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shè)計的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shè)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學設(shè)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認識生字23個。
3、完成語文天地中學習顯身手。
4、理解詩句內(nèi)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
教學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理解語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古詩。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一、導入活動:
1、學生們,十二月份結(jié)束了,我們將迎來新的一年。新歲月的第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
2、板書課題。
3、從課題里。你聯(lián)想到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拧⒅笇Э磿系牟鍒D,問:這篇課文圖上有什么?
、、出示小黑板上的'詩句,指定學生讀。
⑶、全班齊讀。
⑷、出示生字5個,(開火車讀)
⑸、出示生詞,同桌讀。
2、熟讀課文,理解詩句。
⑴、學生自由讀詩句。
⑵、小組討論:說說你知道哪句詩的意思?
、恰⒅付▽W生說詩意。
、取⑷帻R讀全詩。
、伞⒎纸M接背詩句。
⑹、指定學生背誦。
、、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同桌互相背。
三、作業(yè)布置: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四、板書設(shè)計:
12、過年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戶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五、教學后記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2
教材分析:
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古詩兩首》中的一首,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剛?cè)卧紫嗖痪脤懙囊皇字娮!霸铡本褪寝r(nóng)歷正月初一。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力圖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讀古詩、賞詩境、悟詩情已有一定的接觸和理解,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知識特點,結(jié)合過年時的風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設(shè)計適合學生的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古詩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字,會寫5個字,其中重點認識“屠”字,重點指導書寫“屠”、“符”字,并注意“屠”字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并正確讀寫“屠蘇、瞳瞳”詞語,尤其是“曈曈”注意是左邊是日字。
2、背誦課文
3、培養(yǎng)孩子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這首詩寫了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寫出了什么樣的節(jié)日情景?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誦讀導入,重視積累
讓學生誦讀《元日》等詩。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春節(jié)的詩。
師: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嗎?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嗎?
師:對,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農(nóng)歷正月初一,也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春節(jié)。(擴詞:元宵、元日。拓展“元”的理解,夯實語言基礎(chǔ))
二、初讀古詩,解疑釋難
1、利用課件檢查生字新詞,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教師重點指導“屠”字。
師:請大家伸出手來,跟老師一起書空這個字。(一邊書寫一邊說明:半包圍結(jié)構(gòu))
2、師:學習生字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詩讀好。嘗試讀出詩的節(jié)奏。(指名學生讀古詩——范讀古詩——齊讀)
3、師:通過預(yù)習和初讀,我們知道詞語的'意思,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詞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指導并總結(jié))
三、研讀古詩,理解詩意
1、師:學習古詩不僅要把詩句讀正確、讀流利,還要根據(jù)詩句的意思展開豐富的想象。古詩的每一句話都描繪了一幅畫面。請同學們把對字詞的理解帶到詩句中,練習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
2、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句,同桌互相交流說說展現(xiàn)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幅怎樣的畫面呢。
在學生理解“歲”字時,教師補充“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詩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歲”的含義。)
3、交流、評議、完善。
師:如果說“爆竹……”讓我們感到了熱鬧、興奮,還有一句會讓我們感到溫暖、幸福,那就是——
4、練習說話。
師:你為什么從“屠蘇”感受到快樂呢?
在這萬家團圓的時刻,大家迎著和煦的春風,一邊喝酒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
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師:誰能把這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師:你能把這份快樂,這份溫暖讀出來嗎?
師:剛才我們一邊讀詩句,一邊想畫面。(多媒體出示)看,五彩繽紛的禮花在天空中綻放;聞,到處都飄散著爆竹的硝煙味;聽,到處都洋溢著歡聲笑語。置身在這樣的情景中,你的心情會如何?是啊!一元復(fù)始,萬象更新,多喜慶!下面請大家繼續(xù)用一邊讀詩句,一邊想畫面的方法讀后兩句。
我們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聲中“來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課件出示)這里的“新桃”和“舊符”都是指“桃符”。你知道桃符指什么嗎?(桃符就是春聯(lián))簡介“桃符”。
四、品讀古詩,體悟情感
1、師:默讀全詩,想一想全詩描寫了哪些場景。
2、師:放爆竹、飲屠蘇、換桃符幾個典型的畫面,寥寥數(shù)語,就給我們勾畫出歡度新年的喜慶景象。時至今日,人們每到辭舊迎新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王安石的這首《元日》。
3、師:孩子們,在詩人眼中換去的只是舊桃符嗎?他筆下僅僅是一幅其樂融融的春節(jié)圖嗎?
課件出示:當時的宋朝,百姓過著貧窮的生活。年輕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為人民造福。在49歲時,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積極進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國家繁榮富強。就在這一年春節(jié),他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元日》。
現(xiàn)在,你覺得王安石僅僅是在寫春節(jié)時熱鬧歡樂的場面嗎?他還期望什么呢?
用一個成語來表示(辭舊迎新、除舊革新)。請你再來讀讀這首詩,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4、指導朗讀。
五、補充詩句,拓展延伸
誦讀王安石的另一首詩《梅花》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3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反復(fù)朗讀,讀出詩的節(jié)奏。背誦古詩。
2、理解“屠蘇”、“瞳瞳”等詞語意思,理解古詩大意。
3、體會詩句所描繪的熱鬧、祥和的節(jié)日氛圍,感受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及詩人除舊布新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詩題
1、音樂導入,引出春節(jié):播放音樂《恭喜恭喜》。
孩子們,上課前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會唱的可以跟著一起唱。這首熱鬧喜慶的歌曲是在我們過什么節(jié)日的時候能在大街小巷能聽到的?
2、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揭示詩題,理解詩題
根據(jù)課文注釋,我們知道元日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出示字典中“元”字義,明確“元”是開始的,第一的意思,“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4、了解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今江西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他主寫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詩人王安石的腳步一起去看看七百多年前的宋朝是如何歡度新春佳節(jié)的。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出示自讀提示:大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小老師領(lǐng)讀,相機正音。注意讀準后鼻音“聲”、翹舌音“除”、平舌音“蘇”。
3、學習生字詞
(1)點燈籠游戲:“爆竹屠蘇瞳瞳舊符”
老師帶來了幾個節(jié)日的燈籠,快去點亮它們吧!如果點亮了,就請同學們大聲跟讀。
。2)猜燈謎:
后來者居上—屠
辦字頭上一顆草—蘇
一人一寸高,竹影頭上搖—符
。3)指導書寫“符”,生練習書寫。
4、多種形式朗讀,讀出節(jié)奏。
出示朗讀節(jié)奏,師范讀,生跟讀。齊讀。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請同學們說一說你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呢?
生交流匯報,師總結(jié):吃年夜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貼春聯(lián)、穿新衣、包餃子、收壓歲錢、拜年、祭財神、放煙花爆竹。
2、借助注釋想一想:這首詩中描寫了春節(jié)的哪幾個畫面?
放爆竹、飲屠蘇、迎朝陽、換桃符
3、“爆竹聲中一歲除”
出示“爆竹”資料: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沒有火藥和紙張時,人們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fā)聲,以驅(qū)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fā)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節(jié)日或喜慶日燃放,這種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播放音頻鞭炮聲)想象一下,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口都響起了劈里啪啦的鞭炮聲,那聲音震耳欲聾,那聲音此起彼伏,這樣的場景給你怎樣的感覺?(生:熱鬧,高興……)還有哪個詞可以表示人們當時的心情?(生:興奮,幸福,開心,歡樂……)誰能用歡樂的語氣給我們讀一讀這一句詩(指生讀)。
4、“春風送暖入屠蘇”
出示“屠蘇”資料:屠蘇酒,是中國古代春節(jié)時飲用的一種藥酒,又名歲酒。相傳農(nóng)歷正月初一飲屠蘇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是由唐代名醫(yī)孫思邈發(fā)揚光大的。飲用屠蘇酒,要按照先幼后長的順序,原因是小孩過年又長一歲,大家要祝賀他,而老年人過年則又少了一年的生命,遲一點喝,含有祝他們長壽的意思。
展開想象,說一說:大年初一,要是你全家人坐在一起,迎著和煦的春風,品著屠蘇酒。你、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說些什么?
