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超市購物教案

      時間:2025-02-07 09:26:14 購物 我要投稿

      超市購物教案(精選21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超市購物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超市購物教案(精選21篇)

        超市購物教案 1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超市、了解超市的特點。

        2、感知超市購物的過程,初步學會使用人民幣。

        3、通過購物活動,形成初步的消費與理財意識。懂得超市購物的規(guī)則,啟發(fā)學生做文明小顧客。并滲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活動準備:

        1、 家校溝通:請家長支持這項活動,給孩子準備10元錢。

        2、 與孩子討論購物目標及購物規(guī)則。

        3、 向學生提出安全出行的要求,及做文明小顧客的號召(穿校服)。

        活動流程:

        一、課前收集

        1、 有關超市的資料(超市購物卡、超市專用口袋、收銀小票、價位標簽、宣傳單)。

        2、了解超市的特點(1、超市內的環(huán)境整潔。2、物品可以自己隨意挑選。3、超市里的物品價格比較適中。4、種類也很多。5、明碼實價。6、服務員講普通話也很熱情)

        二、組織討論

        1、在超市入口處要做些什么?(避免與超市內的東西混淆。避免自帶物品太多、太重不便于攜帶,在入口處首先應將自帶物品寄存在服務臺。領購物車或購物筐。)

        2、在超市里如何挑選購買物品?(先購輕便物 再購沉重物 講求物美價廉 注重實用性 拿不到時請服務員幫忙)

        3、購完物之后應該做些什么?(主動排隊付款 購物筐不亂放)

        三、體驗購物

        四、活動總結

        活動延伸:

        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

        超市購物教案 2

        教育價值

        1、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1元、2元、5元、10元的硬幣及紙幣),了解錢幣與貨物之間的等價交換。

        2、通過超市購物的游戲,學習10以內數(shù)的組成及加減,豐富有關組成、加減的數(shù)學經驗,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

        3、學習運用有關組成、加減的數(shù)學經驗,解決超市購物中的實際問題,體驗理解超市購物中存在的數(shù)學關系。

        4、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結果。

        系列活動

        活動一:參觀超市

        活動準備:到附近的超市聯(lián)系參觀的事項,準備攝像機、照相機。

        組織策略:

       。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參觀的目的與內容。

       。2)幼兒前往附近的超市,根據討論的內容進行參觀活動。

        活動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動準備:觀看參觀超市的錄像、照片。

        組織策略:

       。1)教師和幼兒回憶所參觀的超市名稱。

       。2)幼兒講述超市中的各種物品(商品、貨架、收銀臺等)。

       。3)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超市物品的種類。

        活動三:自己開超市

        組織策略:

       。1)教師以前一天的游戲引出“開超市”的話題。

       。2)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這些商品從何而來?

        活動四:商品分類

        活動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裝。

        組織策略: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各種物品。

       。2)幼兒將小商品及外包裝按照自己確定的標準分類。

       。3)同伴間相互介紹分類的標準及結果。

       。4)將分類好的物品分別裝入游戲箱中。

        活動五:制作商品價碼標簽

        活動準備:分好類的各種物品、即時貼標簽、筆。

        組織策略:

       。1)引出給每種商品標上價格的話題。

        (2)幼兒討論確定每種商品的價格。

       。3)幼兒給每種商品制作價格標簽。

        活動六:到“銀行”取錢——認識人民幣

        活動準備:面值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與硬幣若干,實物投影儀。

        組織策略:

       。1)利用實物投影儀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2)請每位幼兒到“銀行”取5元錢。

       。3)請幼兒相互介紹各自取5元錢的不同策略。

        活動七:做錢包、裝飾錢包

        活動準備:幼兒自己收集制作錢包的材料,各種紙張、透明膠、雙面膠、漿糊、蠟筆、水彩筆等。事先請幼兒回家觀察父母的錢包,了解其形狀、內部結構及外表的樣式。

        組織策略:

       。1)請幼兒講:述自己了解的錢包的式樣。

       。2)幼兒談談自己想制作的錢包的形狀、式樣、顏色等。

       。3)鼓勵幼兒選用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和裝飾。

       。4)同伴之間相互欣賞、介紹各自制作的錢包。

        活動八:買兩樣東西

        活動準備:“銀行”里準備1元、2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制作的錢包,購物筐、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

       。1)幼兒到“銀行”去取5元錢。

       。2)幼兒用這5元錢到“超市”買兩樣商品。

       。3)請幼兒介紹用5元錢買了兩樣多少錢的什么商品。

       。4)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記錄買東西的事情。

        (·5)幼兒選用合適的.方式記錄,相互交流記錄。

        活動九:你還剩多少錢

        活動準備:“銀行”里有1元、2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制作的錢包,購物筐、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

       。1)請幼兒到“銀行”去取5元錢。

       。2)幼兒用這5元錢到“超市”里買一樣商品,算算還剩下多少錢。

       。3)請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記錄還剩下多少錢。

        (4)幼兒選用合適的方式進行記錄,相互介紹。

        活動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活動準備:“銀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制作的錢包,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

        (1)教師交代活動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選兩樣商品,看看它們各是多少錢,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并進行記錄。再到“銀行”去取相應數(shù)目的錢幣,最后到超市去購買這兩樣商品。

        (2)幼兒活動:挑選商品記錄價格、到銀行取錢、購買商品。

        (3)請幼兒相互介紹購物的情況。

        活動十一:猜猜買了什么(此游戲可進行多次)

        活動準備:超市場景圖一幅,上面畫有班級“超市”中的各種商品并標有價格。

        組織策略: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商品以及各種商品的價格。

        (2)教師說出自己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或類別,讓幼兒推理猜測。如:教師說自己在“超市”買了一種玩具一種食物,這兩樣東西的價格合起來是5元錢。猜猜老師買了什么?

       。3)在幼兒明確如何說清猜測條件后,請個別幼兒讓同伴猜他在“超市”中買了哪兩樣東西。

        活動十二:我和老師買東西(真實的實踐活動)

        活動準備:給每個幼兒提供2元錢的硬幣。

        組織策略:

       。1)給每個幼兒發(fā)兩元錢。

        (2)討論:如果錢不夠可以怎么辦?

       。3)帶領幼兒前往附近的超市購物。

       。4)幼兒介紹自己買了什么,用了多少錢。

        超市購物教案 3

        活動目標:

        1、在情境游戲中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2、能夠說出總數(shù),并能根據購物單卡片上物品的數(shù)量取出相對應數(shù)量的物品。

        3、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購物單卡片上5以內的物體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5以內數(shù)字的前期經驗

        2、物質準備:PPT,蘋果道具,香蕉道具,橘子道具,桃子道具若干,操作板若干,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1、豬佩奇一家逛超市的故事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指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客人,你們看看們是誰?今天小豬佩奇一家人要去超市買東西,佩奇邀請我們和他們一起去超市,F(xiàn)在我們就跟著豬爸爸一起開車去超市吧!我們已經到超市了,超市里的東西可真多呀!多得他們都找不到自己要買的東西了,我們一起幫幫他們吧!

