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評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并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那么你有了解過評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放小鳥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放小鳥評課稿1
朱老師在執(zhí)教該課過程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學習。
首先,朱老師設計的復習鞏固部分有一定的梯度又實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每個詞語都是經過老師深思后選擇的。它們中既有“著急”和“焦急”這對近義詞,又有“一定”、“一閃一閃”中“一”的不同讀法的設計。
其次,朱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積極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她盡力結合小學生愛鳥的實際,借助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盡力營造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入情入境積極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大膽想象,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從而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興趣。
再次,朱老師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著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與語言。如:小鳥看見鳥媽媽時會說些什么?你對小鳥有什么美好的祝愿?看看大哥哥大姐姐的`在愛鳥行動中,你們想對身邊的小伙伴說些什么?等多出的說話訓練設計都對學生的思維與語言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在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時,朱老師從身邊入手,讓學生跟著電腦老師學一學生字的筆順,學生模仿著描一描,寫一寫。用這樣方法學習生字有利于學生對生字鞏固,也容易操作。
放小鳥評課稿2
本課是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由于學生前兩課已經學過9加幾的進位加法,和8加幾的進位加法,學生已經有了相似的學習經驗,所以本節(jié)課對學生來說不算很難。
課上還是采取讓學生自己想算法,自己講解的方式,通過動手操作增加學生的活動經驗,進一步感受湊十法。但是在上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積極性不是很高,重復的知識激發(fā)不起學生的興趣。剛好這時線上培訓,在培訓中,聽了浙江省的徐老師也講了“湊十法”,這是一節(jié)課給我很多啟發(fā)。
第一:針對相似內容,可以做單元整合,不必按照教材一節(jié)一節(jié)講,對知識進行重新排列,一節(jié)課可以針對一種方法講透。
第二:要讓學生明白學此知識的必要,比如,我們?yōu)槭裁匆脺愂ㄓ嬎,練習中關于圈一圈這種題,很多學生不知道怎么圈,這些學生不是不會湊十法,而是沒搞明白為什么要10個圈起來。教師可以說怎么圈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來你是怎么算的'等話語,讓學生明白意圖。
第三:小組合作時,讓學生互相給同桌說一說想法,尤其是比較慢的學生,讓理解力好的學生給他講,發(fā)揮同齡人的作用,以好帶差。
放小鳥評課稿3
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字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美中不足的是留給學生書寫的時間少了一些。
這節(jié)課體現(xiàn)了《小語學大綱》精神,以讀為本,貫穿整個學過程。學中以“這是一只小鳥!睘橹骶,將課文內容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抓住重,細讀感悟,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一、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驗,恰當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說話情境,進行思維訓練。
如何激發(fā)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感情是本課的一個重。在孩子稚嫩、純真的心靈中,天生有對弱小動物的憐憫之情,因師著重抓住了孩子的這個特,選擇課文中值得人為之動情的地方,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鳥媽媽和小鳥相見的感人一幕。情境學是低年級語文學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進行想象說話練習。把說話訓練貫穿于整個學之中,并且提供說話句式,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訓練特,易于說話訓練。學生們一個個進入了角色,為小鳥的命運心焦,這既激發(fā)了愛護小鳥的情感,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視指導朗讀,讀出形、讀出神、讀出情。
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去體味課文的語言,感受人物的內心。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利用文中空白處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幫助學生在讀中理解品味,體會語言的魅力,培養(yǎng)對語言的感受能力,鍛煉說寫能力,同時獲得情感的體驗,提高審美的情趣。
三、關注學生的差異,抓住每一個契機。
學中,師能照顧暫差生,從詞、句入手,簡化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難度;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師能引領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加以鼓勵,努力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安全的學習氛圍。
放小鳥評課稿4
《小鳥小鳥》是五年級下冊第一課的一首8/6拍,二段體結構的歌曲。曲調歡愉而又奔放,充分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這一課的重難點是二聲部的教唱;用富有彈性的、優(yōu)美舒展的歌聲來正確演唱這首歌曲。