喝完屠蘇酒,不僅身暖,心也暖,帶著暖意齊讀這句詩。
5、“千門萬戶曈曈日”
借助圖片加注釋理解“曈曈”
。ǔ鍪緢D片)這樣的太陽,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生:溫暖,日出)
其實在詩人心中這一輪緩緩上升的微光不僅僅是溫暖的太陽,更多指的是詩人的內(nèi)心,這一輪紅日象征著新生活的開始,代表的是光明和希望,千家萬戶的人們都迎著這旭日的光輝在那興高采烈地換上新的春聯(lián),這又是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男女生賽讀讀出希望。
6、“總把新桃換舊符”
視頻了解“桃符”。
說一說:你幫家里換過春聯(lián)嗎?換春聯(lián)有什么含義?
7、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領(lǐng)悟詩情。
其實,詩人寫《元日》,并不僅僅是寫春節(jié)熱鬧喜慶的場面。當時王安石擔任宰相,積極推行新政,想讓國家更富強,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變法遭到了以司馬光為首的一批人的極力反對。他堅信舊的制度總能被新的制度代替,改革能像這春風一樣吹進千家萬戶,能像這朝陽一樣充滿照耀千門萬戶。
配樂讀:
此時,你就是王安石,你走在大街上,
聽到爆竹聲劈里啪啦不絕于耳,讀——爆竹聲中一歲除;
看到一家老小迎著春風飲屠蘇,讀——春風送暖入屠蘇;
看到一輪新日照耀著千家萬戶,讀——千門萬戶曈曈日;
看到人們在晨光熹微中換春聯(lián),讀——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一派歡樂祥和、萬象更新的景象,讓王安石對變法充滿了希望,內(nèi)心充滿了喜悅。讓我們齊讀古詩,會背的同學試著背一背,讀出詩人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讀詩句,猜傳統(tǒng)節(jié)日。
同學們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七百多年前的宋朝,還是現(xiàn)在,我們過春節(jié)的方式都差不多,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叫法不一樣而已,古時候叫“元日”,現(xiàn)在叫“春節(jié)”,桃符衍變成現(xiàn)在的春聯(lián)。其實春節(jié)最早開始于4000多年前。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承載著我們?nèi)A夏民族幾千年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古至今世代流傳下來的節(jié)日,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節(jié)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節(jié)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jié)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jié)
六、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guān)春節(jié)的古詩、故事、諺語。
七、板書設(shè)計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飲屠蘇
迎朝陽
換桃符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4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運用多種識字渠道,認字與識字。在不同的語境中識字,誦讀古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調(diào)動查找資料的興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能夠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了解詩句所蘊含的情感。
課前難點:
運用工具書獨立完成預(yù)習。
課前準備:
對聯(lián)積累,能夠誦讀對聯(lián)。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jié)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jié)嗎?
3.回憶春節(jié)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了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yù)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游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yù)設(shè):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yù)設(shè):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 屠 童 換 符
3.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guān)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張老師第一次 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chǎn)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么解決的嗎?(查《辭!,上網(wǎng)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海》) “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精讀古詩、領(lǐng)悟詩情、想象意境。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guān)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fā)學生想象,從內(nèi)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指導書寫:
新:注意左半部的下半部是“小”上有一橫。
換:注意右半部的下半部不是“央”。
六、趣味作業(yè),拓展延伸。
采訪爺爺奶奶等長輩,了解他們小的時候是怎樣過年的,與自己相比有哪些不同,寫成采訪日記。
七、板書設(shè)計:
元日
。ㄋ危┩醢彩
送舊迎新 爆竹聲中一歲除, 元旦:公歷一月一日
煥然一新 春風送暖入屠蘇。 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
言行相符 千門萬戶曈曈日。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5
【目標預(yù)設(shè)】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詩中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
過程與方法借助工具書、查資料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重點難點】
誦讀古詩,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引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誰來說說咱們過年都怎么過的。浚ǜ魇慵阂姡ǚ疟夼、掛燈籠、貼春聯(lián)、拜年、收壓歲錢、包餃子、買年畫、貼倒福、守歲、蒸年糕、)
2、同學們,無論何時何地,所有的炎黃子孫都很注重過年。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七言絕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樣過年的。
【設(shè)計意圖】
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教者需著眼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過春節(jié)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們適度回憶,并適時引導到要學古詩上來,這樣使之有較強的求知欲,讓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抱有新鮮感、探究欲。
3、出示古詩:
元 日
。ㄋ危┩醢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4、理解題目的意思:“元”是“初”“始”“第一”的意思,“日”就是指“日子”,“元日”就是指“第一天”。這一天既是指一年中的第一天,又是指正月的第一天,也是指春季的第一天,所以通常我們把農(nóng)歷正月初一叫作“元日”。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春節(jié)。我們也把這一天稱為“三元”。
5、讀課題。讀出你的感情。(老師看你滿臉興奮,你為什么這樣讀?)
【設(shè)計意圖】過春節(jié)時每個人的心情無疑都是快樂的,讓學生帶著快樂、興奮的心情朗讀詩題,這樣為全詩的學習打下一個感情基調(diào)。]
二、自學古詩。
過去我們學過很多的古詩,你是怎樣學習古詩的?說說方法: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結(jié)合工具書和資料理解詩意——展開想象,體會詩情——感情誦讀
這節(jié)課同學們繼續(xù)使用這種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不過今天老師提高一點要求,請同學們根據(jù)相關(guān)的資料自己讀懂這首古詩,你能行嗎?
1、出示學習要求:
。1)大聲朗讀兩遍,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說說詩歌中古人過年的習俗,從哪句話中讀出的?
。3)查詞典以及結(jié)合課前查找的資料理解疑難的字詞。
。4)同學相互之間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2、學生自學。
【設(shè)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要擁有自學能力,必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儲備,帶著工具書、課外資料,帶著自己的學習伙伴共同學習,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屬于學生的,才是真正關(guān)注學生發(fā)展的,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檢查自學情況,理解詩歌的意思。
師:同學們剛才學得非常認真,現(xiàn)在是你們展示學習成果的時候了。
。1)、指名讀古詩: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很好,這位同學把這三個生字都讀正確了。爆(bào)屠(tú)符(fú)。指導字的寫法,注意結(jié)構(gòu)勻稱,橫筆畫較多,寫時應(yīng)當平行等距。
。2)、輕聲讀一讀這首古詩,你有什么疑問?你知道古人過春節(jié)都有哪些習俗?你是從哪句話中讀出的?
。3)、質(zhì)疑:屠 蘇:屠蘇酒
曈曈日:太陽初生時光亮耀眼的樣子
桃 符:古代風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疤曳焙髞砭褪侵复郝(lián)。
交流:古人過春節(jié)的習俗有:燃爆竹 飲屠蘇 迎紅日 新桃換舊符
(4)、說詩意:理解了詩中疑難的字詞,那么詩歌的大概意思是什么呢?誰來說說?
詩意: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每年春節(jié)人們總要拿新春聯(lián)換掉舊春聯(lián)。
三、精讀感悟,體會詩情詩景。
春節(jié)是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期盼的節(jié)日,那么過春節(jié)時的氣氛是怎樣的呢?(歡天喜地、熱鬧萬分)
1、生自由朗讀古詩,思考從詩中什么地方我們能感受到過年時那歡天喜地、熱門萬分的氣氛。
師生交流:
。1)“爆竹聲中一歲除”
你有過放爆竹的經(jīng)歷嗎?讀著這句詩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引導生觀察文中的插圖,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描述放爆竹時那快樂的情景。)
。2)“春風送暖入屠蘇”
師補充介紹: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從這我們知道喝屠蘇酒不僅是為避邪,而且還為了慶祝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同時也是為了祝愿年長者更加長壽。想一想,在酒席上人們互相敬酒時,會說些什么呢?