        2、進行"買東西"的游戲,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的物品,并能夠按數(shù)取物。

        (1)出示豬爸爸的購物單卡片,引導幼兒點數(shù)卡片上物品的數(shù)量,并按數(shù)取物。

        指導語: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要買的是什么吧?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張是誰的購物單卡片?豬爸爸想要買的是什么?那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他要買幾個蘋果。(引導小朋友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物品)一個蘋果我們就用數(shù)字1來表示,現(xiàn)在誰愿意上來幫豬爸爸拿一個蘋果貼到豬爸爸的后面,拿的時候要一個一個地拿,不能一次拿很多個,F(xiàn)在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看這個小朋友有沒有拿對。(集體驗證,再次練習點數(shù))豬爸爸要買的東西已經買好了,那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看看下一張是誰的購物單卡片。

       。2)依次通過豬媽媽、喬治、佩奇的購物單卡片,幫助他們找到要買的東西,老師引導幼兒點數(shù)其數(shù)量,并進行按數(shù)取物。

        3、集體操作探索按數(shù)取物指導語:現(xiàn)在小豬佩奇一家人都已經買好了他們要的東西,他們現(xiàn)在要回家了,我們一起跟他們說再見吧。剛剛小朋友們很快就幫小豬佩奇一家人找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表現(xiàn)得很棒,F(xiàn)在老師也想請小朋友們幫老師買一些東西,看看你們這一次是不是也能很快地找到,并且不拿錯。這是老師要買的'東西,你們一起來看看這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并數(shù)數(shù)它們分別有幾個,幫老師一起把它找出來,并且貼到它所相對應的數(shù)字后面。(巡回指導,察看是否每個小朋友都拿對了,對個別沒有拿對的小朋友進行指導)

        4、教師總結指導語:今天,小朋友們都很棒,成功地幫小豬佩奇一家人和老師找到了想要的東西,并且都拿對了,沒有多拿,老師和小豬佩奇都很感謝你們。

        活動延伸:

        在數(shù)學益智區(qū)投放更多的材料供幼兒練習點數(shù)和按數(shù)取物。

        活動反思:

        優(yōu)點:

        1、活動流程清晰,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活動目標基本達成。

        2、教師準備充分,教具制作精美。

        3、教師提問準確,教態(tài)自然大方,選材符合小班幼兒的水平,教學方式豐富多樣,能夠很大的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具有時效性。

        4、不僅讓幼兒進行了個別操作,還進行了集體操作,注重幼兒的操作性。

        不足:

        1、教師語言不夠生動有趣。

        2、由于教師經驗不足,不能對幼兒的回答及時做出反應。

        3、由于教師的語速太快,導致有些幼兒沒有聽清教師的指令。

        建議:

        1、教師的語言可以再生動有趣一點。

        2、教師應對幼兒的回答做出及時的回應。

        3、語速可以放慢一點。

        超市購物教案 4

       。ㄒ唬┗顒幽繕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經驗。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shù)學經驗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的加法和10的減法。

       。ǘ┗顒訙蕚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準備: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簽的商品圖片布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ㄈ┗顒舆^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加法。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觀察貨架。

        教師: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稱?(學習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說一說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小結: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教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shù)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猜測,說一說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么?當幼兒說出多種結果后,告訴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棍,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并學習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任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的情況,最后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10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說一說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后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2)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shù)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并學習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用10元錢任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情況,最后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根據《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需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檢查。

        超市購物教案 5

        〖教學目標〗

        1.知道超市與其他購物場所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玻畬W習比較對照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事先準備有關超市與其他購物場所相同點與不同點的概括,并把要點寫在大紙上。

        〖教學活動及過程〗

       。保畬。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68~69頁的圖畫。教師提出問題:“超市還有其他的名稱嗎?(自選商場)同學們都去過超市嗎?喜歡去那里嗎?經常去嗎芽”學生就圖畫和教師的問題自由發(fā)言。

        2.小組討論。教師布置任務并進行引導:“同學們都去過超市,而且大多數(shù)同學還去過很多次,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對超市進行過研究?與其他的購物場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點?有哪些地方與其他的購物場所相同?有哪些地方與其他的購物場所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對超市進行專門的研究。同學們先分成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全班同學進行交流,看一看我們對于超市的了解是不是準確、全面!

        將學生分成小組。提醒學生要分別記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推選在全班介紹的發(fā)言人(可以允許不止一個),教師巡視并適當?shù)貑l(fā)學生。

       。常嘟涣鳌8鱾小組向全班介紹討論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分別記下相同點和不同點。

       。矗骄炕顒。教師肯定學生的討論結果,然后出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概括要點,說明自己也進行了觀察和比較,和學生一起將其與黑板上所列出的討論結果進行對比。教師應肯定學生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但也應引導他們注意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的地方。然后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思考:觀察得是否詳細、是否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能否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不能只看表面等等)

       。担處熜〗Y。既要肯定學生的成績,更要肯定他們的思考。布置家庭作業(yè)。

        〖給教師的建議〗

       。保惺墙陙碓谖覈l(fā)展得較快,與廣大人民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購物場所。目前在城市和鄉(xiāng)村都有廣泛的分布,即使目前暫時沒有的地區(qū),也會很快發(fā)展起來。因此,可以說超市是在學生當前和今后的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的購物場所,與“繁忙的商業(yè)街”和“熱鬧的集市”相比,這一課題地位更加重要。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地區(qū),應當保證這一課題的學習。

        2.教師要靈活掌握活動進程,既要通過適當?shù)?啟發(fā)和提示使學生有所成就,又要在自己的概括要點中包括少數(shù)三年級學生不太容易想到的特點,以便使他們反思自己的討論過程,更好地掌握比較、對照的方法。有些特點學生不太容易想到,例如:與其他購物場所相比,需要顧客挑選商品的自由度最大,所有商品都可以直接拿在手上自由挑選;營業(yè)時間一般比較長,適合上班的人;某些商品不適宜在超市出售,比如貴重珠寶、藥品等;服務人員的工作更多的是從表面上看不見的,如分類、包裝等。

        〖評價建議〗

        對學生的“我的新發(fā)現(xiàn)”進行等級評價。

        超市購物教案 6

        教學內容:

        教材第64~65頁數(shù)學“實踐活動”。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里的應用,能運用小數(shù)四則運算解日常生活里的一些實際問題,并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

        2.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起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1.每個學生帶一件物品作為商品(如文具、玩具或小說書等),用小數(shù)標明每件商品的價格,擺成購物小超市。

        2.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為每個小組準備一些人民幣(面值大小不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shù)四則運算,掌握了小數(shù)四則運算的方法和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運用小數(shù)運算的一些知識,進行一次超市購物的實踐活動。(板書課題)看看哪位同學到超市的任務完成得比較好。

        二、組織活動

        1.總價計算活動。

        (1)了解活動要求。

        出示教材上的超市圖及商品價格,讓學生先熟悉有哪些商品以及商品的單價。說明這些商品的單價在我們的課本上,自己可以去看一看。

        提問:課本上要我們解決哪些問題?你會解決嗎?

