看一看!

        設計意圖:由學生學過的高中物理知識引入,引導學生重視學科聯(lián)系;回顧初中熟悉的電解水的實驗,使之與探究實驗1的實驗結(jié)果形成鮮明對比。

        【探究實驗1】以石墨為電極,接通直流電源,電解CuCl2溶液,把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放在與直流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附近。如圖

        【教師】同學們在動手實驗之前,先來看一下友情提示:1.檢驗氯氣時將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置于側(cè)面的出氣口! 2.認真觀察兩極表面和試紙顏色的變化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3 .注意基本操作的規(guī)范性

        4.當試紙和兩極出現(xiàn)明顯變化時再斷開電源,并將塑料帽重新套回到出氣口上。

        【學生實驗】學生連接儀器,動手實驗。

        【教師】好,同學們來說一下你們小組的實驗現(xiàn)象!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引導學生得出電極反應式以及總反應式,引出電解池的定義。

        【板書】

        一、電解池: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陽極:2Cl- -2e-=Cl2 ↑(氧化反應)陰極:Cu2++2e-=Cu(還原反應)總:CuCl2Cu+Cl2↑

        【問題1】電子如何流動?通電后,溶液中的陰離子、陽離子如何移動?

        【動畫演示】微觀動畫演示電子的流動方向以及陰陽離子的移動方向,使學生理解起來更直觀更形象!

        【問題2】CuCl2溶液中的離子:Cu2+、Cl-、H+、OH-,氯化銅溶液通電后,為什么沒有生成氫氣和氧氣?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現(xiàn)象和有目的的設疑,引導學生得出得失電子能力,向?qū)W生滲透由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思想。

        【學生】經(jīng)過思考、小組討論得出:失電子能力:Cl->OH-;得電子能力:Cu2+>H+

        【教師】我們把在陰陽兩極得失電子的過程稱為放電。

        【板書】

        二、放電順序:陽極:Cl->OH-

        陰極:Cu2+>H+

        【過渡】剛才我們電解了氯化銅溶液,現(xiàn)在我們來電解一下硫酸鈉溶液。

        【探究實驗2】在培養(yǎng)皿中放入pH試紙,用硫酸鈉溶液潤濕,以石墨作電極,接通直流電源,觀察pH試紙的顏色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現(xiàn)象引導學生得出實驗結(jié)論即得失電子能力的順序,并由此向?qū)W生滲透由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思想。

        【問題1】你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學生】匯報實驗現(xiàn)象:陽極試紙變紅,陰極試紙變藍。

        【問題2】你的解釋是…..

        【學生】經(jīng)過思考、小組討論得出:陽極是水電離出來的OH-放電,陰極是水電離出來的H+放電,促進了水的電離平衡,導致陰陽兩極的酸堿性不同。

        【教師】所以電解硫酸鈉溶液就是在電解水。

        【板書】陽極:4OH- -4e-=O2↑+2H2O (氧化反應)陰極:4H++4e-=2H2↑(還原反應)總:2H2O2H2↑+O2↑

        【問題3】你的結(jié)論是…..

        【學生】經(jīng)過思考得出:失電子能力:OH->SO42-,得電子能力:H+>Na+

        【板書】陽極:Cl->OH->SO42-

        陰極:Cu2+>H+>Na+

        【教師】初中電解水時,我們檢驗了出來的氫氣和氧氣,而今天我們換一種方法,檢驗了剩下的離子!兩種角度、兩種方法!

        【小組合作】請將以下簡單離子,按放電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并說出你編排的理論基礎或?qū)嶒炇聦嵤鞘裁?

        Na+、OH-、Cl-、Br-、H+、SO42-、Cu2+、Ag+、I-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出判斷離子放電順序的一般規(guī)律:判斷的理論依據(jù)是離子得失電子的能力以及實驗事實;向?qū)W生滲透由個別到一般的思想。

        【教師】下面根據(jù)我們得出的結(jié)論我們把放電順序補充完整:陰極:Ag+>Fe3+>Cu2+>H+>Fe2+>Zn2+>H+水>Al3+>Mg2+>Na+

        陽極: S2- > I- > Br -> Cl- > OH- > SO42-等含氧酸根> F-

        大家注意到了,當H+的濃度小到和水中的H+一樣時,它的位置就從前面挪到了后面,說明什么呢?

        【學生】得出結(jié)論:離子得失電子的能力和離子濃度共同影響離子的放電順序!

        【探究實驗3】繼續(xù)電解CuCl2溶液,當紅色物質(zhì)析出明顯時將電源反接,注意觀察電極上的變化、認真記錄實驗現(xiàn)象!!

