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點

      時間:2025-07-21 16:21:40 賽賽 機械/重工/工業(yè)自動化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大全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nèi)容、關鍵部分。掌握知識點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學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大全,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大全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點 1

        1、機械零件常用材料:普通碳素結(jié)構(gòu)鋼(Q屈服強度)優(yōu)質(zhì)碳素結(jié)構(gòu)鋼(20平均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萬分之20)、合金結(jié)構(gòu)鋼(20Mn2錳的平均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2%)、鑄鋼(ZG230—450屈服點不小于230,抗拉強度不小于450)、鑄鐵(HT200灰鑄鐵抗拉強度)。

        2、常用的熱處理方法:退火(隨爐緩冷)、正火(在空氣中冷卻)、淬火(在水或油中迅速冷卻)、回火(吧淬火后的零件再次加熱到低于臨界溫度的一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后在空氣中冷卻)、調(diào)質(zhì)(淬火+高溫回火的過程)、化學熱處理(滲碳、滲氮、碳氮共滲)。

        3、機械零件的結(jié)構(gòu)工藝性:便于零件毛坯的制造、便于零件的機械加工、便于零件的裝卸和可靠定位 。

        4、機械零件常見的失效形式:因強度不足而斷裂;過大的彈性變形或塑性變形;摩擦表面的過度磨損、打滑或過熱;連接松動;容器、管道等的泄露;運動精度達不到設計要求 。

        5、應力的分類:分為靜應力和變應力。最基本的變應力為穩(wěn)定循環(huán)變應力,穩(wěn)定循環(huán)變應力有非對稱循環(huán)變應力、脈動循環(huán)變應力和對稱循環(huán)變應力三種。

        6、疲勞破壞及其特點:變應力作用下的破壞稱為疲勞破壞。特點:在某類變應力多次作用后突然斷裂;斷裂時變應力的最大應力遠小于材料的屈服極限;即使是塑性材料,斷裂時也無明顯的塑性變形。確定疲勞極限時,應考慮應力的大小、循環(huán)次數(shù)和循環(huán)特征。

        7、接觸疲勞破壞的特點:零件在接觸應力的反復作用下,首先在表面或表層產(chǎn)生初始疲勞裂紋,然后再滾動接觸過程中,由于潤滑油被基金裂紋內(nèi)而造成高壓,使裂紋擴展,最后使表層金屬呈小片狀剝落下來,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個個小坑,即疲勞點蝕。疲勞點蝕危害:減小了接觸面積,損壞了零件的光滑表面,使其承載能力降低,并引起振動和噪聲。疲勞點蝕使齒輪。滾動軸承等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8、引入虛約束的原因:為了改善構(gòu)件的受力情況(多個行星輪)、增強機構(gòu)的剛度(軸與軸承)、保證機械運轉(zhuǎn)性能。

        9、螺紋的種類:普通螺紋、管螺紋、矩形螺紋、梯形螺紋、鋸齒形螺紋。

        10、自鎖條件:λ≤ψ即螺旋升角小于等于當量摩擦角。

        11、螺旋機構(gòu)傳動與連接:普通螺紋由于牙斜角β大,自鎖性好,故常用于連接;矩形螺紋梯形螺紋鋸齒形螺紋因β小,傳動效率高,故常用于傳動。

        12、螺旋副的效率:η=有效功/輸入功=tanλ/tan(λ+ψv)一般螺旋升角不宜大于40°。在d2和P一定的情況下,鎖著螺紋線數(shù)n的增加,λ將增大,傳動效率也相應增大。因此,要提高傳動效率,可采用多線螺旋傳動。

        13、螺旋機構(gòu)的類型及應用:

        ①變回轉(zhuǎn)運動為直線運動,傳力螺旋(千斤頂、壓力機、臺虎鉗)、傳導螺旋(車窗進給螺旋機構(gòu))、調(diào)整螺旋(測微計、分度機構(gòu)、調(diào)整機構(gòu)、道具進給量的微調(diào)機構(gòu))

