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絕句》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4-10-17 21:38:52 設(shè)計 我要投稿

      《絕句》教學設(shè)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是教育技術(shù)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shè)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shè)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絕句》教學設(shè)計,歡迎大家分享。

      《絕句》教學設(shè)計精選15篇

      《絕句》教學設(shè)計1

        一、導語揭題,激發(fā)興趣

        1、導入:同學們,我們知道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圣”,他是誰?----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齊讀課題]絕句是舊詩的一種體裁,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就稱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就稱七言絕句。這一首詩就是一首幾言絕句?(七言絕句)這首七言絕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時所作的《絕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亂”終于被平息,憂國憂民的杜甫聽到這一消息,心境由沉悶變得開朗,詩人重返舊居,看到進姓又過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門前浣花溪邊生機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悅,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沒有事先擬好題目,就用絕句這種詩的體載名稱作了詩題。下面請同學們各自把詩句讀一讀,生字要讀準。

        2、學生自讀。

        3、復習生字。在這首詩里有三個生字,我們一齊來復習一下。

        4、指名讀詩:同學們會讀這首詩嗎?老師請四位同學一人讀一句,開火車,誰愿意?(請兩組)

        二、范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學習第一句

       。1)聽范讀錄音:同學們讀得挺順利,但讀詩要有感情。老師準備了這首詩的配樂誦讀,同學們想聽聽嗎?(想)同學們可以邊聽邊想象,詩句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2)用語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聽著這充滿感情地誦讀,我們仿佛走近了詩人,也來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圍的景色真是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出示畫)(語言引導學生看圖入情境):此時正是三月天氣,日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然聽到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婉轉(zhuǎn)的鳥鳴聲,詩人循聲望去,看到了什么?(黃鸝)黃鸝有同學知道嗎?(貼黃鸝)

        (3)介紹黃鸝。黃鸝是一種很美麗又會唱歌的小鳥,羽毛大部分是黃色的。

       。4)學習“翠”、“鳴”。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哪兒鳴叫呢?(柳樹枝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綠、翠綠的意思)可見此時正是什么時節(jié)?(早春時節(jié))那么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

       。5)讀第一句詩。讓我們一齊用歡快的語調(diào),讀一讀第一句詩,注意七言絕句的(2、-2、-3)的節(jié)奏。

       。ǎ叮┱f句意。第一句詩的意思同學們理解嗎,誰能說說。(兩只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兒在翠綠的柳枝間歡快的'鳴叫著。)

        2、學習第二句詩

        (1)描繪情境。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白鷺)貼白鷺。

       。2)介紹白鷺: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腿腳細長,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yōu)美。

       。3)講“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鷺嗎?(不是)詩中哪能個詞告訴你的?(一行)這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哪兒?(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藍的天空)這里的青是碧藍、瓦藍的意思。

       。4)說句意。那么二句詩的意思同學們會說嗎?(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蔚藍的天空)

       。5)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詩,讀出畫面的美來。

        3、體會詩境

       。1)詩人作詩用語凝煉明快,僅僅兩句詩就已使我們浮想聯(lián)翩,畫面里的色彩,詩中都體現(xiàn)出來了,你找到了詩中描寫色彩的字嗎?老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著重號點出來。(黃、白、青、藍)

       。2)詩人用黃綠相映,青白對照,用色彩鮮明的字寫出春天景物的獨特鮮艷的色彩特征。我們在讀這兩句詩時就覺得仿佛有這樣一幅早春美景圖展現(xiàn)于我們眼前。同學們能不能看著畫面,結(jié)合詩句,試著用自己美好語言描繪畫面,同學們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一、二兩句詩聯(lián)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4、學習第三句

       。1)讀著讀著,我們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處鶯歌燕舞,生機勃勃,到處綠柳垂絲,春意融融,詩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動了詩弦,不禁在心中吟誦,斟酌詩句,這時他一抬頭,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詩人被遠處的西嶺雪山給吸引住了)貼西嶺

        (2)講解“千秋”、“含”。西嶺是位于成都西邊的岷山,那詩人說:“西嶺千秋雪”,可以怎樣解釋?(西嶺上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時間長久)詩人是從哪兒看到覆蓋積雪的西嶺山的?(詩人從窗口向遠望),畫(囗),你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嗎?含就著銜著、鑲嵌的意思。同學們覺得這句詩中的“含”字用得好嗎?這樣我們不妨用其他的字來換換,可以用哪些字來換?(有、里、內(nèi)、前)我們選兩個字換上讀讀看,比較比較,體會體會!按坝形鲙X千秋雪”,你們覺得怎么樣?(太一般了)“窗嵌西嶺千秋雪”,(嵌字寫出西嶺雪山像一幅畫鑲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靜態(tài)的畫。)可是,我們一般說人才含著什么,這兒用了“含”字還好像把窗框?qū)懟盍耍瑢懗霎嬅娴膭討B(tài)之美,更有了動感,詩中靜動結(jié)合,充滿生機。這個“含”字用得真妙,讓我們一齊讀第三句詩,突出“含”字。

       。3)說詩句大意。(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景色像銜在窗框里一樣)

        5、學習第四句詩

        (1)詩人憑窗遠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贊嘆不已,不知不覺,筆已經(jīng)拿在手里很長時間了,詩人想起要寫下詩句,一低頭,卻又看見門前的什么?(門前?吭诎哆叺拇唬┻呝N船只邊敘述:船只不在航行嗎?你從哪個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康囊馑肌|吳是指長江下游,江蘇一帶建立東吳政權(quán),所以詩又用東吳指代長江下游,江蘇一帶的地方。

       。2)你會解釋東吳萬里船的意思嗎?(從遙遠的東吳航行來的船只)那“萬里”在這里是指什么?(路途遙遠)現(xiàn)在同學們能解釋這句詩的大意嗎?(門前的岸邊?恐Ю锾鎏龊叫卸鴣淼拇唬荒苎蒯航,穿三峽,一路暢行無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環(huán)境里才會出現(xiàn),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情會是怎樣的?(歡快、愉悅、舒暢)

       。3)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讀第四句詩。

        6、體會詩情

        (1)此時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亂”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詩人心情愉悅,才會有閑情逸致抬頭遠眺西嶺雪景,俯首感受鳥語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詩三/四句就寫了詩人遠望近觀的情形,同學們能不能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

        詩人抬頭向遠處看,只見,低頭看近處,只見,看到這番情景,詩人心中。

        (2)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把三、四兩句聯(lián)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三、表演情境

