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與學生共成長教師教學生涯中故事 推薦度:
- 教學中的故事 推薦度:
- 教學中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教學中的故事(精選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故事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故事是指一種文學體裁,通過敘述的方式講述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陳述一件往事。還是對故事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中的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中的故事 1
木格窗棱,八仙桌,高背椅,泛黃的書頁。這就是我孩提時代記憶的主要內(nèi)容。
依稀記得,孩提時代,當朝陽披著一身紗,我已經(jīng)陷在椅子上,當月亮潑我一身水,我仍然固定在椅子上。都是該死的“三字經(jīng)、千字文、詩詞曲”惹的禍,要不是有它們的存在,父親斷不會沒完沒了地要求我背誦;要不是背得快忘得更快,我就可以跟小伙伴們爬上樹摘果子吃。好
像老吃同樣的食品會厭食似的,我徹底對豐盛的“三字經(jīng)、千字文、百家姓”大餐厭倦了,看到線裝本,看到高背椅,我就想盡辦法逃避。
從事教師職業(yè)后,我忽然發(fā)現(xiàn)父親曾經(jīng)的強制要求,對豐厚我的文學素養(yǎng)的巨大作用,我深深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對豐厚我們自身的積淀有多么重要。我知道少年時代是記憶的黃金時期;我更知道,天真爛漫的兒童是多么渴望到伙伴中,到大自然中恣意地釋放童趣。我不止一次地矛盾著,背誦古典詩詞重要還是讓孩子的童年多一點幸福的玩耍重要。我試圖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我嘗試將每學期的第一和第二個月設(shè)定為古詩詞背誦月:每人每天自背一首詩,每天全班共背一首詩,每天早上二十分鐘時間賽詩會。
老師絞盡腦汁想辦法,學生筋疲力盡忙應(yīng)對,孩子們的積累跟上了,但,他們毫無表情的臉龐告訴我內(nèi)心的不情愿,倦怠的目光告訴我,不是盲從我的指令,只是愛的力量在牽引他們完成任務(wù)。每當眼睛和眼睛相對的時候,我總在自責;每當賽詩會上響起零零散散的掌聲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一份抗議。為人師且為人母的我,多次想到了放棄。是的,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不是一朝養(yǎng)成,它的作用也不可能像激素那樣立竿見影,我有放棄的一百個理由。但是,每當看到生活中個別人信口雌黃,決不能放棄的理由就更加堅強,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們在和我的生命共同生長的日子留下天窗。
讓枯燥無味變成妙趣橫生,這就成為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
多次和孩子們交心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了來自孩子們自己的導學伙伴的重要作用。這些伙伴既是孩子們心中的偶像,又是他們無話不說的鐵哥們。為了自己的哥們,孩子們沒有什么不敢做的?墒,不同你年齡段的孩子喜歡的伙伴性格不相同,即使是相同年齡段的孩子,也會因為性別的差異而選擇不同的伙伴形象,要得到大家的'認可,唯有公開征集導學伙伴形象。沒有想到,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孩子們的積極呼應(yīng)。于是,瞇瞇眼、小叮當、豆豆,三個導學形象終于確定了?蓯鄣暮⒆觽兙瓦B作夢,也在思念自己的小伙伴呢。這種喜悅,唯有教師自己才能說得清楚。
被動地接受,終有厭倦的時候,唯有主動探索,才能引發(fā)內(nèi)心的原動力。我嘗試讓孩子自己當老師,通過競爭的方式,取得上課的內(nèi)容,自己組建備課小組精心準備。課堂上,我目睹了奇跡的發(fā)生:簡單的生字教學,竟然編出了朗朗上口的兒歌;枯燥的課文分析,居然演變成了一幅幅圖畫的傾訴;平常的句子朗讀,也幻化出萬千味道……平靜的課堂沸騰了,燃燒的是一顆顆斑斕的童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大膽的一次放手練習,勝過幾百遍的叩問心扉。我看到了把課堂交給孩子的曙光,欣然放手,似乎理所當然。多次扮演學生角色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自給自足的學習方式帶來的弊端:不同認知,不同水準,不同經(jīng)歷的孩子群體,對教材的把握存在非常大的偏差;站上教師首席的孩子群,容不得別人打斷思路。如果只是孩子群中的極個別人唱主角,其他孩子的主動性怎么發(fā)揮呢?