        (2)解決問題。

        要求每個學生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自己依題次根據需要選擇商品,作好記錄并計算結果。

        (3)每個同學在小組里交流自己購物和解決問題的情況。

        (4)指名學生談談自己解決問題的情況,在全班進行交流。

        結合學生的交流提問:你最喜歡的玩具是哪幾種,買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買8包方便面、一包餅干、5瓶什錦菜和10枝鉛筆,帶50元。

        錢夠不夠,你是怎樣計算的?

        2.購物活動。

        我們這里已經有一個小超市,上面擺滿了小商品,先來進行一次購物活動。大家來推派一個小組的同學做小小營業(yè)員,其余每組派兩名同學帶錢來購買你們喜歡的商品,并且要當面付款結清。買回商品后,向自己小組的同學匯報所買的物品和單價,以及所付的錢款和找回的余錢。然后小組的'同學幫助他們算一算,他們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生錯誤。讓學生進行購物活動。購物結束后,讓每組學生交流自己小組的購物情況,說說買了哪些物品,怎樣計算購物總價的,一共付出多少錢,找回多少錢。

        說明:我們在購物時,一般要選擇我們需要的商品,并考慮需要買多少。在購物以后,我們可以按單價乘數(shù)量計算出每種物品的價錢,再算出購物的總價。

        三、交流體會

        今天我們開展的什么活動?你能把自己在活動中的做法和體會說給同學們聽一聽嗎?

        超市購物教案 7

        活動設計背景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去的地方,不僅是在城市還是在鄉(xiāng)村,幼兒都能見到大小不同的超市。然而超市里的各種各樣的物品又是那樣的吸引幼兒。如超市里的毛絨玩具、小汽車等等。這次活動我們力求通過參觀、游戲、談話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旨在創(chuàng)設一個“超市購物”的游戲情境,在多次去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硬幣,學會使用硬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愿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豐富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和對各種生活用品的認識,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不同面額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

        活動準備

        1、準備常用商品,并標明商品的價格,擺成購物小超市。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fā)現(xiàn)硬幣的特征。

       。1角,5角,1元。)

       。2)出示1角課件。

        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志。

        教師小結: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游戲:取硬幣

        了解活動要求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游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

        老師發(fā)布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庇變喝∠鄳挠矌。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么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后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拿著錢盒到1號貨架購物!

        2、解決問題

        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1元錢),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交流經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提問:“誰愿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么?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個1角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么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薄坝10個1角的硬幣付錢!薄坝2個5角的硬幣付錢!薄坝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里還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3、購物活動

        幼兒第二次購物,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么?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7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7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2個1角合起來也是7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3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保ㄕ埿∨笥褜⑸唐贩胚M桌子底下的籃子里。)

        4、分享商品,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角、5角、1元的硬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超市里買了這么多的商品,真開心!今天也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請她們一起來品嘗我們購買的商品好嗎?請小朋友把自己購買的商品送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超市購物”這一主線,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不斷的超市購物中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從認識硬幣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再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層層深入。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

        超市購物教案 8

        活動目的:

        1,在購物游戲中,學著運用加法計算出老師指定的錢款。

        2,提高幼兒的心算能力和歸類能力。

        活動準備:

        超市環(huán)境設置:貨架三個:內有各種食物,上有數(shù)字標簽,分別為1、2、3、4、5、6、7、8、9。幼兒每人一張練習紙、記號筆等,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10以內數(shù)的組成

        1,游戲:碰球

        2,游戲:猜拳

        二,超市購物

        1,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娃娃數(shù)學城去做客,我們要準備一些禮物。我們每一位小朋友有10元錢,請小朋友購物時正好把10元錢用完。

        2,幼兒購物,老師隨機指導。

        3,請個別幼兒說說,你買了幾樣食物,是幾元錢的?怎樣算的?

        4,幼兒之間互相檢查是否正確,并加以糾正。

        5,把食品按類放回貨架。

        6,再次購物,并用列式把購物時的計算方法寫出。

        7,請個別幼兒介紹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游戲:計算打比拼

        禮物都買好了,請小朋友把禮物都放在小椅子的下面,我們要到數(shù)學城做游戲了。

        幼兒按座位分成1—6組

        每組按座位號依次搶答老師出的數(shù)學計算題,答對的小組得一分,累計多者為勝。

        活動結束:

        請幼兒按貨物的種類有序的擺放貨物。

        超市購物教案 9

        活動內容:

        超市購物

        活動目的:

        1、鞏固已掌握的小數(shù)四則運算和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

        2、讓學生模擬生活中的購物,使學生學會購物,從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想出多種不同的付錢方法或多種找錢方法,尋求多種解法,發(fā)散和拓展學生思維,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活動重點:

        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解決問題。

        活動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用具:

        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出示“超市購物”情景圖。

        提問:你知道他們在做什么?

        出示:超市購物

        提問:你去超市購過物嗎?說說你的.購物經歷。

        教具:超市購物情景圖。

        形式:指名、同座互說。

        二、提出思考

        師:羅列部分文化用品、部分食品和部分兒童玩具的單價。投影出示問題:

        1、任選三樣物品,算一算應付多少元?

        2、給你20元人民幣。開學前買文化用品,你想買哪幾樣,共用多少錢?

        3、你最喜歡的玩具是幾種?買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4、購方便面8包、餅于1包、錦菜5瓶、鉛筆10枝,帶50元夠不夠?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具:物品的單價

        形式:小組學習、集體討論。

        三、實踐活動:

        1、談話導入:如果你到商店買東西。如果你是售貨員,應該怎樣付錢、找錢呢?

