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可能性》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12 15:18:51 設計 我要投稿

      《可能性》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可能性》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能性》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可能性》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學習數(shù)學四個領域中“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統(tǒng)計初步知識學生在之前的學習已經涉及,但概率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學生以后學習有關知識的基礎。本單元主要教學內容是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學關鍵是如何讓學生把對“隨機現(xiàn)象”的豐富的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統(tǒng)計知識,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定現(xiàn)象和不確定現(xiàn)象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簡單分析和判斷能力,但學生只是初步的感知這種不確定事件,對具體的概念還沒有深入地理解和運用。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教師做出適當引導,學生就會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的。所以教材選用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情境引入學習內容,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shù)學學習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為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機會。

        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這些情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xiàn)象及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數(shù)學思考: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維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問題解決: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情感態(tài)度: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能夠運用可能性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漸對統(tǒng)計與可能性知識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能夠列出簡單試驗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可能性的大小判斷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

        課時安排:

        3課時

        1.可能性………………………………2課時

        2.擲一擲………………………………1課時

        課 時 教 案

        課題: 第四單元:可能性(1) 第x 課時 總序第x個教案

        課型: 新授

        編寫時間:xxxx年xx 月xx 日

        執(zhí)行時間:xxxx 年xx月xx日

        教學內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練習十一第1、2、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在觀察、交流、動手、思考、驗證的過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

        教學難點:會用“可能”、“不可能”正確地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教學方法:采用游戲教學法,將教學情境真實地搬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讓學生在游戲中,真實地參與中積累與學習知識。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抽簽卡紙、盒子、彩色球、鉛筆。生:棋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小的禮物,猜一猜是什么?

        讓學生猜一猜,學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書

        2.師揭題:學生說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數(shù)學上都是些不確定性事件。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3.出示謎語:小黑人兒細又長,穿著木頭花衣裳。畫畫寫字它全會,就是不會把歌唱。

        學生可能會說:鉛筆。

        師追問:確定嗎?讓學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鉛筆或確定是鉛筆。

        4.出示獎品鉛筆,并說明這是獎勵表現(xiàn)秀的學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動新授

        1.引入:下周班會,老師想組織大家表演節(jié)目,每個人都有機會表演。但節(jié)目形式不能重復,每個類型只能有一個節(jié)目,大家討論一下,我們應該怎樣確定每一個同學演什么節(jié)目呢?

        組織小組討論,大部分同學會想到用抽簽的方法來決定。

        2.活動:出示三張卡片,上面分別寫上唱歌、跳舞、朗誦,找同學上來抽一張,引導學生先思考一下,會抽到什么?

        學生會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誦。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師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3.抽簽指生抽一張。(以抽到跳舞為例)

        師引導:如果再找一名同學來抽簽,可能會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誦。

        引導學生質疑:有沒有可能會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為剩的兩張簽里沒有跳舞。

        找生抽一張,驗證學生的猜測是否正確。

       。ㄒ詫W生抽到的是朗誦為例)

        4.引導:最后只剩一張了,你們能猜一猜這一張可能是什么嗎?

        生可能會回答:一定是朗誦,因為只剩下朗誦這張卡片了。

        5.師小結:剛才在猜測會抽到什么節(jié)目時,第一次同學們用的詞是“可能”,第二次同學們用的詞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發(fā)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種情況,當然,不同情況下,它們有時也會發(fā)生變化。(板書: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

        出示:兩個盒子,一號盒子放的全部是紅棋子,二號盒子放的有紅棋子和綠棋子。

        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哪個盒子里可能會摸出綠棋子?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等問題。

        讓學生在小組內組織摸一摸活動,并驗證,再集體匯報。

        2.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1題。

        讓學生說一說,并說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2題。

        先讓學生自主連一連,教師發(fā)彩色球讓學生驗證摸一摸,再說一說為什么這么連。

        4.說一說: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歸納:

        1.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作業(yè):教材練習第47頁第3、4題。

        板書設計:

        可能(不能確定)

        可能性 不可能

        (完全確定)

        一定

        課題: 第四單元:可能性(2) 第x 課時 總序第x 個教案

        課型: 新授

        編寫時間:xxxx 年xx月xx日

        執(zhí)行時間:xxxx年xx月xx日

        教學內容:教材P45~46例2、例3及練習十一第5、8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學習比較多種結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結果總數(shù),再看哪種結果在總數(shù)占的比例多。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歸納和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會比較兩種結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較事件數(shù)量的多少。

        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盒子、彩色棋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

        (1)用合適的語言描述下面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偬( )從東邊落下。

       、诿魈( )考試。

       、鄱( )會下雪。

       、軘S一枚硬幣( )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個紅棋子和1個黃棋子,任意摸一個可能是什么顏色的棋子?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可能是紅棋子也可能是黃棋子。因為盒子里面既有紅色棋子也有黃色棋子。

        質疑:你覺得摸到哪種顏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會說,紅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為盒子里紅棋子比黃棋子多。

        2.導出課題:看來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板書課題:可能性的大。

        二、互動新授

        1.體驗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頁例2情境圖。

        (1)引導:在盒子里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任意摸出一個棋子,可能是什么顏色?(可能是紅色,也可能是藍色。)

        (2)(繼續(xù)出示情境圖做實驗部分)有一個小組做了一次實驗,他們摸出一個棋子,記錄它的顏色,然后放回去搖勻再摸,重復20次,同學們觀察他們摸完20次后的結果是怎樣的?(摸出紅色的多,藍色的少。)

        (3)追問:這說明了什么?

        (摸到紅棋子的可能性比較大,藍棋子的可能性小。)

        (4)質疑:假如再摸一次的話,摸出哪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紅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紅色呢?

       。ú灰欢ǎ驗樗{色摸到的可能性雖小也有可能會摸到。)

        2.動手操作。

        (1)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盒子,里面都裝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請小組仿照教材的實驗,自己摸一摸,并由小組長記錄結果。

        小組操作結束后,匯報記錄結果,并根據(jù)結果說一說你盒子里哪種顏色的棋子多。并追問:每個小組的統(tǒng)計結果都一樣嗎?