       、谧冎本運動為回轉(zhuǎn)運動。

        14、螺旋機構(gòu)的特點:具有大的減速比;具有大的里的增益;反行程可以自鎖;傳動平穩(wěn),噪聲小,工作可靠;各種不同螺旋機構(gòu)的機械效率差別很大(具有自鎖能力的的螺旋副效率低于50%)。

        15、連桿機構(gòu)廣泛應用的原因:能實現(xiàn)多種運動形式的轉(zhuǎn)換;連桿機構(gòu)中各運動副均為低副,壓強小、磨損輕、便于潤滑、壽命長;其接觸表面是圓柱面或平面,制造比較簡易,易于獲得較高的制造精度。

        16、曲柄存在條件:

       、僮疃虠U長度+最長桿長度≤其他兩桿之和

       、谧疃虠U為連架桿或機架。

        17、凸輪運動規(guī)律及沖擊特性:

        ①等速:剛性沖擊、低速輕載

        ②等加速等減速:柔性沖擊、中速輕載

        ③余弦加速度:柔性沖擊、中速中載

       、苷壹铀俣龋簾o沖擊、高速輕載。

        18、凸輪機構(gòu)壓力角與基圓半徑關系:r0=v2/(ωtanα)—s,其中r0為基圓半徑,s為推桿位移量 。

        19、滾子半徑選擇:ρa=ρ—r,當ρ=r時,在凸輪實際輪廓上出現(xiàn)尖點,即變尖現(xiàn)象,尖點很容易被磨損;當ρr,通常取r≤0.8ρ,一般可增大基圓半徑以使ρ增大。

        20、齒輪傳動的優(yōu)缺點:

        ①優(yōu)點:適用的圓周速度和功率范圍廣;傳動比精確;機械效率高;工作可靠;壽命長;可實現(xiàn)平行軸、相交軸交錯軸之間的傳動;結(jié)構(gòu)緊湊;

       、谌秉c:要求有較高的制造和安裝精度,成本較高;不適宜于遠距離的兩軸之間的傳動。

        21、漸開線的特性:

        ①發(fā)生線在基圓上滾過的一段長度等于基圓上被滾過的弧長;

       、跐u開線上任一點的法線必與基圓相切,且N點位漸開線在K點的曲率中心,線段NK為其曲率半徑;

       、踓osαk=ON/OK=rb/rk漸開線上各點的壓力角不等,向徑rk越大,其壓力角越大,基圓上壓力角為零;

        ④漸開線的形狀取決于基圓大小,隨著基圓半徑增大,漸開線上對應點的曲率半徑也增大,當基圓無限大時,漸開線成為直線,故漸開線齒條的齒廓為直線;

       、莼鶊A以內(nèi)無漸開線

        22、齒輪嚙合條件:必須保證處于嚙合線上的各對齒輪都能正確的進入嚙合狀態(tài),m1=m2=m;α1=α2=α即模數(shù)和壓力角都相等;斜齒輪還要求兩輪螺旋角必須大小相等,旋向相反;錐齒輪還要求兩輪的錐距相等;渦輪蝸桿要求蝸桿的導程角與渦輪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同

        23、輪齒的連續(xù)傳動條件:重合度ε=B1B2/ρb>1(實際嚙合線段B1B2的長度大于輪齒的法向齒距)1

        24、齒廓嚙合基本定律:作平面嚙合的一對齒廓,它們的瞬時接觸點的公法線,必于兩齒輪的連心線交于相應的節(jié)點C,該節(jié)點將齒輪的連心線所分的兩個線段的與齒輪的角速成反比。

        25、根切:

       、佼a(chǎn)生原因:用齒條型刀具(或齒輪型刀具)加工齒輪時。若被加工齒輪的齒數(shù)過少,道具的齒頂線就會超過輪坯的嚙合極限點,這時會出現(xiàn)刀刃把齒輪根部的漸開線齒廓切去一部分的現(xiàn)象,即根切;