        2、模擬:兩人在講臺前演示付錢和找錢情況的。

        3、說明:假設只有5元、10元、20元的整錢。

        4、記錄:將交易情況模擬超市小票簡單記錄。如:物品名稱、價格、支付多少錢、找多少錢。

        教具:學生準備實物。

        形式:小組內學生互相模擬付錢和找錢。

        分組匯報討論結果。

        四、全課小結: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我們學習超市購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亂購物,要根據生活需要節(jié)約用錢。

        超市購物教案 10

        一、活動目的:

        為了讓幼兒體驗生活,增強幼兒的社會實踐能力。認識貨幣后,結合幼兒的關注點和對超市游戲的的興趣。本園組織大班幼兒去附近超市參觀,并嘗試簡單的購物,了解購物過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嘗試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周三)上午xx:xx—xx:xx

        三、活動準備:

        1、動前與幼兒交流,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2、每位幼兒準備10元錢。

        3、提前一天考察路線、環(huán)境、安全等情況,做好與超市的溝通。

        四、活動地點:

        學校附近的旭旺超市

        五、具體事項及人員安排:

        現(xiàn)場總負責:各班教師;制定方案、整理資料:xxx

        六、活動重點:

        1、觀察物品的擺放方式。

        2、物品的`標價方式。

        3、嘗試簡單的購物和結算方式。

        4、活動后幼兒交流購物心得體驗,分享購物成果。

        七、注意事項:

        1、安全教育:

        (1)購物過程中要守紀律,排隊等候。

       。2)來回路上要聽從老師的安排,注意安全。

        2、每班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調整活動時間。

        3、與家長們一起討論,邀請家委會幫助共同完成此次活動。

        超市購物教案 11

        一、活動目標

        1、能細致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2、正確判斷并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3、能主動參與活動。

        二、活動準備

        1、教具:橙邊大卡片4張、紅邊大卡片16張(4組,每組4張)、小猴大卡片1張、磁鐵。

        2、幼兒材料:《超市購物》游戲圖、《購物單》卡片。

        三、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

        1、介紹新朋友。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有一位客人來這里,它是誰?”

        2、歡迎新朋友。

        師:“哦!我們對它表示歡迎吧!”epy兒童

        3、為新朋友起名字。

        師:(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臉,聲音稍變,模仿小猴子)說:“你們好,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嗎?幫我取一個吧?”(老師挑一個幼兒起的名字運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購物。

       。1)師:“花花想去超市買東西,你們去過超市嗎?”

       。2)師:“今天,我們就帶著花花去超市逛一逛,為—家人購買他們想要的物品!

        (二)游戲“買東西”

        1、為爺爺買毛巾。

       。1)師:請幼兒找出到爺爺?shù)馁徫飭慰ㄆ,提問“爺爺想要買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購物》游戲圖上的4條毛巾。“觀察四條毛巾哪里—樣,哪里不一樣?”

       。3)師:“爺爺想要買的毛巾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并提問“你是怎樣找到一模一樣的毛巾?”

       。4)師:(同幼兒一起總結)爺爺想要買的是“旁邊兩條藍色條紋,中間一條橘黃色條紋”的毛巾。

        2、為奶奶買鞋子。

       。1)師:請幼兒找到奶奶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奶奶想要買什么?”

       。2)師:“《超市購物》游戲圖里購物架上的4雙鞋子—樣嗎?仔細觀察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3)師:“奶奶想要買的鞋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并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4)師:(同幼兒—起總結)奶奶想要買的鞋子是“鞋面淡黃色,鞋面上方的邊是紅色、下方的邊是綠色”。

        3、為爸爸買包。

       。1)師:請幼兒找出爸爸的<購物單>卡片,提問“爸爸想要買什么?”

        (2)師:請幼兒直接在《超市購物》游戲圖里找出爸爸想要買的包,并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3)師:(同幼兒—起總結)爸爸想要買的包是“中間紅色的、上下為綠色的”。

        4、為媽媽買圍裙。

       。1)師:請幼兒找出媽媽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媽媽想要買什么?”(為幼兒介紹圍裙)

       。2)師:請幼兒在《超市購物》游戲圖里找出媽媽想要買的圍裙,并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3)師:(同幼兒—起總結)媽媽想要買的.圍裙上狗的顏色是“腳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黃色的”。

       。ㄈ┘w游戲“一樣的商品”

        1、為老師買毛巾。

       。1)師:“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買的物品,真棒!現(xiàn)在老師碰到了困難,請你們幫助一下!幫老師找出這條毛巾!保ǔ鍪救我庖粭l紅邊毛巾大卡片)

        (2)師:請幼兒在《超市購物》游戲圖里找出并說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幫助老師找一樣的包。

        師:(任意出示一張包的紅邊大卡片)請幼兒在《超市購物》游戲圖里找出一模一樣的并說出尋找的方法。

        3、幫老師找鞋子和圍裙。

        師:教師逐一出示鞋和圍裙的橙邊大卡片和相應的4張紅邊大卡片,讓幼兒分組分別從紅邊大卡片中找出與橙邊大卡片—模—樣的鞋和圍裙,然后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其它三張紅邊的與橙邊大卡片之間都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活動結束

        師:“今天你們學會了新本領,幫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與想要買的一模一樣的物品,花花和老師都很感謝你們。”

        超市購物教案 12

        活動設計背景

        該活動屬于“個別探究——集中研討式”的設計。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摸摸、看看、分分、說說,發(fā)現(xiàn)了硬幣和紙幣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自我操作中獲得了知識。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掌握了購物的基本常識,引導幼兒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并會靈活運用。

        2、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產生購物的興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

        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超市情

        2、人民幣學具每個幼兒1套

        3、實物若干、標簽若干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卡通之歌”進入活動室。

        師:“寶寶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嘟嘟超市的門前,你們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嗎?(幼兒:賣東西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逛超市吧!

       。ぐl(fā)幼兒購買的欲望。)

        二、幼兒進超市購物

        1、師:“寶寶們看,超市里擺放的東西多整齊呀!你們看這里擺放的是什么(教師指向文具區(qū))(幼兒會說:“這里有鉛筆、棒棒膠、橡皮、尺子”等),這里是賣學習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區(qū)。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紹生活用品區(qū)、圖書區(qū)、食品區(qū)。

        (讓幼兒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類擺放的。)

        2、師:“寶寶們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個標簽,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錢,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要看好價格和手中的錢再買,下面老師發(fā)給每個小朋友一個錢包,自己去賣東西好嗎?

       。ǚ职l(fā)錢包,幼兒自己去購物)告訴幼兒買完東西要到收印臺去交錢。買東西時不推、不擠,做一個文明的'小顧客。(保育員老師扮演收印員)

        3、幼兒在賣東西的時候可能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只是旁觀,不給予幫助。

        4、師:“寶寶們到老師這邊來,老師看看你們買到什么東西了?”

        幼兒圍到教師身邊,師問:“你買到什么了?”“你為什么沒買到東西?”

