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地圖學實習報告

      時間:2024-03-14 18:40:04 報告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地圖學實習報告

        在當下社會,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圖學實習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圖學實習報告

      地圖學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

        測量與地圖學是地理科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專業(yè)通識課。野外實習與考察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為了讓學生掌握測量與地圖學的理論與野外作業(yè)手段,提高動手能力,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我們將對該課程涉及到的多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實習工作。

        二、實習時間:

        20xx年11月28日—12月4日

        三、實習地點:

        陜西省測繪局西安地圖出版社、地圖印刷廠;中國煤航遙感院測繪公司、地理信息系統(tǒng)公司;西安煤航地圖制印公司;驪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實習主要內(nèi)容:

        1、全數(shù)字攝影測量方法、控制點加密、地圖數(shù)字化與遙感圖像處理流程、4D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

        2、自動安平水準儀、經(jīng)緯儀、全站儀操作與實踐。

        3、地圖制版與印刷、地圖的'圖面配置設(shè)計/數(shù)碼打樣/出菲林片/制作PS版/雙色印刷與四色印刷/CTP技術(shù)。

        4、了解平面與高程控制的布設(shè)要求與方法。地形圖的野外定向讀圖與填圖、利用航空像片、遙感影像和GPS野外行進、導航。

        五、實習報告要求:

        圖文并茂;使用學術(shù)性語言;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能明顯區(qū)分出來;字數(shù)不限但要涵蓋核心內(nèi)容。

      地圖學實習報告2

        一、 實習目的和要求

        1、目的 地形圖是野外地理調(diào)查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形圖的野外應用,對地理工作者來說是十 分重要的。從根本上說,地形圖野外應用是一種技能,并且只有通過野外實踐才能真正掌 握。在野外實習過程中,通過讀圖、用圖和填圖的實踐,不但可以鞏固和擴大加深學生在 課堂上所學的地形圖知識, 并且還可以加深對等高線的理解, 進一步提高地形圖野外應用 的技能。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為今后的地理野 外工作,地理考察時使用地形圖打下一定的基礎(chǔ)。并通過野外實習的具體行動,培養(yǎng)學生 集體主義精神和艱苦樸素的作風。

        2、要求 要求 根據(jù)野外實習計劃,實習的時間為 1-2 天,在實習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在理解地 圖學相關(guān)理論知識的基礎(chǔ)上, 通過本次實習, 掌握地形圖的識圖、 用圖和填圖的基本方法, 并達到有較熟練的技能和技巧,要求每組填繪一張地形利用現(xiàn)狀圖和野外實習小結(jié)。

        二、 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1、地形圖 每小組領(lǐng)一份 1∶1 萬比例尺《松茂》地形圖。

        2、使用儀器與工具 使用儀器與工具 羅盤、直尺、橡皮、圖板、三角板、鉛筆、望眼鏡、高度計、GPS、膠布、圖釘 三、 實習內(nèi)容與方法步驟 1、識圖 1) 熟讀地形圖上各類地物符號 2) 通過實習觀察,通過各種比例尺地形圖,了解制圖綜合的特點。

        3) 在實習區(qū)內(nèi),熟悉地形的六種基本形態(tài)。

       。ㄖ脖、地貌、水文、人文、居民、交通) 2、地圖與實地對照 (1) 標定地圖 ①利用指北針標定:利用指北針標定地圖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是在磁北方向 線(磁子午線、PPˊ連線)上標定,在地圖的南、北內(nèi)圖廓線上,各繪有的一個小圓圈 “⊕” ,并分別以磁南(P)磁北(Pˊ)表示,有的地圖 Pˊ在北圖廓外的分度尺上,這 兩點的連線,就是本圖幅的方向線。標定時,使指北針直尺邊切于磁北方向線,準星朝 向地圖的上方,轉(zhuǎn)動地圖,使磁針北端對準指標,地圖即以標定。

       、诶弥遍L地物標定:利用直長地物(如直長的的鐵路、公路的路段、河渠)標定地圖, 應先在地圖上找到這段地物,對照兩側(cè)地形,使地形與實地的關(guān)系位置概略相符,再轉(zhuǎn) 動地圖,使圖上直長地物符號與實習直長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圖即以標定。

       、劾妹黠@地形點標定:先確定站立點在地圖上的位置,再選定遠方一個實地和圖上都 有的明顯物形點(如山頂,獨立物等) ,將直尺邊切于圖上的站立點和該地形點上,轉(zhuǎn)動 地圖,通過直尺邊照準實地的明顯地形點,地圖即以標定。

       。2) 對照地形 對照地形的原則,先特殊后一般,先大后小、由近及遠、由點到面綜合對照。

        在山地和丘陵地對照時,可先對照大而明顯的山頂、山脊、谷地,然后再順著山脊、谷 地的方向,根據(jù)方向、距離、高程、形狀及關(guān)系位置對照山頂、鞍部、山背、山谷的地形細 部。

        在平原地區(qū)對照時,可先對照主要的道路、居民地和突出的獨立物,再根據(jù)關(guān)系位置逐 點分片進行對照。

        實習時,首先確定對照圖上地貌和觀察實地地貌的范圍。然后讀出圖上實地地貌形態(tài) 的數(shù)量,再和實地進行對照。最后由教師抽查學生閱讀地形圖和實地觀察地貌的效果。