        1、剛才通過想象畫面,我們理解了每句詩的大意,走近了詩人,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現(xiàn)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做大詩人杜甫,把詩人作詩的情景給大家表演表演。現(xiàn)在黑板上的這幅畫,正無限的擴大、擴大……于是,我們這兒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畫。此時,正是陽春三月,陽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聽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循聲望去,詩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樣的一幅春景圖,可以先向我們介紹介紹,而后詩人揮毫潑墨,并為我們高聲呤誦所作的詩。先請大家在座位上討論討論,練習練習。

        2、學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詩啊,如此佳作,我們怎能不呤誦呤誦。

        4、齊誦全詩。

        四、小結(jié)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全詩描寫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達了詩人愉悅,歡快的心情。課后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并抄寫一遍。

      《絕句》教學設(shè)計2

        一,開篇揭題

        同學們從小學古詩,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吧,老師想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詩的意境

        和畫面)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請你選擇其中一幅畫,配上一首詩,并能有感情地吟誦。(指

        名學生看圖朗誦)

        2,今天,老師再向大家推薦一首唐詩——《絕句》(電腦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二,教學詩句

       。ㄒ唬┳x

        1,請你試著把這首詩讀一讀,把字音讀正確,詩句讀流利。

        2,檢查:兩個同學試讀,糾正字音。

        誰能有感情地讀這首詩。(指名讀)

        男女生比賽讀。

        3,再來細細地讀這首詩,你讀懂了哪些字,詞,句子,不理解的字,詞,句打上" "。(二)交流

        1,鳴:叫。

        2,翠柳:碧綠的柳枝。

        3,黃鸝:也叫黃鶯,叫的聲音很好聽。

        兩個黃鸝鳴翠柳:兩個黃鸝在碧綠的柳枝上鳴叫。

        4,白鷺:也叫鷺鷥,能涉水捕食魚蝦。

        5,上青天:飛上藍天。

        一行白鷺上青天:一行白鷺飛上藍天。

        (三)質(zhì)疑

        1,"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什么意思

        2,老師(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詩人是從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萬里船"就是東吳與成都相隔十分遙遠,從東吳行船到成都經(jīng)過了千萬里路。

        4,整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

        三,根據(jù)詩的意境,想象作畫,鞏固理解

        過渡:的`確,這短短的一首絕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要是能用彩筆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埬氵呑x詩邊畫畫,把詩中描繪的情景展現(xiàn)出來。

        1,學生作畫。

        2,指名學生談談為什么這么創(chuàng)作。(展示學生的畫,請他對照著畫面說出對詩的理解)

        3,其他同學的畫課后把它完成,并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來。

        4,看圖背誦古詩。

       。ㄅ錁罚┻^渡:正如這位同學所畫的那樣,詩人從草堂向外遠眺,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藍天。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詩人把這動,靜,遠,近的景物描繪的錯落有致,有聲有色,勾畫出一幅美好的風景圖,一首千古傳誦的絕句。

        師生共同配樂背誦《絕句》。

        四,了解作者及寫詩的背景

        1,關(guān)于這首詩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發(fā)問:作者是誰 為什么以"絕句"為題 等等。

        3,教師講解。

        五,小結(jié)

        希望同學們對唐詩的研究,不只僅僅局限于課堂上,更要通過課外的閱讀,豐富知識。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國是詩的國度,讓我們一起來繼承這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唐詩。

      《絕句》教學設(shè)計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guān)注這個大屏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chuàng)設(shè)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jīng)了戰(zhàn)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

        想聽一聽那優(yōu)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讀?(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nèi)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并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Z: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ù洌壕G的意思。)

       。Q: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ǘ⿲W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W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極目凝視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拎、冷、鈴、零、齡、領(lǐng))

        (課件:指“嶺”出現(xiàn)“令”家族,使學生一目了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后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R讀)

       。ㄋ模⿲W習第四句

       。ㄝ氜D(zhuǎn))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里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zhàn)亂過后,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

       。ㄔ娋涮懒耍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

        (“絕”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ㄕn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xiàn)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jié)《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xiàn)總結(jié)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nóng)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絕句》教學反思

        寬城區(qū)蘭家中心校

        高明

        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韻味無窮的美。

        一、色彩美。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diào)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chǎn)生了誘人的魅力。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不令人心曠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暢?

        二、結(jié)構(gòu)美。

        這首詩巧妙地將數(shù)字運用于形象思維領(lǐng)域,既使詩在結(jié)構(gòu)上渾然一體,又獲得了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給人一種神思馳騁的時空美。第一句“兩個”黃鸝,寫“點”,是近寫;第二句“一行”白鷺,寫“線”,是遠寫;第三句“千秋”雪,寫“面”,表明了時間;第四句“萬里”船,展現(xiàn)了空間。簡短四句詩,點、線、面相互交織;遠、近、時、空彼此對照,構(gòu)成了這首詩內(nèi)在的結(jié)構(gòu)美,耐人尋味。

        三、意境美。

        這首詩描寫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難以抑制的喜悅之情。

        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gòu)成了新鮮而優(yōu)美的意境。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作者身在草堂憑窗遠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低頭瞥見門外停著的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只,不禁喜上心頭。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jié)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悅的情感。

        但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不需要對古詩了解得多么透徹,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并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詩句的意思我給學生設(shè)計了兩個梯度:這首詩的前兩句意思淺顯,所以在教學設(shè)計時讓學生自己來說,后兩句意思學生比較難以表達,所以以老師的講解為主。整首詩四句話的理解,我都是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去感悟和體會。如:在教學第一句時我是這樣設(shè)計情境的:讀著這首詩,我們一起跟著大詩人杜甫去他的家鄉(xiāng)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時正是陽春三月,天氣晴好,微風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讀詩文,忽然聽見窗外鳥叫的聲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見了什么?在教學第二句時我是這樣設(shè)計情境的:我們再隨著杜甫的眼睛往高遠的藍天看看,又看見了什么?在教學第三句時我是這樣設(shè)計情境的:讀了這兩行詩,我們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處生機勃勃,春意融融。這時詩人杜甫往遠處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學第四句時我是這樣設(shè)計情境的:這時詩人又低頭一看,門外的江面上停著一艘艘船。猜猜哪個字是“!钡囊馑?這些船都是從遙遠的東吳行駛而來的。哪個詞說明這些船行駛的路途很遙遠?我們的眼睛始終跟隨著大詩人杜甫的眼睛去觀察,去體會,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點,然后進行說話或?qū)懺捰柧殻俏覀冋Z文課堂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剛研讀文本時,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空白點,但隨著研讀的深入,發(fā)現(xiàn)文本的空白點還是有的,如第一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里就含有說話訓練點,這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不就是在歌頌美好的春天嗎?于是在學生理解了這句詩的意思后我設(shè)計了學生想像說話: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飛來飛去,跳來跳去,嘴里不停地鳴叫著,好像在說——。