        有的幼兒沒買到東西可能活說:“我不認識錢!薄拔也徽J識上面的字。”“我不會花錢!钡,這時教師讓買到東西的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買到東西的。

       。ù谁h(huán)節(jié)讓幼兒認識到不認識錢不會花錢是買不到東西的,從而激發(fā)幼兒認識和使用人民幣的欲望。)

        三、交流比較

        請買到東西的幼兒到這邊來并說說自己買的是什么、怎樣付的款。

        如:用1角錢買了一根鉛筆。就在桌子上擺出一根鉛筆、1角的標簽和一個1角的硬幣,從而讓幼兒認識1角錢。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及1元的硬幣,并了解5個1角和1個5角一樣多,2個5角和1個1元一樣多,10個1角和1個1元一樣多。

       。ㄔ谟變簲⑹龅倪^程中不認識人民幣的幼兒學到了本領,認識了人民幣,也學會了怎么使用,他們會有強烈的購買欲望,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本領)

        四、再次去超市購物

        師:“寶寶們現(xiàn)在認識錢了嗎?知道怎樣買東西了嗎?我們現(xiàn)在再次進入超市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吧!如果不小心把東西碰到了地上該怎么辦?(幼兒:“把它撿起來”)對,撿起來放回原處。好,現(xiàn)在出發(fā)吧!

        幼兒自由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后去收印臺交款。

        師:“寶寶們告訴老師這次你買到什么東西了?用了多少錢?”

        幼兒個個會非常興奮的向老師說自己買到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ㄓ變旱谋绢I得到了展示,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兒不亂花錢

        師:“寶寶們手中還有錢嗎?(幼兒:“有”)我們剩下的錢不能亂花,應該把它積攢起來留到以后有用的時候再用。今天我們學會了購物,以后我們要做家長的小幫手,幫他們去買東西好嗎?(幼兒:“好”)現(xiàn)在寶寶們把剩下的錢放在存錢罐中吧!”

        收學具,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只是讓幼兒初步了解人民幣,通過超市購物的游戲來認識人民幣,幼兒興趣頗高,求知欲強烈。但活動前對幼兒原有知識經驗估計得過高,導致幼兒在第一次購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在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除了備教材,還要備孩子,這樣才能使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超市購物教案 13

        活動目標:

        1.學習購物的基本常識,懂得什么是“三無”產品,了解發(fā)票的作用。

        2.具有辨認“三無”產品的能力,初步樹立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3.購物時不一味追求名牌、相互攀比,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學生

        1.根據購物設計并填寫好購物卡和友情提醒卡。

        2.自帶一件商品,收集購物票具、商品標簽和包裝袋。

        教師

        1.大頭娃娃圖(配解說詞)。

        2.多媒體課件制作、錄像資料。

        活動過程:

        一、揭示主題

        老師在休息的時候,最喜歡逛街了,總喜歡到街上、商場到處逛逛,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東西買。我們班上是不是也有像老師一樣喜歡逛街的同學呀?那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購物的經驗了,今天,就請大家把你們所知道的辨別物品的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談話導入,交流購物心得

        1.談話:上周末老師布置小朋友與爸爸、媽媽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家庭購物活動。你們都買到了哪些東西?教師隨機板書:食品、日用品、學習用具、衣物、家電等。

        2.小組交流:通過這次活動,你們都有哪些收獲?購物中還遇到了什么問題?

        3.召開“家庭購物交流會”:

        請選擇你感興趣的`一類來談談,你認為買東西該看什么?購物時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教師隨機板書:看質量、價格、功能、外觀、售后服務……

        4.小結:從大家的交流中可知道:原來購物的學問可真多!買東西得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才能買到又便宜又實用的商品。

        三、實踐操作,了解“三無” 產品

        1.出示“大頭娃娃”的圖片

        師:在“家庭購物交流活動”中,不少小朋友都提到商品的質量問題。請聽這則新聞(課件出示):大家看到的這名嬰兒,是一位重度營養(yǎng)不良的“大頭娃娃”。導致他變成這樣的罪魁禍首就是無營養(yǎng)劣質嬰兒奶粉。這些劣質嬰兒奶粉曾一度泛濫在安徽阜陽農村市場,已殘害嬰兒六、七十名,其中至少有八名嬰兒已經死亡,這給當?shù)刎毨У霓r民家庭造成極大的傷害。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小朋友談感想:你身邊有誰受過這樣的傷害?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3.開展“我是小小質檢員”實踐活動:

       。1)誰了解什么叫“三無”產品?(請小朋友自讀課本)

       。2)實踐操作:以小組為單位,請小朋友拿出課前搜集好的商品包裝袋和標簽,仔細檢驗這些商品是否合格。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自己發(fā)現(xiàn)的“三無”產品,說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拓展知識,辨認商標:除了辨認“三無”之外,從商標上你還懂得什么?還能看出什么?(請學生帶著商品到臺上說)(實物投影)

        4.獨立思考:如何避免購買“三無”產品?買到了又該怎么辦呢?然后現(xiàn)場采訪老師、同學,獲取更多的好辦法。

        5.小結:

        A.我們購買物品,建議大家到正規(guī)的商家購買。

        B.買東西時要仔細辨認是否為“三無”產品。

        C.不小心買到了不合格的商品可打消費者投訴熱線“12315”。

        D.開具發(fā)票。

        四、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明理

        1.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科書P23看廣告購物情境:聽了小明和媽媽的對話,你有什么想法?你有過小明這樣的故事嗎?

        2.小組交流、匯報后,師小結:是呀!廣告里介紹的商品有些確實名不虛傳,但也存在著一些虛假廣告,只有我們親自比較、選擇,才能知道商品的好壞。

        3.創(chuàng)設教科書P24情境二,召開小小辯論會:你們認為兩個小朋友誰說的話有道理呢?讓我們實話實說!

        五、活動延伸

        設計一張購物友情提醒卡,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超市購物教案 14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購物游戲,感受自己準備春游物品的快樂。

        2.有初步合理的購物計劃,并能根據外出情況挑選適量、適當及必須的物品。

        3.體驗同伴間關愛的友情,愿意關心別人。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16個小錢包(每個內存放10元硬幣)

        2.超市場景布置(貨柜若干、提示卡、價目表)

        3.購物籃若干(16個)

        4.大量物品。(奶制品類、飲料類、水果類、零食類、點心類、其它類)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購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們都帶了些什么好吃的?這些東西都

        是誰給你們準備的?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再過幾天,我們又要去春游了!這次我們不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來準備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們今天就來做個超市的游戲。請你去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最需要的物品帶去春游,好嗎?

        2.幼兒第一次購物,教師觀察。(主要觀察幼兒購物的量是否

        合適)

        3.討論:

       。1)先數(shù)一數(shù),你買了幾樣東西?

        (2)觀察討論個別幼兒的籃子:(帶多少比較合適?)

        (3)重點討論:如果外出春游把這些東西都帶去,你們覺得合適嗎?為什么不合適?說理由。

        (4)教師小結:春游外出帶的食物應該是適量的。如果帶的太少會吃不飽。如果帶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動、回來的時候還會吃不完。那就太浪費了!