        指名小組匯報,對不同結果的小組進行比較。

        (2)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fā)現(xiàn)可能性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引導學生小結:與在總數(shù)中所占數(shù)量的多少有關,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shù)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板書)

        (3)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獎、買彩票等。并由此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

        3.出示教材第46頁例3。

        (1)先讓學生觀察出示的記錄結果,再指名回答例題中的問題。

        (從試驗記錄可以看出,一組摸了20次,摸出黃球5次,摸出紅球15次,摸出黃球的次數(shù)少于紅球的次數(shù)。另一組摸了20次,摸出黃球 4次,摸出紅球16次,摸出黃球的次數(shù)少于摸出紅球的次數(shù)。

        八個小組一共摸到紅球123次,摸到黃球37次,摸到紅球的次數(shù)比摸到黃球的次數(shù)多。也就是說,從盒子里摸出紅球的可能性大在,黃球的可能性小。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出:盒子里紅球多,黃球少)

        (2)引導小結方法:當可能性的大小與數(shù)量相關時,在總數(shù)中所占數(shù)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數(shù)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自主思考,小組交流,再匯報。并說出為什么這么想。

        引導學生總結:在總數(shù)中占的顏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顏色少的可能性小。可以進一步滲透“公平”的思想與畫法。

        2.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從圖中能得到的信息,再說一說。

       。ê凶永锛t色的棋子多,黃色的棋子少)

        引導學生運用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從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數(shù)量的多少嗎?(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并記錄結果。)

        四、拓展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歸納:

        1.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shù)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說明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說明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少。

        作業(yè):教材練習第47~48頁練習十一第5、8題。

        板書設計:

        大←→數(shù)量多

        可能性

        小←→數(shù)量少

      《可能性》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新課程標準》在小學第一學段安排的“概率”學習內容主要有: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對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實驗。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的第一課時。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在二年級上冊已經對某些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有所認識,本節(jié)課進一步學習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對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語言進行描述,是為下一學段學習概率知識打下基礎。

        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種因素決定的。同樣摸球,如果某種顏色的球數(shù)量多一些,那么摸出這一顏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對于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也不能在活動中刻意去追求,一定要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活動過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本目標實施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活動,逐步讓學生悟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實踐—驗證”的摸球游戲,讓學生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法學法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抽象邏輯思維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直觀演示或游戲切入較容易被他們所接受;谝陨侠斫,我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以學生發(fā)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chuàng)新為宗旨,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五、教學設計

        本堂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猜想——驗證——推理——運用”。首先,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親自參與“猜想——驗證——推理”這一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感知可能性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通過運用這一環(huán)節(jié)將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猜測

        一開課,通過“師猜生摸”的摸球游戲,很容易就達到師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玩中教會學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表述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這一活動喚起了學生對舊知的記憶,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2、組織活動,驗證猜測

        學生進行了猜測,但猜測的對不對呢、實驗是的老師,這個謎底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來揭曉。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在親歷、體驗的過程中感悟、體會到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學習的形式既能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又能展示個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使他們體會與他人交流的`快樂,同時促進學生個人的完善與發(fā)展。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這種共同研討的學習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研究態(tài)度。

        3、實驗分析,大膽推理

        善于觀察、分析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目標,學生對自己的實驗最有發(fā)言權,所以我首先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到實物展示臺前向全班同學說說,在實驗中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結論。而我則從旁協(xié)助他們引導他們,幫助學生理解: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4、綜合運用,服務生活

        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學習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shù)學?赡苄詥栴}在兒童的生活中接觸還是比較多的。從轉盤游戲到搖獎設計,讓學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驗可能性。這樣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自己做主,學生有了更寬廣的思維空間,個性化思維將得到充分展現(xiàn)。

      《可能性》教學設計3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好嗎?我們還設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個小組中,哪個小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來玩第一個游戲,猜猜禮袋里裝著什么?

        學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問:一定是嗎?(不一定)

        小結:也就是說,現(xiàn)在你們只能是猜測,可能會是。。。,也可能會是。。。。,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二、摸球游戲

        1.用一定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

        談話: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

        指名學生上臺并指導摸球:先攪幾下,摸一個,拿出來。放進去。攪一攪,再摸一個,拿出來

        引導: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紅球呢?(生猜測:里面都是紅球)同意他的猜測嗎?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ㄕ圶XX把里袋拎出來)

        小結:對了,你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裝的都是紅球,那我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是?(紅)一定嗎?(板書:一定)

        2。 談話:你們也想來玩摸球游戲嗎?好,請組長拿出袋子。不過,在摸球之前先講清楚摸球規(guī)則:由組長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攪幾下,然后任意摸出一個,并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記錄,依次傳給其他組員摸,明白了嗎?就讓我們比一比哪組合作得最好?開始吧!

        (讓學生分組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摸球情況: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一組摸到了什么球呢?(黃球和綠球)

        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顏色的球?(黃球和綠球)

        組長倒球驗證,(師作出摸球的.動作)輪到我摸了,我從這個袋里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是?(黃,綠)一定嗎?(不一定)那要怎么說?(可能是黃,也可能是綠)(板書:可能)

        提問:那能在這個袋子里摸到紅球嗎?為什么?(板書:不可能)

        3。小結:通過摸球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袋子里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如果袋子里有黃球和綠球,任意摸一個,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綠球。但不可能是紅球。

        三、實踐拓展

        1.練一練。

        (1)(出示裝有2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瞧,在這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黃球嗎?那會怎樣呢?

       。2)(出示有2個綠球和3個紅球的袋子)那從這個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黃球嗎?為什么?

       。3)(出示裝有5個黃球的袋子)這個袋子呢?為什么?

        小結:讓我們來看看現(xiàn)在各小組的得星情況,問: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今天的最佳合作獎?那這一組一定會是今天的冠軍嗎?對!在比賽還沒有結束前,我們每個小組都有可能獲勝,大家可要繼續(xù)努力啊 ! 2.裝球游戲。

        談話:前面我們玩了摸球游戲,接下來我們要來裝球,根據(jù)老師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討論,應該放什么球,不應該放什么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小籃里的球裝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裝球活動,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說說你是怎么放的?放3個5個都可以嗎?

        師表揚,說的好,只要全部是綠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綠球。

       。2)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么多放法都對嗎?只要怎樣?(不放綠球)

        交流: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應該怎樣裝?裝球時是怎樣想的?

        小結: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有很多種裝法,可以裝一種、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顏色的球,但是不能裝綠色的球。

       。3)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看窝b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裝球,老師相機引導、鼓勵)

        3。轉盤搖獎活動

        1、猜測:(師出示紅黃藍三色轉盤)觀察轉盤,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會指在哪里?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

        2、體驗:是不是真的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呢?剛才裝球最快的那一小組的小朋友上來,請你們輪流拔動轉盤試試看,

        4.聯(lián)系生活。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玩一玩、猜一猜、說一說,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表述游戲中的各種情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也有些事情可能會發(fā)生。下面請小朋友們舉例說說!

        小結: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那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四、總結談話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問題,你學得開心嗎?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2、回家后把學到的新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再調查一下,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能發(fā)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fā)生或一定會發(fā)生,一星期后舉行一個交流會,比比誰講得多講得好!

      《可能性》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教材P107—109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shù)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他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shù)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記錄次數(shù)

        黃

        紅

        活動匯報、

       。2)袋子里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么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shù)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關系。

        2、練習

        P107“做一做”

        3、

        三、鞏固練習

        P1096

        [1]學生說說擲出后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有哪些

        [2]猜測實驗后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3]實踐、記錄、統(tǒng)計

        [4]說說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什么?