        課后,大家提了條非常好的建議:在背誦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如果讓學生跟著情境背誦,把原來的配音去掉,那這個意境就更美了。是啊,如果把這個課件的利用率再如果一步,效果會更好。真是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大無比。

      《絕句》教學設(shè)計4

        教學目標

        常規(guī)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學會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3、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二維目標: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

        愉悅之情。

        教學難點

        理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guān)詩句

        的意思。

        教法設(shè)計

        情境導入法、朗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學法指導

        讀一讀、議一議、想一想、畫一畫。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設(shè)想

        鼓勵學生圖文對照,自讀自悟,合作解疑來理解詩歌內(nèi)容,通過

        朗讀、想象來體會詩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花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同學們都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指名背誦。

        3、師板書課題,解釋“絕句”

        4、學生交流詩人杜甫的資料,師補充。

        二、自讀自悟,學習古詩。

       。ㄒ唬├L一幅彩畫

        1、初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游戲識字,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

        3、字正腔圓地讀給自己聽,指名讀古詩,正音。

        4、讀詞語。

        5、小組合作,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疑問。

        6、質(zhì)疑,交流對這首詩的疑問。帶著疑問再讀古詩。解決一些疑問。

        7、師解說詩句的意思,生接詩句。

        8、古人說:“詩不離畫,畫不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痹僮x古詩并思考給這首詩配一幅畫,你認為都應該畫上哪些景物?關(guān)鍵是要說明自己的理由。

       。ǘ┢芬环十

        1、用波浪線畫出詩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從中體會詩中所描繪的亮麗色彩。

        2、用單橫線畫出詩中描寫動作的詞語,從中體會動態(tài)畫面的'美。

        3、用雙橫線畫出詩中出現(xiàn)的數(shù)量詞。

        4、指導朗讀,看動畫聽錄音范讀,指名讀,挑戰(zhàn)讀。

        5、試著背誦這首詩。

       。ㄈ┱挂黄斓

        1、杜甫的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比較閱讀。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絕句》,為學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試讀。

        3、師小結(jié)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給古詩配一幅畫。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4、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學生說說春天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展示課前搜集到杜甫的資料

        自由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檢查生字預習情況,并給生字組詞。

        同桌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并和其他同學分享

        開火車讀詞語。

        先讀古詩,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回報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板書設(shè)計:絕句

       。ㄌ疲┒鸥

        情: 愉悅、熱愛大自然

        畫意: 彩畫:黃 翠 白 青

        動畫:鳴 上

        教學反思:

      《絕句》教學設(shè)計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絕句》,理解古詩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背誦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3、情感目標:

        通過對古詩的學習,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三、教學流程:

       。ㄒ唬⿲дZ揭題,激發(fā)興趣

        1、導入:同學們喜歡讀古詩嗎?我想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吧!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幾首古詩就藏在圖畫里,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找出來,好不好?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圖片,請學生根據(jù)出示的圖片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

        2、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麗的、多彩的。有許多人歌頌過春天,有許多人贊美過春天,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優(yōu)美的詩作。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吧。

        它的題目是《絕句》(課件出示)

        (板書:絕句,老師在田字格里書寫,生跟著老師書空)

        課件出示:絕句是一種古詩的體裁,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4、師: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第78頁,看看杜甫所寫的這首絕句是幾言絕句。

       。▽W生看后回答)

       。ǘ┏踝x古詩,嘗試感悟

        1、學生自由讀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古詩,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檢查生字:要讀好杜甫的《絕句》,必須穿過一個美麗的生字花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ㄕn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3、師:(課件出示節(jié)奏)讀詩不僅要讀準,還要讀出詩的節(jié)奏,詩的韻味,這也是絕句的一個重要的特點,讓我們通過一個游戲體會一下。

        4、對對子游戲。

        師:對對子,同學們都對過吧,和老師一起來對對子!

        師:兩個、對生:一行

        師:黃鸝、對生:白鷺

        師:鳴翠柳、對生:上青天

        師:兩個黃鸝鳴翠柳、對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ㄏ聝删渫希

        師生合作,師1、3句,生2、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1、3句,女生2、4句。

        5、師:好了,同學們,讀得快樂吧?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去欣賞詩中的美景吧。

        三、看圖說話,領(lǐng)悟全詩。

        1、同學們快看,多么美麗的風景?誰來跟大家說說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板書)

        2、感悟詩中的色彩。

        師:美麗的風景之所以打動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這些景物的色彩嗎?

        師:同學們真厲害,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藏在這四種景物中的四種美麗的`顏色,那么在課前導學單中有沒有答對?

        現(xiàn)在,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美麗的風景。

        3、感悟前兩句。

       。1)師:今天老師介紹兩個新伙伴給大家認識一下,它們來了。(課件出示黃鸝翠柳的圖片)

        師:誰來說說你看見了什么?

        (生:我看見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唱歌。如果學生沒有說的很完整,比方說漏掉“兩只”“翠綠”,就提醒他們說完整。

        提示:小鳥叫,可以用哪個字?(鳴,板書)

        師質(zhì)疑:兩個!爸弧痹诠糯鷿h語里不做量詞用。

        師:你能找到藏在這幅畫中的詩句嗎?(課件出示詩句)

       。2)指導朗讀。

        師:兩只小黃鸝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話呢,它們在說些什么啊?

        隨機采訪:小黃鸝,你在說些什么?那你的心情怎么樣?(指導朗讀“兩個黃鸝鳴翠柳”。

       。3)師:近處的柳樹上有歡樂歌唱的黃鸝,那么遠處的藍色的天空中有什么。看蠹乙黄饋砜匆豢矗ǔ鍪舅{天白鷺圖)。

        師: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見了一行白鷺在天上飛。)一行:橫著排叫行,豎著排叫列。

        (隨機出示詩句)

        師:白鷺在藍天飛翔,作者用了一個“上”字?你有什么感覺?請你來讀一讀?哪位同學能讓白鷺再往上飛高一點?(請學生朗讀)

       。ㄒ恍行型瑢W賽讀,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讀前兩句詩。

        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張畫啊!多么美麗的一張畫啊,你們喜歡嗎?(生:喜歡)此時,大家已經(jīng)和詩人心意相通了,詩人也很喜歡這風景,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你們的喜歡吧。

        4、感悟后兩句。

        (1)師:看過高飛的白鷺,詩人的視線開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現(xiàn)在他眼前,這美麗的景色就在這兩句詩中。一起讀一讀。(課件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師:對于這兩句詩,同學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質(zhì)疑,再讓其他知道的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絕句》教學設(shè)計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早發(fā)白帝城》,認識詩中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歸心似箭、輕松愉快的心情。

        4、默寫古詩。

        二、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更是膾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板書課題)

        二、交流資料,知詩人、解詩題。

        三、讀詩認字,抓字眼、明詩意。

        1.詩人李白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

        2.解決生字。

        3.誰愿意把詩讀給大家聽呢?