       。5)幼兒退貨,個別或共同檢查。

        (點評:活動從生活中選材,但它畢竟不同與生活。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創(chuàng)設了模擬購物情境,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也使他們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種子。第一次的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的活動也在幫助幼兒建立適量購物的正確價值觀。)

        二.第二次購物:

       。保樱簞偛盼覀兣龅搅耸裁磫栴}?這次購物的時候想想看,你要買多少東西比較合適,而且有些東西必須要帶的?

        2.幼兒第二次購物,教師觀察(重點觀察幼兒量的合適性、幼兒購物的種類及個別幼兒情感的關注)

       。常懻摚

       。ǎ保┻@次你買了幾樣?差不多了嗎?你們都買了些什么?

       。ǎ玻┱页鲆粋類別相對較全的包,觀察討論。

       。保悇e觀察。

       。玻攸c討論:哪些物品是必須要帶的?(如餐巾紙、飲料、水果等)

       。常懻摚翰徒砑堄惺裁从?

        為什么你們都要帶飲料?你喜歡喝什么飲料?天熱時,哪種飲料比較解渴?

        帶些水果有什么用?

       。c評:第二次的購物,教師從類別化入手,幫助幼兒從生活經驗講述開始、由淺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須要帶的。也幫助幼兒從感性感受到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內涵。)

        4/個別幼兒包包檢查:你們有沒有想到為好朋友準備呀?準備的東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歡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歡吃什么嗎?

       。ǎ常┯變涸俅瓮素。

       。c評:教師適時地對幼兒進行關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兒理解購物過程的另一種社會價值,不但激發(fā)了幼兒的情感、也促使幼兒更全面整體地考慮購物過程、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目的性。)

        三.第三次購物。

       。保磥砬镉钨徫镎娌皇且患唵蔚氖虑。要考慮周到。呆會兒,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帶的東西是多還是少、還是正正好好。什么東西是一定要帶的?什么東西是不合適的?最后還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點難,能行嗎?這次我們真的要發(fā)錢了!怎么樣把10元錢用好?自己要算好!

       。玻處煱l(fā)錢,個別指導。(大手大腳的孩子:花錢的時候可要節(jié)約一些。)(節(jié)約的孩子:你別太節(jié)約了,用吧!大方點。)

       。常變嘿徫铩

       。矗處熜〗Y:用了幾元錢?水都帶了嗎?給好朋友帶東西了嗎?真好,春游的時候不僅想到了自己,還考慮了好朋友。下一次,我們要告訴爸爸媽媽:春游的時候讓我們自己準備物品,因為我們能準備得很好,說不定想得比爸爸媽媽還周到呢!還要爸爸媽媽準備嗎?

       。c評:課堂上加入真實錢幣的運用,形成了這一活動的一個高潮。也體現(xiàn)了教師 教育目標的整合性。包括語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兒對各種內容的取舍、有目的選擇、對錢幣的使用等。它成為幼兒表現(xiàn)的一個大舞臺、也為教師繼續(xù)教育提供了依據。)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孩子有了足夠的自由空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購買,積極性特別高,同伴間也有了足夠的交流,孩子將這次活動的經驗同以往相比,歸納總結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購物,對以后的的良好購物習慣鋪好路。

        超市購物教案 15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2、正確判斷并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活動準備:

        老爺爺、老奶奶、小姑娘手偶、不同花紋的(帽子、裙子、水杯)、幼兒購物單

        活動重點:

        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活動難點:

        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老爺爺手偶導入活動

        二、基本部分

        1、為爺爺買帽子。

        請幼兒找出到爺爺?shù)馁徫飭慰ㄆ釂?爺爺想要買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購物>游戲圖上的4條帽子。"觀察四頂帽子哪里―樣,哪里不一樣?"

        3)師:"爺爺想要買的帽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并提問"你是怎樣找到一模一樣的.帽子?"

        4)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購買的帽子的特征

        2、為奶奶買杯子。

        1)師:請幼兒找到奶奶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奶奶想要買什么?"

        2)師:"<超市購物>游戲圖里購物架上的4個杯子―樣嗎?仔細觀察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3)師:"奶奶想要買的杯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并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4)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購買的杯子特點

        3、逛超市

        1)為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買東西。 教師出示購物清單,讓幼兒了解購物單的使用方法。

        2)教師介紹超市,講述物品的擺放,幼兒根據購物單的要求購買商品,引導幼兒自管觀察,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來。

        3)引導幼兒回座位將物品匹配好,再次觀察是否一模一樣。

        4)同伴之間互相查看。

        三、結束部分

        喜羊羊、美羊羊和懶羊羊很感謝小朋友們?yōu)樗麄冑徺I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為了表示感謝,他們邀請你們到羊村里做客,邀請你們跳舞~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選用了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創(chuàng)設了去超市購物的游戲情境,幫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購物,整個活動的安排自然緊湊,活動一開始,孩子就進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緊扣目標“發(fā)展細致觀察的能力,學會比較和辨別事物間的細小差別”。同時又十分重視每個孩子的思維過程,反復提問“你是怎么找到的?”“為什么說這是XX想要買的呢?”從中隱含著讓孩子逐步學會觀察的方法(從上往下,從下往上;從明顯到不明顯的)。在方法上也充分體現(xiàn)了由易到難,先集體幫助爺爺、奶奶購物,后個別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選擇,為老師購買商品,幼兒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進一步發(fā)揮。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是:教師的語言尚且不夠規(guī)范、簡練,“一模一樣”這個詞組應該多重復,便于幼兒理解和掌握。

        超市購物教案 16

        教學目標

        1. 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引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法”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shù)學與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3. 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試題。

        教學重點

        掌握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掛圖,實物,課件。

        切入舉偶

        出示掛圖,談話引入。誰能用講故事的形式說出這幅圖的圖意。

        對話平臺

        玩中學

        1. 說一說。

        通過看圖,獲取信息,提出問題。

        (1) 同學們,請你也仔細觀察一下超市的.東南角,看一看從圖中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2) 如果你是小顧客,你想買些什么東西呢?

        指名匯報。

        (3) 如果至允許你買兩種食品,每種數(shù)量不限,你又準備買什么呢?指名匯報。根據學生匯報,教師可板書問題。

        2. 算一算。

        在解決問題中掌握運算順序。

        (1) 仔細看圖,說一說小熊買了什么食品?

        (2) 那么小熊應付多少錢呢?請你來幫他算一算。學生獨立解答后再小組交流匯報。

        (3) 說一說又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4) 教師介紹脫試計算的格式及方法。

        學中做

        1. 做一做。

        (1) 大家真聰明,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黑板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嗎?任選一題,做一做。

        (2) 指名匯報。

        2. 想一想,議一議。

        通過小組探究,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

        熊媽媽有20元錢,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錢

        (1)試著做一做。

        (2)小組議一議。

        (3)說一說。結合剛才的練習,你得到什么結論?