倒是小鬼當家的課堂,讓我找準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興奮點。盡情地玩游戲,在趣味游戲中學習,是低段孩子的最愛;時常冒出新點子,偶爾冒點險,在輕微的刺激中學習,是中段孩子的特點;總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有事沒事喜歡打抱不平,渴望援助別人,在自我滿足中學習,是高段孩子的特征。滿足孩子們的這些要求的課堂,總能熠熠生輝魅力無限。于是,我們的編寫思路確定了。
當我們的國學教材到達孩子們手上的時候,孩子們的眼睛亮了,笑靨燦爛了。課堂上的朗讀如疊疊的浪撞擊心扉,又如陣陣的風盤旋山林。這時候,還有誰會認為《三字經(jīng)》《千字文》《唐詩》《宋詞》《元曲》是枯燥的呢。這種興奮,分明是心靈撞擊心靈的快樂,是智慧碰撞智慧的樂章。
這就是我們嶄新的國學課程,這就是我們嶄新的國學課堂,雖然每周只有一節(jié)課,但是,這份期待,這份盼望,不就是最大的快樂嗎?
教學中的故事 2
我剛剛?cè)肼毜臅r候,年輕氣盛,耐性極為缺乏,火氣也比較大,班內(nèi)一個屢屢搗亂的學生又再課堂上說話,被我逮個正著,氣頭上,我讓他站了出去,而且一站就是一下午。最后,我和他之間起了言語沖突,影響很不好。
現(xiàn)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鋒利的棱角已經(jīng)慢慢圓潤起來,想起最近教學過程中的兩件小事兒,忍俊不禁,寫下來,偶爾回味一下。
有次上課,當時是講卷子,課堂氣氛很好,但是,當我提問一個平時上課比較積極,但是有點兒皮的學生回答問題時,他站起來就用嘻嘻哈哈的`語氣和我說:“老師,為啥要我回答?!”。我當時挺生氣的,但是,我控制自己,壓下火氣說:“那好,老師換個人回答,你別后悔!”然后我就讓他坐下了。學生說那句話的時候,大概是沒想很多的,就是平時自認為的俏皮話說多了,一時沒剎住嘴,說完就知道自己錯了。等到我再講下面的題,再想請同學回答問題時,他的手舉得高高的:“老師,叫我回答吧,我知道錯了,讓我彌補下吧!”當然,我微笑著說:“好的。”
還有一次,講過一道題后,由于題目有一定難度,我讓學生再自己回味一下剛剛講過的題目,我站在講臺上看著他們,我一動不動站著,突然有個學生說:“看,老師睡著了!”接著另外一個學生說:“老師又不是屬驢的,怎么會站著睡覺!”接著班里哄堂大笑。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發(fā)脾氣,只是靜靜的看著他倆。很快,班里靜了下來,我說:“題目都訂正好了吧,我們來看下面的題!倍鴮τ趧偛诺氖,只字不提。很快,下課了,我拿起課本走出教室,在后門處,兩個學生攔住了我:“老師,我們錯了,你別生氣!闭f著,兩人還鞠了個躬。我忍不住笑了出來:“行了,以后注意啊,要不以后我可不喜歡你倆了!
寫下這些的時候,我的心情是燦爛的,我想,每位讀到我的小故事的老師,心情也會燦爛吧!