        4.引導他們用查字典或和同學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點字、詞的意思。

        5、,引導學生讀詩,體會詩中的重點字詞。

        6、.這首詩到底講什么呢?同桌互相說說詩意。

        7、.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呢?

        8、指名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朗讀這首詩。

        四、創(chuàng)設(shè)情境,想意境、悟詩情。

        1.詩人寫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自己什么感情呢?

        2.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獨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內(nèi)化情感。

        五、拓展背誦,指導寫字。

        1.同桌有感情地朗讀詩,背誦詩。全班交流背誦情況。

        2.誰還讀過李白的其他詩呢?引導學生交流課外內(nèi)容。

        3.復習本課6個生字。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指導“詩”“帝”“岸”的書寫。

        六、結(jié)束課堂,布置作業(yè)

        1、默寫《早發(fā)白帝城》

        2、收集李白創(chuàng)作的其他古詩。

        七、課后反思

        絕句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絕句》,認識詩中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讀意,體會詩中描繪的美麗景象,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贊嘆與熱愛。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誦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2、指名復述古詩大意。

        3、教師小結(jié)導入:李白歸心似箭,兩岸風景如畫,他卻無心欣賞,真是可惜。今天,老師要好好地與大家一起來欣賞一個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書課題:《絕句》。

        二、揭題后討論:你知道“絕句”的意思嗎?

        簡介杜甫: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為“詩圣”。

        三、自由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詩中描寫了那些景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詩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這般景色?

        四、練習填空,理解詩句的意思。

       。1)在()內(nèi)填入描寫景物的詞語。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數(shù)量的詞語。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動作的詞語。

        五、分組讀一讀填入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在詩中的作用。

        (l)“黃鶴”“翠柳”“白鷹”“青天”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2)請將4個數(shù)量詞分成兩類(實數(shù)和虛數(shù)),聯(lián)系詩句說說“千秋”“萬里”各說明了什么?

        (3)讀一讀詩句,想一想,4個動詞中,哪些真動,哪些“不動”。再次讀詩句,讀準“泊”的字音,感受詩的意境。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動態(tài),后兩句描寫的則是靜態(tài)。

        六、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寫色彩和形態(tài)的詞語。

        七、有感情地背誦詩歌,感受詩中所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之處。

        八、識記生字,布置作業(yè)。

       。1)書寫生字詞。

       。2)背誦、默寫《絕句》。

       。3)收集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各一首。

        板書設(shè)計:

        早發(fā)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還。

        輕舟已過萬重山。

        (輕松、愉悅)

        絕句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

        千秋雪萬里船

        (迷人、壯觀)

      《絕句》教學設(shè)計7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妝、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 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zhuǎn)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fā)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

        2.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頌和贊美!霸伭奔词琴澝懒鴺。那么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妝: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shù)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么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著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么?(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著說說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如同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贊美,二要讀出節(jié)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匯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怎么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ǘ麓猴L)

        (4)詩人為什么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ㄒ驗榇猴L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說說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范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試著背誦。

        五、小結(jié)

        在春天里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贊美楊柳。詩人贊美楊柳更為奇特,從“樹——枝——葉”聯(lián)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后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仿佛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展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么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唱一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并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jié)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么?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zhì)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說說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里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里。詩人寫得多妙啊!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diào)要輕松,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jié)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絕句》教學設(shè)計8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通過動靜結(jié)合的描寫,寫了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在教學中,我作了如下設(shè)計:

        一、激趣導入

        1、放錄音:

        學生欣賞本課配樂解說詞,老師邊把詩中的情境用簡筆在黑板上繪出。

        2、請學生根據(jù)畫面,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出圖意,引出本課題。

        二、朗讀古詩

        1、張掛本課放大插圖:

        教師范讀古詩,學生邊看圖邊聽,注意聽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法。

        2、學生齊讀古詩:

        注意讀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地。

        3、自由讀課文:

        畫出生字,把生字讀正確,并采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如通過查找,結(jié)合課文注釋等)理解詞義(牧童,林樾,意欲,閉口,立) 。

        4、檢查自學情況,再讀古詩。

        三、品悟古詩

        1、細讀古詩,了解詩句的意思:

       、 自讀每句詩,小組交流討論詩意,師再點撥:

       、 學習“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問:牧童在干什么?他當時的神態(tài)如何?怎么看出來?此時,他的心情怎樣?從哪個詞體會得到?

       、 學習“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問:牧童行走間聽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為什么卻“閉口”呢?

        ⑵ 指名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⑶ 組織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詩意,作小結(jié):

        ① 前兩句詩寫了牧童的神態(tài),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

        ② 后兩句詩寫了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tài)變化,抓住牧童剎那間的'細節(jié)描寫,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捕蟬圖”。

       、 整首詩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使得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躍然紙上。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 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詩的停頓、節(jié)奏:

        牧童/騎黃牛,意欲/捕鳴蟬。

        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

        ⑵ 指導朗讀:

        讀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語氣,讀出牧童捕蟬的動作神態(tài)變化。

        (自己練習──指名讀──評讀指導──練讀)

        3、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四、欣賞古詩

        1、欣賞古詩,展開想象:

        學生閉上眼睛,邊欣賞配樂詩朗誦,邊展開想象,想象牧童怎樣捉蟬?是否捉到了蟬?