        練習

        (1) 完成試一試的第1題。先認真觀察,然后說一說圖意,最后列試計算。

        (2) 完成試一試的第2題。先說一說運算順序,然后再計算。

        (3) 完成試一試的第3題。

        超市購物教案 17

        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的購物場所及它們的特點。

        2.會根據自己購物的需要選擇適宜的購物場所。

        3.了解一些新穎的購物方式與支付方式。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能根據自己購物的需要選擇適宜的購物場所。

        教學難點:

        讓學生了解一些新穎的購物方式與支付方式。

        教學設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

        教學準備:

        讓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對自己家附近的購物場所進行觀察。了解購物場所的數(shù)量、規(guī)模、所賣商品的種類、付款方式。

        一、聯(lián)系生活,xxx引入

        1.同學們,在生活中要購買需要的用品應該怎么辦?

        2.照片展示,讓學生觀看一些周圍熟悉的購物場所。

        3.讓學生完成書本中的調查表。

        4.學生分組討論不同的購物場所的特點。

        5.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購物場所的特點。

        6.游戲:每個小組想出一個購物場所,然后選一位同學,讓他把該購物場所的特點敘述給大家聽,由其他組的同學判斷這個購物場所是哪個商店。

        二、模擬商品買賣活動

        1.多媒體演示一些同學們熟悉的購物場所。讓學生置身與購物環(huán)境中。

        2.任選三名同學到大門口當“導購員”。

        3.學生模擬買賣商品,教師巡視。

        4.其他同學提出自己想買的東西,由三個“導購員”搶答,并說出去哪兒買較好,并說出理由,其他同學評議。如果“導購員”回答不正確或不令大家滿意,就把“導購員”免職,由自選的助手承擔“導購員”的任務。那位導購員回答的問題多,堅持的時間長,則獲得優(yōu)秀“導購員”的稱號。

        5.評選“優(yōu)秀售貨員”、“文明顧客”。

        三、了解新穎的購物方式

        1.先讓學生回憶電視上介紹的或自己外出旅行所看到的新的選購、付款方式。

        2.觀看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新穎的購物、付款方式。

        3.比較討論自己的購物、付款方式與電腦演示的哪些方式更好,為什么?

        4.指導學生嘗試通過網絡購買一本書、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實際嘗試一下新穎的`購物方式。

        四、擴展訓練

        1.讓學生討論未來的購物場所應該怎樣?

        2.小組共同繪畫未來的購物場所。

        3.教師從旁點撥,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

        五、深化教育,拓展生活

        1.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當一名精明的消費者,懂得選擇最佳的購物場所,選擇價廉物美商品,使用便捷的購物方式。

        2.在今天的購物活動中,你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吧!請學生自由交流學習收獲。

        3.在今天的購物活動中,同學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現(xiàn)在宣布購物活動圓滿結束!

        超市購物教案 1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照時間、人物、地點、及事件經過的線索,完整的講述永輝超市購物的情景,講述自己的感受。

        2、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進行語言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實現(xiàn)購物的經驗,并拍有照片、錄像。

        2、課件制作:講述線索圖(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過、結果)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開展談話,導入活動,(出示永輝超市標志)小朋友,這是什么地方的標志?永輝是個什么地方?你們有沒有去過永輝?和誰一起去的?前幾天,老師也帶小朋友去了永輝,還在里面買了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件事。

        (二)明確講述線索,引導大膽使用描述性的詞語。

        1、提問:要把一件事情說清楚,應該說清楚哪些內容?

        2、教師講述線索,課件逐幅顯示線索圖:要說清一件事,要說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過、最后的心情。

        3、逐幅講述。教師引導幼兒運用一些描述性詞語。引導幼兒重點將購物的經過,引導重點:買東西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樣做的?

        (三)引導幼兒按照線索完整的講述

        1、幼兒選擇照片后:

        (1)幾個幼兒結伴講;

        (2)按照上面的.線索完整的講;

        (3)要把買東西的過程講的詳細些。

        2、幼兒自由結伴,開展講述。

        教師指導講述重點:

        (1)擴展講述的內容,引導使用描述性語言;

        (2)語言的完整性。

        3、請個別幼兒講講。教師講評重點:購物過程的豐富性、個性化及詞語。

        4、請幼兒講給"客人"老師聽。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幼兒作出選擇嘗試最有效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常識、自己的努力積極參與超市的購物、快樂分享時,相信他們會從中獲得思考、交流、合作、認知等很多很多,更會體會到購物帶來的成功喜悅。

        本活動通過“超市購物”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經驗,不僅僅嘗試著自己的選擇,合作購買,而且通過嘗試與周圍人的文明交流解決問題,其中的心理體驗遠遠大于外在的活動本身。真正體現(xiàn)了讓孩子“走進社會、開拓視野”的理念。

        超市購物教案 19

        教學內容:

        學會購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釋。

        教學重點:

        運用百分數(shù)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入新課

        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擴大銷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樣的'促銷活動?那如何學會合理購物呢,從而引入本節(jié)新課。

        二、 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 出示第12頁的例5

        2、 讓學生仔細讀題,說說想到了什么?

        著重理解滿100元減50元的意思

        3、 分別計算出在A商場和B商場所花的實際費用,進行比較

        A商場: 230×50%=115(元)

        B商場: 230-50×2=130(元)

        4、從而得出在A商場購物更省錢,所以在購物時我們要根據促銷方法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yōu)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就是“合理購物”。

        三、課堂練習

        第12頁做一做

        四、作業(yè)

        第15頁第13、14題

        超市購物教案 20

        活動目標: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該如何購物。

        3、自己能夠獨立的完成在超市購物的全過程。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購物的流程。

        難點:讓小朋友說出想要買的東西,并能獨立完成在超市購物的過程。

        活動準備:

        主要是要設計一個區(qū)角,布置一個像超市一樣的地方,并分好區(qū)域(如水果區(qū)、海鮮區(qū)、糕點區(qū)、零食區(qū)等)并收集一些各區(qū)代表性的東西,最后在出口設置一個收銀臺。

        活動過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進入,問一問小朋友哪些去逛過大超市的,說說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們看老師也開了一個超市,你們看看,然后告訴老師在老師的超市里面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3、讓小朋友來老師的超市購物,想好要買什么,買的東西應該在哪個區(qū)才能買到,如果遇到要買的東西不知道在哪里買該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員詢問,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時候一起付款。

        4、讓小朋友分組自由的在超市購物,小朋友之間相互交流。

        5、最后讓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購物成果。

        活動延伸:

        讓幼兒多利用廢舊物品參與到區(qū)角活動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來。于區(qū)角活動的有效開展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努力創(chuàng)新,以便吸引幼兒,使幼兒能自覺、主動地去獲得感性的知識,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達到教育目的。

        活動反思:

        對于這個超市購物的區(qū)角活動主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與游戲環(huán)境,更好地與幼兒進行有效回應與推動,彌補了集體教學活動的缺陷,給更多孩子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對幼兒來說,這一開放自主的活動形式,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fā)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獨立性和主動性,也使幼兒與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顯現(xiàn)出很強的興趣,但是幼兒的隨意性比較強,教師缺乏必要的指導。老師在孩子擺弄的過程中急于指導,讓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悄然流失。在區(qū)角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表達表現(xiàn)的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充分展示自己。

        超市購物教案 21

        設計意圖:

        家長們會經常碰這樣的事:帶著孩子逛街,路過玩具柜、食品柜前孩子哭鬧著要這要那,弄得家長很尷尬。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合理消費意識,我設計了《購物》這一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哭鬧著讓家長買東西是不好的行為,要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買 ,樹立合理的消費觀。

        活動目標:

        1.知道購物時要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

        2.初步樹立合理的消費觀。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課件。

        2.布置"樂樂超市"。

        活動過程:

        1.引題。

        出示小頭爸爸、圍裙媽媽、大頭兒子的形象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他們是誰?他們在干什么呢?

        2.根據需要和要求,幼兒練習購物。

        (1)播放課件一小頭爸爸:大頭兒子,我們明天全家要去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大頭兒子:太好了,我正想帶點禮物去看看他們呢?小頭爸爸,你說,我們該帶些什么禮物給他們呢?

        圍裙媽媽:孤兒院的院長打電話告訴我,她們的奶粉吃完了(出現(xiàn)奶粉圖片);小寶寶的襪子破了(出現(xiàn)襪子圖片);夏天的太陽太火了,寶寶想要頂太陽帽(出現(xiàn)太陽帽圖片);紅紅要表演舞蹈想要一條漂亮的裙子(出現(xiàn)裙子圖片);小朋友們還想做手工玩油泥(出現(xiàn)油泥圖片);廚房里的叔叔說醬油沒有了(出現(xiàn)醬油圖片)。

        大頭兒子:啊,這些都是他們很需要的東西呀,可是我們今天沒有時間去買這些東西呀。咦,我們就請小班小朋友幫我們去"樂樂超市"把這些東西買回來吧。

        評析: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還有圍裙媽媽都是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利用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向幼兒提出要求,幼兒都能高興地接受。因此提高了幼兒接受新知識的欲望。

        (2)師: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他們一家把東西買回來嗎?(愿意)(出示錢)這是圍裙媽媽給我們買東西的錢。來,拿著。

        問:數(shù)一數(shù),你們拿到幾張錢?(五張)一張錢能買一件東西,我們在超市只能買圍裙媽媽需要東西呀。

        師:走吧,帶上錢我們去逛超市了。

        師:小朋友,快把買來的東西給圍裙媽媽看看,對不對。

        (3)請幼兒將買回來的東西和課件上的東西對應。如有買錯掉的東西請幼兒說說買的理由,然后播放課件二圍裙媽媽傷心地說:這不是福利院里的小朋友需要的東西,浪費了。

        評析:當孩子們高興地在超市購物時,有些小朋友看到了許多玩具和吃的東西,忘記了圍裙媽媽提的要求了,就多選了和選錯了東西,教者先用簡單的語言提示幼兒,可是幼兒被眼前的玩具吸引,把圍裙媽媽的要求都忘了。這時教者不再強調,留著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評價。這樣幼兒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買了許多不需要的東西,結果沒錢買需要的東西了。

        (4)請買錯了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要買奶粉、襪子、太陽帽、裙子、油泥和醬油的理由。

        (5)買錯掉的小朋友去調換貨物,重新買回最需要的東西。

        (6)播放課件三圍裙媽媽:小朋友們,你們真棒,東西都買對了,謝謝你們了!

        3.對比寶寶貝貝不同的購物行為,進一步鞏固幼兒按需消費的良好習慣。

        師:小朋友們今天的.表現(xiàn)真不錯。賺錢很不容易,買東西不能說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一定要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才行。今天我在超市看到寶寶和貝貝也在買東西的,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買了什么?

        播放課件四寶寶和媽媽來到玩具商場,看到商場里有好多東西。寶寶說:"哇!這么多玩具!媽媽,寶寶要買汽車。"媽媽說:"好的。" 媽媽給她買了汽車。寶寶忽然看見邊上有一輛更漂亮的大汽車,又說:"媽媽,寶寶還要買這輛大汽車。"媽媽說:"寶寶,我們已經買了一輛了,不要買了,好嗎?"寶寶想了想:"嗯……好的吧!"播放課件五貝貝和媽媽來到商場,貝貝手上抱著芭比娃娃在玩具柜前,他又哭鬧著說:"媽媽媽媽,我要買大汽車!""媽媽媽媽,我要買喜洋洋。!"媽媽說:"貝貝,我們已經有芭比娃娃了,不買大汽車了,好不好?"寶寶哭著說:"不嘛不嘛,我要買!!不嘛不嘛,我要買!不嘛不嘛,我要買!不嘛不嘛,我要買!"(大哭)。媽媽滿頭怒火的模樣。

        提問:

        ⑴你喜歡寶寶還是貝貝?為什么?

       、曝愗愖龅煤貌缓?為什么?

       、俏覀儊韼椭愗,應該對貝貝說一些什么話呢?

        ⑷逛商場時,怎樣做個好孩子呢? 鼓勵幼兒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引導幼兒總結出不能哭鬧。

        評析:讓幼兒觀看寶寶貝貝買東西時的表現(xiàn),并進行比較,進一步明白哭鬧著要買東西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不哭鬧的寶寶在幼兒的心里也樹立了榜樣。

        4.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的表現(xiàn)都很棒,這么乖的孩子應該獎勵噢。來,老師每人發(fā)一個錢,去超市買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回來玩吧。

        活動反思:

        經過精心的準備和用心的引導,這節(jié)活動課效果良好,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基本完成教學目標。作為幼兒教師,我深感還要學習和補足幼兒的教學經驗,分析和總結孩子的學習水平和個性特征。我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他們主動表達的積極性。但是對于活動中出現(xiàn)的小狀況,我還需要多關注每個孩子的特點,爭取做到提供自己最小支持幫助孩子最大發(fā)展。在師幼活動方面,我將及時根據孩子們的表現(xiàn)調整教學進度和環(huán)節(jié)設置,多鼓勵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讓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再提升一個臺階,為早日融入社會打好基礎。

      【超市購物教案】相關文章:

      超市購物的教案10-26

      超市購物教案06-20

      《超市購物》教案06-22

      大班教案《超市購物》10-31

      小班教案《超市購物》10-27

      超市購物教案【熱門】02-14

      《超市購物》教案(精品)06-22

      《超市購物》教案(熱門)06-22

      《超市購物》大班教案02-06

      【精】《超市購物》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