1.在課堂一開始,我通過跟隨《小鳥小鳥》的伴奏音樂做律動,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6/8拍的歌曲特點。
2.完整聽賞歌曲后,我馬上給學生展示完整的歌譜,讓學生對歌曲有個整體的感覺。但王老師并沒有讓學生看著歌譜完整地聽賞,而是通過邊觀賞各種小鳥的圖片邊聽范唱的方法,給學生展示歌曲完整的感覺。因為在接下來一連串修改與試講的過程中,其中有一節(jié)試講課,王老師讓學生看著全譜聽范唱,很容易就唱了高聲部,對低聲部的學習很不利。所以王老師運用邊觀賞圖片邊聽唱的方法,這樣既能給學生以歌曲的整體感覺,培養(yǎng)對小鳥形象的直觀感受,又不至于集中精力聽唱高聲部而為后面低聲部的`教唱環(huán)節(jié)增加難度。
3.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把描繪小鳥形象的第一樂段放在首先教唱的環(huán)節(jié),而后再進行第二樂段二聲部的教學。學生先感受到了小鳥活潑可愛的形象,再進行二聲部的學唱,效果顯著。此歌先學唱齊唱部分能為二聲部教學帶來情緒鋪墊的作用。
4.我運用譜例對比的方法,把變化重復的寫作手法通過二聲部旋律教唱的過程,簡要的講述,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知識面。
5.在二聲部合唱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聆聽第二樂段的范唱,引導學生跟隨老師畫出小鳥飛行的兩條不同路線片段圖(旋律線),引出合唱中的低聲部與高聲部從而進行分聲部教學。
6.我運用電子琴,錄制了慢速、中速,帶高聲部旋律的伴奏音樂,讓學生在學唱過程中循序漸進,并運用電子琴特有的不同音色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進行二聲部的學唱,效果較為顯著。
此課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沒有強調歌唱運用氣息。
2.學生音準、聽力的培養(yǎng)不夠。
3.在二聲部教學中,沒有提出讓學生多互相聆聽兩個聲部的音響效果。
4.學生合唱中最重要的合作能力應加強訓練。
放小鳥評課稿
放小鳥評課稿5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復習生字詞。
、畔旅孢@些詞你能讀準嗎?開火車讀。(出示)
著急焦急非常一定拍拍翅膀決心
、莆覀冊賮砜匆唤M描寫小鳥的詞語,你會讀嗎?指名讀、齊讀。(出示)
綠色黃色一閃一閃羽毛嘴巴眼睛
【評:從分類認讀詞語中可以體會到教者的巧妙用心,既鞏固復習了舊知,又為下文學習小鳥是什么樣子作好鋪墊。】
二、精讀課文。
1、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
出示:這是一只的小鳥。生自由讀課文。
【評:抓住教學主線,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指明方向,同時也讓學生去整體感知課文!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小鳥圖,誰來說說它的樣子?
出示: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一閃一閃的眼睛
指名讀詞組。
。2)課文中也有一句話寫出了小鳥的樣子,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出示:姑媽送我一只小鳥,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兩只眼睛一閃一閃的,非常可愛。
指名讀,“非!笔鞘裁匆馑迹磕隳軗Q一個詞嗎?
再指名讀。
【評:出示小鳥圖,讓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說、去思、去讀,給予他們思維與說話、讀書的機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流暢!
。3)除了可愛,它還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呢?(指黑板句式)再去讀一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指名說。
【評:再抓住教學主線,讓學生中在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同時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邊讀邊思考”!
你們從第1自然段的哪一句話看出來的?
出示:我把它放進籠子里,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他一動也不動。
指導朗讀:讀出小鳥的傷心、孤獨。自由練習。指名讀。
【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很著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這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讀第2自然段。
指名說。
(2)出示:突然,小鳥朝著窗外叫起來。我抬頭看去,原來窗外也有一只鳥在叫喚,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指名讀。
“焦急”是什么意思?在課文中找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和“著急”有什么不同呢?再讀。指名說。師范讀。指名說。
【評: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用同義詞理解詞義。同時不忘對同義詞進行辨析,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3)(出示句式:小鳥朝著窗外叫起來,好像在說。)
。ǔ鍪揪涫剑捍巴庖灿幸恢圾B在叫喚,好像在說。)
想想如果你就是這只小鳥,離開了**的懷抱,你會說些什么?媽媽會說些什么呢?
【評: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由要我說變成我要說,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4)學習詞語:心急如焚。(板書:心急如焚)領讀。
練讀,指名讀,齊讀。
4、師引讀第三、四自然段。
如果此時你是那只小鳥,你會對“我”說些什么呢?你會怎么夸獎他呢?
5、出示: 我很著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我想,一定是小鳥的媽媽找孩子來了。
我看了看籠子里的小鳥,決心放它回家去。
輕聲讀讀。你覺得哪一句讀得最好,最能讀出小男孩對小鳥的愛護,你就讀哪一句。
【評: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6、他這么喜歡這只可愛的小鳥,為什么決心放小鳥呢?(指課題)
7、這時小鳥回到了**的懷抱,飛回了廣闊的天空,這時的小鳥又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呢?(指板書)
【評:第三次抓住教學主線,雖說是讓學生說說此時小鳥是什么樣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讓學生受到了熏陶、感染與教育!