。3)“千門萬戶曈曈日”
看到這普照千家萬戶的光輝燦爛的陽光時,你看到的僅僅是陽光嗎?還有怎樣的感覺?這陽光還象征著什么?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4)“總把新桃換舊符”
看到家家戶戶都貼著那紅紅的春聯(lián),你有什么感受?看看書上的這戶人家門上對聯(lián)寫的什么內(nèi)容?從這副對聯(lián)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過年了,你家門上都貼了什么春聯(lián)?從自己家貼的春聯(lián)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設(shè)計意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已有的知識儲備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而春節(jié)對于學生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提到春節(jié),學生頭腦中總會浮現(xiàn)出許許多多幅美好歡樂的畫面,而詩中的放爆竹、喝酒(屠蘇酒)、貼春聯(lián),學生都有直接的生活體驗,因此結(jié)合詩歌回憶生活場景,這些生活場景通過古詩再次讓學生們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歡樂,自己的生活體驗實際上很好的幫助他們理解了詩句,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nèi)容又反過來加深擴大了孩子們對新年到來的感受,二者相得益彰。]
我們從過年時放爆竹、喝屠蘇酒、迎紅日、貼春聯(lián)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感受到了過年時那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氣氛,那么你能把這種快樂的滋味讀出來嗎?
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同學們,古人常常以詩抒情,這首詩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jié)的場面:春風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戶戶點燃爆竹,合家喝著屠蘇酒,忙著摘下門上的舊桃符,換上新桃符。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xiàn)了一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宋人特別喜歡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哲學觀點。王安石此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所以這首詩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fā)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心情。結(jié)合王安石當年推行新法的政治抱負,你從哪些文字中體會出他喜悅的心情呢?
師生分析討論,重點討論“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里著重體現(xiàn)王安石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過春節(jié)時那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而王安石借這首詩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則比較隱晦,學生也難以理解,因而教師直接陳述出,然后引導學生再回到詩中去體會王安石的政治理想,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我們知道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請根據(jù)下列提示,選擇其中的一個畫面展開想象:
出示:
一年一度的元日又到了,王安石走出家門,沐浴著和暖的春風,迎著燦爛的陽光,感受著過年的喜慶。
。1)他看到孩子們正在放爆竹,……
。2)他看到每家每戶都在喜氣洋洋的喝著屠蘇酒,……
。3)他看到新年初升的太陽……
。4)他還發(fā)現(xiàn)每家每戶的門上都……
看到這樣的情景,王安石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就象這和煦的春風一樣正吹遍了千家萬戶,吹進了人們的心田嗎?于是不由得詩興大發(fā),立即口占一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組織交流。
[【設(shè)計意圖】詩歌中所描繪的意境、所表述的情感,是詩歌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而學完全詩后提供幾個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借這些畫面的表述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走近了詩人,走進了文本,突破了教學難點。]
4、看到過年時的景象,聯(lián)想到自己的政治抱負,詩人王安石是多么開心啊。你能把過年時歡天喜地的情景,詩人內(nèi)心深外的喜悅讀出來嗎?
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古詩。
這么好的古詩難道不值得我們積累嗎?引導生有滋有味地背誦。
[【設(shè)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應(yīng)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以讀為本,這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強調(diào)“讀”,正是指點學生學習語文的正確有效的方法。在讀中感知形象,在讀中感悟語言;在讀中賞詩中景,在讀中悟詩中情。
四、回顧學法,總結(jié)全文。
帶領(lǐng)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結(jié)合工具書和資料理解詩意——展開想象,體會詩情——感情誦讀
[【設(shè)計意圖】古人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語文教學的“教是為了不教”,因而在學完古詩后適時的引導學生總結(jié)回顧古詩的學習方向就顯得尤為重要。]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元日》。
2、有興趣的同學課后搜集王安石的古詩讀一讀。
3、閱讀文章《過年的傳說》。
[【設(shè)計意圖】小學語文的學習必須得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這樣由學一篇引出另一篇甚至是相關(guān)聯(lián)的多篇,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文化底蘊。]
【設(shè)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教學首先結(jié)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過年”導入新課,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接著本著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工具書等,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詩歌的大意。然后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來深入理解古詩,感悟詩句中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的節(jié)日景象。最后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并進行相關(guān)的知識積累。
【設(shè)計理念】
1.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試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quán)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在參與中自悟自得,使學生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chǔ),從詩中有所感悟,從而進行有個性的閱讀。
2.領(lǐng)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guān)鍵。教學中想方設(shè)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課后作業(yè)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知識面。
【教材簡析】
本詩描寫了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jié)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 “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yīng),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本詩中王安石借元日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6
教材解析
《元日》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這首詩描寫新春喜慶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同時寄托了作者執(zhí)政變法、強國富民的抱負。詩句中“新”字成了本詩的詩眼,詩人所寫春節(jié)情景都在敘述“新年新氣象”。本課教學著重讓學生在文本體驗中,了解春節(jié)習俗,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成為有根的中國人。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好奇心,對顯現(xiàn)的畫面感興趣,但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弱,因此,在教學中要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對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應(yīng)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重視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元日》。
2.能借助注釋了解詩句的意思,描述詩中的節(jié)日情景,體會詩中的情感。
3.收集和積累描寫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詞,體驗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氛圍和文化。
教學過程
一、感悟傳統(tǒng),喜迎“新”春
1.游戲?qū)?/p>
“闖古詩宮格”游戲?qū),需要從九個字中找到一句詩,敢來接受挑戰(zhàn)嗎?(課件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眠不覺曉;春風花草香)學生尋找詩句共同點。
師:春,萬物復(fù)蘇。在這個季節(jié)里,有一個中國人最注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春節(ji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春節(jié)的古詩—王安石的《元日》。
2.趣解詩題
師:“元”字下面像什么?(課件出示甲骨文)無論漢字如何變遷,上面這一橫都沒有變化,表示人的頭部,所以“元”的本義就是“人頭”。由此引申出兩個意思,那元日的意思是什么?(生會借助漢字字義、借助注釋理解“元日”的意思。)
師:元日,一元復(fù)始,一起走進王安石筆下描繪的元日(齊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古詩、漢字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漢字尋根,讓學生一開始就沉浸在祖先創(chuàng)造文字的智慧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
二、初探古詩,讀出“新”韻律
1、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共讀古詩
。1)代表讀:讀準屠蘇、瞳瞳、舊符三個詞語。
(2)生合作讀,劃分節(jié)奏。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朗讀時可以在每句第四個字后面適當停頓。
(3)講究平仄,讀出古詩韻味。根據(jù)古詩通讀“仄聲短平聲長”的規(guī)律,師生吟詩。
。4)小詩人讀,學生齊讀。
【設(shè)計意圖:讀古詩采用個人讀,合作讀,小詩人讀、齊讀等多種方式的朗讀,讓學生讀出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和韻律,進一步豐富學生積累,鞏固古詩朗讀語感!
三、理解詩意,想象“新”年畫面
師:課前我們對《元日》中的節(jié)日習俗進行了資料收集,填寫了學習單,現(xiàn)在來分享一下。
。ㄒ唬╊A(yù)設(shè)1:燃爆竹
1、釋義:“除”在字典中的解釋有這幾種解釋,請選一選。
2、看圖:那現(xiàn)在誰來說一說,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3、聽聲:這爆竹聲意味著什么?
4、小結(jié):人們?nèi)急褚彩菫榱蓑?qū)趕舊的一年里像年獸這樣不好的事物、不好的運氣。這樣就能歡歡喜喜迎接新的一年。(齊讀詩句)
(二)預(yù)設(shè)2:飲屠蘇
1、釋義:解釋“屠蘇”的意思。(視頻了解飲“屠蘇”習俗)
2、想象:當溫暖的春風吹在人們的臉上,一家人圍坐在飯香四溢的桌子上,飲著屠蘇酒。舉起酒杯,你想說些什么嗎?