        【問題1】你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問題2】對照〈探究實驗一〉的現(xiàn)象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設計意圖:①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jié)論:金屬銅失電子的能力大于溶液中的Cl-,向?qū)W生滲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②由金屬銅擴展到所有的金屬(除Pt、Au之外)失電子的能力大于溶液中的一切陰離子,再次向?qū)W生滲透由個別到一般的思想;③并為下一節(jié)課電解原理的應用—電鍍作好鋪墊。

        【學生】得出結(jié)論:金屬銅失電子的能力大于溶液中的Cl-

        【教師引導】其實,所有的金屬(除Pt、Au之外)失電子的能力大于溶液中的一切陰離子。那么完整的陽極放電順序應該是:

        陽極:金屬(除Pt、Au外)> S2- > I- > Br -> Cl- > OH- > SO42-等含氧酸根> F-

        也就是說:離子濃度、電極材料、得失電子的能力是影響電極產(chǎn)物的三大因素!

        【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親身體驗了電能向化學能的轉(zhuǎn)換,銅和氯氣可以生成氯化銅,而氯化銅呢,在電解的條件下也能生成銅和氯氣。所以說:電解是最強有力的氧化還原手段;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過程就是電解質(zhì)溶液的電解過程。

        【課后作業(yè)】我探究、我設計:利用生活中常見材料,自行設計一套電解NaCl溶液的裝置并進行電解實驗!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中的科學探究引出下節(jié)課電解原理的應用—氯堿工業(yè)。

        五、教學反思

        1.微型實驗的意義:把電解實驗改為微型實驗,利用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簡單物品代替專用的化學實驗儀器,進行分組實驗,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動手做實驗,便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改進后的實驗能夠節(jié)約藥品,減少污染,符合綠色環(huán)保要求,使化學更加貼近生活,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的創(chuàng)新理念。

        2.突破重難點的策略——三個微型化學實驗的設計

        三個微型探究實驗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首尾呼應,最后完整的呈現(xiàn)了整個知識體系,很好的突破了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在每個實驗設計后有目的地層層設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提高學生的歸納推理、演繹推理能力,滲透由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由個別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使這節(jié)課的難點(即離子的放電順序尤其是活性金屬作陽極時產(chǎn)物的判斷)通過實驗設計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3.教學過程中需要師生重視學科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著這樣兩種情況:

        ①關于電子流動方向和離子移動方向的判斷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很快做出正確判斷,而有些同學則百思不得其解!在學生中經(jīng)過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快速做出判斷的同學是根據(jù)物理當中規(guī)定的電流方向做出的判斷!

       、谠趯嶒瀸嵤┻^程中還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種現(xiàn)象:電解液發(fā)熱。大部分學生沒有發(fā)現(xiàn),或者有個別學生發(fā)現(xiàn)了卻不會解釋。暴露的問題:很多學生不會應用物理知識來解釋化學問題,使物理知識和化學知識在頭腦中各成體系、相互獨立,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老師首先要打破這種界限,重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

        4.再談電解水實驗

        初中的電解水實驗和在PH試紙上電解硫酸鈉溶液的實驗,表面上看都是在電解同一種物質(zhì)——水,但實際上后者的實驗意義重大,它提供了氫氣和氧氣檢驗的另外一種方法!兩個實驗的檢驗角度不同,前者是檢驗出去的氣體,而后者是檢驗電解后溶液中剩下的離子,所以說后者是前者的間接證明!但電解硫酸鈉溶液的實驗設計是對水的電離平衡、溶液的酸堿性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

      電解池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電解池是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它和原電池一起構成電化學基礎。在教材中,先學原電池,讓學生對電極反應,電子、離子移動方向,能量轉(zhuǎn)化有所了解之后,再學電解池,這樣的教材編排順序是非常合理的,它符合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一般情況下,“電解池”內(nèi)容教學分五個課時:第一課時是電解池的基本原理和放電順序;第二課時是電解池的四種基本類型和電解總反應的書寫;第三課時是活性電極和電解原理的應用;第四課時是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對比;第五課時是金屬的腐蝕和防護,即電化學的綜合運用。

        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而電解池是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的裝置,其中電解池的能量轉(zhuǎn)化原理是最為基本的,因此,“電解池”第一課時在整個章節(jié)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本節(jié)課的重點應是讓學生理解電解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陰陽兩極的確定,陰陽離子、電子的移動方向,電極反應,電解過程中的現(xiàn)象分析,放電順序等。其中難點:兩極反應、電極總反應的書寫,陰陽離子放電順序的應用。