        [5]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jù)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xiàn)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097

        學生討論完成

        教學反思:

      《可能性》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促進新知建構。“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在學生(第一學段)學了“可能”與“一定”,初步體驗了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ㄋ哪昙墸┖统醪襟w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實現(xiàn)可能性從定性到定量描述的重要內容!案怕省币蚱溆袆e于講究因果關系的邏輯思維和確定性思維,具有獨特的思想方法。因此,本課知識的建構和能力的形成不能只憑教師口述,而要通過創(chuàng)設數(shù)學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觀察、猜測、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親歷活動過程中體會如何用數(shù)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如課始摸球比賽后提出“如何表示從三個箱子中摸球的結果”,溝通了學生已有知識經驗;“還有別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嗎”則引導學生從活動中抽象出“數(shù)”,進而用“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促進了知識的遷移;課末“歸納總結用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系統(tǒng)認識,幫助學生建構新知。

        加強合作交流,引導自主探索!稊(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教師以“分別用什么數(shù)來表示從這三個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和“為什么用1/5來表示從2號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師適時引導,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課程改革理念。

        滲透數(shù)學思想,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在學生知道用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礎上,適時引入用線段上的點表示可能性大小,讓學生感悟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在引導的同時,抓住有利時機向學生滲透極限思想,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還凸現(xiàn)了數(shù)學教學的基礎性、發(fā)展性理念。

        教學目標

        1.通過試驗操作活動,進一步認識客觀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用適當?shù)臄?shù)表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3.在具體情境中體驗可能性的大小,加強對數(shù)學實踐性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出課題

        1.激趣。老師提供三個箱子:1號箱里面放有5個黃球;2號箱里面放有1個白球和4個黃球;3號箱里面放有5個白球。請3個學生進行摸球比賽,摸到白球最多的獲勝。摸球前,各自選一個球箱,并且只能在選定的箱中摸球。每次摸出1個球,記錄后放回去再摸,每人摸6次。

        2.揭題。教師從摸球的結果導出“不可能”、“可能”、“一定能”,進而從“可能”中引出可能性有大有小,同時引導學生質疑:還有別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嗎?(教師板書課題)

       。壅n始從學生熟悉的游戲引入,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自主探究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可以用些什么數(shù)分別表示從這三個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學生的表示方法。

       。厶骄靠梢浴坝檬裁磾(shù)”分別表示三個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為后續(xù)的研究提供素材。]

        三、強化新知

        1.討論:

        (1)從2號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可用哪個數(shù)表示?(學生可能會用20%、0.2、1/5表示。)

       。2)為什么可能性用1/5表示呢?(引導學生分析分子、分母分別與試驗中的什么有關。)

       。3)師(拿出2號箱中的1個黃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怎樣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

        引導小結:從2號箱中摸球,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但由于箱中黃球、白球的數(shù)量不同,所以摸到黃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也不同。

       。郾经h(huán)節(jié)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初步知道可以用1/5表示從2號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但開始時學生對用這個分數(shù)表示并不完全理解。因此,教師的引導顯得特別重要。]

        2.探究:怎樣表示“不可能”和“一定”。

        從1號箱中可能摸到黃球嗎?白球呢?可以分別用什么數(shù)表示摸到黃球、白球的可能性大。

       。愃频刈寣W生自行設計從“3號箱”中摸球的方案并解答。)

        3.練習:教師往2號箱中依次加入1個黃球、1個白球、又1個白球,讓學生分別說出能摸到白球、黃球的可能性大小。

       。蹖W生初步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后,及時進行鞏固練習,使學生學得扎實有效。]

        四、總結提升

        1.歸納總結用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提升認識,發(fā)展思維。借助線段圖,讓學生知道可能性的大小還可以用線段上的點表示。引導學生觀察某點從線段的左端移到右端引起可能性大小的變化情況,直觀地描述可能性的變化趨勢。

       。圻@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著力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使知識系統(tǒng)化。教師在介紹用線段上的點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同時,結合動態(tài)的演示,自然滲透數(shù)形結合與極限思想。]

      《可能性》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十二冊第五單元第103-104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猜測、試驗、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等體驗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的過程。

        2、會求一些簡單事件的可能性,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了解可能性是描述隨機事件的數(shù)學模型,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求一些簡單事件的可能性,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難點: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色子、水槽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熟知目標

        師生游戲:猜色子

        師:乒乓球比賽中,選手通過猜裁判把乒乓球放在左手還是右手,決定誰先發(fā)球。你們認為這種方法公平嗎?

        看來可能性知識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節(jié)課我們就對可能性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

        生讀學習目標

        二、復習舊知

        口袋里有標著1、2、3、4、5、6、7、8、9的9張數(shù)字卡片,每次摸出一張。

       。1)摸出“3”的'可能性是()。

       。2)摸出偶數(shù)的可能性是(),摸出奇數(shù)的可能性是()。

       。3)摸出合數(shù)的可能性是(),摸出質數(shù)的可能性是()。

        (4)摸出的數(shù)小于6的可能性是()。

        你還能提出哪些有關可能性的問題?

        先獨立完成,然后組內交流

        請目前的每組5號同學展示

        展示后,學生提問,對抗組回答

        三、自主探究

        1、游戲探究,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

        每組桌面有兩個色子,在表面上分別有1—6各點數(shù)。同組同學一起做游戲。兩人同時拋擲這兩個色子,把兩個朝上面的數(shù)加起來。記錄拋擲30次的結果。(指學生讀題)

        同學們猜猜正面朝上的兩個數(shù)的和中哪個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比較多?

        學生開始游戲,并做好記錄

        各小組出一個代表匯報統(tǒng)計的結果(學生整理在電子表格里面)

        2、畫圖表示,總結發(fā)現(xiàn)

        為了更直觀的看到數(shù)據(jù)的多少,我們用統(tǒng)計圖表示出來。先畫圖,再小組交流:從統(tǒng)計圖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

        3、解釋現(xiàn)象,理解原因

        為什么有的和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多,有的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少呢?老師這有一個表,幫大家理解理解。這一排表示第一個色子面朝上的數(shù),這一列表示第二個色子面朝上的數(shù),中間的數(shù)表示兩個數(shù)的和。

        讓學生說說“2”“3”是怎么得來的,然后小組交流:有的和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多,有的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少的原因。

        請一名同學展示,其他同學補充。

        四、解決問題

        1、東安和順達兩家超市都開展有獎促銷活動,購物滿100元可從袋里摸球,摸到紅球贈送18元。你會選擇哪個超市?

        順達

        東安

        學生自己讀題,思考,準備展示

        2、如果你是順達老板,你打算怎么辦?