3、小結(jié):這句詩中是否有一個字能表達出現(xiàn)在你的心里的感受?(暖)難怪王安石會這樣寫道:春風送暖入屠蘇。
4、繼續(xù)尋暖:請你讀一讀后面兩句詩,還有什么給人溫暖?
師生借助第三個注釋、借助圖片理解“瞳瞳日”,從而理解瞳瞳日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希望和溫暖。
。ㄈ╊A(yù)設(shè)3:換桃符
1、理解詩句:請認真讀第四個注釋,新桃、舊符指的是什么呢?引導學生理解:古詩受每句七字的限制,將這個完整的句子壓縮成“總把新桃換舊符”,意思沒有變。(生通過查找資料匯報“桃符”)
2、拓展練習:如果把“桃符”換成“春聯(lián)”,還是七個字,你認為這句詩可以怎么寫?預(yù)設(shè):總把新春換舊聯(lián)。
3、感受春聯(lián):(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新春新景新氣象多福多才多平安;國泰民安歌盛世年豐人壽慶新春)
預(yù)設(shè):春聯(lián)里都是人們的新年祝愿。
4、小結(jié):春聯(lián)幫人們抒發(fā)著新年美好的愿望。所以在暖洋洋的晨光中,都是誰家在換桃符?王安石看到這一幕幕情景寫到: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總結(jié):透過詩中提到的三種習俗,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春節(jié)?
同桌合作學習:拓展其他帶有春節(jié)習俗的古詩,找出對應(yīng)的節(jié)日習俗:
1、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2、爆竹散千災(zāi),從今事事諧。
3、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師:春節(jié)在我們中國人是心中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節(jié)日,更是我們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是獨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再讀元日,讀出自豪。(生齊讀)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追根溯源、古今對比、對話交流、適度拓展等途徑,感受古今節(jié)日習俗的變遷,理解《元日》古詩本身的同時,又讓學生了解了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進而熱愛傳統(tǒng)文化!
。ㄋ模┢肺对娗椋w會“新”年心愿
師:春節(jié)當天,提筆寫詩的詩人王安石有什么新年心愿呢?要想了解這些,我們需要深入了解王安石這個人。(課件介紹王安石生平)
預(yù)設(shè):實行變法,讓百姓富裕,國家富強就是王安石的新年心愿。
重點理解:通過總把新桃換舊符中的“總”體會王安石變法信心的堅定。再順勢理解“總把新桃換舊符”的主語,不僅指千家萬戶的老百姓,還有王安石。
師:在王安石的變法下,宋代百姓要有一個嶄新的`生活,宋朝要有一個嶄新的世界。新的一年,萬象更新。(師生配樂朗讀)
【設(shè)計意圖:體會情感是課標對古詩教學的要求。此環(huán)節(jié)采取知人論世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中寄托的詩人濟世安民的情懷,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認同。】
。ㄎ澹﹤鞒形幕瑺幾觥靶隆苯影嗳
師:淵源流長的中華文明中,傳統(tǒng)節(jié)日除了春節(jié),還有不少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nèi)ス旁娭蓄I(lǐng)略它們的風采:
師:傳統(tǒng)節(jié)日如紐帶,聯(lián)系著我們的血脈親情,中華詩詞如明珠,裝點著我們的點滴生活。中華文明如浩瀚的江河,今天我們學到的,只是擷取了浩瀚江河的一滴水珠。需要我們傳承與探索的還有很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靠我們,更靠你們。
。┓謱幼鳂I(yè),鞏固提升
師:我們今天的作業(yè),邀請你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人:
1、必做:與詩同行,書元日。背誦《元日》,完成書法作品。
2、選做:妙筆生花,寫春節(jié)。圍繞“春節(jié)真熱鬧”,寫一寫春節(jié)熱鬧的情景。
3、選做:追尋傳統(tǒng),作報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繼續(xù)收集相關(guān)的資料和古詩,完成傳統(tǒng)節(jié)日追尋報告。
【設(shè)計意圖:學習古詩文,也是文化的傳承與反思。教學中呼應(yīng)本單元人文主題,號召同學們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人,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ㄆ撸┌鍟O(shè)計
教學反思
《元日》這首詩,題目與詩人所表達的主題意義是密切聯(lián)系的:“元日”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根據(jù)資料,此時此刻的王安石剛剛被任命為宰相。當時北宋王朝面臨著政治危機,于是他進行新法改革,想通過新政使國家繁榮富強,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這一年對王安石來說,也是重要的日子。按上述線索備課,課前預(yù)習就可以布置學生查找《元日》中出現(xiàn)的春節(jié)習俗,初步了解關(guān)于過新年的春節(jié)習俗的來歷等,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也提升了語文素養(yǎng)。
課堂中通過同學們課前找到的放爆竹、飲屠蘇、換桃符三種習俗學習感悟整首詩,這樣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并感知、賞析具體詩句。在學生對整首詩有了整體感悟的基礎(chǔ)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品讀,聯(lián)系互文性文本來詮釋整首詩,由此,帶給學生無限的聯(lián)想和思考。
教學中設(shè)計了深入了解詩人,通過了解王安石的主要事跡,引導學生了解詩人希望新法像新桃符一樣,祈禱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幸福的愿望。課堂上一遍遍引導學生誦讀,學生在誦讀中感悟,一步步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使學生欣賞語言文字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課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瑕疵,比如這節(jié)課中還有很多地方學生能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理解,我應(yīng)該給學生更多的發(fā)揮空間。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會繼續(xù)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品質(zhì)。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7
目標預(yù)設(shè)
1.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了解寫作背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人是怎樣通過對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動人情景的描寫來抒發(fā)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 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4.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學提出疑問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了解寫作背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設(shè)計理念
1.“教是為了不教”,這才是教的最高境界!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設(shè)計時應(yīng)體現(xiàn)學法指導,能讓學生舉一反三。
2.“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標提出的教學模式,古詩教學也不例外,設(shè)計時要落實這一新課標理念。
3.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諧統(tǒng)一,追求“真實、扎實、樸實”的教學風格,把學法指導和落實新課標理念有機糅合起來。
設(shè)計思路
1.為了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quán)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我引導學生積極在參與中自悟自得,使學生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chǔ),從詩中有所感悟。從而進行有個性的閱讀。
2.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領(lǐng)會詩歌的.意境,我想方設(shè)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教學最后我設(shè)計了一個拓展學習,學習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詩,一次學習,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ㄕn前讓學生自由背誦熟悉的古詩)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從大家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走進這座寶庫,再領(lǐng)略兩首古詩的美妙情境。
二、解題:
1.(播放課件:迎新春)這是什么時候?
2.想到了什么?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wù)勥^年的感受.
3.有關(guān)春節(jié)的古典詩歌中,有一首古詩流傳甚廣,影響深遠,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題:“元”是第一,“元日”就是農(nóng)歷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節(jié)。齊讀課題
5.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安石的這首過年詩。不過,在學之前,老師想問問大家,你以前是怎么學古詩的?
6.交流。師結(jié):對,誦讀理解是我們學習古詩的主要方法。我們學好古詩,首先就要讀好它。出示:(一讀:注意節(jié)奏、讀正確。)
三、學習古詩
。ㄒ唬┏踝x古詩。
1.首詩的作者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詩人。這首詩在書上96頁,打開書。借助課后生字表自己讀一讀這首詩。
2.老師教讀生字。
這些生字,你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誰愿意當小老師到前面來教教大家?
哪個最難讀、最容易讀錯? 哪位小老師給大家提個醒?指名說。(教師相機出示生字,指導讀。重點引導讀準“爆”、“屠”、“曈”、“符”的讀音。)齊讀生字。
3.名讀古詩,評議。讓我們一起來讀正確,讀流利。
。ǘ┢纷x古詩:
1.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已經(jīng)能夠把詩讀正確,不過,古詩光讀準還不夠,還要(出示:二讀:借助字典或請教別人,搞清字、詞、句的意思。)
2.再好好讀讀這首詩,找找有沒有不懂的字詞?