        二、“電解池”第一課時常用的教學方法及缺點分析

        1、教師演示電解CuCl2溶液實驗,一般用U形管和大的碳棒,電源為16V的直流電源。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圖1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利于學生觀察,如果讓學生做隨堂實驗,則實驗藥品的用量會很多,且Cl2的毒性污染會很大。

        2、分析放電順序時,只限于陽離子的中的Cu2+、H+;陰離子中的OH-、CI-放電順序比較,各離子的放電順序主要還是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記住,然后學會應用。

        3、由于整個一節(jié)課就一個演示實驗,所以在后面(包括第二課時),在寫電解NaCl溶液、CuSO4溶液、NaSO4溶液的電極總反應時,就顯得非常困難,需要教師反復分析、講解、強調(diào),而且死記硬背的成分也很大。

        三、兩個改進后的微型實驗

        總的優(yōu)點是:①兩人一組,易于操作,便于觀察,節(jié)約環(huán)保;

        ②使學生更易掌握電解的基本原理;

       、鄞藢嶒炑b置也適用于第二課時,有助于分析四類電解反應陰陽兩極的現(xiàn)象和產(chǎn)物,并且使部電極反應的`書寫也變得非常簡單。具體改進措施為:

        1、改電解CuCl2溶液的演示實驗為學生隨堂實驗:

       、儆眯〉呐囵B(yǎng)皿代替U形管,用小鐵夾夾住小的鉛筆芯做電極,電源可用實驗室學生電源,也可以用兩節(jié)干電池做電源,其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

        圖2 ②在小培養(yǎng)皿中加入2mL的CuCl2溶液,將電源和電極插入溶液中,陽極立刻產(chǎn)生氣泡,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檢驗時,會變藍色;陰極半分鐘之內(nèi)也會出現(xiàn)紅色固體。

       、壅麄實驗過程現(xiàn)象明顯,除實驗本人能聞到少許刺激性氣味外,其他人基本沒有感覺到有CI2放出。

       、芡瑫r多媒體課件演示陰陽離子和電子的流動方向。

       、葸@樣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分析得出電解的基本原理,即接電源正極的一極叫陽極,陽極一般吸引陰離子,陰離子化合價一般處于低價,較易失電子,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接電源負極的一極叫陰極,陰極一般吸引陽離子,陽離子化合價一般處于高價,較易得電子,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

        板書為:陽極(失e-):吸引CI-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陰極(得e-):吸引Cu2+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

        2、設計一個既能應用、鞏固前面得出的電解原理,又能探討離子放電順序的微型隨堂實驗。

        具體的設計思路為:

        (1)由第一個實驗中陽離子有Cu2+、H+;陰離子有OH-、CI-,引出當溶液中有不同陰陽離子時,會有陰陽離子的先后放電順序;

        (2)讓學生在另一塊培養(yǎng)皿中加入NaI、NaCI混合溶液,于是陽離子就有Na+、H+;陰離子就有CI-、I-、OH-,引導學生猜測陰陽離子的放電順序,并按如圖3所示實驗裝置驗證:

        圖3 (3)用淀粉溶液檢驗陽極產(chǎn)物,用酚酞檢驗陰極產(chǎn)物(顯堿性,有利于總反應的分析和書寫);

        (4)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應用第一個實驗已得出的電解原理,分析陰陽離子的移動方向和電極反應;

        (5)探索陰陽離子放電順序的規(guī)律及特點,由學生自己得出:陽極(失e-):S2->I->Br->CI->OH->中心原子處最高價的含氧酸根;陰極(得e-):Ag+>Hg2+>Cu2+>H+>Pb2+>Fe2+>Zn2+>AI3+>Mg2+>Na+ (6)根據(jù)現(xiàn)象分析電極總反應:2KI+2H2O = 2KOH+H2↑+I2

        (7)練習題:分析電解HCI溶液、NaCI溶液的電極反應和總反應,鞏固所學的內(nèi)容,并對比兩題電極反應和總反應的異同,得出它們的電極反應完全相同,但總反應差距卻很大,讓學生了解到書寫電極總反應,關鍵是分析微粒的來源。

      【電解池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電解池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3篇05-01

      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范文06-05

      匆匆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02-27

      《人之初》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01-16

      《窮人》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最新04-28

      《咕咚》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通用06-11

      小學數(shù)學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03-06

      This is my mother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范文12-14

      優(yōu)質(zhì)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