教學中的故事 3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出:“在閱讀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如鼓勵幼兒依據(jù)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币獫M足這一要求,教師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提問模式,將“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變換成“可能說些什么,可能怎么做”,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來猜想故事可能發(fā)生的情節(jié)或結(jié)果。這樣的問題不局限于故事原文,沒有固定的答案,幼兒敢說,不怕說錯,能更多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現(xiàn)以大班看圖講故事教學活動“幸運的一天”為例來談一談我的做法。
1.以猜想導入故事,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在幼兒知道故事名是《幸運的一天》和故事的主人翁是小豬和狐貍后,教師提問:“幸運一天,到底是狐貍的幸運一天還是小豬的幸運一天?”請幼兒猜想。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要求幼兒根據(jù)圖片來猜想故事可能發(fā)生的情節(jié)。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立刻被調(diào)動起來,為了保證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他們認真而仔細地觀察圖片,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圖片進行比較、分析,尋求答案。教學活動的重點、難點在幼兒自己的反復(fù)觀察與討論中得以突破,他們最終借助對圖片的觀察,自己找到了正確的答案。
2.探究猜想,嘗試證實。在幼兒交流了各自的猜想后,不同的猜想結(jié)果又激起幼兒進行驗證的需求,此時他們的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想象豐富,積極探究究竟是“誰的幸運一天”?磮D講述過程中,教師不斷追問:“你猜此時小豬又會想出什么辦法?”不僅讓孩子推斷并講出小豬的心情和行為,而且還讓孩子大膽地想象和表現(xiàn)小豬的表情。
3.層層遞進,獲取答案。在經(jīng)過一次次的猜想、一次次的證實卻還未得到正確答案時,幼兒的好奇心被高度喚起,期待的心理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故事的結(jié)果是:狐貍的幸運一天最后變成了小豬的幸運一天。一直到最后,孩子們才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學習氣氛立刻達到高潮。
故事教學中.教師引導幼兒猜想應(yīng)該注意以下幾點:
1.引導要合理。教師要鼓勵幼兒猜想出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或結(jié)果,并耐心、真誠地傾聽幼兒的想法,接納和支持幼兒不同的想法。不要急于評判對或錯,更不要急于說出答案,而應(yīng)該根據(jù)幼兒的認知特點,引導幼兒學習根據(jù)故事人物的主要特征和事件的主要線索,合理地推測和猜想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猜想應(yīng)有度。教師在充分考慮到活動的目標、內(nèi)容、重點、難點和幼兒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與生活經(jīng)歷后,再設(shè)計讓幼兒猜想的問題。好的問題可以引導幼兒去合理猜想。在幼兒不斷猜想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關(guān)注幼兒猜想的適度性,不能讓幼兒為猜想而猜想,更不能讓幼兒漫無目的和毫無根據(jù)地胡亂想象。過度的猜想會干擾幼兒對故事核心內(nèi)容的理解,影響幼兒對故事的整體感知甚至“跑題”,從而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3.猜想應(yīng)多角度。當孩子的猜想比較單一時,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種猜想,有時還需要擺出矛盾的事實。教師可以在故事開始部分、講述過程中、故事結(jié)束后,通過組織幼兒觀看圖片、傾聽不同的音樂、觀察不同的符號標記等多種方法,引導幼兒合理猜想。
教學中的故事 4