        小組討論設計方案,準備展示

        五、全課小結

      《可能性》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簡單的等可能性事件。

        2、會求簡單的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并用分數(shù)表示。

        教學重難點:

        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會用分數(shù)進行表示。驗證擲硬幣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為。

        教學準備

        主體圖掛圖,老師、學生收集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確定的),硬幣。

        教學過程

        一、信息交流。

        1、學生交流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并對其可能性做出說明。

        師出示收集的事件,共同討論。

        2、小結: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確定的事件,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研究它們的可能性大小。

        二、新課學習

        1、出示主體圖,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觀察主體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在擊鼓傳花中,誰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擲硬幣呢?

        生:擊鼓傳花時花落到每個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拋一枚硬幣時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生舉例…..

        2、拋硬幣試驗

       。1)分組合作拋硬幣試驗并做好記錄(每個小組拋100次)。

        拋硬幣總次數(shù)正面朝上次數(shù)反面朝上次數(shù)

       。2)匯報交流,將每一組的數(shù)據(jù)匯總,觀察。

       。3)出示數(shù)學家做的試驗結果。

        試驗者拋硬幣總次數(shù)正面朝上次數(shù)反面朝上次數(shù)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豐404020481992

        費勒1000049795021

        皮爾遜240001201211988

        羅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觀察發(fā)現(xiàn),當實驗的次數(shù)增大時,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來越逼近。

        3、師生小結:

        擲硬幣時出現(xiàn)的情況有兩種可能,出現(xiàn)正面是其中的一種情況,因此出現(xiàn)正面的可能性是。

        三、練習

        1、P.99.做一做

        2、練習二十第1---3題

        四、課內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題統(tǒng)計與可能性第一課時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可能性》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104~11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會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進行判斷并能簡單地說出原因。

        2、學會列舉記錄簡單事件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3、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4、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5、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考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2、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和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能力。

        主要措施: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動手操作、實驗研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第105頁例1、例2,練習二十四1~3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紅、藍、黃、綠三種顏色棋子各兩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知

        1、猜牌游戲

        展示紅桃a、黑桃a、方塊a、梅花a各一張,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

        師:你們有不同的意見,但誰有充分的理由說明自己是對的嗎?(沒有)因此,咱們應該在回答時加上一個什么詞?(板書:可能)這張牌有哪幾種可能?讓學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紅桃k嗎?(板書:不可能)

        展示四張紅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

        能說得肯定一些嗎?為什么這么肯定?(板書: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嗎?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主題圖引入:元旦節(jié)快到了,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jié)目,有唱歌、跳舞、朗誦、相聲、小品、其它六種節(jié)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那種節(jié)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一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

       。2)你得出什么結果?從1號盒子里一定能取出紅棋子嗎?為什么一定能?還會取出其它顏色棋子嗎?為什么?

        3、不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二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

        (2)你能確定每次取出什么顏色的棋子嗎?

       。3)指導自學例1主題圖,回答書上問題。

        4、初步運用

       。1)練習二十四第2題

       、谛☆}只要不涂藍色都正確,③小題只要涂黃色數(shù)量不超過4個都正確。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佟暗厍蛎刻於荚谵D”,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師說明理時介紹課外知識。

       、谛〗M討論學習。

       、廴嘟y(tǒng)一訂正,說說理由。

        三、綜合運用

        1、游戲:你說我判斷

       、賻熒螒。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谏螒颉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108頁3題圖中兩人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知道了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可能性》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摸球、摸珠、涂色等活動,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2、經歷猜想、驗證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3、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并具有一定的求實態(tài)度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學具準備:

        紙盒、布袋、白球、黃球、紅球、白珠、紅珠、藍珠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受。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guī)硪粋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歐洲的某國,一位奴隸冒犯了國王。國王大怒,決定將奴隸處死,奴隸被關進了死牢。按照該國當時的法律,死囚在臨刑前還有一次選擇生死的機會,那就是由大法官拿來一個盒子,盒子里有兩張紙條,分別寫著“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則生,如果摸到“死”就死。你們認為這個奴隸摸紙條會出現(xiàn)什么結果?

        師:對,大家用了一個詞:可能。就是可能摸到“生”,也可能摸到“死”,兩種結果都有可能。

        師:可是這個昏庸的.國王一心要讓這個奴隸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寫有“生”的紙條拿掉,換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這下,奴隸的命運會怎樣呢?

        師:看來大家都替他擔心了,兩張紙條上全都寫著“死”,任意摸一張,必定是“死”字,看來這個奴隸一定死,不可能生了。

        師:別急,聽我往下講。有個好心的知情人把這個情況悄悄地告訴了奴隸。這個奴隸想了一夜,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臨刑前,當大法官把盒子拿來要奴隸選擇“生”“死”時,這個奴隸拿起盒中的一張紙條,看也不看,猛地吞進肚里,在場的人全驚呆了。同學們,你們猜一猜,他的命運又會怎樣呢?

        師:大家說得太好了。因為他吞了一張紙條,剩下的是“死”,吞下的當然就是“生”了,他不可能死了。

        小結:故事里的奴隸經歷了“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后是“不可能死”的過程,是他用智慧贏得了生命。

        引入課題: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樣,有些我們不能肯定它的結果,有些就可以肯定它的結果,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可能性》教學設計10

       。ㄒ唬┲R目標

        1、初步體驗生活中確定和不確定現(xiàn)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確地描述這些現(xiàn)象。

        2、初步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感受到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3、使學生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ǘ┠芰δ繕

        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及口頭表達能力,觀察、推理能力,發(fā)散思維,小組合作能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實踐能力。

       。ㄈ┣楦心繕

        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滲透美育。

        教學重點:

        體驗、描述生活中的確定和不確定事件。

        教學難點:

        利用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有關課件、摸球的盒子及球、跳棋、撲克牌、硬幣、水彩筆(學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播放《阿凡提》的故事,提問財主要求阿凡提把一箱子的金幣拋起來落下后個個都要正面朝上,這可能嗎?”

        教師出示一元硬幣問:“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

        師:你會玩正反面游戲嗎?能介紹一下是怎么玩的嗎?現(xiàn)在想不想玩?

        師:(拋出硬幣后蓋。┱l來猜?能確定嗎?

        師:,硬幣拋下來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有沒有可能既是正面又是反面呢?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可能性” 。(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學習新知

        (一)摸球游戲

        1、體驗一定

        師:我們來做個摸球游戲怎么樣?先放四個白球在盒子里,師:請一位同學任意摸一個球。誰想來猜猜結果?有沒有不同意見的?

        師:如果再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怎樣?師:可能摸到別的顏色嗎?

        生摸球驗證,還是白色。

        師:如果一直重復摸下去,結果會怎么樣?