       、诤蠊菏沟谬X輪根部被削弱,齒輪的抗彎能力降低,重合度減;

       、劢鉀Q方法:正變位齒。

        26、正變位齒輪優(yōu)點:可以加工出齒數(shù)小于Zmin而不發(fā)生根切的齒輪,使齒輪傳動結(jié)構(gòu)尺寸減;選擇適當變位量來滿足實際中心距得的要求;提高小齒輪的抗彎能力,從而提高一對齒輪傳動的總體強度。

        27、齒輪的.失效形式:齒輪折斷、齒面點蝕、齒面膠合、齒面磨損;開式齒輪主要失效形式為齒輪磨損和輪齒折斷;閉式齒輪主要是齒面點蝕和輪齒折斷;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為輪齒的膠合、點蝕和磨損。

        28、齒輪設計準則:對于一般使用的齒輪傳動,通常只按保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及保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計算。

        29、參數(shù)選擇:

       、冽X數(shù):保持分度圓直徑不變,增加齒數(shù)能增大重合度,改善傳動的平穩(wěn)性,節(jié)省制造費用,故在滿足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的條件下,齒數(shù)多一些好;閉式z=20~40開式z=17~20;

        ②齒寬系數(shù):大齒輪齒寬b2=b;小齒輪b1=b2+(2~10)mm;③齒數(shù)比:直齒u≤5;斜齒u≤6~7;開式齒輪或手動齒輪u可取到8~12。

        30、直齒輪傳動平穩(wěn)性差,沖擊和噪聲大;斜齒輪傳動平穩(wěn),沖擊和噪聲小,適合于高速傳動。

        31、輪系的功用:獲得大的傳動比(減速器);實現(xiàn)變速、變向傳動(汽車變速箱);實現(xiàn)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差速器、汽車后橋);實現(xiàn)結(jié)構(gòu)緊湊的大功率傳動(發(fā)動機主減速器、行星減速器)。

        32、帶傳動優(yōu)缺點:

       、賰(yōu)點:具有良好的彈性,能緩沖吸振,尤其是V帶沒有接頭,傳動較平穩(wěn),噪聲;過載時帶在帶輪上打滑,可以防止其他器件損壞;結(jié)構(gòu)簡單,制造和維護方便,成本低;適用于中心距較大的傳動;

       、谌秉c:工作中有彈性滑動,使傳動效率降低,不能準確的保持主動軸和從動軸的轉(zhuǎn)速比關系;傳動的外廓尺寸較大;由于需要張緊,使軸上受力較大;帶傳動可能因摩擦起電,產(chǎn)生火花,故不能用于易燃易爆的場合。33。影響帶傳動承載能力的因素:初拉力Fo包角a摩擦系數(shù)f帶的單位長度質(zhì)量q速度v。34。帶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勞破壞;設計準則:在不打滑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疲勞強度和壽命。

        33、彈性滑動與打滑:打滑:由于超載所引起的帶在帶輪上的全面滑動,可以避免;彈性滑動:由于帶的彈性變形而引起的帶在帶輪上的滑動,不可避免 。

        34、螺紋連接的基本類型:螺栓連接(普通螺栓連接、鉸制孔用螺栓連接)、雙頭螺柱連接、螺釘連接、緊螺釘連接。

        35、螺紋連接的防松:摩擦防松(彈簧墊圈、雙螺母、橢圓口自鎖螺母、橫向切口螺母)、機械防松(開口銷與槽形螺母、止動墊圈、圓螺母止動墊圈、串連鋼絲)、永久防松(沖點法、端焊法、黏結(jié)法)。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點 2

        連接

        1. 螺紋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大徑(公稱直徑)、小徑、中徑、螺距、導程、螺紋升角、牙型角、牙側(cè)角。