在一次實驗沒有幾分鐘,正當別的同學著手做實驗時,突然在胡同學的位置處冒出了黑煙。嚇得一位同學大叫,“老師,xx位子冒煙了!蔽亿s緊走過去,查看原因……可是這時,他早已嚇得藏起了作案工具,黑煙也已漸漸散去,我不明白這個黑煙是如何冒起的。我看了一會兒,說:“你的實驗相當成功,只是風變了顏色,你是如何做的?能不能給咱們同學和老師說一說?”我沒有批評他,反而贊同他的做法。這時,他的膽子大了起來。他走到講桌前,給我們師生當起了臨時的小老師。他一邊講解,一邊操作,說:“其實,我剛才也是按照老師講的方法來做的,只是我手中還有一根蠟燭,沒什么意思,就隨手點著了,然后把蠟油滴在蚊香上。就這樣了,也不知什么原因,就起了濃濃的黑煙!”隨著實驗的進行,當蠟油滴在了蚊香上,就真的`出現(xiàn)了黑煙,“你們看,就是這樣其中一部分黑煙沿著演示器向右,再向上冒出,這就是所謂的風的形成了;可是還有一部分直接向上冒出了!蔽译S機鼓勵他,“你的一次搗亂,讓我們每個同學
包括老師都很清楚地看到風的形成!我們還得向你學習這種精神呢!你知道嗎?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就是敢于突破常人的思維,用別人沒有用過的東西來做的實驗,你很有科學家的天份呀!”從那以后,該同學上科學課特別認真。
教學中的故事 5
在這次活動中,按照計劃我要帶領(lǐng)幾個組的同學們到醫(yī)院走訪,走訪醫(yī)生不但是同學們第一次嘗試,就連作為教師的我也是從未有過。在學生到海港醫(yī)院走訪醫(yī)生前的路上,看著他們既興奮,又緊張的樣子,我也在暗暗擔心。到了醫(yī)院,同學們在牙科門診室徘徊,就是不敢邁進門去,我和藹地望著他們,說:“勇敢地去吧,你一定行!”出乎意料的是平時不遵守紀律的同學在緊急時候給大家做了表率?粗瑢W們有禮貌地與醫(yī)生交談,認真地做著筆記,提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從這次活動中,我感覺到不怕學生不行,就怕我們不給他們機會。老師和同學們的走訪,也讓醫(yī)生們感觸很深,都一致表示支持這次活動的進行,對我們的同學的交際能力稱贊不已。同學們回去后都寫出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心得體會。
活動中感動著……(一)
持續(xù)了一個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至此告一段落。圍繞“知牙、愛牙、護牙”這個課題,我們做了很多事情,做為本課題指導教師之一的我和我的學生都受益匪淺。
學生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得很出色,讓我非常欣慰。自從結(jié)成小組那天起,學生就是一個整體,我看到了很多互助合作的場面,看到不少同學向遇到困難的伙伴伸出援助之手。
我時刻都在感受著同學們的成長;顒又袑W生的調(diào)查目的明確,能夠詳盡的記錄調(diào)查內(nèi)容,字跡清晰工整,完整地了解了有關(guān)牙齒的各種知識。特別值得表揚的是王晨旭同學,平時作業(yè)字跡潦草,一寫作文就頭疼,活動前我擔心他會完全依靠同伴?墒牵铱吹搅怂挠涗浐茉敿,很認真,記錄的內(nèi)容比其他同學還多。看著他在活動中的進步,我感到由衷的高興。
此次活動的開展,擴大了學生的活動空間,擴大了知識搜索范圍。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煩,有時學生僅靠個人力量有時是很難克服的,需要學生一起努力,一起來承擔。正因為有了學生的共同努力,使調(diào)查任務(wù)順利完成,使學生認識到了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本次實踐活動同學們通過了解牙齒,經(jīng)歷了一個自主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調(diào)查訪問、查閱資料,了解了牙齒的結(jié)構(gòu)、牙病的形成、牙病的預(yù)防等很多有關(guān)牙齒的知識。另外通過動手做齲齒形成的實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體驗了活動的樂趣和參與的喜悅。這次活動同學們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學習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顒又袑W生不僅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鍛煉了與人交往的能力,培養(yǎng)了互相幫助合作提高的意識。
本次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它像一支火把,點亮了孩子們心靈中的那盞勇于探索的燈,它將在孩子們心靈深處永遠閃爍,照亮他們永無止境的探索之路。
做為孩子們的指導教師我感動、我欣慰!