3.流,相機出示詞語:
爆竹、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
4.不懂的地方,同學們能提出來,這非常重要。那現(xiàn)在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教師總結(jié)引導學法: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有三個途徑:(1)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2)查資料(字典、詞典、辭海、網(wǎng)絡(luò)等);(3)請教別人。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比直接獲取知識更重要。)
現(xiàn)在就拿出你們的字典來吧。查一查,查之前,老師作個
友情提示:每個字在字典上都有許多種解釋,我們要根據(jù)詩句來選擇相應(yīng)的意思。
5.流。師根據(jù)學生說到的詞語同時理解詩意。
6.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
理解:爆竹、屠蘇
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都在“噼噼叭叭”
放爆竹,舉杯暢飲屠蘇酒,給你什么感受?那就把你此刻的感受讀出來。(讀出欣喜、興奮!讀出溫暖、希望!讀出送舊迎新的喜慶。┲该x,男女生讀。
7.讀“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理解:曈曈日、新桃、舊符
同學們請看看詩題,其實這是個很特殊的日子,就是新年美好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也蘊含著新的希望,同學們在新的一年中,你希望什么呢?(交流)
千家萬戶都照進了溫暖而明亮的陽光,讓人覺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滿了希望。誰能讀出這種充滿光明、充滿希望的感覺。指名讀,齊讀。
8.生將詩句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9.解了詩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樣了,誰來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首詩呢?(1—2位)
10.過,古詩學到這一步不夠,還得透過字面去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想想我們過年的情景,自由讀讀這首詩,看看圖,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幸福、熱鬧、高興、喜氣等)
11.學們,任何一首詩,都與詩人當時的心情,所處的時代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此時,詩人王安石剛當上宰相,對自己上任后的改革充滿了信心,也充滿了期待。就象詩中所說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你還能感受到什么?(除舊布新,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待。)
12.讓我們一起滿懷著喜悅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吧!齊讀詩。
。ㄈ┍痴b遷移
1.在,古詩學完了,我們要把它背出來,這叫熟讀成誦。(指名背、齊背)
2.同學們,在背的時候也要注意節(jié)奏,誰再來背?
3.同學們可真聰明,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就把一首詩讀懂了,記住了。剛才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的,誰來看著屏幕讀一讀?
4.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另外一首詩,想讓你們也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讀懂它?好嗎?小組合作。
。1)出示《江雪》,運用剛才的方法一步步學習。
。2)交流匯報,齊背古詩。
5.天,我們不僅學會了兩首詩,還掌握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同學們以后學古詩就照老師的方法試試,相信你們一定能學得更好。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8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爆”、“屠”、“符”,理解詞語“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了解詩句意思。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感受詩句的喜慶場面,體會詩人借詩抒發(fā)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詩人除舊布新、強國富民地情感。
【教學準備】
1、反映春節(jié)喜慶、熱鬧的一組畫面及背景音樂。
2、查閱關(guān)于屠蘇酒、桃符的資料。
【教法學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
2、自主、合作研學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情導課
(一)、欣賞畫面、揭示詩題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份你們非常喜歡的禮物,請同學們仔細地看、認真地聽。(課件出示春節(jié)喜慶畫面及背景歌曲,學生欣賞)
2、說說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R報預(yù)設(shè):家家戶戶在貼春聯(lián)、敲鑼打鼓放鞭炮、聽到《歡歡喜喜過大年》的歌曲……)
3、同學們觀察地真仔細,知道這喜慶熱鬧的場面反映的是什么時候的情景嗎?(生答師相機板書:過年)
4、我們說的過年具體指什么時候?(板書:農(nóng)歷正月初一 春節(jié))
導語:春節(jié)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慶的節(jié)日,宋代詩人王安石僅用了28個字就把這熱鬧的場面描繪出來了,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首詩《元日》。
5、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ǘ⒔庠婎}
1、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學情預(yù)設(shè):正月初一 春節(jié) 元旦)
2、明確:“元”是“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農(nóng)歷的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節(jié)。
。墼O(shè)計意圖:播放喜慶的畫面和歌曲,用以營造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解“元”字的意思,使學生明確“元日”是指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正確把握全詩。]
二、初讀感知、探究詞意
。ㄒ唬、一讀:讀正確
1、同學們想知道古代過春節(jié)是什么樣的情景嗎?請大家打開書128頁,借助課后生字表自己讀讀這首詩。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多讀幾遍。
。1)、學生自由練讀古詩。
。2)、指名檢查初讀,隨機正音:“蘇“是平舌音,相機評價。
。ㄔu價預(yù)設(shè):你第一位站起來讀,不僅勇敢,而且讀得非常正確,希望大家都能像這位同學一樣大膽表現(xiàn)。)
2、自主學習生字,師重點指導“爆”字的識記和書寫。
。1)、指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嗎?
(2)、匯報預(yù)設(shè):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
。3)、師補充介紹:古代爆竹是把火藥裝在竹筒里,點燃使它爆炸發(fā)出聲響,所以用“火”作偏旁。
。4)、學生自主描紅、臨寫。
。ǘ⒍x:讀出節(jié)奏
過渡:古詩不僅要讀正確、讀通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來。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一遍,邊聽邊劃出停頓號,標出重音。
1、師范讀,學生按要求劃節(jié)奏
2、同桌互相檢查、練讀
3、指名有節(jié)奏地讀,相機評價
。ㄈ、三讀:探究詞意
1、同學們越來越會讀了,讀詩就要這樣有輕重緩急、有停頓,再來讀讀這首詩,畫出你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匯報不理解的詞語,師相機板書
。A(yù)設(shè):不理解的詞可能會有:屠蘇 曈曈日 新桃 舊符)
3、當你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時,會采用哪些辦法解決呢?
。▽W情預(yù)設(shè):查字典詞典,上網(wǎng)查找,向家長、老師、同學請教)
評價點撥:同學們都會學習,其實在古詩學習中,還可以聯(lián)系詩句來猜詞語的意思,也可以通過觀察插圖來理解,請大家用這些自己解決問題。
4、學生自主探究詞意。
5、匯報交流學習方法和成果。
(1)屠蘇:是一種酒。(查工具書)
師補充介紹:屠蘇是古代一種用屠蘇草泡成的酒,到了正月初一這天早晨,全家老小面向東喝下屠蘇酒,祈求一年身體健康。
。2)曈曈日:太陽初升時光亮、耀眼的樣子。(根據(jù)“日”的意思來猜)
。3)新桃、舊符:即新春聯(lián)、舊春聯(lián)。(引導學生看插圖理解)
師補充介紹:古代桃符是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掛在門旁,以祈求來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稱為春聯(lián),并用紙書寫,始于元代,明代才開始流行。
。墼O(shè)計意圖:朗讀是小學古詩教學的常用方法,而讀也要力求體現(xiàn)層次性,即“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jié)奏”。在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渠道解決問題,關(guān)注插圖這一教材資源,掌握學習方法。通過教師的資料補充,進而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精讀感悟、交流詩意
1、古詩中的攔路虎我們已經(jīng)掃清了,請同學們邊讀詩邊看圖,想想詩中描繪了古代過春節(jié)的哪些場面?和小組同伴交流交流。
(1)、學生讀詩看圖,想詩意。
。2)、小組合作交流,議詩意。
2、派代表說詩意,誦讀感悟。
。1)、讀悟一、二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陣陣鞭炮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迎著溫暖的春風暢飲屠蘇酒。
導讀: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樣的感受?(高興、幸福)
詩中的哪個字讓你有這種感覺?(暖)
緊扣“暖”字體會春風給人們到來的溫暖感覺。
那就把你的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指名讀,相機評價)
(2)、讀悟三、四句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溫暖的陽光照著千家萬戶,人們都要用新春聯(lián)換下舊春聯(lián)。
導讀:是呀,新的一年使人感到充滿光明和希望,讓我們滿懷希望地讀讀詩的后兩句。ㄖ该x、男女賽讀,相機評價)
3、聽著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也沉浸在了新年的歡樂中,讓我們懷著對美好未來的希望,一起來讀讀這首詩。R讀全詩)
[設(shè)計意圖:古詩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強調(diào)“讀”,正是指導學生學習語文正確有效的方法。在讀中感知形象;在讀中感悟語言;在讀中賞詩中景。]
四、走進詩人、體悟詩情
過渡:其實,王安石寫這首石并不僅僅是描繪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還有他更深的用意呢。ㄕn件出示創(chuàng)作背景)
(一)、了解背景
1、學生默讀背景資料,思考:從這段資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匯報內(nèi)容(預(yù)設(shè):作者不僅是詩人,還是胸懷遠大抱負的政治家;當時王安石正在廢除舊法、推行新政,但遭到一些官僚地主的反對……)
(二)、入詩悟情
1、學生自主悟情
(1)、帶著你對詩人和對當時社會的了解,再來讀讀這首詩,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2)、學生匯報收獲
。A(yù)設(shè):學生可能會抓“除”、“新桃”和“舊符”、“換”談理解)
。3)、點撥:“除”字暗示著要廢除舊法;而用新春聯(lián)換下舊春聯(lián)則代表用新法代替舊的不合理的法規(guī)。
2、教師引導悟情
評價點撥:同學們很快就讀懂了詩人的心,真了不起!在詩人心目中,他堅信新政法就像春風一樣一定會給老百姓帶來幸福,詩中哪個字能體會到詩人除舊布新的決心呢?(“總”字)
引導:再看詩題“元日”,僅僅是指新年的開始嗎?還暗示著什么?