        3、用圖(按地圖徒步行進) 用圖(按地圖徒步行進) 用圖 ( 1) 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實習地使用地圖,在標定地圖方位以后,為實地進行實地對照,應先確定自己的站立點 在圖上的位置,由于情況不同,采用方法也不同。

        A. 利用明顯地形點確定 當站立點在明顯的地形點上或其附近時, 在圖上找出該地形點的相應位置, 則該位 置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B. 直尺交繪法確定 當站立點位于直長地物上時, 首先利用直長地物標定地圖的方向, 然后在直長地物 的兩側(cè)選擇一個圖上和實地都有的明顯地物, 以圖上該明顯地物為軸心, 將直尺邊靠在 圖上明顯地物的軸心上并瞄準實地相應的明顯地物, 再沿直尺變向后劃方向線, 該方向 線與圖上直長地物的交點在圖上的位置; C. 利用后方交繪法確定 1 當站立點在不位于明顯地物時, 可利用后方交繪法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其方 法是先用羅盤標定好地圖的方向, 然后在遠處選擇兩個圖上和實地都有的明顯地物 (兩 個實地明顯地物的夾角應≥30°和≤150°) 以圖上兩明顯地物為軸心, , 分別將直尺邊 靠在圖上兩明顯地物的軸心上并瞄準實地相應的明顯地物,再沿直尺變向后劃方向線, 兩方向線在圖上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 2) 路線行進讀圖前的準備(以小組為單位組織) 路線行進讀圖前的準備(以小組為單位組織) ① 選擇并確定行進經(jīng)路線:根據(jù)規(guī)定的任務要求和地形的情況,選擇好行進的路線并 標繪出來; ② 確定方位物:沿行進路線細致地研究地物,在岔路口和特殊的地方確定出明顯方位 物,并進行編號注記; ③ 測量激距離:利用曲線計,在圖上量出各段和全程路線的實地距離。

       、 熟記地圖:主要是熟記沿途經(jīng)過的村鎮(zhèn)、河流、橋梁、岔路口、高地和各個方位物的 數(shù)量、順序、名稱、關(guān)系位置和地形特征。力求做到胸中有圖,未到先知; ( 3) 進行時的要領(lǐng) ① 在出發(fā)點上,標定地圖的方位,對照地形明確行進的方位。

       、 行進中,要隨時對照地形,做到人在實地走,心在圖中移。在轉(zhuǎn)折點、岔路口、居 民點進出口,以及復雜地形出有懷疑時,應仔細對照,找出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以保持正確的行進方向。

       、 如果走錯路線,應沉著回憶所走過的方位、距離和地形特征,進行實地對照,確定 出站點在地圖上的位置,然后插到行進路線上繼續(xù)前進。當走錯的距離較短時,也 可返回原路,重新前進。

        4、填圖 填圖 (1)在地圖上標繪地形特征點 為了準確地將欲標繪的地形特征點標繪在地形圖上, 必須掌握在地形圖上標繪目標的方 法。標繪時,先在地形圖上定出目標點的位置,在匯出相應的符號。

        ①利用準確地形點標繪。當目標在明顯地形點附近時,根據(jù)目標位于明顯地形點方位、距 離等,按其關(guān)系位置即可標繪在圖上。

       、诶脴O坐標法(光線法) ,當目標附近無明顯的地形點時,根據(jù)目標位于明顯地形點標 繪。其步驟是:

        A. 準確標定地圖; 2 B. 確定圖上站立點; C. 將直尺邊切于圖上站立點,向?qū)嵉啬繕嗣闇十嫹较蚓; D. 目測站立點至目標的實地距離, 并依比例尺縮繪在方向線上, 定出目標的位置, 繪出相應的符號。

        ③利用前方交繪法標繪。當目標較遠,不易目測距離時,可在兩個站立點上用前方交繪 法標繪,其步驟是:

        A. 根據(jù)交會線的交角大于 30°、小于 150°的原則,在實地選兩個站立點。

        B. 在第一點上標定地圖,確定該點在圖上的位置,用直尺切于該點,向?qū)嵉啬繕?瞄準,并沿尺邊向前畫方向線。

        C. 在第二點上,用與第一點上相同的方法也畫出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目標的圖上位 置,繪出相應的符號即可。

       。2)填圖的方法步驟 ①、將 1∶1 萬比例尺地形圖貼在圖板上。

       、、在地形圖上確定填圖的范圍,并進行實地踏勘,在踏勘時,確定站立點的位置 和數(shù)目,并繪在草圖上。站立點的數(shù)目隨填圖內(nèi)容多少而定。

        ③、在站立點上,運用標繪地形點的各種方法,標定目標點的位置,根據(jù)各目標的 位置加繪符號;如標繪面狀輪廓的轉(zhuǎn)折點的位置,勾繪輪廓圖形,加繪符號。

       。3)精度要求 各地形特征點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的方法原則測出,嚴禁主觀猜想,隨意標定。