活動中感動著……(二)
歷經(jīng)幾個月的以“知牙、愛牙、護牙”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就要結(jié)束了,綜合實踐活動對于我們來說是一門新的課程,它注重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走出課堂,去親身經(jīng)歷整個活動,在實踐中成長。
在這次的活動中,學生通過搜集、走訪調(diào)查了解了很多有關(guān)牙齒的知識,并且在學校和附近的小區(qū)進行了宣傳,使全校師生及居民了解了有關(guān)牙齒的知識,促使大家都來共同關(guān)注牙齒、保護牙齒。學生在走訪醫(yī)生、調(diào)查時學會了怎樣與人交流,在活動中受到了禮儀教育,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了任務(wù),學生在合作中建立了友誼。
學生在這次活動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在不斷加深,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fā)。他們在搜集信息、準備材料和制作試驗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和挫折,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責任感促使他們想方設(shè)法去戰(zhàn)勝困難,盡量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這無疑是在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和毅力,開闊他們的思維,增加自信心、自覺性,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也使我體驗到教師不再是傳授者,而是促進者,作為促進者的關(guān)鍵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己去感知體驗、實驗觀察、探究研討。作為促進者,教師在活動中并不清閑,應(yīng)積極地觀察、認真地引導,善于捕捉最佳的契機,推波助瀾,激發(fā)并保持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
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高了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開發(fā)實踐課程的能力,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的理念會繼續(xù)給學生實踐的空間,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學中的故事 6
避險
一條小魚氣喘吁吁地游到一個淺灘。烏龜見了,問:“你從哪里來?”
“我從深海來!毙◆~說。
“深海不好嗎?為什么要到這淺淺的海灘來呢?”烏龜問。
“深海真是太危險了,那兒不僅風急浪高,而且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大魚吃掉!毙◆~感嘆地說。
“這淺灘就安全嗎?”烏龜問。
小魚悠閑地說:“當然。不安全,你怎么會生活在這里呢?這兒風平浪靜,又不用擔心大魚來襲,多安逸啊!”
一日,大海洶涌的浪潮波及淺灘,一個浪濤把小魚和烏龜拍到了沙灘上。烏龜翻了個身,慢條斯理地抖了抖身上的沙子,若無其事地爬回淺灘。擱淺在沙灘上的小魚,卻永遠回不去了。
他人的天堂,可能是你的.地獄;一味地逃避風險,可能遭遇更大的潛在風險。
教學中的故事 7
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點之所在,特別是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又是整個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我結(jié)合初中物理教學的特點,積極地探索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物理教學之中的途徑與方法。
在講《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是講解有關(guān)法拉第的小故事:法拉第1791年9月22**生于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欲,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nèi)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后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jié)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學習。他后來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就是在工作之余,從這些書里開始找到我的哲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特別有幫助,一是炊英百科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的科學基礎(chǔ)。”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并在這些領(lǐng)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fā)現(xiàn)。1820年奧斯特發(fā)現(xiàn)電流的磁效應(yīng)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產(chǎn)生電”的大膽設(shè)想,并開始了艱苦的探索。