點撥:詩題暗示著新政法的開始推行,可見,全詩字字句句都飽含著作者對除舊布新的期望和決心。
。ㄈ、師生滿懷激情齊背誦。
。墼O(shè)計意圖:一首詩隱喻一種情,一首詩暗藏一段歷史。帶領(lǐng)學生走進詩人,體悟事情,樹立大語文觀,幫學生建構(gòu)文本的正確價值取向。]
五、自選檢測、拓展延伸
學了這首詩,準備做些什么?(整理學生匯報)
1、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推薦閱讀王安石的優(yōu)秀詩作《登飛來峰》、《泊船瓜洲》,體會詩人對變化之美、革新之美的向往。
。墼O(shè)計意圖:自主選擇作業(yè),既把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同時更是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需要;這樣安排,對學生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都進行了很好的檢測。]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9
一、教學目標:
1、讀準"爆,屠,曈,符"的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并能背誦。
2、通過討論及合作交流,學會"屠蘇,曈曈日,桃符"等生詞,理解詩意,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3、通過關(guān)于春節(jié)民俗資料和詩歌背景資料的補充閱讀,體會本詩所描寫的場景和所表達的感情,引導學生喜愛我國的民俗文化。
二、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能體會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相關(guān)資料了解春節(jié)民俗,搜集春聯(lián)。
2、教師制作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解題。
1、課前循環(huán)播放過年的相關(guān)樂曲及圖片。
2、非常高興今天能和我們四(1)班同學一起學習《元日》這首古詩。來,齊讀課題。
3、同學們,剛才課前你們聽到的歌曲,看到的圖片十分喜慶,一般是在什么時候聽到,見到 (過年)提到過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詞,[出示:新年]平時我們所說的"新年"一般有兩個時間,你知道分別是指什么時候嗎 [出示:元旦:陽歷1月1日;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 [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陽歷的第一天,春節(jié)就是農(nóng)歷的第一天。
4、現(xiàn)在你知道課題什么意思了吧 (板書: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元日》這首詩給我們描繪的就是人們歡度春節(jié)的情景。你們喜不喜歡過春節(jié)啊,讓我們一起歡快地再讀一次課題。
(二)檢查預(yù)習,讀準古詩。
1、這首詩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寫的(板書:[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詩人。
2、課前同學們都做了預(yù)習,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預(yù)習效果,誰能接受我的第一個挑戰(zhàn)[出示:挑戰(zhàn)一]。指名讀詩(2人),相機正音。
3、 老師發(fā)現(xiàn),剛才兩位選手很了不起,尤其這幾個生詞讀得特別準確[出示:爆竹,屠蘇,曈曈日,桃符],誰再來教教大家。指名1人讀其他跟讀。會讀還要會寫, 我們再來記一記這幾個生字的字形:三個生字結(jié)構(gòu)都不一樣,一起說說 知道"爆"字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別寫錯。在書上描紅(p132),提醒寫字姿勢。
4、讓我們把生字帶進古詩,一起挑戰(zhàn)第一關(guān)(齊讀古詩)。
(三)交流學習,理解詩意。
1、通過學習,我們已經(jīng)能把古詩讀正確讀流暢了。接下來我要發(fā)出第二關(guān)挑戰(zhàn)[出示:挑戰(zhàn)二]。
2、引導學法:同學們,我們只有讀懂了詞語的意思才能理解詩句的`意思。看一看,這首詩里你有哪些詞語不明白的 [出示全詩,相機點擊詞語]
3、平時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你是怎樣解決的 (指名說)是的,我們一般有三個途徑解決:[出示:(1)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2)查找資料(字典,詞典,辭海,網(wǎng)絡(luò)等);(3)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或請教別人。]
4、現(xiàn)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詞方法來理解這些詞語嗎 [出示詩歌]
集體交流。[相機出示"屠蘇","曈曈日","桃符"的解釋]
5、理解了重點詞意,現(xiàn)在就請你準備迎接挑戰(zhàn),說說詩句的意思。你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學一起討論。
6、交流理解詩意:[出示全詩]
(1)第一句:
a、誰來挑戰(zhàn)第一句 (在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一年又過去了。)
b、指導朗讀: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給你什么感受 (板書:熱鬧,喜慶)指讀(2人),男女分別讀。
(2)第二句
a、誰來挑戰(zhàn)第二句 (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人們喝了屠蘇酒感到很溫暖。)
b、組織交流:理解"入"。這"溫暖"僅僅指的是人們身體上的溫暖 (心里還充滿了希望。)
c、指導朗讀:誰能讀出這溫暖的,充滿希望的感受 指讀(2人)小組讀。
(3)第三句
a、誰來挑戰(zhàn)第三句 (千家萬戶都照進了溫暖而光亮的太陽。)
b、指導朗讀:太陽給人溫暖,光明與希望,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指讀(2人),齊讀。
(4)第四句
a、誰來完成最后的挑戰(zhàn) (每年春節(jié)時人們總要用新春聯(lián)換掉舊春聯(lián)。)你知道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有什么含意嗎 (辭舊迎新,表達祝福)強調(diào)理解"總"。
b、說到春聯(lián),課前老師請大家回去搜集幾副,誰帶大家欣賞一下 指名說。
老師這里也有幾副,我們一起欣賞[出示春聯(lián)]
(5)小結(jié):一副副春聯(lián)表達了人們新年時的美好祝愿!对铡愤@首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新春佳節(jié)的熱鬧,喜慶,誰能完成更大的挑戰(zhàn),連起來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體悟詩情,賞讀背誦。
1、師引:俗語常說"詩中有畫"[出示:詩中有畫],詩中,你從哪里可以感受到春節(jié)那熱鬧,喜慶的場面 放爆竹,喝屠蘇酒,貼春聯(lián),這都是春節(jié)時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春節(jié)習俗 你最喜歡的是什么 給大家介紹一下。
2、一聲聲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張張春聯(lián),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還有那嶄新的壓歲錢……同學們根據(jù)詩文,又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節(jié)那歡樂的情景。其實,不僅"詩中有畫",詩中還有"話"呢。[出示:詩中有話]
詩人王安石寫這首詩不僅僅是描寫新年新氣象,他還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寫作背景]
3、引導朗讀:可以說,《元日》這首詩是王安石這位胸懷遠大的宰相對國家和人民最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詩,教師配樂朗讀]
你能把詩人的這份美好祝福讀出來嗎 自由練讀,指讀,齊讀[配樂]。
4、理解了詩意,我們和詩人共同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熱鬧與歡快,讓我們一起背下這首喜慶的詩吧。請大家接受挑戰(zhàn)。[出示:挑戰(zhàn)三]
5、指名背,會背的齊背。
(五)鞏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師:三關(guān)挑戰(zhàn)下來,我們四(1)班的同學們真是了不起,但老師還想考考大家,請接招。
2、課堂練習:出示:挑戰(zhàn)四。
3、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元日》這首古詩。學習時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法來學的[出示:學習古詩基本方法]。這也是今后我們學習古詩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們可以更多更好地閱讀古詩,進行有效的積累和運用。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元日》;
2、積累辭舊迎新的詩句和對聯(lián)。
板書設(shè)計:
元日 【宋】王安石
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熱鬧,喜慶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習古詩中的生字詞,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慶場面
3、感受詩中辭舊迎新的愿望
教學難點:
明詩意,悟詩韻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生趣
師:老師先給大家欣賞一組音樂圖片,同學們可要睜大眼睛看仔細哦!