       。4)成果 如 1∶1 萬比例尺《松茂》地形圖 四、 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填圖內(nèi)容及分類 1. 耕地 1.1 水澆地 1.2 旱地 1.3 菜地 2. 園地 2.1 果園 3. 林地 3.1 森林 3.2 灌木林 3.3 疏林地 3.4 未成造林地 3 4. 5. 6. 7. 五、 3.5 苗圃 草地 4.1 天然草場 4.2 人工草地 4.3 未利用草地 城鄉(xiāng)居民地用地 5.1 城鎮(zhèn) 5.2 農(nóng)村居民用地 工礦用地 6.1 廠礦用地 其他工礦用地 實習路線與站點 1、 實習路線 華泰旅游度假中心——省體育水上運動基地東南小坡——華泰旅游度假中心東北公路 拐彎處——養(yǎng)雞場(原豆腐廠)——大松子園——黑板沖大橋 2、 觀測站點 觀測站點一:華泰旅游度假中心附近 我們觀測的第一個位置在松茂水庫大壩的旁邊上, 位于大壩的東南側(cè), 大壩旁邊的 建筑已有所改動, 原有的一堵墻由于修公路的緣故已拆了一部分。

        我們站在水庫的堤壩 旁,地勢和緩,但在公路另一旁,地勢突然變陡 觀測內(nèi)容:

        A. 目的物方位的測量利用羅盤定所在地周圍的明顯地物的方向:測量時放松制動螺 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 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 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shù)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

        (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shù)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 數(shù)時亦同樣)此次實習我們首先是用羅盤測定水庫旁邊的水文臺的方向,是 W245° 即北偏西 15°. B. 利用羅盤確定兩個地圖和實地都有的明顯標志物的方向, 然后利用建立坐標的方法 來確定我們所在地在圖上的位置,即是利用已知明顯地物來確定所在地。

        觀測點二:省體育水上運動基地東南小坡 在該位置上我們的目的有兩個:

        A. 通過地形圖與實地地物的對照,先對照大而明顯的山頂、山脊、谷地,然后再順著 4 山脊、谷地的方向,根據(jù)方向、距離、高程及關(guān)系位置對照山頂,鞍部、山背、山 谷等地形細部。

        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更加加深對等高線的特點的總結(jié)及其當?shù)氐牡匦蔚?認知。

        通過觀察和對地形圖的識別知我們所在地的東北邊的小山等高線破碎出, 通 過實地觀察知這是一個沖溝, 等高線凸出的地方是山的山脊, 且大多數(shù)山脊地區(qū)的 等高線稀疏,等高線凹進地方是山的.山谷,在大多數(shù)山脊的兩邊等高線都很密集。

        B. 利用后方交繪法確定站立點, 通過理論知識學習, 認識到在野外工作中確定自己所 在地在圖上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通過對站立點的確立可以使已知地物與地圖上的相 應地物相對應,并很好地找到實地的地物的變化,一邊很好的填圖。利用后方交繪 法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的具體步驟如下:

        a) 先通過羅盤確定地圖的真北方向; b) 確定觀測點在圖上的位置,用直尺切于該點; c) 向?qū)嵉啬繕耍ㄖ袊苿铀┟闇,并沿尺邊向前畫方向線。利用相同方法繪出黑板 沖大橋橋墩與觀測點之間的方向線。

        d) 兩條方向線交匯的點就是我們觀測的準確位置; e) 用羅盤進一步確定,測量出兩個物體在我們觀測點的方位(中國移動塔的方位是 292°,黑板沖大橋橋墩的方位是 332°) 。

        觀測站點三:大松子園村 松茂水庫位于學城的的東北方向,它的地理位置是東經(jīng) 102°50′40″,北緯 24°50′00″。大松子園村位于松茂水庫的北部,公路穿插村子而過,村民的樓房及大 部分的建筑物沿著公路的主干道呈條帶狀分布。

        村子旁邊分布著蔬菜地, 村子里還種有 柿子樹。公路為一般的兩車道,沿著水庫堤壩呈東北--西南的走向,為村民的出入帶來 了方便。在地圖上原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北部,現(xiàn)在在村子的南部也有分布,有繼續(xù)延 伸的趨勢。

        村民的房子主要為一層到三層的樓房, 不難看出村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

        在村子觀看我們走過的路線,發(fā)現(xiàn)周圍的植被并不茂盛,而且喬木類型主要為華 山松和圣誕樹,還有少量的滇油杉、水杉等。在地勢低的地方主要種著蔬菜,尤其是水 庫干涸的部位,村民已將其改為蔬菜地。在菜地旁,稀稀拉拉的種著幾棵柿子樹(柿子 屬柿科,高大落葉喬木) 。我們實習季節(jié)是在冬季,降雨稀少,水庫里的水源補給不足, 水量儲備少。水庫里水的面積已不能達到原來水庫的最大面積的三分之一。

        觀測站點四:黑板沖大橋旁的小山丘上 這是我們實習的最后的一個站點。

        由于建設(shè)公路, 使得小山丘與原來山體分隔開。 5 山丘上的植被主要是草本植物及很少的喬木幼苗,由于季節(jié)已進入冬天,草本植物大 部分都開始枯萎。山丘旁邊到水庫堤壩邊上地勢相對陡。從山丘東側(cè)我們可以看到我 們的實習過程的路線,從華泰旅游度假中心東北公路拐彎處、養(yǎng)雞場(原豆腐廠)以 及大松子園,我們環(huán)繞小山丘走了一圈。在山丘與原來山體相連的一側(cè),我們看到了 山丘從頂?shù)降撞康耐寥缹臃植迹迟|(zhì)層、淋溶層、淀積層、母質(zhì)層、母巖層。在底 部的母巖,在長期的風化作用下,覆蓋著一層風化物。