        2. 牙側(cè)角越大,自鎖性越好,效率越低。

        3. 把牙型角等于60度的三角形米制螺紋稱為普通螺紋,以大徑為公稱直徑。同一公稱直徑可以有多種螺距的螺紋,其中螺距最大的稱為粗牙螺紋,其余都稱為細牙螺紋。公稱直徑相同時,細牙螺紋的自鎖性能好,但不耐磨、易滑扣。

        4. M24:粗牙普通螺紋,公稱直徑24,螺距3;M24×1.5:細牙普通螺紋,公稱直徑24,螺距1.5。

        5. 螺紋連接的防松:摩擦防松、機械防松、鉚沖粘合防松。對頂螺母屬于摩擦放松。

        6. 螺栓的主要失效形式:1)螺栓桿拉斷;2)螺紋的壓潰和剪斷;3)經(jīng)常裝拆時會因磨損而發(fā)生滑扣現(xiàn)象。

        7. 螺栓螺紋部分的強度條件。螺栓的總拉伸荷載為:工作荷載和殘余預緊力。

        8. 計算壓油缸上的螺栓連接和螺栓的分布圓直徑。

        齒輪傳動

        1. 按照工作條件,齒輪傳動可分為閉式傳動和開式傳動。

        2. 輪齒的失效形式主要有:齒輪折斷、齒面點蝕、齒面膠合、齒面磨損、齒面塑性變形。在一般閉式齒輪傳動中,齒輪的主要是小型齒面解除疲勞點蝕和輪齒彎曲疲勞折斷。齒根部分靠近節(jié)線處最易發(fā)生點蝕,故常取節(jié)點處的接觸應力為計算依據(jù)。一般僅有一對齒嚙合,即荷載由一對齒承擔。對于開式齒輪,主要的失效形式有:齒面點蝕和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破壞。

        3. 熱處理:鋼在固體狀態(tài)下被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不同的冷卻方法,改變鋼的組織結(jié)構(gòu),得到所需性能。退火:放在空氣中緩慢降溫。正火:空氣中對流冷卻。淬火:放在水中或油中冷卻。

        4.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作用力及其各力的方向:圓周力及其方向,徑向力及其方向 。

        5. 齒面接觸應力的驗算公式。兩輪的接觸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兩輪的許用應力不同,因為兩輪的材料和熱處理方式不同,計算中取兩輪中較小者。

        6. 設計圓柱齒輪時設計準則:1)對閉式軟齒面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為齒面點蝕,按齒面接觸強度進行設計,按齒根的彎曲強度進行校核;2)對閉式硬齒面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為輪齒彎曲疲勞強度破壞,按齒根的彎曲強度進行設計,按齒面的接觸強度進行校核;3)對開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為齒面磨損和輪齒彎曲疲勞強度破壞,按輪齒的彎曲疲勞強度進行設計,將計算的模數(shù)適當修正。

        7.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各分力的方向如下:圓周力的方向在主動輪上與運動方向相反,在從動輪上與運動方向相同;徑向力的方向?qū)奢喍际侵赶蚋髯缘妮S心;軸向力的方向可由齒輪的工作面受壓來決定。

        8. 螺旋角增大,重合度增大,使傳動平穩(wěn)。

        帶傳動

        1. 帶傳動的優(yōu)點是:1)適用于中心距較大的傳動;2)帶具有很好的撓性,可緩和沖擊,吸收振動;3)過載時,帶與帶輪間出現(xiàn)打滑,打滑雖使運動失效,但可防止損壞其它零件;4)結(jié)構(gòu)簡單,成本低廉。帶傳動的缺點是:1)傳動的外廓尺寸較大;2)需要張緊裝置;3)由于帶的滑動,不能保證固定不變的傳動比;4)帶的壽命較短;5)傳動效率較低。