。úシ庞嘘P(guān)春節(jié)的圖片,配以歡快的音樂)
師:剛才同學們看得非常認真,看到這些圖片你們會聯(lián)想到什么節(jié)日呢?
生:過年,過春節(jié)
師:你們怎么知道就是春節(jié)?
生:我們過年也會放鞭炮、掛燈籠、貼對聯(lián)
師: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過年時常見的習俗。同學們你們過春節(jié)還會做些什么呢?
生:放鞭炮、領(lǐng)紅包、吃餃子……
師: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過年時有不同的習俗;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不同的朝代過年習俗也有所不一樣,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走進宋朝詩人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那時的人是怎樣過年的。
。ò鍟涸眨
二、初讀古詩,明節(jié)奏
師:請你們打開課本第128頁,自由地、大聲地朗讀《元日》,讀準字音。(目光巡視,看誰讀得認真、讀得好)
師:剛才大家讀得很投入,誰知道元日是農(nóng)歷的哪一天?
生:一年中的第一天
師:“元”是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我們一起讀:元日
師:誰能當個勇敢孩子,起來朗讀一下這首詩,讀準字音就可以。(提兩三位,相互評價:你讀得真響亮!你讀得音真準確!你還讀出了喜悅之情!老師從你的朗讀中體會出了你很喜歡古詩……)
師:剛才幾位同學讀得非常棒,我們像他們一樣,一起讀。讀準,讀響。(生齊讀)
師:大家讀得真好,關(guān)于這首詩,里面還有一個故事,你們想不想聽?
生:想聽
師:寫這首詩的詩人叫什么來著?(故做忘記)
生:王安石
師:王安石特別有才華,不僅文章寫得好,在政治上也很有抱負,通過他的努力,這一年他終于當上了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宰相。這時的王安石特別高興,心想:手中有了權(quán)力,就可以為老百姓多做好事。大年三十的晚上戶外飄著鵝毛大雪,戶內(nèi)王安石喝著自家釀的屠蘇酒,一杯接一杯。漸漸進如了夢鄉(xiāng)。突然一種聲音把他吵醒。你聽(播放鞭炮錄音),好熱鬧的`鞭炮聲,詩人睜開眼睛,溫暖而明亮的陽光透過窗戶,斜射在早已準備好的新春對聯(lián)上,紅紅的對聯(lián)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的醒目。這時的王安石睡意全無,披衣而起開始吟誦:(課件朗讀《元日》)
三、細品古詩,明詩意
師:現(xiàn)在四個人為一組,根據(jù)課件、故事,默讀這首詩,看看詩中寫了什么?開始吧!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分享給大家?
生:爆竹是鞭炮的意思
師:“爆”字跟什么有關(guān)?
生:火
師:爆竹原指燒竹子時發(fā)出的爆裂聲。后來“爆竹”就引申為鞭炮。(課件配圖解釋)
師:“爆竹聲中一歲除”中“一歲除”什么意思?
生:一年過去了
師:“歲”是年的意思,“除”是過去。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
生:“春風送暖如屠蘇”就是把春天溫暖的風送進酒里。
師:“春風送暖”告訴我們這時“春風”給人是什么感覺?
生:暖和
師:宋朝當時有一種習俗,在過年前用屠蘇草泡酒,過年時拿出來喝。喝了這種酒,一、可以消災(zāi);二、喝了這酒全身暖洋洋的,就像春天已經(jīng)到來。(課件明晰)
師:晚上下著雪、刮著風。這時的風給人什么感覺?
生:冷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1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內(nèi)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詩題
1、孩子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指名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首描寫歡度新春佳節(jié)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解釋課題。(元日就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注意強調(diào)“竹”“除”“蘇”“曈”等平翹舌音和后鼻音。
4、認記生字。告訴學生:如果認識了詩中的生字,就能把這首詩讀得更好聽。
5、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6、指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根據(jù)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詩,結(jié)合書中注釋或工具書、課外資料等理解詩句意思。
(2)把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
2、合作小組交流。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nèi)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匯報前兩行詩的自學情況,說說前兩行詩的意思。(借助“一歲除”和“屠蘇”的注釋,理解詩意)
4、誦讀詩句并展開想象,你從前兩行詩中體會到什么?你此時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讀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點什么?
引導學生從“曈曈日”“新桃換舊符”處想象: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祝愿。
備注: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guān)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導朗讀。(配上歡快的古典樂曲)
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歡樂熱鬧的氣氛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抽生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
8、指導背誦。
。1)分組接背詩句。
。2)指定學生背誦。
。3)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感受春節(jié)快樂、幸福、熱鬧的場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jié)里的什么節(jié)目?為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想象這首詩描繪的景象,試著寫下來。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12
教材解讀:
《元日》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十二單元一篇主體課文,是首節(jié)奏明快、語言流暢、雅俗共賞的七言絕句,作者是宋朝著名改革家、詩人王安石。
題目《元日》。元日,本意為吉日,我國古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日,為一年的第一天!氨衤曋幸凰某,春風送暖入屠蘇!闭f的是在歡快的爆竹聲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風中,合家歡飲屠蘇美酒!扒чT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边@句說在守夜中,千家萬戶迎來了曈曈紅日,然后用新的桃符來換去舊符。詩歌最后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的“總”和“換”字,表達除舊布新不可逆轉(zhuǎn)的規(guī)律和王安石對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
設(shè)計理念:
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鼓勵學生自學古詩,不懂的地方通過查字典、查詞典、看畫面、討論、閱讀開卷有益等方法解決。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讀音,并認清字形,正確地朗讀/有感情。
2、通過查工具書、閱讀開卷有益、看圖等方法理解生詞。
3、感受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了解過節(jié)的各種習俗,初步學會欣賞春聯(lián)。
教學重難點:
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氣氛,體會人們的美好愿望。
教學準備:
1.關(guān)于春聯(lián)、詩配畫的課件,音樂。
2、搜集關(guān)于“年”的傳說、屠蘇酒、桃符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解詩題,展開聯(lián)想
1、字典里“日”字可以指太陽,也可以指時間,如:一日是指一天,“元日”是哪一天?
2、說到大年初一,就想到過年,你的腦子里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3、古時人們怎樣過年的,讓我們走進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
二、讀古詩、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2、全班檢測匯報,誰愿意來讀一讀?
3、看屏幕抽讀,看看自己能不能讀懂,不懂的想辦法解決:
4、教師范寫生字。
5、把聽音樂的.感受帶進詩里讀,男生讀——女生讀——打著節(jié)拍讀
三、看畫面,明詩意,悟詩情
再看這首詩,你都看到哪些畫面,讓我們大家和你分享吧!