        師:同意他的想法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也就是說,都是白球,摸出的一定是白球

        能確定嗎?

        板書:都是白球

        一定

        2、體驗不可能

        師:另一個盒子放黃球,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么樣?可能摸到白球嗎?為什么不可能摸到白球?

        (在學生的回答中注重學生的說理,為什么不可能,在摸球,形成說理和活動想結合。)

        師:也就是說,沒有白球,就不可能摸到白球

        板書:沒有白球

        不可能

        3、體驗可能

        師:怎么樣才能摸到白球呢?讓生想一想,回答。師把四個白球放入盛有黃球的盒子里,提問:如果讓你摸你能摸到什么球?為什么?你還能摸到其他顏色嗎?

        板書:有白球、黃球

        可能

       。ǘ┠闷遄

        出示兩個放有棋子的盒子,其中一個里面都是紅棋子,另一個里面有紅色、黃色、綠色,指著盒子提問:哪個盒子一定能摸到紅棋子?哪個盒子不可能摸到綠棋子?哪個盒子可能摸到黃棋子?

       。ㄈ┱n前故事

        師:那么阿凡提要想獲勝,他采取什么方法呢?

        看課件,得出結論:阿凡提把硬幣的反面都粘到一起再往上拋落下后一定都是正面。

        三、實踐應用

        1、師:像“一定”、“不可能”、“可能”這三種現(xiàn)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下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用手勢來判斷畫面中的現(xiàn)象,是“一定”的就用手勢√,是“不可能”就用手勢×,可能就用手勢○。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讓生回答。

        2、聯(lián)系生活,你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句話嗎?師提醒:(1)、一個星期一定是7天。(2)、李老師以后可能還會來咱們班上課。讓生小組內互相交流,全班匯報。

        3、課件出示:箱子里有14個球,8個白球、4個黃球和2個紅球,從箱子里面摸出一個球,可能出現(xiàn)哪些結果?生回答。

        4、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十四第一、二題。

        5、游戲:師拿撲克牌讓生抽牌,如果抽到紅桃就是中獎,獎品是一個乒乓球。師先只拿方片和黑桃讓生抽,三個學生抽完后,師說如果讓全班同學都抽一次也不可能中獎,為什么得出結論:里面沒有放紅桃。師放入紅桃讓生繼續(xù)抽。

        6、綜合提高,課件出示5個盒子里面放著球按要求連線,讓生坐在小卷上,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1、能說說你現(xiàn)在的感受和你的收獲嗎?

        2、師小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像這樣確定的事件和不確定的事件,希望你們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事物,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

      《可能性》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分數(shù)的意義,初步掌握用分數(shù)表示具體數(shù)量中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方法。會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2、在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中體會統(tǒng)計概率的隨機現(xiàn)象,感受到試驗的次數(shù)越多頻率越接近概率。

        3、使學生在學習用分數(shù)表示大小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思考的嚴謹性與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這個地方我的意思是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數(shù)表示他的事物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體會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

        師直接出示書中的情景:依次出示書中的五個盒子(1)兩個紅球(2)兩個白球(3)一個紅一個白(4)三個白5個紅(5)5個紅3個白(這個地方把教材的數(shù)字稍作了改動,主要是為了后面的實驗更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試驗次數(shù)越多頻率越接近概率。)

        問題:分別從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個球,說一說從不同的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

        預設:學生可能會

        1、利用學過的不可能、一定、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小、可能性比較大來回答。

        2、也可能直接用分數(shù)來回答。

        師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導入

        1、可能性大有多大呢?具體大到什么程度呢?就向說你已經很大了,到底有多大呢?你需要告訴人家你今年11了。一樣可能性的.大小也可以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重點要來研究的問題。板書:用數(shù)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這位同學不但知道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有大有小,還能用一個數(shù)來具體表示可能性的到底有多大,那么他說的有沒有道理呢?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重點研究的問題。板書:用數(shù)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設計意圖: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學生根據(jù)學過的可能性知識或者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答,在解答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學習新知的起點:或者直接用不可能、一定、可能等語言來表達;或者直接用數(shù)據(jù)分數(shù)來表達。教師及時地調整教學的策略。另這個地方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進一步學習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用語言來表達可能性有局限性,需要進一步學習把可能性的語言轉化為數(shù)據(jù)來表示。

        二、會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理解不可能事件用數(shù)據(jù)0來表示

        師:不可能摸到白球我們可以用幾來表示呢?你同意嗎?為什么?

        2、一定能摸到白球用數(shù)據(jù)1來表示。

        設計意圖:先處理不可能和一定兩個確定的事件用數(shù)據(jù)如何表示的目的是

        1、通過這種描述語言轉化為數(shù)據(jù)表示的過程,為后續(xù)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作了鋪墊。

        2、初步感受到,不確定可能性事件用分數(shù)表示的范圍在0—1之間

        3、用二分之一表示等可能性

        師:紅、白球各一個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占多少呢?為什么呢?

        設計意圖:從最簡單的事件入手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如果我再往里放一個紅球,這個時候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

       。皶r鞏固練習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方法)

        師:為什么?那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1、觀察知道紅球占三分之二2、推理知道白球占三分之一紅球就是三分之二

        設計意圖:理解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二等與1

        4、你能自己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后兩個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嗎?

        5、那可能性最大是多少?最小呢?也就是說可能性總是在0—1之間發(fā)生變化。

        設計意圖:我想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很多孩子都能完成。但為什么要這么表示可能會說不清楚。在教師的引領下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更加清晰了,另外感受到不確定可能性事件用分數(shù)表示的范圍在0—1之間

        三、體會概率現(xiàn)象中的隨機性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8分之3,是不是摸8次球就一定能摸到3次白球呢?肯定有說是有說不是的。這時候在孩子們需要試驗的需求上進行試驗。講好試驗的要求。

        1、同桌合作一個摸一個做好記錄。我發(fā)給他們記錄的表。

        2、每人摸四次,每次摸一個,在放回盒中搖勻

        全班交流

        師板書學生的數(shù)據(jù):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想法?

        是我們的推理錯了嗎?引導學生把班級的實驗數(shù)據(jù)相加感受次數(shù)越多越近概率。

        設計意圖: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內容屬于統(tǒng)計與概率的領域。主要的特性應該是隨機性,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隨機意識?我通過了讓學生親自試驗來感受它的隨機性,發(fā)現(xiàn)試驗的結果和我們推理的不一樣。進一步反思追問為什么?逐步理解試驗次數(shù)越多,頻率就越接近概率。

        師:通過實驗和討論現(xiàn)在你能解釋一下8分之3表示什么了嗎?