        2、感受意境,精煉強化:

        談談剛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試試編故事。

        同桌試編,全班交流、評議。

      《絕句》教學設(shè)計9

        一、教材分析:

        1、[注釋]

        鷺:一種水鳥名,鷺鷥。

        西嶺:指岷山。

        千秋雪:終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2、[簡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閑居時寫的,共寫絕句四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春景。

        本詩由兩聯(lián)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首句堂前黃鸝鳴于翠柳間,是近景;次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zhuǎn)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后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昂弊诌\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只,是近景!安础,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這首詩,每句一景,其中動景、靜景,近景、遠景交錯映現(xiàn),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多彩、幽美平和的畫卷,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3、[作者簡介]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鞏縣(現(xiàn)鞏義市)。二十歲起,漫游吳越、齊趙。746年赴京應試,落第后旅居長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逃往風翔投奔肅宗拜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后因得罪肅宗,被貶華州。759年棄官西行,經(jīng)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寫詩兩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765年攜家經(jīng)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滯留二年。出三峽后飄泊于荊、湘,以舟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歲。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時期,戰(zhàn)亂的時局把他卷入顛沛流離的人群中,使他真實而深刻地接觸和認識了當時的種種社會景象。他憂國憂時,揮毫賦詩,直書情懷。留傳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詩歌,思想與藝術(shù)造詣極高,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后世譽為“詩史”。他是我國詩壇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集大成者,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尊為“詩圣”。

        二、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杜甫簡單生平以及他的幾篇著作。

        2、初步讀懂詩歌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喜悅的思想感情。

        3、激發(fā)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能背誦學到的一到二首課外杜甫的詩。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外自由學習積累杜甫的詩作若干首。

        五、教學過程:

       。ㄒ唬、欣賞《春的旋律》,導入新課:

        1、在“春之聲圓舞曲”的.伴奏下,學生匯報尋找春天的收獲。

        2、導:今天,我們新學習一首古詩,看看古人是怎樣用詩的語言描繪春天的美景。

       。ǘ、進入第一章《快快樂樂地學》,學習古詩:

        1、讀古詩。

       。1)師輕快地范讀古詩,學生談談聽后的感受,體會詩歌歡快的意境。

       。2)誰知道杜甫在怎樣的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請學生簡單介紹作者寫這首詩的歷史背景。(當時,安史之亂平定了,天下太平,詩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整體感受詩歌的意境,了解寫作背景,為以下的學習做鋪墊。

        2、按古詩學習的要求,小組同學討論學習,理解詩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難理解的地方質(zhì)疑釋疑。(教師可巡回指導,了解學習情況)

        3、各小組提出不懂的或難理解的問題集體討論釋疑。(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重難點:“窗含西嶺千秋雪”。)以學生自學為主,獨立學習古詩,積累古詩學習的方法。

        4、讀懂這首詩的意思了嗎?咱們選一到二句來解釋一下,如何?

        5、同學評析詩中寫得好的地方,師幫助歸納:“有聲有色,”有遠有近“。

        6、朗讀、背誦詩歌。

        導:杜甫的作品中還有一首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絕句——

        7、學生自由朗誦絕句(遲日),思考詩句的含義。

        8、學生質(zhì)疑問難,討論解疑。

        9、學習小組共同解釋詩句的意思。

        10、讀、背、積累古詩。(第二首古詩的學習以學生獨立學習為主。)

       。ㄈ⑦M入第二章《輕輕松松地聽》,欣賞詩歌:

        導:同學們只花了分鐘時間就學會了兩首古詩,真是省時高效呀。老師猜想,現(xiàn)在咱們大腦里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來輕松一下吧!

        學生欣賞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發(fā)學生學唱的愿望。)

        (四)、進入第三章《開開心心地唱》,學生唱詩:

        1、反復聽《前出塞》的古詩演唱,背誦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誦,男女生比賽背誦。

        3、鏗鏘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認識詩人,了解詩作:

        導:今天,我們在這兒能欣賞到這么多優(yōu)秀的古詩,真的要好好感謝一個人——杜甫。

        1、學生自由說說自己了解的有關(guān)杜甫的知識。

        2、自由交流自己積累的杜甫的詩作。

        3、看電腦老師的介紹,請學生說說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識。(了解詩人的生平知識,認識“現(xiàn)實主義”詩人的典范)

        4、出示詩歌《兵車行》,教師范背并解釋,幫助學生理解現(xiàn)實主義。

        5、出示小紅旗,鼓勵學生課外積累。

        六、設(shè)計意圖:

        古詩具有語言凝煉含蓄,韻律和諧優(yōu)美,意境深邃高遠等特點,是陶冶學生情感,增強語言文字修養(yǎng),提高審美鑒賞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閱讀優(yōu)秀的古詩,能使學生掌握中華語言的精華,為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在進行“大量讀寫,雙軌運行“的實驗中,我改變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一節(jié)課學習一首古詩的習慣,盡可能地增加課堂學習密度,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注意課內(nèi)外結(jié)合,使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大量的古詩,讀背積累二、三首,了解更多詩人優(yōu)秀的詩作,帶領(lǐng)學生遨游詩作的海洋。這樣,同學們的眼界開闊了,誦讀古詩的興趣也增加了。此時,再鼓勵誦讀詩人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就可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絕句》教學設(shè)計10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jié)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jié)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nèi)容?

        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zhì)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jié)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板書設(shè)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罩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絕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教學過程: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2.自讀詩歌,要求學生找出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

        3.理解上述詞語的意思,逐句詩句的內(nèi)容。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呈黃色,嘴淡紅,在春天經(jīng)常啼唱,聲音很好聽。

        翠柳------翠,就是新綠。翠柳就是指處春時節(jié)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鷺------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鳴------鳴叫。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萬里指遙遠。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點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意境。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見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只。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4.理解詩句的意思時同時用簡筆畫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和體會。

        5.川聯(lián)詩句內(nèi)容,要求學生獨立說出譯文。

        6.結(jié)合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

        近景-------兩個黃鸝鳴翠柳,

        遠景-------一行白鷺上青天。數(shù)量

        遠景-------窗含西嶺千秋雪,色彩

        近景-------門泊東吳萬里船。

        7.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知道朗讀,背誦。

        8.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

       。2)解詩題

       。3)明詩意

        (4)悟詩情

        9.“知詩人”--------唐朝詩人杜甫。

        10.“解詩題”--------絕句: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補充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境。

        11.學生自由為作者加詩題。

        進一步體會“絕句”為題的好處,體會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激情。

        12.“悟詩情”-------在體會背景和詩題的情況下,自然領(lǐng)悟到詩人是情感:

        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讀全詩。

      《絕句》教學設(shè)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積累詠春的詩句。

        4.巧妙記憶生字,有感情地讀課文。

        5.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古詩的喜愛。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準備:錄音帶、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本課是一首古詩,作者是孟浩然,“春曉”指春天拂曉的情景。那春天拂曉在作者筆下是

        樣的情景呢?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這些古詩。

        二、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1.學生試讀古詩,找出課文中的生字。

        知 曉 眠 聞 落

        2.根據(jù)拼音試讀生字,學生自己指出在讀音時應注意的問題。

        3.檢查認字情況。(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抽出學生讀。

        4.只認識這些字還不夠,還要記住字形。在記字形時要講究方法,同學們有哪些好方法請說出來。

        5.記往了這些字形,那就要會寫這些字。教師在黑板上寫這些字,

        學生仔細觀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以下生字的筆順要注意:

        曉、 聞、 眠、 落、

        三、朗讀指導。

        1.這首詩語言、意境皆美,必然通過反復朗讀來感悟。老師出示課文插圖,并播放配樂朗讀的錄音進行示范。學生聽一次后,請想想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

        2.在朗讀時,語速成稍慢,學生跟著朗讀詩歌。

        四、擴展活動。

        永春的詩不少,學完《春曉》后,請再積累幾句寫春的'詩句。

        等閑視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第二課時

        一、導語。

        我們剛學了一首寫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再學一首寫春天美麗景色的唐詩《絕句》。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出示課文插圖。

        同學們,你們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

        3.學生試讀課文,體會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并找出其中的生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1)應特別注意哪幾個字的讀音?