8、小結: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愛護小動物,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9、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羽、非”。認讀。
2、你們看,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
3、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非”。
“羽”不用老師教,相信你們也能寫得很好。打開《習字冊》,寫吧。
【評:指導學習生字,先讓學生比較,找出共同點,再重點指導一字,剩下的字鼓勵學生自己去觀察、臨寫,積極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不足之處是學生書寫的時間少了一些!
評課:
一、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一個人一旦對某一事情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他作出的努力會達到驚人的程度。”吳瓊恬老師的課,充分反映了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課堂上每個學生都都能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點燃了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才能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二、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著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與語言。
古希臘生物學家、散文家普羅戈曾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眱和南胂罅κ亲罨钴S,教師給學生插上那一雙雙想象的翅膀,在知識藍天中展翅高飛。吳瓊恬老師讓學生當翻譯家,充分引導學生看圖后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思、去說,給予他們思維與說話的機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名動物語言的翻譯家。她的課,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將思維與語言得到了同步發(fā)展,想到什么說什么,并且能把所想的內容清楚地說出來。
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吳瓊恬老師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蘊涵著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不顯得那么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閱讀教學中,吳瓊恬老師從詞、句入手,簡化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難度,能照顧暫差生;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吳教師能引領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對于膽小的學生吳老師給予他們鼓勵、膽量,對于答錯問題的學生給予方法、尊嚴,對于積極發(fā)表見解的學生給予熱情、成功,整節(jié)課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
四、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本文通過敘寫小作者放小鳥的經過以及當時的心情,從而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課文中的小作者非常喜歡小鳥,但他為了小鳥生活地更加幸福快樂,毅然把小鳥放了。與此同時,他的這一舉動使自己高興,小鳥高興,小鳥的媽媽也高興,說明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也要想想別人。對于學生來說,從這篇課文中悟出了一個道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對于教師來說,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課文讓學生受到了熏陶、感染與教育。
放小鳥評課稿6
《小鳥小鳥》曲調歡悅而又奔放,充分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為6/8拍,二段體結構。第一段(8小節(jié))為齊唱,第二樂段為合唱。每段均由兩個變化重復的大樂句組成,音樂素材十分精煉而集中。總體來說,有一些成功的嘗試,但也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現(xiàn)對其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反思:
一、備課思路
1.合唱是“重中之重”的思路偏差。《小鳥小鳥》這首歌曲的二部合唱占了較大的篇幅,涵蓋了歌曲整個B部分,再加上班級合唱教學是我?guī)缀醪辉佑|的領域,在看到這個課題時,歌曲中的合唱部分就引起了我的高度關注。我在設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時,一切都以“合唱部分”的教學為主,將其視為本堂課的“重中之重”!然而從課堂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思路是有所偏差的。首先,一節(jié)音樂課應該是完整地呈現(xiàn)一首音樂作品,而不是“去頭掐尾”的某一部份內容的學習,這樣會使教學失去平衡,也缺乏完整性。第二,忽略作品音樂形象、情緒的引導,過分的強調技能、技巧,既沒有達到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也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將教學目標細化到“班級合唱”的準確定位。當我將“二聲部合唱”的教學設為重點時,更是將目標細化到“班級合唱”。因為普通合唱團的訓練與班級合唱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普通教學班的孩子不像合唱團的孩子那樣大都具備較好的基礎條件,能受到長期、系統(tǒng)的訓練,所以他們的起點不一樣,接受能力也無法相比。因此,我在設定教學環(huán)節(jié)時,一直緊緊圍繞“班級合唱”來進行,避免過于專業(yè)化的訓練手法。在進入合唱之前,我設計了很多讓學生逐漸適應多聲部旋律的環(huán)節(jié),如先以比較形象的方式解釋兩條聲部間的關系、抗干擾聆聽練習、與樂器配合唱、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樂器引導下唱等等,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二聲部合作的能力。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確實能夠逐步適應多聲部旋律的加入,有所成效。
二、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