        設計意圖:在試驗與反思過后再來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明確和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數(shù)表示其他事物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它是不確定的。

        師:既然不確定那我們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有什么價值呢?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現(xiàn)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價值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時候都能用到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比如:兩個廠生產同一種產品,價格等其他條件都一樣,甲廠的產品有百分之十返修,乙廠生產的產品有百分之一返修,你選擇買哪個廠的?

        設計意圖:雖然用分數(shù)表示的是不確定現(xiàn)象,但我們可以根據(jù)分率的大小的比較來確定我們的選擇

        師:如果天氣預報降水的概率是百分之十,你出門會帶雨傘嗎?天氣預報降水的概率是百分之九十,你出門會帶雨傘嗎?降水率是百分之九十九一定會洚水嗎?

        師:生活中不確定得現(xiàn)象太多了,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用變化的眼光看這個世界,學會根據(jù)可能性的大小去進行選擇和判斷。

        設計意圖:體會學習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價值

        五、總結

      《可能性》教學設計12

        一、設計思想

        可能性是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教材從兒童游戲擊鼓傳花的情境入手,引出事件的可能性,讓學生能對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能和同伴交換想法。

        通過猜想——驗證——判斷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著的不確定現(xiàn)象,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對這部分的要求:

        讓學生生活事例豐富學生對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的認識,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的樂趣,注重對事件可能性的理解。

        2、可能性這節(jié)課有兩部分內容:

        例1例2通過學生摸棋子和六幅與現(xiàn)實世界的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緊密相關的圖畫讓學生明白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例3通過學生摸棋子讓學生知道可能性發(fā)生的大小

        3、可能性是數(shù)學課程的四個學習領域之一"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作為概率論的初步。

        三、學情分析

        "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學生在經過很久的數(shù)學計算等一系列數(shù)學學習后,開展這一系列的游戲和活動,與現(xiàn)實生活再次聯(lián)系起來,如:擊鼓傳花、摸球等等,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有趣,學生易學,樂學。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較好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數(shù)學分析能力,而且還有一定的科技知識基礎,在整節(jié)課堂中,學生可以猜一猜,摸一摸,議一議,說一說,等探究活動,讓學生了解到操作、比較、猜想、實驗、驗證對事物的認識、分析起重要的作用。教師也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正確學習、觀察、思考、分析、推理和正確使用數(shù)學語言,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的提高數(shù)學素養(yǎng)。

        四、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本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能夠列出簡單實驗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五、教學重、難點:

        1、 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學生根據(jù)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自己參與,自主探索,一合作的方法得到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以及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七、課前準備

        硬幣、鼓、花、球、盒子

        八、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新課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先讓你們猜猜我的哪只手中有硬幣?

       。ㄒ鲇每赡堋⒉豢赡艿仍~來表達,揭示課題: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獲取知識

       。ㄒ唬┙虒W例題1

        請同學們看前面,這里有個盒:1號盒、2號盒 。(實物:例題上的裝有不同顏色小球的盒)咱們來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顏色的球。

        展示兩盒中球的顏色、數(shù)量。

        1、從1號盒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球,一定是紅球嗎?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都已討論好了,誰想代表小組發(fā)言?(依次指名學生說)

       。 依次板書:一定 可能 不可能)

        師:小朋友討論得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實際來摸一摸,驗證一下。1號盒,誰來?(學生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摸下去,結果怎么樣?)

       。t球)

        為什么一定是紅球呢?學生自己小結。

        2、從2號盒里任意摸一個呢? 請小組討論

        ( 紅球?綠球?黃球?藍球?)

        請學生摸一摸(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措下去,能摸到紅球嗎?那可能摸出什么球?為什么?)(老師可根據(jù)盒里剩下的球隨機提問,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動小結

       。◤1號盒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球,都是紅球,因為里面都是紅球,從2號盒里任意摸一球,可能為?因為里面有三種球,有可能是紅球,有可能是綠球,有可能是黃球。)

        (二)教學例題2

        1、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和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會發(fā)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呢?你能舉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嗎?請同學們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學生說)

        例如:

        我數(shù)學考試能考100分;

        天上會出現(xiàn)彩虹;

        公雞會下蛋;

        天上會掉錢;

        ……(請學生舉例幾個)

        2、原來生活中有處處都有"可能性",那么,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對書本例題2一些現(xiàn)象進行準確的判斷和說明自己的理由嗎?

        誰理解題目意思了,給大家解釋一下。

        地球每天都在轉動(一定,地球在自轉)

        我從出生到現(xiàn)在沒有吃過一點兒東西(不可能,因為人不吃食物是不可能活的)

        三天后下雨(可能,因為天氣在變化)

        太陽從西邊升起(不可能,因為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吃飯時,人用左手拿筷子(可能,世界上的人有的是習慣用左手拿東西的)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可能,世界上人本來就很多,地球又很大)

       。▽W生可以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進行討論,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質疑,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判斷和推理,最后教師可以適當進行總結)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可能性"舉例子說明。

        3、練習

        108頁練習二十四第一題。

       。ㄈ⒔虒W例3(比較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大。

       。1)觀察、猜測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shù)量,(四紅一藍)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你們猜猜他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和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猜?

        (2)實踐驗證

        學生小組操作、匯報實踐結果。

        匯總各小組的實驗結果:幾組摸到紅,幾組摸到了藍色。

        從小組匯報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

        小結:摸到紅色多,摸到藍色的少,因為盒中球紅多藍少。

       。3)活動體驗可能性的大小

        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活動匯報、小結

        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兩點:一、每次摸出的結果是紅色還是藍色,這是隨機的,不以人的主觀意愿而變化。二、但摸的次數(shù)多了以后,在統(tǒng)計上就呈現(xiàn)某種共同的規(guī)律性,就是摸出藍的次數(shù)比紅少。

        (4)小組實驗結果比較

        比較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出示多組的實驗結果,雖然 數(shù)據(jù)不一致,但呈現(xiàn)的規(guī)律是相同的

        匯報、講評

        三、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可能性的知識 ,知道生活一些事是一定會發(fā)生的,一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一些事是可能發(fā)生。并且還知道了發(fā)生這些事情的概率有大有小,是不因個人的主觀愿望而改變的。

        我們做個"擊鼓傳花"游戲,鼓聲停時一位同學上臺抽簽,簽中內容有禮物、唱歌、猜謎。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簽?(禮物、唱歌、猜謎)

        四、鞏固練習

        P108 2、3

      《可能性》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運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能自主的設計一些活動方案。

        2、對實際生活中的事件與現(xiàn)象,能運用可能性的知識進行合理的設計。

        [教學過程]

        1、復習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2、教師向學生提出設計方案的具體要求。(投影出示題目)

        3、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各小組在設計時,教師不要作過多的提示,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以便學生設計出各種與眾不同的設計方案。

        4、匯報交流

        在交流時,首先請各小組匯報各自設計的方案并說一說設計時的想法。對于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方案,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應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想法,并結合他們的想法加以引導。