        麗 泥 沙 暖

       。2)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的?

        3.認讀并練寫這幾個字。

        4.老師指導在田字格中練寫。

        四、指導朗讀,背誦。

        1.剛才同學們從畫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詩描寫了春天美麗的景色,那么就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讀?(喜歡、贊美)

        2.還要注意詩的節(jié)奏。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五、總結(jié)課文。

        1.這首詩中寫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風 花草、 凍土、 燕子 鴛鴦

        2.從詩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

        熱愛春天的感情

      《絕句》教學設(shè)計12

        古詩二首——夏日絕句

        1課時

        教學目標:

        1、 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7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感受古詩的精練,喜歡讀古詩。

        重點難點:

        識字、朗讀、背誦古詩。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品質(zhì)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小小古詩朗誦家(背誦古詩,揭示課題)

        1、背誦自己知道的古詩,爭當小小古詩朗誦家、

        2、揭示課題,簡介詩人

        二、 合作學習,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我會讀

       。1) 學生自由讀

       。2) 同桌讀,你讀我認真聽,注意糾正字音

       。3) 請生讀,其余學生評一評,教師相機指導

       。4) 聽示范朗讀

        2、我會認

       。1) 自瀆古詩、勾畫生字、并讀一讀

       。2) 考考同桌

        (3) 匯報學習情況,游戲:讓美麗的星星出來吧

        3、我想問 學生自由質(zhì)疑,感知古詩

        三、 讀中感悟

        1、學生自瀆古詩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交流

        3、前兩句自由讀,抓住人杰、鬼雄體會詩句,舉例項羽,簡單介紹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機板書

        4、后兩句在反復朗讀中結(jié)合項羽的故事以及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精神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四、 深情朗讀,深入體會

        1、聽課件朗讀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首古詩,看誰讀得最好

        3、配樂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4、多種形式賽讀,讀出感情。

        5、配樂齊讀

        五、熟讀成誦。

        六、拓展

        1、把這首詩有感情的背誦給父母聽

        2、把這首詩的意思講給同學聽。

        古詩二首——示兒

        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chǔ)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結(jié)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的方法。

        3、體會兩位偉大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是什么。

        2、體會這首詩明白如話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難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并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復吟誦來體會。

        2、在指導學生理順句子時要增補詩句中省略的內(nèi)容,適當調(diào)換詞語的順序。

        3、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老師渲染氛圍: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人們都說:胸有詩書氣志華。讀詩可以使人靈秀,讀詩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以前同學們學過不少好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燴炙人口的好詩。(揭示詩:示兒)

        2、師配樂誦讀《示兒》;學生在老師渲染的氛圍中進入新課的學習。

        3、同學們,你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嗎?(陸游)

        說說你對陸游的了解吧。請你把收集到的有關(guān)陸游的資料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4、簡介作者:(課件展示)

        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陸游寫的。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政治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示兒》這首詩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囑咐,F(xiàn)在你知道題目“示兒”是什么意思嗎?《示兒》這首詩堪稱陸游詩中擲地有聲的壓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壓卷之作”嗎?

        這么好的詩,同學們想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嗎?

        二、自由讀這首詩

        1、自由地讀詩句,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 指名讀詩句;再齊讀詩句。

        三、學習這首古詩

        我們知道,學習古詩只把詩句的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是不夠的,還應該怎樣學?

        1、回憶學法。

        說說我們以往學習古詩的要求。(揭示學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

        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誦詩句、背詩文。)

        2、自讀古詩。

        請你借助書后的注釋或你自己的工具書,自讀詩句,了解詩意,體會詩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學習。

       。ㄉ献鲗W習,師巡視指導)有好些同學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書上批注,在圈劃,在思考。咱們古人就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現(xiàn)在經(jīng)過你剛才的'自學,你一定有很多收獲,或許也有一些疑問吧。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解決。

        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共享你的學習收獲;也可以懇請同學幫助你解決剛才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4、匯報交流。

        告訴大家你讀懂了那些內(nèi)容。(結(jié)合課后的注釋,說說自己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

        ①學生交流讀懂的內(nèi)容,教師鼓勵、點拔讀詩方法。

       、诮Y(jié)合學生的體會指導朗讀。

        5、剛才好多同學都能抓住關(guān)鍵的字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這種學習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現(xiàn)在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6、現(xiàn)在你了解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了嗎?(祖國何時能夠統(tǒng)一這一件大事,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

        7、小結(jié):是呵!詩人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藭r此刻,有誰不被感動呢?同學們,誰愿意用你自己體會到的感情來誦讀這首詩?

       、賹W生結(jié)合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朗讀。師給學生配樂朗讀。

       、谏毩暠痴b詩句,師配樂。

        四、課外延伸。

        (1)一位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著他的畢生的遺憾和無限的希望離開了,陸游南宋統(tǒng)一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生討論)

        老師這里查到了相關(guān)資料,看到了《示兒》“續(xù)篇”:宋末林景熙《題陸放翁詩卷后》一詩的后幾句: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fā)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課件展示)從詩中你能看出南宋統(tǒng)一了嗎?

       。ㄔ娨猓骸愕淖訉O雖然見到了統(tǒng)一的國家,但是這國家是由元兵統(tǒng)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時候告訴你呢?)

       。2)為什么朝廷會滅亡,國家會衰敗呢?請看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

        課件出示: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這首詩的含義嗎?請你找出國家衰敗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國富民強呢?中國近代改良主義者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課件出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過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光大道……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中國少年,于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4)是的,只有像梁啟超先生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前途,陸游的悲劇才不會發(fā)生,同學們,讓我們懷著陸游那滿腔的愛國之心,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把我們少年的心聲說出來吧!

        五、拓展總結(jié):

        1、同學們,國富民強,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像詩人陸游那樣胸有祖國,抱效祖國。讓我們再次誦讀他的壓卷之作——《示兒》吧。(師再次給學生配樂朗讀。)

        2、陸游還寫了許多的愛國詩詞,今天老師給你們推薦兩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課件展示),請同學們自由讀讀。

        3、今天老師還向你們推薦一些有關(guān)古詩文的網(wǎng)站,那里有豐富的資源,同學們可以盡情地去共享吧!