        2. 若帶所需傳遞的圓周力超過帶與輪面鍵的極限摩擦力總和時,帶與帶輪將發(fā)生顯著的相對滑動,這種現(xiàn)象稱為打滑。由于材料的彈性變形而產(chǎn)生的滑動稱為彈性滑動。彈性滑動和打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由過載引起的`全面滑動,應當避免。彈性滑動是由緊、松邊拉力差引起的,只要傳遞圓周力,出現(xiàn)緊邊和松邊,就一定會發(fā)生彈性滑動,所以彈性滑動是不可避免的。

        3. 在即將打滑時,緊邊拉力和松邊拉力之間的關系。

        4. 運轉(zhuǎn)過程中,帶經(jīng)受變應力,最大應力發(fā)生在緊邊與小輪的接觸處。最大應力=緊邊與松邊拉力產(chǎn)生的拉應力+離心力產(chǎn)生的拉應力+彎曲應力。

        5. 帶在帶輪上打滑和帶發(fā)生疲勞損壞是帶的主要失效形式。帶傳動的設計準則是保證帶不打滑及具有一定的疲勞壽命。

        6. 中心距不能過小的原因:中心距過小,帶變短,帶上應力變化次數(shù)增多,疲勞破壞加強。V帶兩側(cè)面的夾角小于40度,原因:V帶在帶輪上彎曲時,由于界面變形使其家教變小。小輪直徑不能過小的原因:只經(jīng)過小,則帶的彎曲應力變大,而導致帶的壽命減短。

        軸

        1. 根據(jù)轉(zhuǎn)矩性質(zhì)而定的折合系數(shù):對不變的轉(zhuǎn)矩,其等于0.3;當轉(zhuǎn)矩脈動變化時,其等于0.6;對于頻繁正反轉(zhuǎn)的軸,其為1.

        2. 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改錯題。

        滾動軸承

        1. 滾動軸承一般由內(nèi)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組成。

        2. 常用滾動軸承的類型和性能特點:1)3:圓錐滾子軸承 能同時承受較大的徑向荷載和軸向荷載,一般成對使用。2)5:推力球軸承,只承受軸向荷載。3)6:深溝球軸承4)7:角接觸球軸承。

        3. 滾動軸承代號的排列順序:類型代號+寬度系列代號(可省略)+直徑系類代號+內(nèi)徑尺寸系列代號+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代號+公差等級代號,其中,內(nèi)徑尺寸系列代號乘以5得到內(nèi)徑尺寸。

        4. 基本額定壽命:一組同一型號的軸承在同一條件下運轉(zhuǎn),其可靠度為90﹪時,能達到或超過的壽命為基本額定壽命。

        5. 求軸承允許的最大徑向荷載。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點 3

        1、機械:機器和機構(gòu)的總稱。

        2、機構(gòu):是由若干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構(gòu)件組合而成。

        3、構(gòu)件:組成機構(gòu)的運動單元。

        4、零件:機器中不可分拆的基本制造單元。

        5、常用機構(gòu):各種機械中普遍使用的機構(gòu)。

        6、通用零件:各種機械中普遍適用的零件。

        7、平面機構(gòu):各運動構(gòu)件均在同一平面內(nèi)或相互平行平面內(nèi)運動的機構(gòu)。

        8、運動副:兩構(gòu)件直接接觸并能產(chǎn)生一定相對運動的連接。

        9、高副:兩構(gòu)件通過點或線接觸所構(gòu)成的運動副。低副:面接觸

        10、自由度(F):構(gòu)件做獨立運動的可能性。

        11、約束:對構(gòu)件獨立運動所加的限制。

        12、機架:機構(gòu)中固定不動的構(gòu)件,它支撐著其他活動構(gòu)件。

        13、原動件:機構(gòu)中按給定的運動規(guī)律獨立運動的活動構(gòu)件。

        14、從動件:機構(gòu)中隨原動件運動的其余活動構(gòu)件。

        15、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F〉0且F=原動件個數(shù)。

        16、平面連桿機構(gòu)的特點:1.采用低副連接,是面接觸,故壓強小,耐磨損,而且接觸面為平面或圓柱面,容易制造并能獲得較高的制造精度。2.容易實現(xiàn)轉(zhuǎn)動和移動,兩種基本運動形式,以及兩者間的轉(zhuǎn)換,還能滿足構(gòu)件若干給定位置或軌跡等運動規(guī)律的要求。3.低副中存在的間隙不易消除,因而會降低運動精度,不適用于運動要求精確和高速的場合。