        5、歸納設計特點

        學生在交流匯報后,教師可以把每一種每一種方案的設計均用分數(shù)的形式表示出來,并引導學生觀察各種不同方案中的共同點,從中發(fā)現(xiàn)設計的基本特點。

        6、課堂練習

        88頁做一做,生獨立做。

        7、布置作業(yè)

        88頁的實踐活動。

        學生可獨立設計,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設計。

        第4課時

        [教學內容]數(shù)學與生活(第91頁)

        [教學目的]本節(jié)課設計的活動目的是將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1、復習

        在開展活動前,先組織學生復習分數(shù)的認識與加減法的知識內容。

        2、投影出示活動題目

        呈現(xiàn)數(shù)據(jù)表后,可以請學生根據(jù)所提供的.信息,自己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能自己解答。

        3、組織活動

        師按順序當場組織學生開展調查活動,了解本班學生迎新年的設想(也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

        4、組織“長跑接力”活動的討論

        這一活動應組織學生開展多次討論。第一次討論5個接力點的位置,每個位置的確定都應該是有根據(jù)的。第二次討論位置設計的合理性問題,要讓學生說一說不合理的理由。第三次討論重新設計的問題,在討論前也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再組織討論新的設計。

        第5課時

        [教學內容]有獎游戲(第92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密鋪活動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體驗所學圖形的特征,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1、投影出示“有獎游戲”圖

        2、讓生表示游戲獲獎的可能性

        先讓生仔細觀察投影圖,再把每一種游戲獲獎的可能性表示出來。

        3、學生小組討論

        “有獎游戲”是一個開放性的活動,學生不一定以中獎的可能性大小來確定參加的游戲,它還包括各人對獎品的喜愛程度。

        4、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愿意參加的項目,并說出理由。

        5、布置作業(yè)

        調查生活中的有獎游戲,并自己設計一個“有吸引力”的游戲。

      《可能性》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通過判斷小麗和小強采用“石頭、剪子、布”來決定誰跳是否公平這一活動,引導學生對小麗獲勝和小強獲勝的可能性進行思考和分析。但與例1例外不同,例3并沒有給出小麗和小強玩“石頭、剪子、布”的所有可能的結果,所以不能直接計算出小強獲勝的可能性,而應先羅列出他們兩人玩“石頭、剪子、布”的所有可能的結果。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通過羅列出兩人玩“剪子、石頭、布”的所有可能的結果,計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頭、布”游戲的公平性。

        3、通過游戲的公平性,培養(yǎng)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學重點不重復、不遺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結果

        教學難點不重復、不遺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結果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收集生活中的等可能性事件

        教學過程修改意見

        一、復習

        1、生交流收集的等可能性事件,并說明其發(fā)生的可能性。

        2、計算發(fā)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種可能的結果,再看發(fā)生的事件有幾種,最后算出可能性。

        二、新授

        1、同學們都會玩“石頭、剪子、布”的游戲,誰能和老師一起玩?

        (游戲……)

        這樣確定誰勝誰敗公平嗎?

        生發(fā)表意見。

        下面我們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這個游戲是否公平?

        2、羅列游戲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樣才能將所有的可能都列出來,方法的交流。

        小麗石頭石頭石頭

        小強剪子布石頭

        結果小麗獲勝小強獲勝平

        3、通過觀察表格,總結

        一共有9種可能;小麗獲勝的可能有3種,小強獲勝的可能也是3種,平的可能也是3種。所以小麗獲勝的可能性是39,小強獲勝的可能性是39,二者相等,所以用“石頭、剪子、布”的`游戲來決定勝負是公平的。

        4、反饋練習

        P.103.做一做

        重點說明:一共有多少種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學生判斷的方法多樣化,

       。1)計算出單數(shù)、雙數(shù)的可能性;

       。2)其他方法,如雙數(shù)只有一個6,而單數(shù)則有兩個,因此末尾出現(xiàn)單數(shù)的可能是雙數(shù)的兩倍,因此這是不公平的。

        三、練習

        1、練習二十三第一題獨立完成,集評。

        2、練習二十三第二題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羅列驗證的方法。

        3、練習二十三第三題制定游戲規(guī)則,小組內合作完成!

        四、課內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可能性》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屬于統(tǒng)計與概率里中概率的起始知識之一,本節(jié)課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知道隨機事件的可能發(fā)生的結果,并通過簡單的試驗讓學生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斷可能性大小的方法,體會單次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并進行運用。其中讓學生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數(shù)量越多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大,數(shù)量越少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小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因為對于這點認識學生的生活經驗高于數(shù)學經驗,如果在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生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說數(shù)量少的反而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多時,學生可能將生活經驗與之相聯(lián)系,產生認識的迷惘,一旦處理不好會使整節(jié)課陷入混亂狀態(tài)。因此處理起來要慎之又慎,只要引導學生了解試驗少的時候,試驗結果不一定與預測的可能性大小相符,但隨著試驗次數(shù)的增加,試驗結果將越來越接近預測的可能性大小。

        學情分析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構建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設想,打算通過不同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去“猜想——驗證——感悟”,最終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認識。

        從生活中來,就是尊重學生的原有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猜球”的情境,勾起學生已有的對于“可能性大小”的認知,初步判斷出“數(shù)量多的發(fā)生的可能性大,數(shù)量少的發(fā)生的可能性小”。

        生活經驗要通過驗證才能上升到理論認識,而其中的“小概率”事件,是提升原有認知的關鍵之處。因此,我采用了4:2的比例放球,排除一切干擾因素,組織小組摸球,比較、分析數(shù)據(jù),體驗概括出當摸球次數(shù)少時,是有可能發(fā)生小概率事件的,但當摸球次數(shù)越多原有猜想就越明顯,從而使學生站在了數(shù)學的高度。最后,通過“摸獎”游戲,讓學生體驗隨機事件的不確定性,最終完成對“概率”的初步體驗。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數(shù)學的基本使命——去指導,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我創(chuàng)設了“闖關游戲”,讓數(shù)學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回歸生活,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主動的去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教學目標

        1.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斷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通過體會單次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初步體會頻率與概率的區(qū)別。

        3.通過猜測驗證感悟,培養(yǎng)學生大膽的想象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

        4.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體會到數(shù)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簡單的試驗讓學生感悟到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情況,并能作出判斷,進行描述與運用。

        教學難點:當小概率時間發(fā)生時,如何抓住機會,引導學生知道“當試驗少的時候結果可能與預測的可能性大小不相符,但當試驗次數(shù)不斷增加時,結果會越來越接近預測的可能性大小”

        教學過程

        一、引入可能性大小

        課堂引入講究快、趣,需要用最少的時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入課題!安虑颉币肟梢约仍黾由衩馗校鹋d趣。又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二、探討可能性大小

        1、小組合作驗證猜測結果: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隨機性很強,到底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我們無法料定。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因素,準備好比較合理的試驗材料,布置好活動的具體要求。其次,就是預設好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有備無患。不斷地引導學生將猜想和試驗結果相結合,通過分析、比較得出猜想的正確性。

        2、體驗單次摸球的不確定性

        這樣設計,可以加大全班學生參與面,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除了可以體驗單次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還可以體驗到可能性大小中,質不變量變的情況。

        三、運用可能性大小

        這樣設計,除了調節(jié)氣氛,還可以預留懸念,為后面的思想教育打好基礎。

        四、總結:

        1、在全班同學的努力下,我們終于闖過了三關。能說說你現(xiàn)在的感受和你的收獲嗎?

