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渡北歸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南渡北歸》有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南渡北歸》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南渡北歸》有感1
縱觀歷史從戊戌變法到民國,中國人民在各個方面從未抬起頭來。但在民國后,有一群大師,他們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或?qū)懺,或考古,或研究科學,都在為中華做出偉大的貢獻。
今天,我便推薦一本書《南渡北歸》,作者是岳南,該書有上中下三冊。它講述的是20世紀中國學術(shù)大師群體的一系列故事。
南渡北歸封面(劉彥江攝)
大師雖然早已遠去,但是,他們給我們留下的,是寶貴的精神。當時北京大學一潭死水,是蔡元培當上了北大校長后,兼容并包,銳意進取,才把北大從深淵里拉了出來,成了一個嶄新的北大。他認人為賢,這是大家都公認的。
除了蔡元培了以外,還有一些人,他們也有寶貴的精神,譬如傅斯年,他雖然無比高傲,但是,他有才氣,被形象的稱為“傅圣人”。他在這期間創(chuàng)辦了史語所,為歷史學和語言學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我欣賞的,就是傅有著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和貢獻,我們才能追上世界的步伐。
再譬如金岳霖,他是非常有名的哲學家,他對哲學,有自己獨特的認識。他在邏輯學上有著偉大的成就,把他的學生殷海光教導成有名的學者、教授。但這不是重點,我還想說的是他為我們留下的精神便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其實,在當時,這是非常寶貴的。因為,在他的一些同行中,有些因為自己在愛情方面的問題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金岳霖卻沒有插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愛情,自己靜享孤獨,留下了一段佳話,被世人所稱頌。
還有陳寅恪,他是清華四大導師之一,也是一位文化大師。我認為,他留下的精神就是“獨立的精神,自由之思想”,還有他在晚年時,對他著作的執(zhí)著和專注。他雖然受盡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文人的.風骨。還有很多大師,他們也留下了很多精神,但在這里,我不一一贅述了。
確實,作者在寫此書是帶著濃烈的主觀感受,而且“雖缺史家之大視野,少史家之大悲憫,無史家之深思考!钡牵匀皇且槐静蝗葙|(zhì)疑的好書,它揭露了我們所不知道的歷史,豐富了我們對知識分子的認識,也可以讓我們學到歷史,以正確的價值觀來看待這些問題,以此來避免更多的悲劇。
在看今朝,面對著周國家以及大國的虎視眈眈,我們要勇往直前,有著獨立的思想正確的分析我國形式,積極想上,不枉先人為中華做出的努力。
人雖已去,但精神不滅,我們要繼承大師們的精神,為民族復興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南渡北歸》有感2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被人們成為“大師”,這個稱號越來越廉價,只要是稍微有點兒能耐的人都能在這個社會上被叫一聲“大師”。大師真的有那么廉價嗎?大師真的有很多嗎?顯然不是。而事實是,不是大師變多了,而是社會上的浮躁之氣變多了。一直以來,“大師”這兩個字,于我而言乃是重若千斤,絕不是如今這般輕浮荒率的外號。這就是我去讀《南渡北歸》的原因,在這本書里,岳南先生完整地向世人解釋了何謂“大師”。
全書一共幾百萬字,字數(shù)很多,但字字如璣。講述了一群能真正稱得上“大師”的大師們波瀾壯闊的樣子。通篇閱讀下來之后,給我的第一感覺不是有設么感想,而是解脫。全書從頭到尾的氣氛都是苦悶,壓抑,沉郁。從抗日戰(zhàn)爭,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的燒殺擄掠,祖國大地慘遭踐踏,城市的淪陷與百姓的傷痛;到西南聯(lián)大的一群大師們,在民族危難之際的艱難與鑒定;再到解放前夜,大師們?yōu)榱俗约旱腵理想與信念,選擇了在海峽兩岸的離別之苦······與其說是在描寫大師們的意志,不如說是在描寫大師們的掙扎!
然而大師就是大師,在掙扎中,人能夠?qū)人命運與國家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在艱難歲月里,時時刻刻想的是國家和民族。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傅斯年、陳寅恪······他們擁有的淵博知識然他們在各自的學術(shù)領域上是專家、是博士,繼而加上他們偉大的品格和情操,這才成就了“大師”之稱號。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既做到了“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又做到了“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他們才是真正的大師!
所謂大師,不僅是個人之偉大,更要有超凡之貢獻。在我看來,大師們最偉大最深遠的影響莫過于教育事業(yè)!赌隙杀睔w》全書精彩的地方有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描寫蔡元培的北大,那時的北大,云集了當時中國可以說是所有的大師,野無遺堅,表現(xiàn)出一副百花齊放、學術(shù)自由的天地。我很羨慕當時的那群學生,有這樣好的大師們指導,有這樣好的學習氛圍。于是,這群北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后來都成為了一代英才,也參與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去,這就是大師的力量。書中有一段描寫我記憶猶新:梅貽琦到職,發(fā)表了“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的著名演講。同時強調(diào)大學教育“一是研究學術(shù),二是造就人才”的辦學理念?吹搅税,我們中國當今的教育理念早在民國那群大師的手上就已經(jīng)被奠定,這就是大師。
那么,現(xiàn)在回答我的問題:何謂“大師”?《南渡北歸》給了大家一個簡單的答案,堅貞的學者即為大師。
惜哉,當今真正的學者有幾何?其堅貞者有幾何?為何再難有人比肩魯迅、胡適?當今之大師,少也!
也罷,既然回不到那個時代,就讓現(xiàn)在變得更好吧。少一點浮躁,多一點淡泊;少一點知識分子的傲氣,多一點文人的傲骨。新的大師是遲早的事兒。
感謝《南渡北歸》給我們的答案。
【讀《南渡北歸》有感】相關文章:
南渡北歸讀后感04-22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原文及賞析08-17
讀《藏獒渡魂》有感04-03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4
讀《藏獒渡魂》有感18篇04-27
學習《最美醫(yī)生周南》有感04-29
楓林渡讀后感03-17
《楓林渡》讀后感02-06
渡漢江作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