        六、 實習總結(jié) 實習過程中, 我們不僅學會了看圖, 尋找標志性物體, 還懂得了如何將理論和實踐結(jié)合。

        我們掌握地形圖的野外應用;通過讀圖、用圖和填圖的實踐,鞏固和擴大加深我們在課堂上 所學的地形圖知識, 并且還加深我們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文地理之間的聯(lián)系的理解, 進一 步提高地形圖野外應用的技能。

        通過本次實習,我們掌握地形圖的識圖、用圖和填圖的基本方法, 將所學知識綜合運 用,編繪地圖,培養(yǎng)我們應用地圖的技能和技巧。

      地圖學實習報告3

        一.實習目的:

        1、了解地形測量的工作內(nèi)容和工作步驟。

        2、熟練水準儀、經(jīng)緯儀、平板儀等測量工具的操作使用。

        3、明確地形

        特征點的選擇。

        4、掌握距離、角度、高程測量的方法。

        5、根據(jù)實測地形點勾繪等高線圖。

        6、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充分發(fā)揮所學運用到實際問題中。

        7、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與同學合作的能力。

        8、培養(yǎng)大學生團隊合作的工作素質(zhì)。

        二.實習內(nèi)容:

        學會綜合熟練運用水準儀、經(jīng)緯儀、平板儀、鋼尺等工具,進行高程測量、方位角測量、控制測量等工作;對學校白馬湖及其周圍地形進行測量和計算,然后按1:500比例尺轉(zhuǎn)繪到圖紙上;接著掃描,導入MapGIS軟件進行數(shù)字化,最后進行整飾,包括圖例,標題,比例尺等;導出成果,打印裝訂在實習報告中。

        (一)準備工作:

        水準儀×1,水準尺×2,尺墊×2,經(jīng)緯儀×1、鋼尺×1、平板儀×1,平板儀腳架,鉛筆,圖紙,大頭針,橡皮,記錄板,計算器等測量工具及輔助工具。

       。ǘ┧疁庶c的選設(shè):

        根據(jù)白馬湖測區(qū)的實地情況進行選點。選點時要求通視條件良好,能夠測到盡可能多的地形特征點,就地把水準點標記為A,B,C,D,E,F,G,H。

       。ㄈ┯盟疁蕛x測量相鄰控制點的高差。要求高程閉合差不超過±12√L。

       。ㄋ模┧疁事肪長度丈量:

        用鋼尺往返丈量水準路線的長度,相對精度要求小于1/20xx。

       。ㄎ澹┧疁蕼y量高差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

       。1)高差閉合差的計算:h=∑h測-∑h理

        (2)高差閉合差的允許值:h≤±40√L,L的單位是km。

        (3)調(diào)整:反符號按比例分配。

       。⿲Ь控制點的選設(shè):

        根據(jù)白馬湖測區(qū)的實地情況進行選點。選點時要求通視條件良好,能夠測到盡可能多的地形特征點,就地把主要角點逆時針標記為A,B,C,D,E,F,G,H。

       。ㄆ撸⿲Ь邊長丈量:

        用經(jīng)緯儀或鋼尺往返丈量各導線的邊長,丈量精度要求小于1/20xx。

       。ò耍⿲Ь的角度觀測:

        用測回法觀測導線邊所夾的內(nèi)角。要求盤左與盤右兩次測角的.差值不大于20″。導線角度閉合差不超過±40″√n。

       。ň牛╅]合導線測量的坐標計算:

        將校核過的外業(yè)觀測數(shù)據(jù)及起算數(shù)據(jù)填入“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中。

        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

        (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

        n邊形閉合導線內(nèi)角和的理論值為:∑β理=(n-2)×180。 角度閉合差β=∑β測-∑β理=∑β測-180。xx(n-2) 容許閉合差β容=±40″√n

        (2)計算水平角改正數(shù):

        若β>β容,則說明所測角不符合要求,應重新檢測角度。 若β≤β容,則將角度閉合差反符號平均分配到各觀測水平角中。

        計算檢核:水平角改正數(shù)之和應與角度閉合差大小相等符號相反。

        推算各邊的坐標方位角:

        根據(jù)起始邊的已知坐標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依次推算其它各導線邊的坐標方位角。

        α前=α后+β左+180。

        α前=α后-β右+180。

        計算檢核:最后推算出起始邊的坐標方位角,應與原有的起始邊已知坐標方位角相等,否則應重新檢查計算。 坐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diào)整:

        1)計算坐標增量:

        根據(jù)已推算出的導線各邊的坐標方位角和相應邊的邊長,按下式計算各邊的坐標增量。例如,導線邊A-B的坐標增量為: △xAB=DABxxcosαAB

        △yAB=DABxxsinαAB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其它各邊的坐標增量值,填入導線內(nèi)業(yè)計算表的相應方格內(nèi)。

        2)計算坐標增量閉合差:

        閉合導線縱、橫坐標增量代數(shù)和的理論值應為零,即 ∑△xAB=0 ∑△yAB=0

        但由于導線邊長測量誤差和角度閉合差調(diào)整后的殘余誤差,使得實際計算所得不等于零,從而產(chǎn)生縱坐標增量閉合差x和橫坐標增量閉合差y,即

        x=∑△x測

        y=∑△y測

        3)計算導線全長閉合差D和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K: 導線全長閉合差D=√(x2+y2)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K=D∕∑D

        計算檢核:K《K容=1/xx。

        4)調(diào)整坐標標增量閉合差:

        調(diào)整的原則是將x、y反符號,并按與邊長成正比的原則,分配到各邊對應的縱、橫坐標增量中,以下為計算公式。 Vxi=(-x∕∑D)xxDi

        Vyi=(-y∕∑D)xxDi

        計算檢核:縱、橫坐標增量改正數(shù)之和應滿足下式 ∑Vx=-x ∑Vy=-y

        計算檢核:改正后縱、橫坐標增量之代數(shù)和應分別為零。 5)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根據(jù)起始點A的已知坐標和改正后各導線邊的坐標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導線點的坐標: x前=x后+△x改

        y前=y后+△y改

        將推算出的各導線點坐標,填入內(nèi)業(yè)計算表中。最后再次推算起始點1的坐標,其值應與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為計算檢核。

       。ㄊ﹫D件整理:

        對繪圖紙進行掃描,然后導入MapGIS軟件進行數(shù)字化,再對其進行整飾,包括圖例,標題,比例尺等。最后導出成果,打印裝訂在實習報告中。

      地圖學實習報告4

      一、實驗目的:

        1.了解Mapinfo地圖可視化方法,熟悉Mapinfo操作的主要特點,掌握主要對話框及其交互操作方法; 2.熟悉Mapinfo系統(tǒng)基本界面、菜單(文件、編輯、工具、對象、表等菜單)及主要命令菜單、工具欄及主要工具按鈕,并掌握其使用、操作方法;

        3.掌握地圖對象(點、線、面、注釋)采集、編輯的基本操作方法;

        4.熟悉并掌握Mapinfo系統(tǒng)“表”及操作方法,掌握地圖分層、管理及操作方法:

        5.熟悉、掌握地圖裝飾、渲染

        二、實習內(nèi)容:

        1、運行MapInfo,打開柵格表,熟悉MapInfo系統(tǒng)基本界面: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

        2、熟悉文件菜單、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其相關(guān)聯(lián)打開的主要對話框的交互方法,鞏固MapInfo表、MapInfo工作空間概念;

        3、悉主工具欄,繪圖工具欄主要工具按鈕的使用方法;

        4、熟悉圖層控制對話框的交互操作,了解增、刪圖層及圖層狀態(tài)控制的基本方法;掌握主工具欄,繪圖工具欄主要工具按鈕的使用方法,練習點(含注釋)、線、面等地圖對象輸入、編輯的基本操作方法;

        5、應用MapInfo軟件制作普通地圖;

        6、進行專業(yè)內(nèi)容的專題地圖設(shè)計;

        7、應用MapInfo軟件制作專題地圖;

        8、寫作實習報告。

        三、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

        問題1:機器容易死機。

        解決:自己把握一個大概時間定時保存。

        問題2:保存時更新失敗。

        解決:再做一些細微小修改,然后再保存一次。

        問題3:畫圖不夠精確,容易畫歪。 解決:適當調(diào)整比例。

        問題4:布局由于時間不夠沒法及時完成,并且不能以之前的方式保存。

        解決:選擇保存工作空間進行保存,下次直接開啟保存文件即可接上次工作。

        問題5:普通地圖布局時,各市名稱重疊,遮住標記點。 解決:調(diào)整名稱大小及標記點大小,再作適當?shù)奈灰啤?問題6:專題地圖顏色過深。

        解決:進入修改專題地圖,自定義樣式里面的配色

        四、普通地圖設(shè)計、制作內(nèi)容:

        1、啟動計算機,進入Windows桌面。

        2、打開資源管理器,在E盤根目錄下新建一目錄,以自己的姓名學號命名,(如目錄名為“120904003許金杰”)。你所創(chuàng)建的文件要全部保存于該目錄中,而且建立的內(nèi)容要自己備份于U盤中,以后做實驗還要用,最后還要上交作業(yè)。 在做的過程中要隨時保存。

        3、將“hyy”共享中的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的底圖復制到自己的文件夾中。

        4、回到桌面,運行MapInfo應用程序,進入MapInfo,或者點擊“開始-程序-Mapinfo”,啟動MapInfo。

        5、在快速啟動窗口中選擇打開表,然后點擊打開。

        6、選擇自己文件夾下的普通地圖底圖(即福建省區(qū)劃圖),然后點擊打開。

        7、了解mapinfo界面。(菜單欄、工具欄、繪圖區(qū)、繪圖工具欄、主工具欄和狀態(tài)欄)

        8、建立一個新表,命名為“福建省各縣級市行政區(qū)域圖”,選擇字符型,然后把該表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夾下。

