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

      <small id="aebxz"><menu id="aebxz"></menu></small>
    1. 吳偉業(yè)《過淮陰有感·其二》原文譯文及賞析

      時(shí)間:2024-03-25 09:11:41 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吳偉業(yè)《過淮陰有感·其二》原文譯文及賞析

        《過淮陰有感·其二》

        清代:吳偉業(yè)

        登高悵望八公山,琪樹丹崖未可攀。

        莫想陰符遇黃石,好將鴻寶駐朱顏。

        浮生所欠只一死,塵世無繇拾九還。

        我本淮王舊雞犬,不隨仙去落人間。

        《過淮陰有感·其二》譯文

        來到高處悵然地想起那八公山,那里盡是琪樹丹崖我卻未能登攀。

        不再希冀遇上黃石這樣的人物,獲得平定天下的本事,僅是希望留住青春永不老。

        我這一生所虧欠的只是一死而已,人世間哪里去找可以起死回生的九轉(zhuǎn)還丹啊。

        我本是淮南王的舊日雞犬,嘆當(dāng)年不隨著升仙卻落在人間。

        《過淮陰有感·其二》注釋

        八公山:在安徽壽縣北郊,淮南王劉安的賓客中有蘇飛、李尚等八人,號稱“八公”,八公山因此得名。這八公被后人附會為神仙,所以八公山也染上了神秘色彩。

        琪樹丹崖未可攀:琪本是美玉,琪樹、丹崖,這里都是指仙山上的樹木山崖,因?yàn)榘斯接猩衩厣,因而吳偉業(yè)可以這么寫。說“未可攀”,是講自己無緣像八公那樣成為神仙。

        莫想陰符遇黃石:《史記·留侯世家》說張良早年遇到個(gè)老人,自稱是谷城山下的黃石,傳給他《太公兵法》,后來張良就學(xué)習(xí)了《太公兵法》,輔佐劉邦定天下。吳偉業(yè)在這里是說自己遇不上像黃石這樣的神秘人物,學(xué)不到平定天下的本事。把《太公兵法》改說成《陰符》,則是因?yàn)槁稍娒烤渲荒苡衅邆(gè)字,而《陰符經(jīng)》也是一篇涉及兵法且有神秘色彩的道家著作。

        好將鴻寶駐朱顏:《漢書·劉向傳》說淮南王劉安有所謂《枕中鴻寶苑秘書》,講驅(qū)使鬼神和煉制黃金的法術(shù)。駐,停留,留住,“駐朱顏”就是保持青春而不老死。

        繇(yóu):通“由”。

        九還:九還丹,道教徒所說經(jīng)過九次鍛煉的仙丹。

        “我本淮王”句和“落人間”句:東晉道教徒葛洪撰寫的《神仙傳》里說,淮南王劉安好道,白日升天,連家里的雞犬舔吃了他的仙藥也都跟著上升。這當(dāng)然是葛洪在胡說,因?yàn)椤妒酚洝贰稘h書》里都明白地說劉安是謀反不成而自殺的。吳偉業(yè)在這里則是說自已本是明思宗的舊臣,好比當(dāng)年劉安家里的雞犬那樣,遺憾的是沒有能像雞犬那樣跟著思宗“仙去”即殉國,弄得留在人間落到被迫出仕清廷的尷尬局面。

        《過淮陰有感·其二》賞析

        “登高悵望八公山,琪樹丹崖未可攀”中,首句交待出地點(diǎn)和事件,地點(diǎn)為八公山。 “琪樹丹崖未可攀”作者登高帳望,想起劉安的白日飛升,但仙境渺茫,想而不可及,心中無限渺茫。

        “莫想陰符遇黃石,好將鴻寶駐朱顏”,作者借用黃石公贈張良的《太公兵法》的典故和淮南王珍藏記載神仙方術(shù)的《枕中鴻寶苑秘書》的故事,表示自己既不像張良那樣建立功勛,也不像傳說中的劉安一樣日月飛升,長生不老。

        “浮生所欠只一死,塵世無由拾九還!敝苯邮惆l(fā)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訴出自己心中的苦楚,“浮生所欠止一死”說明了自己在明朝滅亡之后,茍且偷生,而今天蒙受身仕兩朝的恥辱,這種苦不堪言的言語,可見他痛不欲生,在激烈的思想斗爭中不能自拔。

        “我本淮王舊雞犬,不隨仙去落人間”,作者悲痛、哭罵之中夾雜著深沉的懺悔,不由得引起人們心靈上的震動。

        此詩感情真摯沉重,作者自己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內(nèi)心的哀怨、無可奈何的心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國家緊密的相聯(lián)在一起,無疑使他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直到生命臨終一刻,他對欠“債”一事仍然念念不忘,耿耿于懷。要求死后殮以僧裝,墓前立一圓石,只寫“詩人吳梅村之墓”。他不屑在墓碑上寫明官銜,只愿以詩人自稱,在這背后,隱藏著難言之隱。

        《過淮陰有感·其二》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應(yīng)詔北上,途經(jīng)淮陰時(shí)所作。明亡后他立志隱居不仕,清廷征召令下達(dá)后,他曾上書申訴,以病為由,懇請撤消征召,但不被理睬。官吏上門逼迫,父母年老怕事,日夜啼哭,他自己也沒勇氣以死相拒,在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九月,被迫應(yīng)詔北上。

        《過淮陰有感·其二》作者介紹

        吳偉業(yè)(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蘇昆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jìn)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chuàng)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xué)“長慶體”,后自成新吟,后人稱之為“梅村體”。

      【吳偉業(yè)《過淮陰有感·其二》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過野人家有感原文譯文及賞析06-20

      《春曉》原文譯文及賞析07-08

      《浣溪沙》晏殊原文、譯文及賞析07-08

      《三姝媚過都城舊居有感》譯文及賞析06-23

      過山農(nóng)家原文及賞析02-13

      憫農(nóng)二首·其二原文及賞析07-19

      杜甫春夜喜雨原文譯文及賞析02-08

      李白蜀道難原文譯文及賞析07-02

      三姝媚·過都城舊居有感原文及賞析04-26

      《憫農(nóng)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譯賞析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