        17、四桿機構(gòu)有曲柄條件:最短桿與最長桿長度之和

        18、急回特性:指當原動件曲柄作等速轉(zhuǎn)動時,從動件的平均速度和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不相同,后者比前者大。

        19、止點位置:連桿與曲柄共線,傳動角等于0,連桿加于曲柄的力恰好通過轉(zhuǎn)動中心,因此無論作用力多大也不能推動曲柄轉(zhuǎn)動的位置。

        20、極位夾角:在搖桿處于兩極限位置時,對應曲柄間的銳角。

        21、擺角:曲柄在轉(zhuǎn)動一周過程中兩次與搖桿共線,搖桿間的夾角。

        22、壓力角+傳動角=90度

        23、凸輪機構(gòu)特點:是一種常用的高副機構(gòu)。優(yōu)點:結(jié)構(gòu)簡單緊湊從動件易于實現(xiàn)某種預期的較復雜的運動規(guī)律。缺點:凸輪工作輪廓的加工較為復雜,而且和推桿之間為高副接觸,易磨損,所以一般多用于傳遞動力不大的場合。

        24、從動件的類型特點1.尖頂從動件,結(jié)構(gòu)最簡單,能與任意形狀的凸輪輪廓保持接觸,但因尖頂易于磨損,故只適用于傳力不大的低速場合。2.滾子從動件:與凸輪輪廓之間為滾動摩擦,故耐磨損,可承受較大的載荷。3.平底從動件:凸輪對從動件的作用力始終垂直于從動件的底部,故受力比較平穩(wěn),而且凸輪輪廓與平底的接觸面間易形成楔形油膜潤滑情況良好,故常用于高速凸輪機構(gòu)中。

        25、標準漸開線直齒輪傳動的重合度應〉=1

        26、周轉(zhuǎn)輪系:運轉(zhuǎn)時至少有一個齒輪軸線的位置不固定,而是繞某一固定軸線回轉(zhuǎn)的.輪系。自由度等于1時為行星輪系,自由度等于2時為差動輪系。

        27、過輪:僅起著中間過渡和改變從動輪轉(zhuǎn)向的作用。

        28、輪系功用:1.實現(xiàn)分路傳動2.實現(xiàn)遠距離的傳動3.獲得大的傳動比4.改變從動軸的轉(zhuǎn)速和轉(zhuǎn)向。5.實現(xiàn)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29、帶傳動特點:1.中心距變化范圍大,適宜遠距離傳動。2能緩沖和吸震,傳動較平穩(wěn),摩擦形帶傳動過載時帶在帶輪上打滑,因而可以防止其他零件的損壞。3.摩擦型帶傳動制造和安裝精度不像?合傳動那樣嚴格,結(jié)構(gòu)簡單,價格低廉4.維護方便,不需要潤滑。5.摩擦型帶傳動不能保持準確的傳動比,傳動效率較低,軸上的壓力較大,帶的壽命較短。 彈性滑動:有余帶的彈性變形而造成的帶相對帶輪的滑動。(不可避免)

        30、打滑:當代所傳遞的外載荷超過該極限值時,引起緊松邊拉力差增大,帶將沿帶輪的整個接觸面滑動。(可避免)

        31、失效形式:打滑和帶的疲勞破壞。

        32、設計準則:在保證帶不打滑的條件下,使帶具有一定的疲勞強度和壽命。

        33、帶輪常用材料為灰鑄鐵。當帶速小于30米/秒時,采用鑄鐵HT150或HT200;轉(zhuǎn)速較高時用鑄鋼或鋼板沖壓焊接結(jié)構(gòu);小功率時,用鑄鋁或塑料。