        9、選擇繪圖(Draw)工具條中的多邊形工具,然后順著某個縣級市的行政區(qū)域邊界粗略畫出邊界,然后再用工具條中的整形工具,將所畫的邊界做精細處理,使得所畫邊界與底圖的縣級市行政邊界盡量吻合;畫完一個縣級市后接著畫相鄰的縣級市,這時候我們要利用“S”然后按住“shift”畫公共邊界,方法是:先點工具條中的多邊形,然后點再公共邊界的一個端點,按住“shift”點公共邊界的另一個端點,這時候公共邊界會變成灰色,放開“shift”,這樣公共邊界就完成了,接下去可以按之前的方法畫出第二個縣級市的行政區(qū)域;按此方法依次將所有的縣級市行政區(qū)域邊界全部畫出,這樣就完成了福建省縣級市行政區(qū)域邊界圖。點擊保存,并且保存工作空間。

        10、新建一個表,命名“湖泊和水庫”,把邊界線和填充色都調(diào)成藍色,然后用多邊形畫出湖泊和水庫的邊界,完成后保存表和工作空間;再新建一個表,命名“河流”,用折線工具 畫出河流,完成后保存。

        11、新建一個表,命名“居民點”然后調(diào)整好大小不同的標志點,在居民點圖層上點出所有底圖上的.居民點,市級、縣級、鎮(zhèn)級需用不同大小的符號區(qū)分開,并且用“信息”工具附上居民點的名稱,弄完后保存。

        12、完成縣級市邊界、河流和湖泊水庫、居民點,三個圖層后,將每個縣級市填上不同的顏色用以區(qū)分,然后去掉底圖圖層,然后新建窗口,調(diào)整好位置,并且附上底圖名稱“福建省縣級市行政區(qū)域地圖”還有制圖者和時間等信息,就可以輸出.JPG地圖,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夾下。

        13、打開Windows資源管理器,查看自己建立的文件夾中的JPG格式的地圖,檢查如果有誤則返回MapInfo軟件修改,如果無誤,則完成普通地圖的制作。

        五:專題地圖設(shè)計、制作內(nèi)容

        專題地圖是把專題現(xiàn)象或普通地圖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圖上顯示的特別完備和詳細,而將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從而使內(nèi)容專題化的地圖。

        專題地圖由兩部分組成:專題內(nèi)容與地理底圖。地理底圖是以普通地圖為基礎(chǔ),根據(jù)專題內(nèi)容的需要重新編制的。專題內(nèi)容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須依附于一定的地理基礎(chǔ),兩者分別處于不同的層面:表現(xiàn)地圖主題的專題內(nèi)容以各種符號組成第一層面,地理底圖則以較淺淡的色彩作為第二層面。兩者在內(nèi)容與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地理底圖是專題地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專題地圖的編制程序與地理圖相同,也分為地圖設(shè)計、地圖編繪、出版準備三個階段。

       。ㄒ唬┑貓D設(shè)計

        在具體進行地圖設(shè)計之前,應先了解與確定編圖的目的、任務及用圖對象,這對選取地理底圖及專題要素的內(nèi)容、表示方法及色彩,考慮圖面配置的方案等都是直接相關(guān)的。地圖設(shè)計主要包括:

       。1)確定制圖區(qū)域的范圍、地圖的主要參數(shù)

       。2)圖面配置設(shè)計

       。3)表示方法與資料的分配

        (4)圖例系統(tǒng)與符號的設(shè)計

       。ǘ┳髡咴瓐D與編繪原圖

        專題地圖的作者,根據(jù)對專題內(nèi)容的理解,用一定的表示方法,將專題內(nèi)容完整、準確地定位表示在地理底圖上,就成為作者原圖。作者都須遵從編輯設(shè)計書的基本要求,同時還應提供編圖的原始數(shù)據(jù)及必要的文字說明。

        作者原圖是編繪原圖的基礎(chǔ),編繪原圖的步驟及方法與普通地圖相似,由制圖人員按編繪大綱要求進行。原圖編繪之前,應先制作地理底圖,再按一定的編圖方法,將作者原圖上的內(nèi)容轉(zhuǎn)繪到地理底圖上。

       。ㄈ⒌乩淼讏D的編制

        1.地理底圖的作用

       、俳n}地圖的骨架

       、谵D(zhuǎn)繪專題內(nèi)容的控制系統(tǒng)

       、鄹钊氲奶崛n}地圖的信息

        因此,地理底圖是專題地圖的地理基礎(chǔ),專題信息的存貯、表達、傳遞、提取,都必須通過底圖才能實現(xiàn)。

        2.地理底圖的內(nèi)容和類型

        地圖內(nèi)容的選取可以有詳有略。底圖內(nèi)容的選取是由擬編專題地圖的內(nèi)容、用途、比例尺以及區(qū)域地理特征確定。 地理底圖是專題底圖的地理基礎(chǔ),底圖內(nèi)容選取過少就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但底圖要素畢竟是在第二層次出現(xiàn)的,如果內(nèi)容過于繁雜,反而干擾主題內(nèi)容。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易讀性及專題地圖的整體效果。

        專題地圖設(shè)計就是將專題信息以圖形進行表達與傳輸?shù)倪^程,它可以包括:表示方法的設(shè)計與選擇,圖例設(shè)計,圖面配置的總體效果及具體安排,色彩設(shè)計。這需要設(shè)計人員充分運用設(shè)計基本原理與方法,通過反復比較,選擇符合編圖目的的、容易被讀者理解與接受的優(yōu)選方案。專題地圖設(shè)計是專題地圖編制中非常關(guān)鍵,并且又是十分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環(huán)節(jié)。