        2、師小結出示:知識會帶給我們智慧和力量,有了它我們人類才能把不可能變?yōu)榭赡,把有可能?變成很有可能。希望小朋友好好學習,把獲取知識的可能性變?yōu)樽畲蟆<佑桶桑?/p>

        這樣設計,既可以總領全課,又可以將收獲延伸到知識之外。

        五年級數(shù)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一、分析教材

       。ㄒ唬┙滩乃幍牡匚缓妥饔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四年級上冊64到67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簡單的分類和統(tǒng)計知識,為過渡到本節(jié)的學習起著鋪墊的作用,本節(jié)內容是感受確定和不確定現(xiàn)象,為五年級學習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礎,為學生以后學習概率建立一個概念。

       。ǘ┙虒W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存在各種可能性。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的可能性。

        2、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摸球、摸紙牌游戲、裝球的活動,讓學生經歷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現(xiàn)象,體會可能。

       。2)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于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態(tài)度。

        (三)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jù)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簡單隨機現(xiàn)象的特點,能列舉出簡單隨機現(xiàn)象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教學難點:能對簡單隨機現(xiàn)象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

        二、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

        談話,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玩?zhèn)游戲吧,(出示一枚硬幣、把雙手背后、把硬幣藏在一只手里,再伸出雙拳,讓學生猜硬幣在老師的哪個手里)?

        師:在老師沒松手之前,你估計硬幣在老師哪只手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可能性的知識。(板書:可能性)

        環(huán)節(jié)二:探究可能性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ㄒ唬┟蛑畜w驗“可能”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摸球游戲嗎?(玩過)那我們一起來玩摸球游戲好嗎好?(好)摸之前我們一起來明確下摸球的要求,哪位同學愿意來給大家讀一下摸球活動的要求(指名回答)現(xiàn)在大家明白要求了嗎?(明白了)那開始游戲吧;顒咏Y束之后在黑板上匯總

        1、桶里放3個紅球3個黃球,請位同學摸一摸,大家記錄摸到了什么顏色的球?

        在這樣的桶里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摸到哪種顏色的球呢?(紅球和黃球)指名學生完整的說一說。

        小結:任意摸一次,都有兩種可能的結果,(可能)摸到紅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2、桶里裝5個紅球,請位同學摸一摸,大家記錄摸到了什么顏色的球?

        小結:在這個桶里摸,(一定)摸出紅球。

        3、桶里裝5個黃球,請位同學摸一摸,大家記錄摸到了什么顏色的球?

        小結:在這個桶里摸,(不可能)摸出紅球。

        總結:事情分可能發(fā)生,一定發(fā)生和不可能發(fā)生,可能發(fā)生稱為不確定事件,一定發(fā)生和不可能發(fā)生稱確定事件。(舉生活中的例子)

        (二)、摸牌中感悟“可能性大小”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xiàn)得很棒,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怂膹垞淇伺,分別是紅桃A、紅桃2、紅桃3、紅桃4,思考一下從中任意摸一張可能摸到哪一張?摸之前能確定嗎?讓學生思考在交流。

       。ú荒艽_定,有四種可能)

        師:下面我們把紅桃4變成了黑桃4,現(xiàn)在,4張牌中有3張紅桃1張黑桃,現(xiàn)在任意摸一張牌,可能摸到哪一張?(紅桃A、紅桃2、紅桃3、黑桃4)摸出紅桃的可能性大,還是黑桃的可能性大?(紅桃)為什么?(紅桃的張數(shù)多)

        我們同學都同意嗎?(同意)那只是我們的猜想,我們要證實我們的猜想,我們需要試一試那我們來進行摸排游戲吧。摸之前老師來給大家明確下摸牌的要求。

        這次邀請組長進行合理分工,一人洗牌,一人記錄,(用寫正字的方法,最后寫成數(shù)字)另外的人摸五次,共摸40次。

        4、組織交流?吹竭@幾組同學的摸排記錄,你有什么想法嗎?(摸到紅桃的次數(shù)比摸到黑桃的次數(shù)多)

        師小結:現(xiàn)在摸出的牌共有4種可能,紅桃有3種可能,黑桃有一種可能,所以紅桃摸出的可能性大,黑桃的可能性小,說明可能性有大小。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練習

        師:老師想看看我們的同學的掌握情況,我們一起來練一練

        1、學生讀題后,可以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按順序說一說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出一個球,可能是紅球嗎?你是怎樣想的?在哪個袋子里摸出紅球的可能性大?指名回答(1號和2號可能3號不可能)能說出你的想法嗎?哪個袋子摸出紅球的可能性最大呢?

        2、在下面四張牌中任意摸一張一共有幾種可能?(四種)可能摸出什么牌呢?指名回答(梅花6、梅花10、梅花8梅花6)摸出幾的可能性最大?因為梅花六有兩種可能

        摸出梅花10和8的可能性(相等)

        3、轉盤中也存在著可能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轉動哪個轉盤,指針偶爾落在紅色區(qū)域呢?偶爾是什么意思呢(很少可能性很。

       。2)轉動哪個轉盤指針經常落在紅色區(qū)域呢?經常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可能性很大)

       。3)轉動哪個轉盤,指針偶爾落在紅色區(qū)域和黃色區(qū)域的可能性相等呢?指名回答

        環(huán)節(jié)四:全課小結

        今天大家今天表現(xiàn)得十分不錯,老師準備送一段話給大家作為獎勵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今天(可能)你的表現(xiàn)不是很出色,但只要你在今后的學習中多動腦,勤思考,你就(不可能)沒有進步,繼續(xù)努力,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孩子們,加油!

        三、板書設計

        可能性

        可能

        一定

        不可能

      【《可能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可能性》教學設計11-29

      《可能性》教學設計02-12

      《可能性》教學設計(15篇)08-01

      《可能性》教學設計15篇04-05

      《可能性》教學設計15篇04-30

      《可能性》教學設計(合集15篇)04-30

      五年級可能性教學設計02-26

      三年級數(shù)學《可能性》教學設計04-05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