1821年9月他發(fā)現(xiàn)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zhuǎn)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xiàn)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zhuǎn)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實驗的失敗,終于在1831年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yīng)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fā)現(xiàn),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zhuǎn)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zhuǎn)變的方法,成為現(xiàn)代發(fā)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shù)的基礎(chǔ)。法拉第的座右銘是:“像蠟燭那樣為人照明,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忠誠而踏實地為人類偉大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狈ɡ谝簧鸁釔壅胬恚瑹釔廴嗣,真誠質(zhì)樸,作風嚴謹,他的思想品質(zhì)深深地扎根在了學生的心里。
教學中的故事 8
沙漠勇士,食蝗鼠
食蝗鼠生活在北美洲索諾蘭沙漠中。與許多雜食性鼠類動物不同,食蝗鼠偏愛肉食,而且只捕活物,拒吃腐尸。食蝗鼠的肌肉強健有力適合發(fā)動猛攻,長爪子適合按住獵物,而尖利的牙齒則能夠把獵物快速撕裂。相較于近身襲擊蝗蟲和蟋蟀的輕松,食蝗鼠若是與蜈蚣、蝎子等大兇之物狹路相逢時,整場戰(zhàn)斗要激烈得多。
劇毒大蜈蚣長著一個假頭以迷惑對方,但頭上翹起的螯刺就是兩個注射毒液的大毒針。面對這讓人不寒而栗的“雙頭怪”,食蝗鼠毫不猶豫地看準時機殺過去,幾番利索的騰躍和閃電式攻擊之后就可以將大蜈蚣制服。整個過程食蝗鼠不時遭到螯刺襲擊而尖叫連連,打斗場面驚心動魄。
食蝗鼠大戰(zhàn)黑蝎子時的場面同樣異常精彩。黑蝎子號稱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毒蝎之一,但食蝗鼠自有應(yīng)對之策,只見它一個漂亮的騰挪跳到黑蝎子尾部毒刺的`正后方,這里是黑蝎子的進攻盲區(qū),然后對黑蝎子的尾部一陣猛烈地撕咬,很快就能將對方的利器撕碎。失去“法寶”的黑蝎子瞬間陷入了被動的局面,食蝗鼠則越戰(zhàn)越勇,以迅雷之勢準確打擊黑蝎子的頭部并將其頭部咬下,然后就可以把獵物拖回洞穴喂養(yǎng)小鼠了。
就這樣,靠著這種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小小的食蝗鼠在漆黑之夜大秀擒拿神技并主演了一部又一部驚險類的動作短片,遂躋身于索諾蘭沙漠明星勇士之列。
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有足夠的勇氣才能生存。
教學中的故事 9
帶著夢想,帶著憧憬,畢業(yè)后的我開始了自己的教學生涯。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一個年頭了;叵脒^去,發(fā)生了一些亦哭亦笑的小故事。
在我從教的第一年,我擔任了高一六班副班主任一職,由于和我搭班的`是教導主任,所以我就相當于“班主任”?梢哉f,我用盡了全身的解數(shù)和孩子們“周旋”。記得有一次,一個女生上課吃東西,我批評她,她竟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說:“你又不是我們班主任,憑什么管我?”聽到這句話,我當時簡直氣炸了,怎么會有這樣的學生?我跑到我們主任那兒,跟他說我不干了。我們主任了解情況后,語重心長地和我談心。事后,我也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方式,覺得最大的弊端是沒有和學生真正交心。于是,我利用自習課,和學生們進行了一次促膝之談。讓孩子們了解到我的想法,同時,傾聽他們對我的看法。經(jīng)過這一談心,我們的距離拉近了,工作起來也順利多了。這屆學生畢業(yè)時,都舍不得離開我。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教學相長的意識,懂得了要傾聽學生的心聲。
教學中的故事 10
“師生本無一定的高下,教學也無十分的界限!碧招兄壬脑捊o我們太多的啟示,我們教師應(yīng)以陶行知先生的話自勉,結(jié)合學生實際,潛心研究,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成長,實現(xiàn)教師質(zhì)的飛躍。
剛畢業(yè)的時候,我常忽視學生的感受。圓圓,就是19年前教的學生。當年,她喜歡寫詩,多次請教我,我?guī)退薷倪^多次詩歌。最后一次找我修改,因為心情不舒服,不經(jīng)意中刺激了她,以后一直未見面。10年后,收到圓圓的信。在信中告訴我:“……您很會寫詩,讀您的詩是一種享受。還記得您最后一次幫我修改詩歌嗎?那次修改之后,我不敢再送詩給您修改了,因為那次修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深深懂得──我不適合寫詩。現(xiàn)在,我雖然不寫詩,但是我很喜歡文學,那是因為您對我愛好文學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讀完這封信,我感到十分愧疚:沒想到,我?guī)蛨A圓的最后一次詩歌修改,竟然壓制了她那份剛剛噴薄而出的詩情,她竟然包容了我的錯誤。教師的`世界和學生的世界是惺惺相惜、相互支撐、互為因果的。因此,從那年起,在成長的路上,我一直努力做好自己,成為孩子無聲的榜樣,也愿意與孩子在一起,在忙碌的時光里擁有閑暇,一起閱讀、反思、沉淀、成長。
【教學中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教學中的故事09-29
教學中的故事(15篇)05-12
教學中的故事15篇09-15
我教學中的小故事08-14
教育教學中的小故事04-26
故事教學中的提問類型分析11-07
教學中的故事(匯編15篇)05-31
成長中的故事作文02-22
西游記中故事03-15
《音樂中的故事》音樂教案01-24