       。ㄋ模n}地圖設(shè)計

        專題地圖設(shè)計就是將專題信息以圖形進行表達與傳輸?shù)倪^程,它可以包括:表示方法的設(shè)計與選擇,圖例設(shè)計,圖面配置的總體效果及具體安排,色彩設(shè)計。這需要設(shè)計人員充分運用設(shè)計基本原理與方法,通過反復比較,選擇符合編圖目的的、容易被讀者理解與接受的優(yōu)選方案。

        1、表示方法的選擇

        表示方法的選用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主要包括:被表示物體和現(xiàn)象所要求的精度和定位程度、制圖資料的情況、專題數(shù)據(jù)的特點、地圖的用途、比例尺和區(qū)域特點。

        2、圖例設(shè)計

        圖例是地圖上所使用全部地圖符號的說明。圖例對地圖信息傳遞的全過程都具有重要意義。圖例設(shè)計應遵循一些基本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圖例符號的完備與一致性,以及圖例系統(tǒng)的科學性。完備性主要指圖例應包括圖幅中所有出現(xiàn)的專題符號。圖例符號的一致性,對點狀、線狀、面狀符號有不同的含義:對點狀符號是指在形狀、尺寸、色彩、結(jié)構(gòu)等方面與圖內(nèi)相應符號要保持嚴格的一致,而對線狀面狀符號而言,情況就比較復雜,可以理解為圖面與圖例符號相對應圖形變量的同類性。圖例系統(tǒng)的科學性表達了多種含義,主要在于能設(shè)計出專題內(nèi)容的科學體系,如各要素的層次及相互關(guān)系,指標的分類分級,轉(zhuǎn)換成圖例系統(tǒng)的順序位置,明確標出質(zhì)量概念及其所代表的數(shù)值、單位等。此外,圖例符號的設(shè)計還應考慮藝術(shù)性、易讀性以及便于制作等。

        3、圖面內(nèi)容的安排

       。1)符號及圖形的清晰與易讀;

       。2)整體圖面的視覺對比度強;

       。3)圖形突出于背景;

       。4)圖形的視覺平衡效果好;

       。5)圖面設(shè)計的層次結(jié)構(gòu)合理

        4、色彩與紋設(shè)計

        地圖設(shè)色對提高地圖的清晰性和易讀性,增加整體圖面的視覺對比度,增強地圖的表現(xiàn)力,突出圖形在背景上的輪廓,協(xié)調(diào)圖形的視覺平衡效果,增加地圖的層次結(jié)構(gòu),都有明顯作用,是專題地圖圖形設(shè)計的重要內(nèi)容。地圖的色彩設(shè)計具有不同于藝術(shù)作品的原則,它必須在色彩基本原理基礎(chǔ)上,充分考慮地圖內(nèi)容、用途以及表示方法,經(jīng)過制圖者的創(chuàng)意,取得圖面設(shè)計的色彩效果。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注意用色的雙重意義(象征意義、用色習慣)

       。2)用色上的可分性與和諧性的統(tǒng)一

       。3)色彩設(shè)計時,對大小不同的圖形面積采用不同的設(shè)色方法。

       。4)色彩的數(shù)目及其組合的情況.

        包含各類專業(yè)文獻、中學教育、專業(yè)論文、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應用寫作文書、外語學習資料、各類資格考試、文學作品欣賞、高等教育、15地圖學實習報告等內(nèi)容。

      地圖學實習報告5

        開學兩個月以來,我們學習了旅游制圖其應用、地圖概括、旅游地圖符號與色彩設(shè)計等方面的內(nèi)容。著重學習了地形圖方面的知識,如高斯-克呂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統(tǒng)、三北方向、分幅編號。并在此基礎(chǔ)上完成了對《長安集》包括求算點的位置、地面點的高程、圈定匯水面積并計算、量算長度等方面的室內(nèi)量測任務。在各方面理論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我們前往鷲峰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為期5天的地圖學實習。

        11.11日上午,我們乘校車到達鷲峰國家森林公園。下午2點準時開始定向越野比賽。 老師首先向我們介紹了鷲峰1:10000地形圖上的基本地形單元、如何通過直長地物進行讀圖對照,然后大家分三組開始開始分頭行動。我所在的第二組抽到的點號為0-1-2-27-24--20-21-22--26-0。我們首先對各點位置進行了分析。其中0號點為原點,2、1、26、22、21沿京張鐵路從北向南分布,27、24、20分布在東部居民區(qū)。我們的主要活動范圍在2139423-2139424之間。所以,我們首先北上利用鐵路定向,很快找到了1號點的位置。但是因為距離計算不對的緣故我們順著鐵路走過了2號點,走上公路的準備返回的時候,才又發(fā)現(xiàn)了2號點。秉著有路不越野的原則,我們返回1號點,從1號點向東沿公路前進。但是居民區(qū)地形復雜,岔路繁多,我們憑著對路的大致方向感,在指北針的帶領(lǐng)下,我們找到了四十七中,并小憩了一下,補充了能量,然后繼續(xù)向?qū)Φ姆较蚯靶,我們找到了我們心中?7號點。在此途中,我們看見了一名黨員戶和郵局,農(nóng)家樂、飛機場、鳳凰關(guān)愛殘疾人療養(yǎng)院、47中、陽臺山養(yǎng)老院、部分果園林地邊界等要素,并測量出了居民區(qū)中三條明顯的東西走向的主干道。并對景點普照寺進行了量測。體會到了這里人們的淳樸。后來繼續(xù)在整潔的小巷子中穿梭。憑借著方向感,我們不知不覺的經(jīng)過了24、20號點吧。一路西行我們走上了鐵路,沿鐵路順利找到了21,22,26號點的'準確位置,此時天色已晚,我們加速返回,最終5點之前回到駐地。我認為,地形量測工作開始前進行定向越野對具體實習是很有幫助的,通過定向越野,我們了解了實習地區(qū)的地形,和一些標志性建筑的位置,對這里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它也是很好的熱身運動,為以后幾天的長途跋涉做好了身體心里的雙重準備。