      《絕句》教學設(shè)計13

        【課前預習】

        1.學生在課外認真正確地朗讀詩詞。

        2.有條件的從網(wǎng)上查閱有關(guān)作者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資料。

        3.體會每首詩詞的情感。

        【相關(guān)課程標準】

        1.誦讀古代詩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2.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通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詩歌,直至背誦;

        2.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3.在比較中體會作者所蘊含的不同情感。

        【評價任務】

        1.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熟讀成誦。

        2.通過重點詞語和語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過比較閱讀,體會不同體裁、不同詩詞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春景

        導語:同學們,在這個斑斕春色單元的語文課堂里,我們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無窮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樣的,北國的春天與江南的春天風格迥異,那么在詩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帶給我們的又是一種怎樣的心靈體驗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詩詞八首》,共同來感受一下。首先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江南春絕句》和《玉樓春》兩首詩詞。

        活動二:詩詞賞析探尋春景

        一、讀“江南春”絕句,領(lǐng)悟詩的多方位審美

       。ㄒ唬┵p“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讀詩歌,把握節(jié)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的是哪里的春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具體描繪了哪些景物?

        明確:描繪的是江南的春景。從題目及描寫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詩中描繪了鶯歌燕語、綠柳桃紅、水村山郭、酒旗飄展,描繪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詩中“千里鶯啼綠映紅”一句,明朝學者楊慎認為應該為“十里鶯啼綠蔭紅”,后又有人認為改為“一里”更為恰當,你認為呢?

        學生討論后明確: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實際,但詩境全失。其實十里也聽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為“千里”,正極言江南地廣,是就整個江南春色說的,而不是實指某處景色。詩人描寫的景物把眼前的實景和想象中的虛景結(jié)合起來寫,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地域廣袤、氣象萬千的江南春景圖。如果不用“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

       。ㄈ┨健敖洗骸鼻Ч庞乃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邊讀邊在腦海浮現(xiàn)出詩中描繪的畫面。思考一下: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回答:最后兩句在寫景中又蘊含著詩人對歷史和生活的無限感嘆:江山依舊,南朝卻早已成為歷史陳跡,統(tǒng)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沒能保佑他們。這里是寫景,更是對現(xiàn)實的諷喻,這是借古諷今的手法。

        總結(jié)過渡:春天的'美景引發(fā)的并不都是美好的體驗,我們也不由在杜牧這一感嘆中發(fā)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那么,宋代詞人宋祁面對美好的春景又引發(fā)了他怎樣的情感呢?

        二、讀“玉樓春”佳詞,探析詞的通感化手法

       。ㄒ唬┵p“玉樓春”東城美景

        1.學生初讀詩歌,注意停頓和把握節(jié)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注意讀準加點字的讀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學家、文學家。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了哪些景色?請用筆標出來。

        明確:縠皺波紋、綠楊煙外、紅杏鬧枝頭帶來的盎然生機。

        (二)扣“玉樓春”惜春情思

        3.學生自讀詩歌,思考:詞的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么?

        明確:上片寫景,表現(xiàn)城市游樂生活。下片抒情,表達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問題預設(shè)1:學生經(jīng)過品讀和思考,基本能說出:上片描寫景色,下片抒發(fā)感情。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并追問: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若第一個問題仍回答不到位,教師可提示:這里描寫的景色與之前的詩詞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問題預設(shè)2:作者筆下的游樂生活是怎樣的呢?為什么要這樣寫?

        學生對這種概括性的問題可能感到為難,可提示:詞人對這種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愛還是厭惡?從哪里看出?

        明確:作者筆下的這種生活是美好的。曉寒還在,綠楊已籠煙。在上片中極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為了下片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

        問題預設(shè)3:怎樣看待詞人在下片所抒發(fā)的“及時行樂”的情感態(tài)度?

        此題可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討論,明確:

        春景的如詩如畫讓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終會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卻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認為要珍惜春光,及時行樂。不過,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時光,還是有意義的。同學們該怎樣“惜時”呢?相信大家會做出正確的回答。

       。ㄈ┨健巴ǜ谢泵鑼懯址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討論探究:“紅杏枝頭春意鬧”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鬧”,而清代的李漁認為“鬧”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請你談談“鬧”的妙處。

        學生討論明確:

        “鬧”有爭吵、熱鬧之意!棒[”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也把生機勃勃地大好春光都點染了出來!棒[”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運用通感手法,化視覺形象為聽覺,把紅杏在枝頭盛開的情況點染得十分生動,讓讀者仿佛看到了鶯歌燕舞、繁花爭艷的大好春光,寫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機。因此王國維認為“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小結(jié):春天從來是美的,然而這種美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感悟。詩人表現(xiàn)美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客觀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詩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比較閱讀領(lǐng)悟春景

        三、比探杜詩、宋詞“春詩”之異同

        過渡:方法交流尋捷徑。

        怎樣做比較閱讀?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師生交流。

        指導語:兩首詩詞雖然都是描寫春天美景的,因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處地位不同,因而風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結(jié)合具體語句,說說自己的看法嗎?

        齊讀這兩首詩詞,來品味兩首詩詞的異同之處。

        學生討論探究后,明確:

       。ㄒ唬按涸姟敝

        1.《江南春》:全詩四句,寫景開闊,處處柳綠桃紅,鶯歌燕舞,有山有水。在這怡紅快綠之中,水秀山明之處,還有前朝留下來的壯麗的佛寺,若隱若現(xiàn)在朦朧煙雨之中,更增添了無限風光。這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景物,既有當時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個江南地區(qū)。

        《玉樓春》著筆細節(jié):詞的上片寫景,開頭首句總寫春光明媚;二句轉(zhuǎn)為實寫“縠皺波紋”,擬人化的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四句從遠處綠楊煙外,近處紅杏鬧春,特別“鬧”字將大好春光描繪得淋漓盡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詩立意高遠,文字明白如畫,詩中景物都和“江南春”這個特定情境相適應,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的美麗景色。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樓春》:本詞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細膩。言情纏綿但不輕薄,措辭華美但不浮艷,將珍惜時光、留連春光的情懷書寫得淋漓盡致。

        (二)“春詩”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筆展開大圖景,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的明麗之美、朦朧之美;宋祁的詞也描寫春天的明麗美景,其中“鬧”字歷來倍受稱贊,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發(fā),百花爭春斗艷的情景。

        2.筆法:兩首詩詞都從不同的角度來刻畫景物,作者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細致的觀察景物,逼真有立體感;動靜結(jié)合使畫面更加生動,紅綠相襯,色彩十分鮮明。

        四、開展“春詩”朗誦會

        指導語: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已經(jīng)理解了描寫的春景、寫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應該如何朗誦這兩首詩呢?