爆竹聲中一歲除,
1、你看到了什么?一歲是指?
2、除是什么意思?除夕之夜還能聽到什么?
3、相機補充除夕之夜放爆竹和守歲的故事。
4、讀詩句,感受除夕的熱鬧。
春風送暖入屠蘇。
1、你看到了那一幅畫?
2、相機補充屠蘇的相關(guān)資料。
師:酒是暖的,還有什么是暖暖的?(合家團圓、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心里暖洋洋的)
3、體會“入”字再讀,這幸福的時刻,如沁人心脾的屠蘇酒,人們沉醉在節(jié)日的喜悅中。
4、再讀,把你的體會送到詩句里。
千門萬戶曈曈日,
1、你給我們看的這幅圖是?
2、“千門萬戶”還可以說……瞳瞳日是什么樣的日?
3、這幅畫帶給你的感受是——美好、詳和、充滿生機、希望……
4、感受著美好、充滿希望的瞳瞳日!
齊讀,總把新桃換舊符。
1、桃符是什么?金鑰匙找到答案勾出來。
2、教師隨機補充桃符資料。
3、換桃符還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嗎?走進王安石。從哪個字眼能體會詩人心中的企盼抽讀——總把新桃換舊符
4、學生抽背——齊背——
5、這首詩描繪的是人們歡度春節(jié)的喜慶情景,每行詩句都寫了過年的一種儀式,
放爆竹——飲屠蘇——迎紅日——換舊符。
四、欣賞春聯(lián)、拓展延伸
1、貼春聯(lián):(隨即滲透春聯(lián)知識)
上聯(lián):一夜連雙歲 下聯(lián):五更分二年 橫批:辭舊迎新
2、對聯(lián):
上聯(lián):鶯歌燕舞春無限 下聯(lián):雨調(diào)風順歲有余
3、師生對對聯(lián)
4、作業(yè):
認真書寫“爆”、“蘇”、“換”、“符”四個生字。
把這首詩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收集春聯(lián),和同學交流欣賞。
板書:
12、過年 元 日
爆 蘇 美好喜悅
換 符 辭舊迎新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 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方式學習古詩,理解詩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補充寫作背景來體會詩人在詩中抒發(fā)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態(tài)度;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寫作背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解題
1、播放一組與春節(jié)有關(guān)的畫面和播放《過大年》歌曲。
2、同學們,這些畫面讓你想到了哪個節(jié)日?(春節(jié))
3、(是啊,春節(jié)可真熱鬧啊。┠阆胫拦湃耸窃趺催^春節(jié)的嗎?
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宋代大詩人王安石寫的描寫春節(jié)的古詩《元日》吧。(板書課題)
4、“元日”指的是哪一天,你知道嗎?老師查了字典,“元”有這幾種解釋(大屏幕出示“元”在字典中的幾種解釋),在這個詞中應(yīng)該選哪一種?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對啊,它指的是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節(jié)。)
二、檢查預(yù)習,學習新字
1、同學們,詩中到底描繪了正月初一什么樣的景象呢?趕緊打開書,自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自由讀)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3、學生個別朗讀,師生互評。
4、大家把字音都讀準了,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齊讀)
5、同學們,我們只有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才能理解詩句的意思。這幾個詞語的意思你理解了嗎?誰來說說。
爆竹:就是鞭炮(簡介爆竹到鞭炮的演變過程)。
屠蘇:在這里是指用屠蘇草泡的酒。人們在除夕這天會將最新鮮的屠蘇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據(jù)說喝了屠蘇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曈曈:太陽初升時光亮耀眼的`樣子。
一歲除:就是指一年過去了。
桃符:其實“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東西,我們可以連起來用。古人認為桃木是一種神木,可以避邪,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們便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壘”兩個神靈的名字,掛在門旁,用來壓邪,后來就指春聯(lián)。
。ń處煾鶕(jù)學生的回答加以點撥,引導。)
6、學寫“爆”字。強調(diào)右下角的寫法。
三、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1、讀了詩后,你知道宋代人在過春節(jié)時有哪些習俗嗎?請你再好好讀讀古詩找一找,四人為一個小組互相討論討論。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
。1)放爆竹(板書)
師:你從哪里知道的?
生:我從“爆竹聲中一歲除”這一句當中知道的。
師:你能說說對這句詩的理解嗎?
生說,教師點評。
師:這一刻是多么熱鬧。∧愕男那槿绾?你能把這種感受用讀表達出來嗎?
除了放爆竹,古人過春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
。2)喝屠蘇(板書)
生:喝屠蘇酒。
師:都有誰在喝屠蘇酒呢?
生:一家人在喝屠蘇酒,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
師:大家都會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說。教師指點。(沐浴著和煦的春風,品著這新年的第一口酒)有什么感覺?(很溫暖)說說你對這句的理解吧!
生說,教師指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還有什么習俗呢?
(3)迎紅日(板書)
介紹古人年三十晚上守歲的習俗。第二天初一的一大早,人們推開大門,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生說,教師板書“迎紅日”。
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4)貼春聯(lián)(板書)
師:你從哪里知道的?生說詩句。
你知道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有什么含義嗎?(辭舊迎新。)
解釋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幅春聯(lián)。教師板書。
我們把三、四兩句詩連起來讀一讀,誰能說說它的意思呢?(新年的第一縷陽光普照著千家萬戶,人們把新的桃符換下了舊的桃符。)
2、是啊,王安石的這首詩描繪了家家戶戶沐浴著和煦的春風,迎著新年的第一縷燦爛的陽光在放爆竹、喝屠蘇酒、貼春聯(lián)的景象,你能把詩的意思完整的說一說嗎?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說說。誰來說說?
3、同學們,從這首詩中我們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讓我們再來有感情的讀一讀。
四、感悟詩情,賞讀背誦。
1、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句句詩一幅幅畫,你從這畫面中看到了什么?
生想象描繪畫面。
這是怎樣的一幅畫卷呢?誰能用一兩個詞來描述一下?(幸福、祥和、歡樂......)
2、是啊,多么幸福、祥和的一幅幅過年的圖畫啊,誰都被這這情景陶醉了?(我們、古人、作者)
(出示寫作背景)當時的宋朝社會很貧窮,年輕的王安石跟隨父親到各地游歷,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后來他發(fā)奮讀書中了進士,當了地方官,做了許多有益于國家、人民的事情。49歲時就被任命為宰相,他終于有機會可以一展抱負,于是就積極進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國家變得更加富強!对铡肪蛯懺谶@一年的春節(jié)。
除了反映新年新氣象外,正要推行新政的王安石還想借這首詩表達什么?(新的政策必將代替舊的政策,以及他的堅定的信心、希望新政策會給國家?guī)硇碌拿婷病⑿抡耐菩心軌蝽樌、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3、他走在新年的街頭,看到老百姓過春節(jié)熱鬧的景象,他此刻的心情如何?(興奮、激動、充滿信心。)
4、這真是一位胸懷遠大、憂國憂民的政治家王安石啊,讓我們一起再來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
5、你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嗎?練習背誦,指名背,齊背。
五、鞏固新知、談?wù)勈斋@
1、考考你:
。1)古人過春節(jié)有哪些習俗?
。2)說說“屠蘇”和“曈曈”的意思。
。3)桃符就是今天的()。
2、談?wù)勀憬裉斓氖斋@。
六、作業(yè)
1、你還知道中國的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2、描寫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歌還有很多,搜集幾首讀一讀。
【古詩《元日》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元日》教學設(shè)計優(yōu)秀04-22
古詩教學設(shè)計06-24
《古詩里的故事》教學設(shè)計04-28
古詩詞教學設(shè)計10-07
古詩《靜夜思》教學設(shè)計01-24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shè)計10-14
《英英學古詩》教學設(shè)計03-19
《古詩兩首》教學設(shè)計11-20
“古詩伴我行”教學設(shè)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