        11.12日上午,老師為我們重點介紹了羅盤、gps、高程表的使用方法。羅盤:^……通過羅盤可以確定所在地的方位,也可以測量遠處某一點的位置。gps:^……gps可以更為精確簡潔的測量某一點的地理坐標,存點,但本人必須到達兩側(cè)位置,而羅盤可以通過已知點遙測未知點坐標,彌補其不足。兩者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同時,我們還學習了,后方交匯法、延長線法、步長法、目估法、臂長法等測量方法。之后,我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上山進行北部防火道測量。先從原點出發(fā)上山,沿途老師向我們講解了附近的土地利用狀況,哪些是林地,哪些是果園。

        到達地震觀測臺,老師向我們介紹了這里的周圍環(huán)境,餐廳、停車場等。沿防火道行走,并且每經(jīng)過一個拐點或高度變化較大的點我們都用gps進行定位保存數(shù)據(jù)。補充圖上沒有的線路。到443700的邊界,我就沿下山防火道下山了,一路上我們依舊在測量。沿途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明顯的山谷、山脊、臺地、沖溝以及花崗巖地質(zhì)等地理知識。沿防火道下山,我們到達了0號點,之后我們沿鐵軌一路向南,去一個叫“小舌頭”的地方。

        去舌頭的途中,一路荊棘叢生,我們兩組的同學互幫互助,到了一個干枯的高臺水池旁,男生拉女生,我們依次上了水臺,到了舌頭的東側(cè),看到了公路、人家、果園、耕地等。老師布置了下午的測量計劃,臨近中午,我們向基地返回。中午組長們開會布置了任務,下午我們組向最南端的兩個區(qū)域進發(fā)。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我們對圖上沒有的防火道進行了測繪。一路上我們經(jīng)過了大覺寺,里子嶺等景點和停車場,對其進行定位并在圖上進行標記。晚餐之后,我們在餐廳整理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把個點坐標表在地形圖上,清繪防火道路徑。

        11.13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進行南部防火道和京張鐵路東側(cè)新修公路的測量。從原點出發(fā),沿新公路南下到達21號點,過鐵道西行到達大覺寺。用gps對大覺寺及其停車場進行定位。沿山路向西上山,到達里子峪。遇一幽深山谷,沿等高線迂回繞過,繼續(xù)北上到達沐容亭,與前日的測量點相匯合。至此,防火道全程測量工作完畢。晚上繪制出了完整的防火道圖和新公路圖。

        11.14我們在學姐的帶領(lǐng)下,我們自愿攀登了鷲峰。我們登上沐春亭,遙望鷲峰,真如一只展翅欲翔的鷲鳥,而山頂附近的亭軒猶如一頂皇冠嵌在了鷲鳥的頭頂,栩栩如生。俯瞰山下,村鎮(zhèn)就像在西山群的懷抱之中,印著夕陽的余暉,靜謐而安詳。我們測量了沐春亭的坐標,并用臂長法遙測了遠處半山腰上的沐容亭。繼續(xù)上爬,我們到了立有“鷲峰”二字的山上,同學們相互幫助,爬到了最頂端,并合了影影。沿山路下山,我們又爬了一塊高地,這塊高地更加崎嶇不平,在此我們男女生互幫互助,看到了一個班級大家庭的關(guān)心與和睦。下山途中,經(jīng)過秀峰餐廳,將它作為旅游要素進行了測量。中午前回到了基地。下午我們將地圖進行整合,睡覺前,色彩鮮艷的鷲峰旅游圖就在每個人手中完成了。

        11.15上午,我們在餐廳開了實習總結(jié)會,將數(shù)天的成果進行匯總,收獲頗豐。常老師講了實習報告的相關(guān)事宜。吃過午飯,我們就乘車返回學校。

      【地圖學實習報告】相關(guān)文章:

      大學生旅游與環(huán)境的測量與地圖學實習目的06-21

      碩士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如何職業(yè)規(guī)劃?07-12

      橋梁實習報告-實習報告06-26

      預算實習報告-實習報告06-26

      大學實習報告實習報告01-07

      實習報告:車間生產(chǎn)實習報告06-21

      實習報告書店實習報告總結(jié)和個人實習小結(jié),網(wǎng)上實習報告07-03

      實習報告07-10

      實習報告的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