1、弱化了對歌曲情緒的引導前面提到過,在設定《小鳥小鳥》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時,將合唱教學設為“重中之重”,以致于一堂課下來,除了合唱這一部分,其它所有內容都被弱化,包括對歌曲音樂形象的分析及情緒的引導這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最后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的情緒沒有被調動起來,對歌曲學習的投入度非常不夠,而且由于對音樂形象的體會也不夠,難以通過歌聲準確表達歌譜的要求,最后反而影響了歌唱技能的掌握,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教唱環(huán)節(jié)不夠扎實。在這節(jié)課中,不管是歌曲齊唱部分還是合唱部分的教唱,都顯得不夠扎實。由于擔心學生的識譜能力有限,不敢在唱譜的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細扣,只是帶學生唱兩遍感受音高,便直接套入歌詞演唱,且每次演唱都只是一帶而過,缺乏層次感,沒有落實好重、難點的解決;另外,教唱過程中,一個聲部練兩次后,又輪換另一個聲部進行練習,原本對旋律的掌握就不夠扎實,再加上聲部的交替學習過于頻繁,學生容易混淆,不利于其唱穩(wěn)自己的聲部。
3、過于“走教案”回顧這一節(jié)課,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過于“走教案”。如歌曲齊唱部分的學習,在學生還沒有掌握的情況下,就繼續(xù)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導致后面完整演唱歌曲時,齊唱部分出現(xiàn)較大的音準問題。以上的問題同樣出現(xiàn)在后面的教學中,雖然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有其相應的作用,但沒有落到實處,切實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最后只是流于形式。
4、語調過于平淡在進行這堂課的教學時,我還存在著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語音語調過于平淡,缺乏抑揚頓挫的變化,不夠生動,無法調動學生的情緒,自己拋出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
三、改進方向
1、始終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合理平衡技能與情感的關系。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確保一堂課的完整性。
3、注意教學過程中的“生成”,用心關注學生的“學”,將“型教案”轉化為“心教案”。
4、豐富自身語言及語音語調的變化。
5、始終保證對學生音準、音質等質量的要求。
放小鳥評課稿7
聽完陳老師《放小鳥》這節(jié)課,我受益匪淺。本節(jié)課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層次清楚。
陳老師能夠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疑為線、以讀為主、以拓展為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教學中,以“我是一只的小鳥”貫穿全文,層次清楚,讀悟結合,層層深入,最后讓學生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
2、以生為本,課堂氣氛民主、活躍。
新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教學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陳老師把大部分時間都留給了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她讓學生充分地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喜歡的方式讀,讀完之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帶著自己的感受再去讀。整個課堂氣氛很活躍,師生之間能夠真正地實現(xiàn)互動。
3、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節(jié)課,陳老師不僅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與能力。在學生讀書前,出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不時地提醒學生邊讀邊思考,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放小鳥評課稿8
一、正確解讀文本,突出教材重難點
《放小鳥》一文敘述了“我”得到小鳥,然后養(yǎng)小鳥,最后放小鳥的過程,我的心情也隨之跌宕起伏,由得到小鳥的高興到小鳥一動不動時的著急,再到放小鳥后的高興。朱老師將這兩條線索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慢慢推進,引導學生領會文章表達的感情。小男孩把小鳥關進籠子,是因為喜愛它,想把它留在身邊;把小鳥放回大自然,讓它自由快樂地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愛鳥。這就是課文的中心,朱老師把握得都很準確。
二、抓住關鍵詞語、以重點句子串聯(lián)起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在引導學生精讀課文時,朱老師讓學生畫出,帶有“非!薄翱蓯邸薄爸薄皼Q心“等詞語和相關的句子品讀體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積累了語言。
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朱老師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蘊涵著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不顯得那么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閱讀教學中,朱老師從詞、句入手,簡化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難度,能照顧暫差生;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吳教師能引領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對于膽小的.學生朱老師給予他們鼓勵、膽量,對于答錯問題的學生給予方法、尊嚴,對于積極發(fā)表見解的學生給予熱情、成功,整節(jié)課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
四、生字的教學扎實
這節(jié)課中,朱老師對生字的教學很扎實。生字的認讀,朱老師采取小老師帶讀、全班讀、開火車讀、帶詞語讀、去掉拼音讀等多種形式讀讓學生得于鞏固。對生字的書寫,朱老師指導得更是細致,她通過范寫,提醒學生注意生字的結構、部首、筆畫,以及一些關鍵筆畫的位置和寫法,然后才讓學生描紅、臨寫。體現(xiàn)了一年級以識字寫字為主的一個教學重點。
我們覺得這節(jié)課的不足是,讀得不夠:指導不夠,形式單一,只讀重點句子,沒有讀全文,學生對文本理解不全面,難于融入文中,當然也就難以讀出感情。
【放小鳥評課稿】相關文章:
《放小鳥》的評課稿11-17
《放小鳥》的評課稿(精)08-20
《放小鳥》的評課稿[優(yōu)秀]01-16
《放小鳥》的評課稿【精華】11-22
《放小鳥》的評課稿(熱門)07-02
《放小鳥》的評課稿(優(yōu))03-08
《放小鳥》的評課稿2篇(精選)01-21
《放小鳥》的評課稿集錦(4篇)12-14
《放小鳥》的評課稿4篇(合集)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