       。▽W生議論回答后,教師略加點拔)

        1.學生練習:在把握詩情的基礎(chǔ)上完成以下活動。

       、排錁贩蹲x。

       、浦该麑W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評價,師加以指導。

        ⑶生配樂誦讀。

        2.熟讀成誦,背誦這兩首詩詞。

        板書設(shè)計

        鶯啼綠紅

        晴景

        村郭酒旗贊美

        南朝數(shù)寺感嘆

        雨景

        樓臺煙雨

        春光無限好(寫景)

        贊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嘆)

        熱愛生活

        教學反思

        亮點:

        1.本教案設(shè)計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比較閱讀,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2.在學習中,要讓學生對詩句的語言加以揣摩,明確詞語的妙處。引導學生要學會感悟到詩人蘊藏在詩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詩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旨在激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不足:課堂上要留有足夠時間讓孩子們讀書,品味、成誦。

      《絕句》教學設(shè)計14

        一、教學目標:

        1會認鷺等六個字,會寫絕鳴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小朋友們,春天來了,你們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呢?能用一些四個字的詞語來描述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積累詞語。

        我從你們可愛的小嘴巴里聽出了春天的美麗,春天多好呀!唐代詩人杜甫也特別喜歡春天,他還把他看到的春景寫成了一首詩呢:

        師范讀詩句。這首詩的名字叫:絕句。析題:絕句是古詩的一種題材,并不代表詩句的意思。相機指導寫:絕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字字讀準,句句讀通順。

        2、指名讀,正音,隨機識字。

        3、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小朋友再輕輕地、用心地去讀一讀詩句,看看在讀的時候,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根據(jù)學生匯報,結(jié)合課件,相機理解每一句詩意,指導朗讀。

       。A設(shè)一:我好像聽到了在黃鸝叫)

        你怎么知道黃鸝在叫呢?理解“鳴”,相機指導寫“鳴”。想聽聽她的歌聲嗎?黃鸝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那你把這一句詩讀一讀。還有誰也想讀?齊讀。

       。A設(shè)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鷺)

        哦?白鷺在干嗎呢?你看,他們排著多整齊的隊伍,在蔚藍的天空中快活的飛翔,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想不想做其中的一只小白鷺呢,那你把這句詩讀一讀!

        (預設(shè)三:我還看到了雪)

        真的嗎?雪在哪?你看,這千年不化的積雪給春天又增添了不一樣的美!誰來讀?這句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可能質(zhì)疑:“窗含”是什么意思?通過動作理解。

       。A設(shè)四:我看到了船)

        看到船的時候,你在想什么呢?指導朗讀“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品讀詩歌感悟詩情

        你們看到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還有雪﹑船,這多像一幅美美的畫呀!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出來吧!要是男生和女生分開來讀,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呢?男女生賽讀.

        你們讀得這么好,讓我感覺這么快樂,獎勵你們?nèi)ギ嬛杏我挥伟?

        (課件)欣賞動畫.

        我給你們配上美美的音樂,就當自己是大詩人杜甫,再來一次吧!

        五背誦詩歌

        這么美的詩,你們把他記在心理了嗎?誰把前面兩句記住了?有沒有全部都記住了的.?

        六拓展延伸

        其實我們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畫,一首生機勃勃的詩,看看,這樣的畫面,會讓你想起哪句詩呢?(課件出示畫面,和相應的詩句,最后一幅畫,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可以去查資料﹑請教老師或者自己學著寫詩)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活無處不是畫,無處不是詩!

      《絕句》教學設(shè)計1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3、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前反思與構(gòu)思

        要根據(jù)古詩內(nèi)涵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特點,教學時可通過指導觀察課本插圖,播放課文范讀錄音等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shè)詩歌意境。在學生充分入境的基礎(chǔ)上指導朗讀和背誦,感受詩中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教學時可適當進行朗讀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背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

        2、揭示課題,板書: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

        1、理解課題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瀑布嗎?是什么樣的,能不能說給我們聽聽?

        2、學會寫課題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廬山在什么地方嗎?

        4、學習這首詩

       。1)出示整首詩

        2)指名讀一讀

        3)再讀,可以討論,看能不能理解詩的意思,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4)交流:

        重點理解銀河九天香爐川三千尺

        誰能講這首詩的意思?

        評議,他講得怎樣?

        再指名講詩的意思。

        5、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6、指導朗讀

        7、指導背誦

        三、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板書:

        望廬山瀑布

        日照 香爐 生 紫煙,

        遙看 瀑布 掛 前川。

        飛流 直下 三千 尺,

        疑是 銀河 落 九天。

        教后小記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想象意境,理解詩句,背誦記憶;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和節(jié)奏之美。抓住“銀河”,激發(fā)想象,體會瀑布與銀河有什么關(guān)系,詩人為什么要比作銀河,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瀑布垂掛山前的壯美之景。

        第二課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二、學習《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理解絕句

        2、簡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讀詩句,說說你能理解哪些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詞語、句子的意思了?

        四、學習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一、二兩句

        輕聲自由讀一讀,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語。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句的意思?

        指導朗讀,讀出舒暢預愉悅的心情。

        2、學習三、四兩句

        指名讀一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詩人卡到了什么?

        討論,理解西嶺千秋雪相機板書,畫簡筆畫。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

        詩人向門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東吳

        為什么說是萬里船?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jié)全詩,體會感情。

       。1)一行寫一個景,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2)小結(ji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鸝鷺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

        板書:

        絕句

        兩個 黃鸝 鳴 翠柳,

        一行 白鷺 上 青天。 近景

        窗含 西嶺 千秋 雪, 舒暢愉快

        門泊 東吳 萬里 船。 遠景

        教后小記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自讀自悟,深入理解古詩后,再引領(lǐng)學生認識對仗,感受詩美。如“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等。

      【《絕句》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絕句》教學設(shè)計12-06

      杜甫絕句的教學設(shè)計01-03

      夏日絕句教學設(shè)計02-10

      《絕句》教學設(shè)計優(yōu)秀05-16

      《夏日絕句》教學設(shè)計10-16

      《絕句》教學設(shè)計(精選15篇)03-15

      《夏日絕句》教學設(shè)計(必備)04-24

      《絕句》教學設(shè)計(精選15篇)08-08

      《絕句》教學設(shè)計20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