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雷雨》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語文《雷雨》評課稿(精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fā)展,推進教師專業(yè)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么什么樣的評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雷雨》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劉素瓊老師執(zhí)教的《雷雨》一課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內(nèi)容。課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變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劉老師在教學《雷雨》一課時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運用語言,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熟讀成誦,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這是一堂扎實而深入的課,能讓人見到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
首先,劉老師在指導學生對字、詞、句的研讀非常到位。在指導“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一句時,劉老師借用學生的問題“為什么用垂下來,而不用掛下來”讓學生換詞理解,加深體驗,體會中華文字的精妙。并讓學生聯(lián)想哪些東西可以用“垂下來”。在理解“雜亂”時,讓學生通過擺手做動作來很生動地記住了這個詞。學生在從字到詞到句的理解中讀得更有味道、更有感情。也讓人感到老師對教材的深刻把握和處理教材的功夫深厚,不見痕跡。
其次,劉老師重視對學生的寫字教育。劉老師通過讓學生從形和意的結(jié)合理解來記憶,還讓學生通過觀察來記憶、分析字形,通過書空來記憶筆畫和筆順,在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時要求學生姿勢和筆順正確。這樣的訓練,既讓學生學會了寫字,又能讓學生養(yǎng)成書寫的好習慣。
再次,劉老師重視學生對詞語、句子、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課始,就讓學生來說跟雨有關(guān)的詞語,并出示了三個相關(guān)成語讓學生讀。然后,又通過聽雷聲讓學生知道雷聲的生活原型從而很親切自然地導入新課教學。在學習黑沉沉一句時,隨機積累了ABB格式的詞語。指導越來越一句時,讓學生說相同句式的句子,既學會了造句,又豐富了生活經(jīng)驗和語言儲備。還有理解“垂下來”時趁機讓學生說生活中還有什么可以用“垂下來”,也是促進理解又是積累語言。
總之,這是一堂扎實而有效的課,更有課前對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雖然我是數(shù)學老師,同樣也有很大的借鑒之處,特別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更值得我學習。
【小學語文《雷雨》評課稿】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雷雨》評課稿09-25
雷雨評課稿06-01
《雷雨》評課稿03-03
雷雨評課稿范文06-24
《雷雨》評課稿[精]07-21
[熱門]《雷雨》評課稿07-10
《雷雨》評課稿(通用)07-22
《雷雨》評課稿薦10-02
《雷雨》評課稿(實用)11-18
《雷雨》評課稿(實用)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