        34、張緊目的:為了保證帶傳動正常工作,防止因帶的塑性變形和磨損使初拉力減小松弛,應定期檢查帶的松弛程度,必要是重新張緊。1.定期張緊2.自動張緊3.張緊輪張緊(中心距不可調(diào)節(jié)時)

        35、鏈傳動特點:鏈傳動是一種撓性?合傳動,1.無彈性滑動和打滑現(xiàn)象,平均傳動比恒定,工作可靠效率高2.相同工況下結(jié)構(gòu)緊湊,3.鏈條不需要張緊,作用在軸上的壓軸力下4.能在潮濕,高溫,多塵,有污染等惡劣條件下工作5.缺點:瞬時傳動比不恒定,傳動不夠平穩(wěn),只限于平行軸之間的傳動,不宜用于載荷變化大或急速反轉(zhuǎn)的場合制造成本比帶傳動高。

        36、鏈輪材料:一般是碳鋼或鑄鐵,重要的用合金鋼。

        37、多邊形效應:由于鏈條繞在鏈輪上形成多邊形?合傳動而引起的傳動速度不均勻的現(xiàn)象。 鏈傳動的失效形式:主要表現(xiàn)為滾子鏈的失效。1.鏈板的疲勞破壞2.鏈條鉸鏈磨損3.鏈條鉸鏈膠合4.滾子套筒的沖擊疲勞破壞5.鏈條的靜力拉斷。

        38、齒輪主要失效形式:1.輪齒折斷,2.齒面點蝕3.齒面磨損4.齒面膠合5.塑性變形

        39、齒輪的設計準則:閉式軟齒面:(先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進行計算確定齒輪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和尺寸,然后校核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齒面點蝕;閉式硬齒面(按照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計算,確定主要參數(shù)和尺寸然后校核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輪齒折斷;開式齒輪:齒面磨損或輪齒折斷

        40、齒輪常用材料:優(yōu)質(zhì)碳素鋼,合金鋼,鑄鋼,球墨鑄鐵,灰鑄鐵

        41、防松方法:摩擦方松雙螺母,彈性墊圈,鎖緊螺母),機械防松(止動墊圈),破壞螺紋副的運動關系

        42、螺紋的失效形式:螺栓連接中,受軸向拉力(螺紋部分的塑性變形或斷裂)橫向剪切力:螺桿被剪斷,螺桿或孔壁被壓潰等。

        43、平鍵特點:連接定心好,拆裝方便,能承受沖擊或變載荷。

        44、滾動軸承特點:摩擦阻力小,效率高,容易啟動,潤滑簡便,易于互換。缺點:抗沖擊能力差,高速時由噪音,工作壽命不及液體摩擦滑動軸承。

        45、滾動軸承類型:球軸承和滾子軸承

        46、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1.疲勞點蝕2.塑性變形

        47、軸的分類:按載荷的性質(zhì)分:心軸(工作時只承受彎矩,不承受扭矩的軸),轉(zhuǎn)軸(工作是即承受彎矩又承受扭矩),傳動軸(工作時主要承受扭矩,不承受彎矩或彎矩很小的軸) 軸的常用材料:主要有碳鋼合金鋼球墨鑄鐵和高強度鑄鐵。

        48、軸上零件定位與固定:1.周向固定2.軸向固定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點】相關文章:

      機械設計基礎考試12-25

      機械設計基礎考試【熱門】02-20

      機械設計的基礎知識11-18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總結(jié)04-09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說課稿08-21

      機械設計知識點總結(jié)范文12-10

      機械設計基礎心得體會06-12

      關于機械設計基礎知識總結(jié)07-13

      【合集】機械設計基礎心得體會06-13

      機械設計基礎心得體會匯編(9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